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之所樂,現超過一切世間色身。所謂:或現超過他化自在天女身乃至超過四大天王天女身,或現超過龍女身乃至超過人女身。現如是等無量色身,饒益衆生。集一切智助道之法,行于平等檀波羅蜜,大悲普覆一切世間。出生如來無量功德,修習增長一切智心,觀察思惟諸法實性;獲深忍海,具衆定門,住于平等叁昧境界,得如來定圓滿光明,銷竭衆生煩惱巨海;心常正定,未嘗動亂,恒轉清淨不退*輪,善能了知一切佛法,恒以智慧觀法實相;見諸如來心無厭足,知叁世佛出興次第,見佛叁昧常現在前,了達如來出現于世無量無數諸清淨道,行于諸佛虛空境界;普攝衆生,各隨其心,教化成就;入佛無量清淨法身,成就大願,淨諸佛剎,究竟調伏一切衆生,心恒徧入諸佛境界;出生菩薩自在神力,已得法身清淨無染,而恒示現無量色身;摧一切魔力,成大善根力,出生正法力,具足諸佛力,得諸菩薩自在之力,速疾增長一切智力;得佛智光,普照一切,悉知無量衆生心海,根、性、欲、解種種差別;其身普徧十方剎海,悉知諸剎成壞之相,以廣大眼見十方海,以周徧智知叁世海,身普承事一切佛海,心恒納受一切法海;修習一切如來功德,出生一切菩薩智慧,常樂觀察一切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就所行之道,常勤守護一切衆生,常樂稱揚諸佛功德,願爲一切菩薩之母。
【章旨】在「寶眼」主城神、「善眼」身衆神、「善眼」法堂羅剎鬼王的教導之下,善財童子得以目睹摩耶夫人的依報、正報。以「蓮華所證法界」、「臺上樓觀」以及「樓中寶座」叁層以象征手法說明依報。正報爲摩耶夫人所顯現出來的「身相」與「身業」。
【注釋】①大寶蓮華從地湧出:此句一下所敘述具有象征意義。據澄觀的解釋,此表征「蓮華所證法界」,「自性無染故曰『蓮華』,無明既開不離心內,如從地湧,亦表性淨萬行,從法性地而出現故。此即十定中普賢之華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九,《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五一下)。
②樓觀名普納十方法界藏:此句一下所描述具有象征意義。據澄觀的解釋,「謂能證權、實二智,依于所證而重現故。智包無外,雲『普納十方』;總攝五位,自分勝進,故雲『千柱行列』。」(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九,《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九五一至五九二上)。
③其樓觀中:此句以下的描述具有象征意義。據澄觀的解釋,「樓中寶座即智體自空,故雲『樓中有座』,空具性德故廣顯莊嚴。」(澄觀《華嚴經疏》卷五十九,《大正藏》卷叁十五,頁五九二上)。
④言語道斷:又作「語言道斷」、「言語道過」、「名言道斷」,是指言語之道斷絕,即「言語思想所不能及」之意。此語常與「心行處滅」一詞連用,意思爲心行之處滅絕,遠離概念思維之情境。
⑤定心:製修習禅行而遠離亂意的心理狀態。
⑥願智:指如願知悉一切之智慧,爲佛、菩薩的共德之一,僅不動羅漢(六種阿羅漢中最高位者)所能起。乃先發誠願求知彼境,而以世俗智爲自性,複依第四靜慮爲其所依,由此加行而引發之妙智。
⑦語言斷:即「言語道斷」。
【語譯】這時,善財童子在「寶眼」主城神、「善眼」身衆神以及名叫「善眼」的法堂羅剎鬼王的教誨之下,立即看見一朵碩大的寶蓮花從地下湧現出來。這朵寶蓮花以金剛爲其莖,以美妙的珍寶爲藏,以摩尼爲葉,以光明寶王作爲其臺,以許多珍寶的顔色和香作爲其須,有無數寶網完全覆蓋于其上。在寶蓮花的花臺上,有一處名爲「普納十方法界藏」的樓觀,奇妙嚴飾,以金剛爲地,有千柱行列,一切都以摩尼寶組成,以閻浮檀金作爲其壁,許多珍寶璎珞從四面垂下,臺階、欄杆在其周圍作爲裝飾。在此樓觀中,有如意寶蓮華之座,以種種衆寶以爲嚴飾,以美妙的珍寶製成欄杆,寶衣交錯排列,以寶帳、寶網覆蓋在其上,以許多珍寶製作的缯幡在樓觀的周圍垂下,在微風徐徐吹動之下,流光溢彩,發出美妙的聲音;從寶華幢中降下許多美妙的花朵,從寶鈴铎中發出美妙動聽的聲音,從以珍寶裝飾的門窗中間垂下諸璎珞,從摩尼身中流出香水,從寶象口中長出蓮華之網,從寶師子口中吐出美妙的香雲,從梵形寶輪中發出各種音樂,從金剛寶鈴中發出諸菩薩大願之音,從寶月幢中顯現出佛的化形,從淨藏寶王身上顯現出叁世佛的受生次第,從日藏摩尼中放出的大光明徧照十方一切佛土,從摩尼寶王中放出一切佛的圓滿光明,從毗盧遮那摩尼寶王中興起供養雲供養一切諸佛如來,從如意珠王中念念示現出普賢神變充滿法界,從須彌寶王中生出天宮殿,天衆的諸位采女以種種美妙的歌聲贊頌如來不可思議的微妙功德。
這時,善財童子看見了如此寶座,又有無量衆在此座周圍圍繞,摩耶夫人坐在這個座位上,在一切衆生的面前,顯現出清淨的色身。這些色身有:超越叁界之色身,因爲其已經超越了一切諸有趣的緣故;隨順衆生之心樂色身,因爲其在一切世間無所執著的緣故;普周徧之色身,因爲其與一切衆生的數量相等的緣故;無等比之色身,因爲其可以使一切衆生除滅顛倒之見的緣故;無量種之色身,因爲其隨順衆生之心而顯現出種種不同的相狀的緣故;無邊相之色身,因爲其完全顯現出種種諸形相的緣故;完全針對世間而顯現出的色身,因爲其以大自在而示現的緣故;化一切之色身,因爲其隨順衆生的心意而現前的緣故;永遠示現的色身,因爲其盡衆生界而無盡的緣故;無去之色身,因爲在一切趣都無所滅的緣故;無來之色身,因爲其在諸世間無所出的緣故;不生之色身,因爲其無生起的緣故;不滅之色身,因爲其遠離語言的緣故;非實之色身,因爲其已經證得如實之智的緣故;非虛之色身,因爲其隨應世間而顯現的緣故;無動之色身,因爲其永遠遠離生滅的緣故;不壞之色身,因爲其法性不壞的緣故;無相之色身,因爲其言語道斷的緣故;一相之色身,因爲其以無相爲相的緣故;如像之色身,因爲其隨心所應而顯現的緣故;如幻之色身,因爲其爲幻智所生的緣故;如焰之色身,只是想所持的緣故;如影之色身,因爲其隨順衆生的願望而顯現生起的緣故;如夢之色身,因爲其隨心而顯現的緣故;法界之色身,因爲其性淨如空的緣故;大悲之色身,因爲其常常護念衆生的緣故;無礙之色身,因爲其念念周徧法界的緣故;無邊之色身,因爲其普淨一切衆生的緣故;無量之色身,因爲其超出一切語言的緣故;無住之色身,願意度一切世間之衆生的緣故;無處之色身,因爲其永遠化度衆生而不斷絕的緣故;無生之色身,因爲其是幻願所成的緣故;無勝之色身,因爲其超越諸世間的緣故;如實之色身,因爲其是定心所顯現的緣故;不生之色身,因爲其是隨順衆生之業而出現的緣故;如意珠之色身,因爲其普滿一切衆生所願的緣故;無分別之色身,因爲其只是隨順衆生之分別而生起的緣故;離分別之色身,因爲其是一切衆生所不能知曉的緣故;無盡之色身,因爲其盡諸衆生生死之際的緣故;清淨之色身,因爲其同于如來無分別的緣故。如此之身,都並非物質性的存在,因爲其所有色相都如同影像的緣故;沒有任何感受,因爲其已經究竟滅除了世間苦、受的緣故;沒有任何思想,因爲其只是隨順衆生之想所顯現的緣故;其並非行,因爲其是依照如幻之業而成就的緣故;其遠離識,因爲其是菩薩願智空無性的緣故,一切衆生語言斷絕的緣故,已經獲得成就而寂滅身的緣故。
這時,善財童子又看見摩耶夫人,隨諸衆生的心意所樂,顯示出超過一切世間的色身。這些色身是:或顯現出超過他化自在天女身甚至超過四大天王天女之身,或顯現出超過龍女身甚至超過人女之身,摩耶夫人顯現出如此與衆生數量相等的無數色身來饒益衆生。積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實踐平等的布施波羅蜜,以大悲完全覆蓋一切世間。出生如來無量功德,修習增長一切智之心,觀察思惟諸法的實性;獲得深深的忍海,具備許多禅定門,住于平等叁昧境界,獲得如來定的圓滿光明,銷解幹淨衆生煩惱的巨海;心常常處于正定,未嘗動亂,永遠旋轉清淨不退的*輪,善于並且能夠了知一切佛法,永遠以智慧觀察法的實相;看見諸如來而心無厭惡和滿足,知曉叁世佛的出興次第,見佛叁昧常常顯現于眼前,了達如來出現于世的無量無數的諸清淨道,實踐諸佛之虛空境界;完全攝取衆生,各隨其心,教化衆生使其成就;進入佛的無量清淨法身,成就大願,清淨諸佛土,究竟調伏一切衆生,心永遠徧入諸佛境界;出生菩薩自在神力,已經獲得法身清淨無染,而永遠示現無量色身;摧毀一切魔力,成就大善根之力,出生正確的法力,具足諸佛力,獲得諸菩薩自在之力,迅速增長一切智力;獲得佛智之光,完全照耀一切,完全知曉無量衆生心海及其根、性、欲、解的種種差別;其身完全徧在于十方國土海,完全知曉諸國土成壞之相,以廣大眼看見十方海,以周徧智慧知曉叁世海,身完全承事一切佛海,心永遠納受一切法海;修習一切如來功德,出生一切菩薩智慧,常常樂于觀察一切菩薩從初發心甚至成就所行之道的過程,常常勤于守護一切衆生,常常樂于稱揚諸佛功德,願意作爲一切菩薩之母。
爾時,善財童子見摩耶夫人現如是等閻浮提微塵數諸方便門。既見是已,如摩耶夫人所現身數,善財亦現作爾許身,于一切處摩耶之前恭敬禮拜,即時證得無量無數諸叁昧門,分別觀察,修行證入。從叁昧起,右繞摩耶並其眷屬,合掌而立,白言:「大聖!文殊師利菩薩教我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求善知識,親近供養。我于一一善知識所,皆往承事,無空過者;漸來至此,願爲我說:菩薩雲何學菩薩行而得成就?」
答言:「佛子!我已成就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①,是故常爲諸菩薩母。佛子!如我于此閻浮提中迦毗羅城淨飯王家,右脅而生悉達太子,現不思議自在神變;如是,乃至盡此世界海,所有一切毗盧遮那如來,皆入我身…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