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噶居傳承與修行次第—
密勒日巴親近夜開示(二)
時間:2009年3月18日
地點:臺北祖菩道場
傳承的緣起
噶居巴的傳承來自印度,創始人是帝洛巴。帝洛巴也稱帝利巴,就是榨芝麻油的人。帝洛巴一生居無定所,依止不同的上師、善知識學習禅修、密續,最後在恒河畔的茅屋獨自禅修好幾年。證得大手印成就之後,又開始流浪,並且教導前來求教的弟子。其中一位是當時印度非常出名的大學者叫做那洛巴。
由這個緣起,我們可以了解噶瑪噶居從來就不是一個有組織的系統,而且我們的祖師都是不慕名利。不是在高山,就是在河邊,我們的寺廟大多建在高山峻嶺,越達不到的地方,越是可以發現有白教的寺廟。我們不像時下的教會或其他的佛教團體,那麼的有組織系統。
抛棄世俗成就
那洛巴尊者依止帝洛巴之前,已是當時赫赫有名的印度那爛陀佛學院院長。那洛巴在他人生、學術地位達到頂峰的時候,突然辭去那爛陀佛學院院長的職務,因爲那洛巴再也無法忍受世俗成就的空虛,以及自己無法明了開悟的狀況。那洛巴犧牲這輩子別人想要都無法達到的俗世成就而流浪到北方,尋找一位真實可靠的上師。這是金剛亥母示現爲一位老女人來向他指點,而令他毅然決然的放棄。
以人的化身來說,帝洛巴是我們的初祖,第二個祖師是那洛巴。但在帝洛巴之前有上師嗎?有!一位是上樂金剛,一位是金剛亥母。因爲帝洛巴是直接從上樂金剛與金剛亥母獲得完整的密續灌頂,所以有時我會說,如父的上師─上樂金剛,如母的上師─金剛亥母。上樂金剛是我們噶居傳承的父親,我們的母親則是金剛亥母。上樂金剛跟金剛亥母對我們的重要,就像我們的父母,更勝于父母,因爲父母只能夠這一生生下我們、教養我們,卻沒有辦法令我們成佛!上樂金剛與金剛亥母是比父母更像父母的父母,不僅可以生下我們,也可以令我們成佛!
那洛巴依止帝洛巴這段過程我曾經講過,師徒相伴十二年,直到那洛巴證得大手印成就後,帝洛巴才讓那洛巴離開。那洛巴遵照上師帝洛巴的囑咐,開始攝受弟子。其中有一位是來自西藏的卻吉羅卓,也就是衆所皆知的瑪爾巴。我們噶居巴傳承,有兩位本尊,兩位印度的祖師,第一位西藏的祖師是瑪爾巴。
叁次赴印求法
瑪爾巴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自身的安危,叁次長途跋涉翻越喜馬拉雅山,到印度依止那洛巴學習佛法。第叁次到印度,他領受完整的大手印傳承,並且將他在印度所學到的密續轉化爲適合西藏人修行的法本儀軌,這是瑪爾巴非常偉大的地方。
瑪爾巴將這些珍貴的法教,傳給西藏的苦行者密勒日巴,密勒日巴再傳給岡波巴,從此噶居傳承的根本法教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無有間斷。
大手印傳承
我們這個傳承能長時間存在的理由,就是能讓每一位修行者心靈覺醒,並且將世間世俗的通俗性升華,化爲神聖性。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能讓每一位弟子對大手印都有所體悟。這個體悟,就是開悟。所以要開悟,最直接快速的法門便是經由大手印。這樣子的開悟、覺悟,也就是修行者的生命,以及傳承本身最精華的部分。
皈依的目的
爲什麼皈依?皈依之後要做甚麼功課?目的是什麼?大家要很清楚,我已經點出來了。皈依的目的不是爲了尋求庇護,皈依不會讓你長高,皈依也不會讓你富有,甚至皈依會讓你過去的惡業快速成熟!對于一個沒有智慧的弟子來說,當他皈依之後面臨惡業成熟,他會害怕、恐懼、退縮,甚至于放棄。所以大家的動機要正確,這就是正知正念!如果動機不正確,後面就會越走越偏。
修行的傳承
我們噶居巴的修行有著非常傳統的背景。一個祖師在一個傳承上面,他的名字可以放在法本上面,你們看了覺得好簡單,但事實上他要經曆好多困難的曆練,那個是好不容易!
我有好幾次從上師領受灌頂,我的上師法本拿起來,在念祖師名字時,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啊!眼淚流不停地哭著,老人家在哭的聲音是多麼的淒慘!我們坐在下面看也不是、陪著哭也哭不出來,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因爲我們不知道他在哭什麼,十分的尴尬。祖師的名字念完,起碼還要再哭個半小時後才繼續。我有一次真的是忍不住,就問我的上師:你是在哭什麼呢?他說:我在念祖師傳承名號時,想到我們今天這麼幸運、這麼容易的拿到這個傳承,並獲得這個傳承源源不絕的加持而獲利,都是這些祖師,一代一代的苦修,這樣連結下來的。所以一想到這些祖師,他說他心裏面就痛啊!不自覺地就流下眼淚。
這個就像是當爸爸、媽媽一樣,如果沒有當過爸爸或媽媽,你就不知道父母的辛苦。只有當過人家的爸爸媽媽,才能夠體會自己爸爸媽媽的辛苦。所以聽起來我們覺得很容易,但事實上大家要了解,以下你們要聽的,你們不要打哈欠,我會生氣,因爲這都是太珍貴太珍貴的,能夠讓我們感動的東西啊!
傳承的師徒關系
噶居巴的修行,第一個傳統的背景是傳承本身。傳承不是一個人自己講出來的,必須由該傳承的持有者所證明。
噶瑪噶居的祖師,所有的修行者都依止在上師的座前學習,不會離開上師。上師在傳法時,絕對不會考量自己的時間來決定要不要參加,一定是以上師傳法爲優先,同時晨昏定省大有人在。我想在現代不需要這樣做,可是各位一定要將自己修行過程所體會的,老老實實的跟你的上師報告。在上師的指導下,才能透過修持禅定,成熟自己的智慧,穩定自己的心性。
對噶居人而言,生命的原始真理,無法只有依靠經典或理論而了悟!這一點很重要!意思是說,不可能只依照法本、經典或者是中觀、唯識這樣的理論,就可以開悟的。雖然說開悟也只是一剎那間的一個念頭而已,但是就我們噶居巴來說,沒有依止一位真實可靠的上師,而且這位上師必須要具有傳承,那個一代一代,從帝洛巴到這個上師本身,曆代的祖師都安住在頭頂之上,經由這一位具有傳承的上師來指導你、加持你,才能夠令行者開悟。這是很嚴謹的。
服從上師的指導
爲了求法,行者─修行的人必要將自己完整的交給這樣如法的上師,而且要服從上師的指導。各位做得到嗎?
我有幸在阿帝仁波切圓寂前叁個月成爲他的入室弟子,從阿帝仁波切那裏領受到完整的大手印教導和灌頂。最後他跟我講一個故事,阿帝仁波切說他小時候非常調皮,他的背景很好,在王府裏長大,所以很調皮。在一個寒冬的某天,外面下著大雪,戶外是零下四十幾度,他的上師把他的衣服剝光,然後把他推到門外去,讓他在門外站了一夜。以常理來說,不需要叁個小時那個人就死了,但他足足在外面站了一夜。他跟我說,他已經變成冰棒了!他已經昏掉沒有意識。天亮以後他的上師把他抱進屋裏,然後開始捶他,把他打到醒過來。他說他從此以後,個性大變,徹底改變了一個人。他說:「那是我上師的加持!」
要服從上師的教導,說來很簡單,但是要做真的不容易!因爲我們的習染,存在太多的懷疑,還有自我!我們一直做任何事情都是以自我爲參考點、爲出發點,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來考量。
不可動搖的願
噶居巴的上師本身也必須要圓滿的達成他的上師的指示之後,然後發願來引導弟子的修行,這樣子的願,就我們噶居巴而言是不可動搖的。也就是說,我身爲上師,我必須要服膺上師交代給我的修行工作,我作好之後,我要在上師面前發願,我要再教導弟子。只有這樣子我們的傳承才能夠如黃金般堅固。不會說媳婦熬成婆,成了婆之後就不想教媳婦。不會說這麼珍貴的法,我這麼辛苦得來的,我怎麼可以這麼輕易的就教給他?可是要看弟子的根器、根基適不適合。
師徒之間能夠透過這樣的關系,那麼弟子好批評的心將會逐漸的去除愚鈍,智慧也會變得敏銳,信心也會增強,以至于能夠逐漸感受到自己進入「覺受的洪流」之中。
覺受的洪流
「覺受的洪流」就是內心經常湧出源源不絕的甘露,自己的心是和平、穩定,不受外界的幹擾和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卸下原來自我保護的防備,也就是卸下面具以及自我。不再那麼的自我,會考慮到別人的立場,弟子將不再依賴過去獲得的經驗。很重要喔!我們做事情都是依賴過去的經驗,以經驗法則來做判斷,但是當你真正進入噶居巴大手印之流,這個會被超越。同時,我們也一直活在假設之中。假設都是自己的心創造出來,看到什麼就假設什麼。還有偏見,會用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想法,帶著有色的眼鏡去看待所有的一切。這些都是修行…
《噶瑪噶居傳承與修行次第—密勒日巴親近夜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