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于究竟徹底了義的善巧上不能成熟自己,不能成熟他人,所以沈淪于此不能自拔。減劫有情,多是苦難有情,你還自以爲怎麼樣呢。哪個不苦?叁苦,八苦哪個逃得掉?減劫有情啊,苦啊!苦聲連天哪!
很多人說哎呀,沒事,我苦中作樂吧對不對?你看還有樂,啥叫樂呢?樂一會是一會,樂不動時你就沒辦法了。我們一生中樂的東西有多長時間呢?掐指頭一算,他們說人假設活八十歲,只有十五年的自由時間,剩叁年的自在,就是一生中有叁年的自在的時候,就不得了了。你回憶回憶你一生中有多少自在的日子?心地自在,作爲自在,想法自在,環境自在,說叁年,那都是“歌功頌德了!
減劫中的有情啊,就是一個字:苦。世尊認爲我們這個世界太苦了,所以稱爲堪忍。我們不知道,說還很好,好著呐,多掙點錢,男性說娶妻生子,開個什麼好車子,買個房子,掙多少鈔票什麼的;女性說找個好丈夫,找個好工作,生個健康兒子怎樣的?夢吧,你。叁十年以後,四十年以後,五十年以後,六十年以後,回頭一看純粹是個惡夢,或者純粹是一個殘缺的夢,或者說是一個你並不滿意的夢。你真滿意嗎?很多人自以爲滿意,你真滿意嗎?你滿意了,那你也太容易滿意了,給你個糖豆吃你就滿意了,你也太容易滿意了。減劫衆生啊,世尊說堪忍界衆生以苦爲樂呀!飲苦食毒,以苦爲樂!就是給我們下的定義。
一百個小孩子喝茶都說是苦的,但是大人說很好喝呀,大人越說好的東西,小孩子吐的越快,爲什麼呢?成年了,以苦爲樂呀!越苦的茶,越貴,爲什麼?以苦爲樂嘛!世尊說我們飲苦食毒,我們不相信的,假設化驗設備俱全,世尊這個話你一百個相信。我們主要是化驗設備不夠,技術含量不夠,現在臺灣突然發現飲料裏都有毒素,開始是叁家,然後是幾百家,現在呢?你查去吧,不含這個做不成。幾十年了,大家就這樣飲苦食毒呀!還是掏錢買來的,對不對?沒人給你白送啊。世尊是在經典上這樣說,我們一般人都不信服的,但是技術含量一旦夠了,我們就會說世尊真了不起,幾千年前就看到眼前這個事了。
減劫衆生以苦爲樂,各相妨害呀!相互的妨礙、危害是比較普遍的。我們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學習阿彌陀佛這個教誨,的確是來淨化我們自己的心靈。所以這個“聞彼淨土,念願生彼國必得往生,非是持名。很多人認爲念阿彌陀佛,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才能往生。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也這樣講——若有衆生聞其國土,存念彼國,臨命終時亦得往生。那是什麼呢?願生必生,本家本國故。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周遍于法界,你只要不固執,它是周遍的,你只要不迷失,它是周遍的,你只要是平等的,它是周遍的,你只是從容的,它是周遍的。這個周遍願來就來,願去就去。你的固執、割裂、執著一些知見,造成了你願意來不願意來,你能來不能來這樣一些所謂執著知見的差別,所以能生不能生。
往生彼國實是方便,願生必生,何以故呢?心願廣大,畢竟無礙故,佛接引故。世尊所遣,彼佛所迎,自身意樂,叁者合一,你哪個不生?此土世尊給我們作證——你要往生彼國呀,欲出于沈淪,入于正定之聚,一生成辦無上菩提,當生彼國。阿彌陀佛說——你來我國,必是汝家,一生得不退轉,遊化十方而無障礙,修短自在亦可許。你說我回到娑婆世界,沒問題,他方世界,沒問題,償還宿債,沒問題,但那時你償還宿債是倒駕慈航,不爲安養而得自在力,分身攝化,饒益有情,不受果報了,果報之緣是度生方便。你不願意往生?若完成此大事,世俗方便亦可以返回。有人說我這個世間未了情太多啊,未了的事太多,沒問題呀,你把你往生的大事,入于正定之聚的大事解決完了,再來娑婆世界折騰你那些雞毛蒜皮子的事。很多人都是因爲雞毛蒜皮的事耽擱了自己的大事,什麼大事呢?住不退轉,一生成辦。這是大事啊!菩薩。所以我們要知道,要了解我們這一生的主題,這一生最有價值的,我們能得不退轉,這樣一個大的主題我們一旦完成,世俗的小事情簡單了。你認爲你在這個娑婆世界還有余願未完,沒問題,返回娑婆,阿彌陀佛允許,十方諸佛允許,因爲不違安養一樣允許,他不阻礙你。所以往生是大事因緣呐!這個一定不要迷失。非小可因緣。所以彥琮法師那兩句話要記住啊——業深誠易往,因淺實難聞啊!你聞到這樣的教法,往生很容易。那你要沒有真正甚深的因緣,你聞不到這樣的教法。所以往生彼國即是大事因緣所行,是諸佛普度衆生的一個心智所在,是一切諸佛出世的根本,欲使衆生不再沈淪于惡道,不再輪回糾纏,得以自在力,而回入種種刹土中,各償還自己宿世之現緣,以方便度生故。
我們現在是業報啊,業報相成,更相對生,不可解了!那你要是往生彼國,大事已畢,住于究竟的正定之聚,你再回入娑婆,完成你那些雞毛蒜皮事,沒有問題了,爲什麼呢?一切因緣皆成度生方便。我們過去的作爲不再是業報了,不再是糾纏了,而成爲一個度生的因緣與方便。所以修短在于娑婆而得方便。
孰大孰小?我們會認識清楚的!什麼應做什麼不應做?我們也會認識清楚的!只要是我們對自己真誠,對自己的生命、人生是真誠的,是清晰認知的,那我們一定有這種殊勝的究竟的抉擇。所謂這個抉擇就是搞定了,不再遲疑了——往生彼國是必然,猶如百川歸海。這個知見若是不清晰,你往往會晃動的。說往生一念間,十萬佛億土去此不遠,何以故呢?一念信即是啊,願生自必生,畢竟無障礙啊。障礙是自設的,是他人說出來的,所以業不足以阻止往生,業不足以使你往生,唯有阿彌陀佛的大願順性揭示故,接引一切有佛性之衆生。順性即往生,放下執著一刹那,執著于自己不能生的知見的一刹那,那麼就得究竟往生的利益。所以這一念叁千啊!
我們認爲這是佛陀的功德,沒有問題呀,阿彌陀佛把這個佛陀的功德回向給我們了。因爲我們有自性的根本,這個容器來接納。接納什麼呢?自性圓成的果報。所以一切衆生是究竟法器,非方便法器。很多道,你不是那個法器。但從究竟意義上說,一切衆生皆是法器!何以故呢?依究竟自性故,即佛性故。有人說我要修禅定,不見得可以的;有人說我要修什麼善法,有的人說我要修什麼惡法,有人說要修什麼懷柔法誅殺法,有人說我們要修什麼宗什麼教,你不見得是那個法器。淨土之法不擇于衆生,而普遍回施,饒益一切無所疏漏,下至蜎飛蠕動,上至等覺妙覺。攝化無方,普利有情。這是究竟教誨。于究竟教誨一切衆生皆是法器。這不是個開玩笑的事情。唯有諸佛以大威德心智,究竟方便,饒益有情,才能這樣徹底揭示一切諸佛出世之本懷。這不遮蓋了。所以究竟教法和盤托出,徹彰諸佛出世之心智。所以淨土一法甚深難得,廣傳法界饒益有情。一切衆生皆是法器,這在其他類比之教中是不可以的,它有擇取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僧法,許多人此一生是做不僧人的;許多法則中,很多人這一輩子觸及是沒辦法的;象各行各業的擇取,很多人也觸及不到;很多修行方式,我們做爲一個普通人來說,很多人是沒有機會的,包括教義教理的學習,包括一些法則的次序的學習,一些加行。我遇到很多喇嘛給我講,說他們要修這個那個,我說要是加行能使人解脫就方便了,要是一切作爲能使人在直下解脫就方便了,因爲不是拖拖拉拉的時代了,不是一點一滴教育的時代了,不究竟、不徹底往往會贻誤現緣有情!何那以故呢?你不知道他明天是個什麼樣子?你給他說這樣幹吧,他可能還沒有做,人就已經沒了,消失了,業報成熟了,災難來了,房屋倒塌了,車禍出來了,絕症得到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淨土這樣教法,何以普度衆生啊?!
我們要知道,普度衆生的心是我們的法性心,是我們的佛性心,是一個圓明的心,這個心是我們的本心。你有這樣的心,一念相契,你就知道所謂的佛心衆生心本無差別。法性海中無有差別啊!你說這個衆生,那個衆生,都是同體之所在啊。人不知道,才分割著你我他、善惡是非等等之類。
諸位菩薩,這個究竟教法,世尊在《圓覺經》中講,如遇如來無上教誨,一切衆生鹹成佛道!淨土一法是如來出世之無上教誨啊!唯佛與佛能宣能傳,真實直指!我們都知道這個經典的啓教者有阿難,有舍利弗,有阿逸多,但是他們從來都不啓教,阿難啓教也是假設的,是乘佛威神,從座而起,頂禮世尊。佛說,阿難啊,是天讓你來問的嗎?阿難說不是。是其他人叫你來問的嗎?阿難說不是,是我見世尊影暢表裏,光明璀璨,我不知怎麼回事情,我要問一問。沒有人能啓教這個法,所以世尊對聲聞第一智慧的舍利弗說了36字,佛告舍利弗——過此西方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沒有啓教者,佛在自說啊!自說什麼呢?不請之友,無問自說。你沒辦法去請啊,你是大菩薩,彌勒菩薩,沒法請,你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你沒法請,你是多聞第一的阿難,你沒法請,你不知道世尊要幹啥,幹什麼呢?暢佛心智,暢佛普度衆生的這種出世的本懷,沒法啓教,所以淨土一法是無問自說之究竟教法,饒益一切衆生,不作舍離,難得難聞。
無問自說的法有的,但是顯教中極難得見,十分感人的。顯教中說是十分難見難聞的,所以說顯教者,佛徹底之大悲啊!徹底揭顯了,如把蓋子揭開了,再不遮蓋任何東西了,這是顯。顯者,普利而無遮蓋。所以淨土一法在我們佛陀的教法中啊,是歸宗結頂的。不要小看這個詞啊,菩薩,就是極說極遇了,究暢本懷,再也沒法超越了,再講沒法講了,還講什麼呀?直接抓你成佛就算了!這已經是沒辦法再講了。
像我們這些末世有情啊,不管是聽聞者,提示者,沒有佛的甚深廣大智慧善巧威德攝化,我們聞是不能聞的,說是不能說的,無力暢談。你上哪兒有這個力量呢?你沒有這個力量,你也沒有這個智慧,你更沒有這個作爲,你沒有這個親證的。所以佛告阿逸多——諸有衆生,聞其名號,是爲具足無上大利。聞名是爲具足無上大利。我以前讀這個如來藏性經一些經典的時候,我感覺佛慈悲的沒辦法再慈悲了。比如釋迦文佛的名號,多寶如來,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阿彌陀如來等等這些如來的名號本身,你一旦一入耳根,必成佛道!這很震撼人的!但對我們凡夫來說,我們麻木不仁了!給你個無盡的寶藏,你不去要,你不去緣他,你緣你什麼呢?是非分別。哦,開始分別,這樣想那樣想,他不知道這就是無盡的成佛的種子,是一個無盡的寶藏的鑰匙!
釋迦文佛的名號也是這樣的,在無量的刹土中傳播,他們的世尊都會這樣的贊歎,甚稀有,甚難得,善哉稀有難得。難得什麼呢?如此諸佛功德名號,聽聞者一地入一地,成就種種善巧方便,不假修證,未發心者亦是菩薩。這真是不可思議!佛真是沒辦法再慈悲了。因爲很多人不知道什麼叫發心,不會發心,你說你發菩提心吧,你念一句“南無釋迦牟尼佛”吧,你念這個名號的時間,你沒有發心,你就是菩薩!這是他方諸佛對我們這個本師釋迦牟尼佛名號功德的贊美,與其功德利益的給予、印契。因爲我們不緣他,我們緣著自己的妄想分別,又開始流轉了。我們緣他的時間,他就開始産生作用,巨大的作用!就象你上船了,船就載負你,上飛機了,飛機載負你,但你要在站在旁邊說它會不會摔下來,它會不會翻車,那你就不去做了,爲什麼?你的分別心阻止了你趣入成就善巧的機會。
淨土教法甚深難聞,究竟廣大,得遇者一生必定成就!聽聞這一刻鍾,必然成就的種子已種下。究竟意義上說,一切衆生本無佛道可成啊!只是說我們的妄想執著的這種固執性造成了諸佛出世的正修行,揭示了衆生的本源相貌,令一切衆生各有歸趣啊!所以諸佛出世皆是以悲智而出世,不是因爲自己要做一個什麼作爲。十分的稀有難得的教法,我們能聽聞,真是諸佛悲智的給予!諸位當生感恩想。
(歲次辛卯五月二十一 2011年6月22)
《安居第叁十六日(叁):究竟抉擇人生大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