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61

  ..续本文上一页土,求佛威仪,求佛寿命。发是心已,其心坚固犹如金刚,一切烦恼及以二乘悉不能坏。

  

  【章旨】不动童女为善财童子讲说自己修成此法门的因缘。远在过去世离垢劫时,作电授国王独生女的不动童女因修臂佛的指点而得以证成坚固如金刚之心。

  【注释】①天龙八部:又称「八部众」,天、龙、夜叉、阿修罗、迦楼罗、干闼婆、紧那罗、摩侯罗迦,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八部众中,以天、龙二众为上首,故标举其名,统称「天龙八部」。

  【语译】不动优婆夷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过去世中有一名叫『离垢』的劫,此劫中有一位佛号为『修臂』的佛。当时有一位名曰『电授』的国王,此国王有一位独生女就是我。我在无任何声音的一日夜晚,父母兄弟都已经睡觉了,五百名童女也都昏昏欲睡。我在楼上仰观星宿,在空中发现如来就如同宝山王一样,有无量无边的天龙八部、诸菩萨众围绕着,佛身放射出的大光明网周徧十方没有任何障碍,佛身各毛孔都发出美妙的香气。我闻到这种香气,身体变得柔软,心里产生大欢喜。于是,我便从楼上走下到达地面,合十指爪,向如来顶礼。我又观看佛之不可能见到顶部的肉髻相,观看到佛身左右并无边际。我当时没有任何厌恶满足地思惟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私下里自言自语:『此佛世尊作何等业,竟然获得了如此上等美妙之身,相、好圆满,光明具足,有无量眷属跟随,宫殿整齐美好,福德智慧都很清净,总持三昧不可思议,神通自在,辩才无碍?』

  「善男子!这时,如来知晓我心中的想法,立即告诉我说:『你应该发不可坏心,灭除烦恼;应该发无能胜心,破除诸取着;应该发无退怯心,进入深法门;应该发能堪耐心,救度恶众生;应该发无迷惑心,在一切诸趣都可受生;应该发无厌足心,没有间歇地求见诸佛;应该发无知足心,受一切如来法雨的冲洗;应该发正思惟心,产生一切佛法光明;应该发大住持心,转一切诸佛*轮;应该发广流通心,随众生所欲布施法宝。』

  「善男子!我在那位佛的处所听闻如此法,求证一切智,追寻佛之十力,追求佛之辩才,追求佛之光明,追求佛之色身,追求佛之相、好,寻找佛的众会,寻找佛之国土,寻求佛之威仪,寻求佛之寿命。发这些心之后,我的心坚固得犹如金刚,一切烦恼以及声闻、缘觉都不能破坏它。

  「善男子!我发是心已来,经阎浮提微尘数劫,尚不生于念欲之心,况行其事!尔所劫中,于自亲属不起瞋心,况他众生!尔所劫中,于其自身不生我见①,况于众具而计我所②!尔所劫中,死时、生时及住胎藏,未曾迷惑起众生想③及无记心④,况于余时!尔所劫中,乃至梦中随见一佛未曾忘失,何况菩萨十眼⑤所见!尔所劫中,受持一切如来正法,未曾忘失一文一句,乃至世俗所有言辞尚不忘失,何况如来金口所说!尔所劫中,受持一切如来法海,一文一句无不思惟、无不观察,乃至一切世俗之法亦复如是。尔所劫中,受持如是一切法海,未曾于一法中不得三昧,乃至世间技术之法,一一法中悉亦如是。尔所劫中,住持一切如来*轮,随所住持,未曾废舍一文一句,乃至不曾生于世智⑥,唯除为欲调众生故。尔所劫中,见诸佛海,未曾于一佛所不得成就清净大愿,乃至于诸化佛⑦之所悉亦如是。尔所劫中,见诸菩萨修行妙行,无有一行我不成就。尔所劫中,所见众生,无一众生我不劝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曾劝一众生发于声闻、辟支佛意。尔所劫中,于一切佛法,乃至一文一句,不生疑惑,不生二想⑧,不生分别想⑨,不生种种想,不生执着想,不生胜劣想,不生爱憎想。

  「善男子!我从是来,常见诸佛,常见菩萨,常见真实善知识,常闻诸佛愿,常闻菩萨行,常闻菩萨波罗蜜门,常闻菩萨地智光明门,常闻菩萨无尽藏门,常闻入无边世界网门,常闻出生无边众生界因门,常以清净智慧光明除灭一切众生烦恼,常以智慧生长一切众生善根,常随一切众生所乐示现其身,常以清净上妙言音开悟法界一切众生。

  【章旨】不动童女为善财童子继续讲说自己修成此法门的因缘。远在过去世离垢劫时,作电授国王独生女的不动童女因修臂佛的指点而发大心,得以证成「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门」等境界。

  【注释】①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人们却妄执为我,以为「我」是真实的、永恒的存在。这种观念就是「我见」。

  ②我所:指为我所有之观念,全称「我所有」。 即我之所有、我之所属之意。即以自身为我,谓自身以外之物都为我所有。于佛教中,「我」与「我所」,被认为是一切世俗分别之基本分别,因此为应该破除的对象。

  ③众生想:指妄执众生为实体性存在的妄想。

  ④无记心:佛教「心所法」中的「无记」法,因为这类法的性质为非善非不善,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无记心」又分为「有覆无记心」和「无覆无记心」两种。「有覆无记心」,其性染污,覆障圣道,又能蔽心,使心不净,故称有覆;然因其势用弱,不能引生异熟果,故称为「有覆无记」。「无覆无记心」,即纯粹之无记,绝不覆圣道,蔽心性,故不属不净。

  ⑤菩萨十眼:菩萨所具的十种眼目,肉眼、天眼、慧眼(圣慧眼)、法眼、佛眼(佛正觉眼)、智眼(智慧眼)、明眼(光明眼)、出生死眼(导利眼)、无碍眼(无为眼)、普眼(一切智眼)。

  ⑥世智:指普通世俗之智慧,为三智之一。是指与世谛之事相相通,相对于『出世间智』而言的智慧,又称「」世俗智」、「」世间智」。如一切凡夫或外道妄计有、无所产生之有漏智,即为「世智」。此类智慧多缘于世俗之境而起,因此也必燃随世间俗事之变化而转。

  ⑦化佛:有两种情形:一是指佛陀为救度众生而变现另一种姿态,即变化身、应化生。二是指原无而忽有之佛,即应机宜而忽然化现的佛形。

  ⑧二想:即「二见」,断见(无见)与常见(有见)。前者是指固执人之身心断灭不续生之妄见,后者是指固执人之身心常住不间断之妄见。

  ⑨分别:推量思惟之意,又作「思惟」、「计度」,指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的量度活动。

  【语译】不动优婆夷继续给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在我发这些心以来,经阎浮提微尘数劫仍然不会产生念欲之心,何况去做念欲之事呢!在这些劫中,对于自己的亲属不起瞋心,何况对于其他众生呢!在这些劫中,对于自身不产生我见,何况对于这些器具产生为我所有的观念呢!在这些劫中,在死亡之时、出生之时以及住于胞胎之中时,都未曾产生迷惑而生起众生想及无记心,何况在其它时间呢!在这些劫中,甚至在梦中随见一佛都未曾忘失,何况菩萨十眼所见之佛呢!在这些劫中,受持一切如来正法,未曾忘失一字一句,甚至对于世俗所有的言辞都不会忘失,何况如来金口所说呢!在你们所在的劫中,受持一切如来法海,一字一句无不思惟、无不观察,甚至一切世俗之法也是如此。在你们所在的劫中,受持如此一切法海,未曾在一法中不得三昧,乃至世间技术之法,一一法中都获得了三昧。在你们所在的劫中,住持一切如来*轮,随所住持,未曾废弃一字一句,乃至不曾产生世俗智慧,除非为了调伏众生的缘故。在你们所在的劫中,见诸佛海,未曾在一佛所不得成就清净大愿,乃至于诸化佛之所也是如此。在你们所在的劫中,见诸菩萨修行妙行,无有一项行为我不成就。在你们所在的劫中,所见众生,无一位众生我不激励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未曾激励一位众生发于声闻、辟支佛意。在你们所在的劫中,对于一切佛法,甚至一字一句,不产生疑惑,不产生二想,不生分别想,不生种种其它想法,不产生执着想,不产生优劣之区分的想法,不产生爱或憎的想法。

  「善男子!我从那时起,常见诸佛,常见菩萨,常见真正的善知识,常闻诸佛的愿望,常闻菩萨行,常闻菩萨波罗蜜门,常闻菩萨地智光明门,常闻菩萨无尽藏门,常闻入无边世界网门,常闻出生无边众生界因门,常以清净智慧光明除灭一切众生烦恼,常以智慧生长一切众生善根,常随一切众生所乐示现其身,常以清净上妙言音开悟法界一切众生。

  「善男子!我得菩萨求一切法无厌足庄严门,我得一切法平等地总持门,现不思议自在神变。汝欲见不?」

  善财言:「唯!我心愿见。」

  尔时,不动优婆夷坐于龙藏师子之座,入求一切法无厌足庄严三昧门、不空轮庄严三昧门、十力智轮现前三昧门、佛种无尽藏三昧门……入如是等一万三昧门。入此三昧门时,十方各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六种震动,皆悉清净琉璃所成;一一世界中,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如来或住兜率天乃至般涅槃;一一如来放光明网,周徧法界道场众会清净围绕,转妙*轮,开悟群生。

  时,不动优婆夷从三昧起,告善财言:「善男子!汝见此不?」

  善财言:「唯!我皆已见。」

  优婆夷言:「善男子!我唯得此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为一切众生说微妙法,皆令欢喜。如诸菩萨摩诃萨,如金翅鸟游行虚空无所障碍,能入一切众生大海,见有善根已成熟者,便即执取置菩提岸;又如商客入大宝洲,采求如来十力智宝;又如渔师持正法网,入生死海,于爱水①中漉②诸众生;如阿修罗王能徧  ③动三有大城诸烦恼海;又如日轮出现虚空,照爱水泥,令其干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开敷;又如大地普皆平等,无量众生于中止住,增长一切善法根芽;又如大风所向无碍,能拔一切诸见大树;如转轮王游行世间,以四摄事摄诸众生。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无量都萨罗』④,其中有一出家外道名曰『徧行』⑤。汝往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量匝,殷…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