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P61

  ..續本文上一頁土,求佛威儀,求佛壽命。發是心已,其心堅固猶如金剛,一切煩惱及以二乘悉不能壞。

  

  【章旨】不動童女爲善財童子講說自己修成此法門的因緣。遠在過去世離垢劫時,作電授國王獨生女的不動童女因修臂佛的指點而得以證成堅固如金剛之心。

  【注釋】①天龍八部:又稱「八部衆」,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幹闼婆、緊那羅、摩侯羅迦,爲守護佛法而有大力之諸神。八部衆中,以天、龍二衆爲上首,故標舉其名,統稱「天龍八部」。

  【語譯】不動優婆夷對善財童子說:「善男子!過去世中有一名叫『離垢』的劫,此劫中有一位佛號爲『修臂』的佛。當時有一位名曰『電授』的國王,此國王有一位獨生女就是我。我在無任何聲音的一日夜晚,父母兄弟都已經睡覺了,五百名童女也都昏昏欲睡。我在樓上仰觀星宿,在空中發現如來就如同寶山王一樣,有無量無邊的天龍八部、諸菩薩衆圍繞著,佛身放射出的大光明網周徧十方沒有任何障礙,佛身各毛孔都發出美妙的香氣。我聞到這種香氣,身體變得柔軟,心裏産生大歡喜。于是,我便從樓上走下到達地面,合十指爪,向如來頂禮。我又觀看佛之不可能見到頂部的肉髻相,觀看到佛身左右並無邊際。我當時沒有任何厭惡滿足地思惟佛的叁十二相、八十種隨好,私下裏自言自語:『此佛世尊作何等業,竟然獲得了如此上等美妙之身,相、好圓滿,光明具足,有無量眷屬跟隨,宮殿整齊美好,福德智慧都很清淨,總持叁昧不可思議,神通自在,辯才無礙?』

  「善男子!這時,如來知曉我心中的想法,立即告訴我說:『你應該發不可壞心,滅除煩惱;應該發無能勝心,破除諸取著;應該發無退怯心,進入深法門;應該發能堪耐心,救度惡衆生;應該發無迷惑心,在一切諸趣都可受生;應該發無厭足心,沒有間歇地求見諸佛;應該發無知足心,受一切如來法雨的沖洗;應該發正思惟心,産生一切佛法光明;應該發大住持心,轉一切諸佛*輪;應該發廣流通心,隨衆生所欲布施法寶。』

  「善男子!我在那位佛的處所聽聞如此法,求證一切智,追尋佛之十力,追求佛之辯才,追求佛之光明,追求佛之色身,追求佛之相、好,尋找佛的衆會,尋找佛之國土,尋求佛之威儀,尋求佛之壽命。發這些心之後,我的心堅固得猶如金剛,一切煩惱以及聲聞、緣覺都不能破壞它。

  「善男子!我發是心已來,經閻浮提微塵數劫,尚不生于念欲之心,況行其事!爾所劫中,于自親屬不起瞋心,況他衆生!爾所劫中,于其自身不生我見①,況于衆具而計我所②!爾所劫中,死時、生時及住胎藏,未曾迷惑起衆生想③及無記心④,況于余時!爾所劫中,乃至夢中隨見一佛未曾忘失,何況菩薩十眼⑤所見!爾所劫中,受持一切如來正法,未曾忘失一文一句,乃至世俗所有言辭尚不忘失,何況如來金口所說!爾所劫中,受持一切如來法海,一文一句無不思惟、無不觀察,乃至一切世俗之法亦複如是。爾所劫中,受持如是一切法海,未曾于一法中不得叁昧,乃至世間技術之法,一一法中悉亦如是。爾所劫中,住持一切如來*輪,隨所住持,未曾廢舍一文一句,乃至不曾生于世智⑥,唯除爲欲調衆生故。爾所劫中,見諸佛海,未曾于一佛所不得成就清淨大願,乃至于諸化佛⑦之所悉亦如是。爾所劫中,見諸菩薩修行妙行,無有一行我不成就。爾所劫中,所見衆生,無一衆生我不勸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未曾勸一衆生發于聲聞、辟支佛意。爾所劫中,于一切佛法,乃至一文一句,不生疑惑,不生二想⑧,不生分別想⑨,不生種種想,不生執著想,不生勝劣想,不生愛憎想。

  「善男子!我從是來,常見諸佛,常見菩薩,常見真實善知識,常聞諸佛願,常聞菩薩行,常聞菩薩波羅蜜門,常聞菩薩地智光明門,常聞菩薩無盡藏門,常聞入無邊世界網門,常聞出生無邊衆生界因門,常以清淨智慧光明除滅一切衆生煩惱,常以智慧生長一切衆生善根,常隨一切衆生所樂示現其身,常以清淨上妙言音開悟法界一切衆生。

  【章旨】不動童女爲善財童子繼續講說自己修成此法門的因緣。遠在過去世離垢劫時,作電授國王獨生女的不動童女因修臂佛的指點而發大心,得以證成「菩薩難摧伏智慧藏解脫門」等境界。

  【注釋】①我見:又名「我執」,一切衆生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因緣所生法,本無我的實體存在,但人們卻妄執爲我,以爲「我」是真實的、永恒的存在。這種觀念就是「我見」。

  ②我所:指爲我所有之觀念,全稱「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屬之意。即以自身爲我,謂自身以外之物都爲我所有。于佛教中,「我」與「我所」,被認爲是一切世俗分別之基本分別,因此爲應該破除的對象。

  ③衆生想:指妄執衆生爲實體性存在的妄想。

  ④無記心:佛教「心所法」中的「無記」法,因爲這類法的性質爲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爲善或惡,故稱「無記」。「無記心」又分爲「有覆無記心」和「無覆無記心」兩種。「有覆無記心」,其性染汙,覆障聖道,又能蔽心,使心不淨,故稱有覆;然因其勢用弱,不能引生異熟果,故稱爲「有覆無記」。「無覆無記心」,即純粹之無記,絕不覆聖道,蔽心性,故不屬不淨。

  ⑤菩薩十眼:菩薩所具的十種眼目,肉眼、天眼、慧眼(聖慧眼)、法眼、佛眼(佛正覺眼)、智眼(智慧眼)、明眼(光明眼)、出生死眼(導利眼)、無礙眼(無爲眼)、普眼(一切智眼)。

  ⑥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爲叁智之一。是指與世谛之事相相通,相對于『出世間智』而言的智慧,又稱「」世俗智」、「」世間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計有、無所産生之有漏智,即爲「世智」。此類智慧多緣于世俗之境而起,因此也必燃隨世間俗事之變化而轉。

  ⑦化佛:有兩種情形:一是指佛陀爲救度衆生而變現另一種姿態,即變化身、應化生。二是指原無而忽有之佛,即應機宜而忽然化現的佛形。

  ⑧二想:即「二見」,斷見(無見)與常見(有見)。前者是指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後者是指固執人之身心常住不間斷之妄見。

  ⑨分別:推量思惟之意,又作「思惟」、「計度」,指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取其相而思惟的量度活動。

  【語譯】不動優婆夷繼續給善財童子說:「善男子!在我發這些心以來,經閻浮提微塵數劫仍然不會産生念欲之心,何況去做念欲之事呢!在這些劫中,對于自己的親屬不起瞋心,何況對于其他衆生呢!在這些劫中,對于自身不産生我見,何況對于這些器具産生爲我所有的觀念呢!在這些劫中,在死亡之時、出生之時以及住于胞胎之中時,都未曾産生迷惑而生起衆生想及無記心,何況在其它時間呢!在這些劫中,甚至在夢中隨見一佛都未曾忘失,何況菩薩十眼所見之佛呢!在這些劫中,受持一切如來正法,未曾忘失一字一句,甚至對于世俗所有的言辭都不會忘失,何況如來金口所說呢!在你們所在的劫中,受持一切如來法海,一字一句無不思惟、無不觀察,甚至一切世俗之法也是如此。在你們所在的劫中,受持如此一切法海,未曾在一法中不得叁昧,乃至世間技術之法,一一法中都獲得了叁昧。在你們所在的劫中,住持一切如來*輪,隨所住持,未曾廢棄一字一句,乃至不曾産生世俗智慧,除非爲了調伏衆生的緣故。在你們所在的劫中,見諸佛海,未曾在一佛所不得成就清淨大願,乃至于諸化佛之所也是如此。在你們所在的劫中,見諸菩薩修行妙行,無有一項行爲我不成就。在你們所在的劫中,所見衆生,無一位衆生我不激勵其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未曾激勵一位衆生發于聲聞、辟支佛意。在你們所在的劫中,對于一切佛法,甚至一字一句,不産生疑惑,不産生二想,不生分別想,不生種種其它想法,不産生執著想,不産生優劣之區分的想法,不産生愛或憎的想法。

  「善男子!我從那時起,常見諸佛,常見菩薩,常見真正的善知識,常聞諸佛的願望,常聞菩薩行,常聞菩薩波羅蜜門,常聞菩薩地智光明門,常聞菩薩無盡藏門,常聞入無邊世界網門,常聞出生無邊衆生界因門,常以清淨智慧光明除滅一切衆生煩惱,常以智慧生長一切衆生善根,常隨一切衆生所樂示現其身,常以清淨上妙言音開悟法界一切衆生。

  「善男子!我得菩薩求一切法無厭足莊嚴門,我得一切法平等地總持門,現不思議自在神變。汝欲見不?」

  善財言:「唯!我心願見。」

  爾時,不動優婆夷坐于龍藏師子之座,入求一切法無厭足莊嚴叁昧門、不空輪莊嚴叁昧門、十力智輪現前叁昧門、佛種無盡藏叁昧門……入如是等一萬叁昧門。入此叁昧門時,十方各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皆悉清淨琉璃所成;一一世界中,有百億四天下,百億如來或住兜率天乃至般涅槃;一一如來放光明網,周徧法界道場衆會清淨圍繞,轉妙*輪,開悟群生。

  時,不動優婆夷從叁昧起,告善財言:「善男子!汝見此不?」

  善財言:「唯!我皆已見。」

  優婆夷言:「善男子!我唯得此求一切法無厭足叁昧光明,爲一切衆生說微妙法,皆令歡喜。如諸菩薩摩诃薩,如金翅鳥遊行虛空無所障礙,能入一切衆生大海,見有善根已成熟者,便即執取置菩提岸;又如商客入大寶洲,采求如來十力智寶;又如漁師持正法網,入生死海,于愛水①中漉②諸衆生;如阿修羅王能徧  ③動叁有大城諸煩惱海;又如日輪出現虛空,照愛水泥,令其幹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華開敷;又如大地普皆平等,無量衆生于中止住,增長一切善法根芽;又如大風所向無礙,能拔一切諸見大樹;如轉輪王遊行世間,以四攝事攝諸衆生。

  「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無量都薩羅』④,其中有一出家外道名曰『徧行』⑤。汝往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量匝,殷…

《新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