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影塵回憶錄 下冊▪P12

  ..續本文上一頁經像舍利。南面有兩碑,即褚遂良所書大唐叁藏聖教序記。後來塔頂草木叢生,漸漸傾圯,到了唐武後時又加建爲十層,經安史兵火之亂後,只存七層,雖經後代一再修理,但只是修塔頂和內部,塔基仍保持原狀。在我去之前,塔頂上,長一棵大松樹,快要塌下的樣子,經朱將軍又重修一次。

  

  

按原來大雁塔,在慈恩寺正殿西院,現在塔居院之中央,可見今之慈恩寺乃其塔院,已非唐慈恩寺之原址了。雁塔之命名,據志書記載『唐慈恩寺有巨雁集于庭,僧捕得將烹食之,一老僧曰:此雁王也,因痤之,造塔于上名雁塔。』又大唐西域記卷九雲:『摩伽陀國之因陀羅勢婁诃山中,有亘娑堵婆,此雲雁塔,爲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之勝迹。亘娑者,唐言雁也;堵婆者,唐言塔也。師至王舍城,嘗禮是塔,因問其因緣,雲昔此地有伽藍,依小乘,食叁淨食;叁淨食者,謂雁也、犢也、鹿也,一日衆僧無食,仰見群雁翔戲,辄戲言曰:今日衆僧阙供,摩薩宜知!其引前者應聲而墮,衆僧欲泣,遂依大乘,更不食叁淨,仍建塔以雁埋其下。』故奘師因此名塔。大雁塔爲曆代遊覽勝地,科舉時代,每年新進士及第,例在附近曲江張宴,然後登塔,因有「雁塔題名」的故事。

  

  

大興善寺,在大薦福寺南,創于晉初,盛于隋唐,初名遵善寺,亦名舍衛寺,範圍很大!按唐時大興善寺在長安外郭城內,靖善坊,面積適占一坊之地。寺建成後,代有重修,同治年間,以回亂,剎宇罹于兵燹,半付灰燼,經住持悟蓮等募資重修,始稍複舊觀。大興善寺爲唐代密宗道場,開元年間,金剛智、不空、善無畏、叁大師嘗先後駐錫于此。按長安古剎提要說:『寺在西安永甯門外五裏,東南距大慈恩寺叁裏許,羅笈多曾譯經其中,诏僧徒二十萬實之,招提之盛,甲于海內!」到現在爲止,有的碑文上還記載說當年大興善寺住二十幾萬出家人,幾處開梆,幾處上殿,我覺得有些駭人聽聞,到底有多大地方能容二十幾萬出家人,後來打聽當地人,他們指著附近的山腰村落等說,這些現時民房住處等,全是當時出家人的茅蓬住處,從此可想見大興善寺爲當時唯一首剎,亦可知唐代佛法之盛了。

  

  

此外在講經之余,由朱將軍和崔獻樓居士陪同我,到長安城外,瞻拜玄奘法師塔。此地在長安城南杜區村,距長安城五十裏。塔在興教寺西院,共有叁個,正中爲玄奘法師塔,兩旁左爲窺基法師塔;右爲高麗圓測法師塔,塔周圍很多果木樹,當時妙闊法師在裏面任住持。

  

  

我二月間到西安,連講經加開辦學校,共住六個多月工夫。到九月間,接觀宗寺來信,獲悉谛老于本年(一九叁二年)七月初二日圓寂,心內悲欣交集!來信的意思,是谛老九月間發龛,務必請我去。這時候,朱將軍已離開西安去抗戰,楊虎城和戴傳賢都去四川,我看地方困難不容易辦,正可借機離此,乃告辭而行。

  

  

(叁)渭水河方舟之夜

  

  

在西安臨走時,佛化社同仁,及康寄遙居士等竭力挽留,我以谛老發龛事要緊,非走不可。他們看已挽留不住,康居士欲送我旅費,當時我說:

  

  

「若由佛化社出款送我,我領受,若由學校出款,我不接受。」康居士說由佛化社出,送我五十元。臨行時,找範成師告辭,並告以去浙江與谛老發龛事,範成師說:

  

  

「所製碛砂藏玻璃版,已照妥四十箱,若用汽車運至潼關,恐都震碎,損失非淺!最完善的辦法,須用木船運過謂水河,(昔太公遇文王處。)至潼關上火車。這次你走,要順便做點功德,護送藏經版到潼關,然後,坐火車到上海。但渭水河四周,有很多土匪,時常發生搶劫,不知你害怕否?」

  

  

我說:「出家人能把生死看破,還怕什麼土匪!」就這樣把護送藏經版的事,答應起來了。我臨走,他們把經版箱子裝妥,運至河岸。見河水很淺,內有方船並無帆舵,走時並在一起。當時我曾想起幼小時候,聽老人說:古時洪水爲害,有阿亞造方舟。因阿亞好善,天老爺不令其死,在水還未來時,預先告訴他信,讓他在某年某月造兩只大方舟,全家老小都上船,做爲後來的人種。把所有五谷雜糧,雞狗鵝鴨等各帶一樣,留與後人。將來做壞事的惡人,都被洪水淹死!這好像一個神話,當時還信得很懇切。後來看耶稣教創世紀,也有阿亞做方舟的紀載,和原先所聽的那段神話相符合。可是從來也沒見過方舟,這次在西安可真的看到方舟了。上面無舵無篷約一丈余長。我乍然見到還很希奇,要走時,須人到水裏去推。

  

  

在我坐的那兩只方舟上,裝有很多舊衣,那是因天氣將冷用以赈濟貧民的。有一位出家人名叫慧通,在西安聽我講過經,他認識我,我並不認識他,因船上就我們兩個出家人,談起話來才認識,很親熱的,他預備到上海去,還有一位姓朱的,北京人,原先做過稅捐局局長,這次由西安帶他弟弟;和他內人、女兒一同回北京。因爲他是做官的人,行李多,帶幾個竹箱子。還有一位西安佛化社的居士,都一同坐船。下午上船後,船不開,因晚上看不見,白天才能走。夜間住在船上,朱先生和他的眷屬住在前艙,我和慧通師和那位居士住後艙。渭水河兩岸,都是野地,蔓草荒煙,狀甚淒涼,多遠也看不到一個人家,夜間因刮大風,在船上睡不著覺,弄得滿口沙子用手巾擦一擦,一會又滿了,俨然像到口外沙漠地帶的一樣。第二天早晨起來,看看每人鼻子裏,眼窩裏,耳朵裏,都是沙土。早飯時,吃黑面條,挺粗!與小米合做的糊飯。炒一樣菜,用棉花子油,也挺黑的。

  

  

出太陽後開船,兩個人下水把兩只方舟分開,在河岸兩邊,相距約丈許。不一會,中流地方,被上遊水來,沖的很深,然後再把兩只方舟合並在一塊,兩個人在河心推行。行一裏多地,水漸淺,走不動,再把兩個船分開在兩旁,讓水在河當中流,水深之後再並起來走。這等于現開船現挖河,就這樣走了六天工夫,才走出來四十裏地。

  

  

到了臨潼山,可水漸深,船又靠岸裝棉花。走出臨潼關不遠,天已黑,聽說這一路土匪很多,在這裏路過的船,十有八九遭劫。

  

  

慧通師才二十幾歲,一向也沒有出過門,一聽說有土匪就害怕!還有那位居士,年四十幾歲,我們叁人住在一處,天剛黑,還沒點燈,船上的一位老頭,有五六十歲年紀,忽地來告訴說:

  

  

「不好了!土匪來了,現在外面等著,要我們這個船上湊一千塊錢。我給前艙的朱先生說讓他湊五百塊錢,你們叁個人湊五百塊錢吧!」

  

  

「沒有錢,怎麼辦!」我先答話。

  

  

「我是來送信的,我並不願讓大家遭劫。」說著他又露出胸膛上的大疤痕讓我看「這是去年土匪來要錢沒有,被他用鐵勺燙的,這絕不撒謊!」

  

  

「我們沒錢也不是瞎話,要有錢有話,誰也不坐這受罪的船,早就坐汽車走了。」

  

  

「你我說了都不算,土匪一定不相信,沒辦法只好叫他自己, 來吧!」

  

  

「好!」我說:「你叫他來吧!」老船夫到外面把船上有多少客人,裝什麼東西,一五一十都告訴他了。不一會來了兩個土匪,持匣槍,先問「誰是法師!」我說「法師在這兒,來吧朋友!」兩個人到我跟前,把匣槍都按上頂門火,說要讓大家湊幾個盤費錢。我說:

  

  

「我們大家都是出門在外的人,誰有困難都可以互相幫助,那裏不是交朋友?現在既然諸位困難,我一定罄其所有以相助!」說著我隨手拿出皮匣共合有二十元錢,有我的十元,有慧通所存十元,共二十元錢。因我恐怕遇土匪,故將其余四十元錢,早都藏在柳條包內。我說:

  

  

「諸位!今天很對不起!我也沒帶很多錢,我們兩個人,還有二十塊錢,送諸位做路費吧!」

  

  

「不成!」土匪反目說:「你給湊五百塊錢吧!」

  

  

這時慧通師和那位居士已竟嚇的倒在一邊,我一邊默念觀世音菩薩,一邊應付土匪「諸位都是明白人,你想我們坐這個船到潼關二百八十裏地,中間要經過半個多月的工夫,受很多罪。假若我們錢多的話,必坐汽車化六塊五毛錢,半天工夫就走到了,何必在路上多耽誤日期!我們出家人素來都沒錢,…

《影塵回憶錄 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倓虛大師追思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