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開始上場。僞裝有時是很痛苦的,特別是在別人識破你的假面具時,這是一種失敗。可是,當自己願意摘下面具時,便是一種勝利。以上是雨果說的話。
尤其同事之間,真誠一點比較好。可是,真誠也應該有分寸,不要把肉麻當有趣。當你願意對別人真誠時,也要看時間、看地點、看對象。
僞裝是可以丟掉的。人之所以會僞裝,是因爲明知道自己做錯了,卻不想讓對方知道,所以需要僞裝。有句俗話:「夫妻睡破叁件草席,丈夫的心卻抓不到。」平常在僞裝之中,讓自己不快樂,也許當你我面具都卸下時,這會是生活中最大快樂的來源。
四、濫用時間
常常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做起事來卻又好像有無限的時間一樣,如此的做事概念會把自己害慘的。這個時代講求的是效率,要做好,還要有效率。一位好的員工、好的企業家,所做的每件事不一定要十全十美,但所做的任何一件事,一定要達到績效目標,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不懂得規劃時間、善用時間、掌握時間而混時間的人,是沒效率的。沒效率的人會被時代淘汰,做起事就感到很累,有壓力;而壓力常來自于沒有做好規劃、做好掌握,于是濫用時間,任由時間在手指縫消逝。
是壓力,還是動力?
如何能真正快樂工作?真的很困難,因爲工作必然是要負責的,要負責必然有壓力,而每個人的抗壓是不一樣的。你覺得是壓力,他覺得是動力。當你的心是「甘願」,壓力就變成動力;若不情願做,所有的事情,包括吃飯,都變成是一種壓力。唯有在自己心甘情願的情況下,做起事才能做好它,在工作中,內心才能洋溢著快樂。當快樂的意境從內心産生時,自然擁有無限創意。
積極任事,爲成功找方法
生命之中,究竟的快樂,不過是知足罷了。知足可分兩個層面來看,一是安于現狀,一是想要改變現狀。也許高階職員選擇較低年薪,只爲了可以跟自己的家人多一點時間相處,這就是一種快樂。我們不能說不對,可是太可惜!你的能力能爲大家創造更多利益,與同事分享,爲何不願意?當你年輕有工作能力,不僅利益自己,也造福他人,爲什麼不?這種提早想過沒有競爭的日子的人,我認爲是墮落的開始,我不認爲他將來會快樂。
所謂「積極任事」,但心不要著急。毛毛躁躁、怪東怪西是不對的,也不快樂。遇到問題,學會分析,然後好好面對、解決才是。解決問題比較重要,檢討對錯則是問題解決之後的事了。成功的企業家,要求達成目標;成功的經理,並非一直找員工的麻煩,而是照顧員工。
如何能快樂?要能快樂的學習,才能成爲公司進步的動力。願意將快樂感染身邊的人,這是公司最好的文化。
我們要懂得爲成功找方法,而非爲失敗找理由,這句話要牢牢記住。應勇敢地、有膽識地將失敗承擔起來。個人的成功,其實是建築在許許多多的失敗之上的。深信貴公司將如太陽般耀眼,我會每天爲公司祈禱。
心存善念
談到這裏,快樂生活與工作,簡單一句話道盡:「心存善念。」唯有心存善念,才能令自己成爲生命中的鬥士,才能創造生命無限的價值。努力不一定成功,不一定豐收,因爲還有許多外在的因緣條件,是我們無法想通的。
付出,有時是一件很美的事,之所以常常感到痛苦,是因爲心中有苦,經常忿忿不平,經常和他人做比較。比較的結果是激勵自己向上,或是讓自己垂頭喪氣?由你自己決定。
在中午與大家短暫相遇,以自身經驗與大家分享。若有一兩句話能讓大家聽進去,將終身受用。准備好要快樂了嗎?記住,要積極,不著急。
問答交流
問:以何種態度在修行與工作之間取得平衡?
答: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如果你不是那麼自私的話。真正要修行,其實是要舍離世俗的,連工作、家庭都要放棄。修行不是一件那麼快樂的事,就像工作本身也不是那麼令人快樂。但佛告訴我們,人生的苦有許多,譬如無常、生老病死、以及想要得到而得不到,都是苦,六道輪回都是苦。但我今天從「在家人」的角度,談不整人、控製脾氣、善用時間等,使自己快樂;談人性的光明面,因爲態度決定了感受。
剛剛這位同仁提到,在家容易犯戒。其實,無論有沒有受戒,事情本身如果是不對的,就不能做!例如殺人,受不受戒都是不能做的,偷竊也是不對的。不邪淫的戒律是可受、可不受的。如果大家都出家禁欲了,這個世界怎麼會有人?這些菩薩要如何成就?破戒與否,端看你受了什麼戒,不要那麼自責。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就是大家喜歡說的「天命」。在我看來,把它歸咎于天,表示爲過去做了什麼,現在就獲得什麼。佛家告訴我們不要相信命運,因爲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但我們要相信「業」,業就是行爲。要相信自己所做的行爲,包含內在的口德,所謂的身口意都要注意。
平常的時候,起心動念要經常讓心中存有善因,身體就會充滿正向的能量。如果心中經常充滿負面的想法,身體就不會好,運氣也不會好。心存善因,才不會産生不必要的煩惱。
問:當工作與生活發生沖突,公司如何與員工家庭溝通,使員工無後顧之憂地安心工作?
答:這個問題並不是人可以回答的(笑)。其實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主管應花時間做家庭訪問,找出員工無法專心工作的原因。主管要願意舍得花時間去關心,以盡量縮短公司和家庭的距離。
問:若有人規定,仁波切不能接受供養,此時需外出工作,若你您擔任公司總經理、管理者、或員工時,您會有哪些不同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職位?
答:我想我不至于到此地步(笑)。曾想過去工作,以便供養喇嘛及修行者,但終究只是想。若此事成真,將換下僧袍,留起頭發,盡力扮演應有的工作角色。
問:若有人看上仁波切的道場,要竊占道場並驅逐之,您如何面對?
答:我想我會難過。若他的能力比我強,表示我比他差;若他的能力不如我,我會更難過,因爲這麼莊嚴的道場,不知道他會不會好好管理?但若他一定要,我將雙手奉上,向他說聲謝謝。四年前,我曾交出噶居寺,但四年後,寺裏的債務不減反增,我只好再承接回來。什麼叫做自己的東西?並不是自己的擁有,應該是指自己的付出。難過的是,自己的付出能不能延續?若是的話,求之不得。
問:若您擔任主管,有愛慕您的女性下屬,有機會讓你破戒,那您如何與她相處?
答:那就舍戒與她結婚啊!不過要漂亮又有錢(笑)。以上問題皆是假設性的,重點在于如何取舍。智者要懂得取舍,而愚者只知取,不知哪些該放開。
這些假設性的問題,回答純粹是巧辯,等問題發生時,我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來面對。
問:另一半在工作上常有人際問題的抱怨,不知該如何緩和她的情緒,也不知該如何才能忍耐她訴苦的情緒?
答:傾聽,是一種美德。用耳朵聽,不要用心聽,你要去接受,但聽的時候不要被帶入那個情境。這是她的抒解方式,是她的慣性,一時之間無法改變。唯一能改變的是,你應該去營造生活上舒服的氛圍,以各種方式轉化她所面對的固定的負面情緒,或以輕松的態度去面對,不要太嚴肅。嚴肅是因爲太太給你的壓力,兩個人太嚴肅,遲早會碰撞發生爭執的。先改變自己,改變到能感染對方,當她恍然大悟這是不快樂的生活而願意改變時,那才有用。這也是兩人結婚所需付出的代價。女性外出工作,來自工作上的壓力,也只能告訴你啊!夫婦間的情趣是靠彼此的默契和培養,否則結婚是一種折磨。
問:與屬下在工作上有一些不愉快,有一些隔閡。如何才能打破與下屬之間的隔閡?
答:主管要願意走近員工的圈子,對待下屬的口氣態度不要急躁,個性急躁的人容易傷害到別人。屬下做錯時,我們的目的是要他做得正確,有很多方法可以使他自己糾正過來,口氣很重要。其實可以講更柔的話,主管不一定要是強人,有時主管的作用是幫屬下解決問題才是。如果不喜歡看到員工,根本就看不到他們的優點,也不要有太多懷疑,其實,他們會願意感動的。
我最快樂的,是別人得到我的幫助而快樂時,受到感染而快樂。建寺是一件辛苦的事,但辛苦不代表痛苦。若做起事來發現痛苦,我會把那件事抛棄。因爲,我爲何要與痛苦爲伍呢?
在座各位可以把副總與老總的表現當成未來努力的目標,但安于天命,因爲自己不一定可以做到副總或老總,但是有目標即有希望。切記,給人方便,與人爲善,這是世間快樂的根源。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的,但只有在這短暫的快樂中,才能逐步發現永恒的快樂。
《如何快樂工作與生活》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