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對人生問題的解決▪P2

  ..續本文上一頁跑到那裏,清清的河流在它們眼前卻變成一堆腐臭的濃血,真是萬般無奈,極度的饑渴長年累月地折磨著他們。由于業力所至,餓鬼的形象不僅醜陋,而且長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樣枯瘦,咽喉長得像針尖那樣細小,而肚子卻大得像鼓一樣,可知衆生的業力是何等的可畏。所以佛在《地藏經》裏說:“衆生業力能敵須彌、能勝巨海、能障聖道”。業的力量實是不可思議,那麼這些業究竟是從何而來呢?它是從衆生的無明行爲造作而來。未成佛前衆生以一種無明心放蕩叁業,迷迷茫茫造下了這麼一大堆罪業,果報來臨時,苦得不堪設想。

  

  四、地獄道

   在我們人道以下的是地獄道。地獄,是梵語泥黎,譯爲不樂、可厭、苦具、苦器等。從字面上說,地獄是地下的監獄,位于我們人間的地層下面,那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世界,不僅沒有日月之光,而且下面衆生受苦的形情比人間監獄要苦上千倍萬倍,所謂“極大苦聚”。地獄的種類很多、名稱無量,但歸納起來則爲叁大類型,即是第一、根本地獄;第二、近邊地獄;第叁、孤獨地獄。

   1、根本地獄。根本地獄又分爲八大地獄:即是等活地獄、黑繩地獄、衆合地獄、號叫地獄、大叫地獄、炎熱地獄、大熱地獄、無間地獄。那些地獄是用各種銅鐵刀劍火器等刑具來懲罰衆生。比如用火燒、刀斬、鍋煮、鐵鈎、撥舌、穿腸等各種刑法。八大地獄之外又有八寒地獄,裏面是凜風冽雨、寒冰冷雪等來冰凍他們,冷得他們的身體全部裂開,形成各種各樣的花朵,地獄的名稱就是依據這些花朵的形狀而來,比如青蓮花、紅蓮花、紫蓮花等;皮膚也呈現成各種各樣的顔色:如紫色、瘀色、黑色、青色、綠色等。裏面冷得不堪設想。依《地藏經》所說,一天之內上萬次昏死過去,然後由于業力的原故,清風一吹又上再次複蘇過來,就這樣長年累月、不分日夜地折磨著,真是上天無路下地無門,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獄中慘哭號叫之聲驚天動地。

   2、近邊地獄,是在八大地獄四周各設的十六個小地獄,八個十六即是一百二十八個小地獄,又叫十六遊增地獄。它是專爲獄中衆生遊行所設的,在這裏覺得太熱,跑到另一個地方卻又是寒天雪地,在那裏覺得太冷,換一個地方又是熱火焚燒,再跑到一個地方又是山崩地裂,裏面大地獄套小地獄,小地獄又靠大地獄,到處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地獄,因此受苦衆生走到哪裏都是地獄。就算他們業報受盡,將要離開地獄時,還得經受這周圍十六小地獄的關卡,才算真正脫離地獄之身。小地獄的情形無非就是些毒蛇、猛獸、糞便、灰河、火海、毒蟲等,各種各樣折磨衆生的刑法應有盡有。

   3、孤獨地獄,這種地獄設在山間空曠及樹林間,因此叫孤獨地獄。總之地獄無量,裏面各種各樣的苦情說之不盡,如《地藏經》中說:有的地獄四壁都是燒紅的鐵壁,上面落下來的鐵火像密雨一般澆燒著有罪衆生,又有的地獄四面都是刀山旋轉落下斬斫他們,還有的地獄讓他們睡在燒得火紅的鐵床上,更有的地獄獄卒將他們丟入大鍋中沸煮,反複煎熬。再有的地獄四處全是深得無底的火海流灰,他們沒入其中痛苦無量,或有地獄滿是糞海,他們被淹沒在裏面受大苦悶,更有諸多鐵蟲穿腸叮咬,他們是鑽心的痛,等等無窮無盡的地獄其苦情難以盡說。

  

  五、天道

   除了下叁途外,比人類條件更爲優越,其生存空間在人之上的是天道。天,在佛教裏解釋爲“光明”,是代表著快樂幸福,足見是理想的去處。天堂不僅爲其他宗教所崇拜,並且也爲一般世間人所向往,不過他們所認爲的天只有一重,而佛教說的天有叁界諸天。其中欲界有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的六重天。色界有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的十八重天;無色界有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四重天。這還只是從一世界來說的,宇宙中有無量無邊的世界,可以想見天堂之多。

   欲界天純粹是欲望的快樂,所謂吃穿住極盡奢華,種種娛樂應有盡有,比人間要殊勝千倍萬倍,真所謂“但受諸樂、無有痛苦”。天子天女每天遊戲歡笑、快樂無比,欲界天人多由世間修福而來。其次的色界、無色界天卻是通過世間修禅定而來,所以也叫禅天。天上甚深的禅定所産生的快樂,比起欲界天的欲樂更殊勝百倍,隨著他們所修禅定的深淺程度不同,因此所升禅天的等級也有差別。其禅定境界越殊勝,享受的壽命也越長。

   不過,無論是生在哪重天,即便他們在天上享受了千年萬載,但享受的福報也都有用盡告缺的一天。福報享受盡時,他們還得隨著自己的業力,或是墮落叁惡道中淪爲傍生、做鬼、下地獄,或是下生世間作人,臨將墮落時,在他們身上會呈現五種衰象,就是身上光明消失,頭上的花缦枯萎,寶座搖晃不安,身上香氣不再,並且腋下會發出惡臭,從前身邊四周有天女環繞、侍從隨行,此時也都四散而去,只留下他自己孤單一人,當五衰象呈現時,他們是痛苦不已,煩惱不盡。特別是他們具備神通,明白自己將要墮落到什麼地方去,可想而知這時他們是何等的無奈,說明天上的福報固然是很好,但終歸要墮落的,而且福盡將墮落時五衰象顯現帶來的痛苦,還不如在人間好。

  

  六、人是五趣升沈的樞紐

   人間是五趣的中心地,與人共住的有畜生、餓鬼,在我們上邊有天堂,下邊有地獄。在五趣之中,人是升沈的樞紐、是輪回的軸心,無論上天堂,入地獄,變鬼爲畜都是以人爲核心的,因此佛法特別珍惜人身,爲人身時作善爲惡或修行無爲,全關系到未來的好壞去向,生死流轉中是升是沈全在于人生的把握。因此諸佛度衆生是以度人爲最根本的。人身不僅是五趣流轉的出發點,同時更是跳出叁界的關鍵時刻。佛經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正是告誡我們要珍惜人身,趁人身一場積善修道,以此跳出六道輪回。所謂“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我們今天既能得到人身,且又得聞佛法,真是宿世善根所至,一定要掌握好,以求在人身這個轉折點上能修出去,而不是趁人身一場趕快享福。所謂“一失人身萬劫不複”,機會來時不珍惜,一旦失去就難于再有了。

  

  人類之特性

   很多宗教都主張生天,認爲天堂才是最終的歸宿,是修行人的最高願望。各大宗教師也承認有地獄,不過他們說地獄的目的,莫過于爲了告訴大家,只有升入天堂才是逃避地獄的唯一途徑,所以他們對天堂非常神往。而佛教則把佛法的重心建立在人間,認爲人生才是理想的地方。天堂雖然快樂但不是永遠解脫處,天福享盡時還依然要下生人間、乃至隨業墮落。從修行角度衡量,正是因爲天上太快樂而無法修道,叁惡道太苦或太過愚癡,就更不懂修行了,那麼只有人身不苦不樂,才是最適中的修行處。從五趣往返說,人身所處的位置正是五趣的中心紐帶,死後投生何道,人生爲根本出發點,那麼修行解脫道也是這樣,是以人身爲中心的,所以佛教相當重視人生,提倡在人間修道、人間成佛、人間度衆生。這是佛教與其它宗教最明顯的不同,人生既是這麼重要,那麼,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人生究竟有多少好處呢?

  

  一、環境勝

   環境勝,是指人類生存的環境對于修行來說特別優越殊勝,而不是指人間的物質環境優美。佛教修行既不主張太過華麗的物質條件,也不提倡太艱苦的生活方式,因爲人都有一種墮性,太豐富的物質享受。他們就會縱情五欲,迷于其中無心修道;而太艱苦的環境也分散精力難以用功,所以佛教非常重視人生。在五趣來說,天上因爲太快樂了,天子天女們念念都沈溺在五欲的享受中。生命對于他們來說,是那麼的快樂有意義,每天都是快樂遊玩,吃、穿、住樣樣尋盡奢華,惬意無比,根本體驗不到生命的痛苦和世間的無常,更無法生起出離叁界的心,所以修行對他們來說似乎很不現實。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叫耆婆的人醫術高明,且心地善良,常常免費爲大衆看病,爲此積聚了巨大的福德,死後便升到了欲界天。後來僧團中有一個比丘病了,大家想到這位耆婆,他的師父目犍連是僧團中的神通第一,就運用神通之力到天上尋找耆婆。這天耆婆正好率一班天女遊樂,一隊人馬浩浩蕩蕩與目犍連擦肩而過,根本不理睬師父。目犍連好生奇怪,于是就用神通定住這批人馬,問耆婆爲何如此無禮,耆婆卻回答說:“享樂要緊啊”。這個故事說明,人一旦到了天上就不會再去修行,所以佛教並不贊成生天,佛陀也不在天上轉*輪。

   下叁途那麼艱苦是不是就好用功了呢?正相反,叁途惡道又因爲太苦了,衆生時刻都在極度痛苦的煎熬中,哪有精力來修行聖道?就如一個受重病折磨在床上的人,念念中都那麼地難以熬過,這時你給他講佛法,他根本就聽不進去,何況要去依法修證,真是難之又難。至于畜生道就更別說了,他們的腦袋一片空白,愚蠢得連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只能隨著欲望的需要生活,而修行這條路恰恰需要的是智慧,對于畜類衆生來說,簡直太不堪任了,故知叁途惡道是無法修行的,所以佛不在叁途中說法度衆生。

   相比之下,人道衆生則是有苦也有樂,剛好處于苦、樂之中道,正因爲苦樂具備,所以人類才有可能立志改善痛苦、追求快樂,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正是我們追求真理、修行佛法的最好契機,所以佛法修行就在人間。

  

  二、慚愧勝

   慚愧是一種羞恥心理,通俗的說就是一種良心。比如我們做了一件對不起人的事,內心就會産生一種強烈的不安,也就是良心發現,佛教把這叫做慚愧心。這種道德向上的心在修行中非常重要,是我們走出叁界的基礎、脫離娑婆的資糧;也是人類與別的動…

《佛法對人生問題的解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