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三十六日(三):究竟抉择人生大事▪P2

  ..续本文上一页于究竟彻底了义的善巧上不能成熟自己,不能成熟他人,所以沉沦于此不能自拔。减劫有情,多是苦难有情,你还自以为怎么样呢。哪个不苦?三苦,八苦哪个逃得掉?减劫有情啊,苦啊!苦声连天哪!

  

很多人说哎呀,没事,我苦中作乐吧对不对?你看还有乐,啥叫乐呢?乐一会是一会,乐不动时你就没办法了。我们一生中乐的东西有多长时间呢?掐指头一算,他们说人假设活八十岁,只有十五年的自由时间,剩三年的自在,就是一生中有三年的自在的时候,就不得了了。你回忆回忆你一生中有多少自在的日子?心地自在,作为自在,想法自在,环境自在,说三年,那都是“歌功颂德了!

  

减劫中的有情啊,就是一个字:苦。世尊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太苦了,所以称为堪忍。我们不知道,说还很好,好着呐,多挣点钱,男性说娶妻生子,开个什么好车子,买个房子,挣多少钞票什么的;女性说找个好丈夫,找个好工作,生个健康儿子怎样的?梦吧,你。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五十年以后,六十年以后,回头一看纯粹是个恶梦,或者纯粹是一个残缺的梦,或者说是一个你并不满意的梦。你真满意吗?很多人自以为满意,你真满意吗?你满意了,那你也太容易满意了,给你个糖豆吃你就满意了,你也太容易满意了。减劫众生啊,世尊说堪忍界众生以苦为乐呀!饮苦食毒,以苦为乐!就是给我们下的定义。

  

一百个小孩子喝茶都说是苦的,但是大人说很好喝呀,大人越说好的东西,小孩子吐的越快,为什么呢?成年了,以苦为乐呀!越苦的茶,越贵,为什么?以苦为乐嘛!世尊说我们饮苦食毒,我们不相信的,假设化验设备俱全,世尊这个话你一百个相信。我们主要是化验设备不够,技术含量不够,现在台湾突然发现饮料里都有毒素,开始是三家,然后是几百家,现在呢?你查去吧,不含这个做不成。几十年了,大家就这样饮苦食毒呀!还是掏钱买来的,对不对?没人给你白送啊。世尊是在经典上这样说,我们一般人都不信服的,但是技术含量一旦够了,我们就会说世尊真了不起,几千年前就看到眼前这个事了。

  

减劫众生以苦为乐,各相妨害呀!相互的妨碍、危害是比较普遍的。我们念阿弥陀佛这个功德,学习阿弥陀佛这个教诲,的确是来净化我们自己的心灵。所以这个“闻彼净土,念愿生彼国必得往生,非是持名。很多人认为念阿弥陀佛,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才能往生。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也这样讲——若有众生闻其国土,存念彼国,临命终时亦得往生。那是什么呢?愿生必生,本家本国故。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周遍于法界,你只要不固执,它是周遍的,你只要不迷失,它是周遍的,你只要是平等的,它是周遍的,你只是从容的,它是周遍的。这个周遍愿来就来,愿去就去。你的固执、割裂、执著一些知见,造成了你愿意来不愿意来,你能来不能来这样一些所谓执著知见的差别,所以能生不能生。

  

往生彼国实是方便,愿生必生,何以故呢?心愿广大,毕竟无碍故,佛接引故。世尊所遣,彼佛所迎,自身意乐,三者合一,你哪个不生?此土世尊给我们作证——你要往生彼国呀,欲出于沉沦,入于正定之聚,一生成办无上菩提,当生彼国。阿弥陀佛说——你来我国,必是汝家,一生得不退转,游化十方而无障碍,修短自在亦可许。你说我回到娑婆世界,没问题,他方世界,没问题,偿还宿债,没问题,但那时你偿还宿债是倒驾慈航,不为安养而得自在力,分身摄化,饶益有情,不受果报了,果报之缘是度生方便。你不愿意往生?若完成此大事,世俗方便亦可以返回。有人说我这个世间未了情太多啊,未了的事太多,没问题呀,你把你往生的大事,入于正定之聚的大事解决完了,再来娑婆世界折腾你那些鸡毛蒜皮子的事。很多人都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耽搁了自己的大事,什么大事呢?住不退转,一生成办。这是大事啊!菩萨。所以我们要知道,要了解我们这一生的主题,这一生最有价值的,我们能得不退转,这样一个大的主题我们一旦完成,世俗的小事情简单了。你认为你在这个娑婆世界还有余愿未完,没问题,返回娑婆,阿弥陀佛允许,十方诸佛允许,因为不违安养一样允许,他不阻碍你。所以往生是大事因缘呐!这个一定不要迷失。非小可因缘。所以彦琮法师那两句话要记住啊——业深诚易往,因浅实难闻啊!你闻到这样的教法,往生很容易。那你要没有真正甚深的因缘,你闻不到这样的教法。所以往生彼国即是大事因缘所行,是诸佛普度众生的一个心智所在,是一切诸佛出世的根本,欲使众生不再沉沦于恶道,不再轮回纠缠,得以自在力,而回入种种刹土中,各偿还自己宿世之现缘,以方便度生故。

  

我们现在是业报啊,业报相成,更相对生,不可解了!那你要是往生彼国,大事已毕,住于究竟的正定之聚,你再回入娑婆,完成你那些鸡毛蒜皮事,没有问题了,为什么呢?一切因缘皆成度生方便。我们过去的作为不再是业报了,不再是纠缠了,而成为一个度生的因缘与方便。所以修短在于娑婆而得方便。

  

孰大孰小?我们会认识清楚的!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我们也会认识清楚的!只要是我们对自己真诚,对自己的生命、人生是真诚的,是清晰认知的,那我们一定有这种殊胜的究竟的抉择。所谓这个抉择就是搞定了,不再迟疑了——往生彼国是必然,犹如百川归海。这个知见若是不清晰,你往往会晃动的。说往生一念间,十万佛亿土去此不远,何以故呢?一念信即是啊,愿生自必生,毕竟无障碍啊。障碍是自设的,是他人说出来的,所以业不足以阻止往生,业不足以使你往生,唯有阿弥陀佛的大愿顺性揭示故,接引一切有佛性之众生。顺性即往生,放下执著一刹那,执著于自己不能生的知见的一刹那,那么就得究竟往生的利益。所以这一念三千啊!

  

我们认为这是佛陀的功德,没有问题呀,阿弥陀佛把这个佛陀的功德回向给我们了。因为我们有自性的根本,这个容器来接纳。接纳什么呢?自性圆成的果报。所以一切众生是究竟法器,非方便法器。很多道,你不是那个法器。但从究竟意义上说,一切众生皆是法器!何以故呢?依究竟自性故,即佛性故。有人说我要修禅定,不见得可以的;有人说我要修什么善法,有的人说我要修什么恶法,有人说要修什么怀柔法诛杀法,有人说我们要修什么宗什么教,你不见得是那个法器。净土之法不择于众生,而普遍回施,饶益一切无所疏漏,下至蜎飞蠕动,上至等觉妙觉。摄化无方,普利有情。这是究竟教诲。于究竟教诲一切众生皆是法器。这不是个开玩笑的事情。唯有诸佛以大威德心智,究竟方便,饶益有情,才能这样彻底揭示一切诸佛出世之本怀。这不遮盖了。所以究竟教法和盘托出,彻彰诸佛出世之心智。所以净土一法甚深难得,广传法界饶益有情。一切众生皆是法器,这在其他类比之教中是不可以的,它有择取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僧法,许多人此一生是做不僧人的;许多法则中,很多人这一辈子触及是没办法的;象各行各业的择取,很多人也触及不到;很多修行方式,我们做为一个普通人来说,很多人是没有机会的,包括教义教理的学习,包括一些法则的次序的学习,一些加行。我遇到很多喇嘛给我讲,说他们要修这个那个,我说要是加行能使人解脱就方便了,要是一切作为能使人在直下解脱就方便了,因为不是拖拖拉拉的时代了,不是一点一滴教育的时代了,不究竟、不彻底往往会贻误现缘有情!何那以故呢?你不知道他明天是个什么样子?你给他说这样干吧,他可能还没有做,人就已经没了,消失了,业报成熟了,灾难来了,房屋倒塌了,车祸出来了,绝症得到了,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净土这样教法,何以普度众生啊?!

  

我们要知道,普度众生的心是我们的法性心,是我们的佛性心,是一个圆明的心,这个心是我们的本心。你有这样的心,一念相契,你就知道所谓的佛心众生心本无差别。法性海中无有差别啊!你说这个众生,那个众生,都是同体之所在啊。人不知道,才分割着你我他、善恶是非等等之类。

  

诸位菩萨,这个究竟教法,世尊在《圆觉经》中讲,如遇如来无上教诲,一切众生咸成佛道!净土一法是如来出世之无上教诲啊!唯佛与佛能宣能传,真实直指!我们都知道这个经典的启教者有阿难,有舍利弗,有阿逸多,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启教,阿难启教也是假设的,是乘佛威神,从座而起,顶礼世尊。佛说,阿难啊,是天让你来问的吗?阿难说不是。是其他人叫你来问的吗?阿难说不是,是我见世尊影畅表里,光明璀璨,我不知怎么回事情,我要问一问。没有人能启教这个法,所以世尊对声闻第一智慧的舍利弗说了36字,佛告舍利弗——过此西方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没有启教者,佛在自说啊!自说什么呢?不请之友,无问自说。你没办法去请啊,你是大菩萨,弥勒菩萨,没法请,你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你没法请,你是多闻第一的阿难,你没法请,你不知道世尊要干啥,干什么呢?畅佛心智,畅佛普度众生的这种出世的本怀,没法启教,所以净土一法是无问自说之究竟教法,饶益一切众生,不作舍离,难得难闻。

  

无问自说的法有的,但是显教中极难得见,十分感人的。显教中说是十分难见难闻的,所以说显教者,佛彻底之大悲啊!彻底揭显了,如把盖子揭开了,再不遮盖任何东西了,这是显。显者,普利而无遮盖。所以净土一法在我们佛陀的教法中啊,是归宗结顶的。不要小看这个词啊,菩萨,就是极说极遇了,究畅本怀,再也没法超越了,再讲没法讲了,还讲什么呀?直接抓你成佛就算了!这已经是没办法再讲了。

  

像我们这些末世有情啊,不管是听闻者,提示者,没有佛的甚深广大智慧善巧威德摄化,我们闻是不能闻的,说是不能说的,无力畅谈。你上哪儿有这个力量呢?你没有这个力量,你也没有这个智慧,你更没有这个作为,你没有这个亲证的。所以佛告阿逸多——诸有众生,闻其名号,是为具足无上大利。闻名是为具足无上大利。我以前读这个如来藏性经一些经典的时候,我感觉佛慈悲的没办法再慈悲了。比如释迦文佛的名号,多宝如来,宝胜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阿弥陀如来等等这些如来的名号本身,你一旦一入耳根,必成佛道!这很震撼人的!但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麻木不仁了!给你个无尽的宝藏,你不去要,你不去缘他,你缘你什么呢?是非分别。哦,开始分别,这样想那样想,他不知道这就是无尽的成佛的种子,是一个无尽的宝藏的钥匙!

  

释迦文佛的名号也是这样的,在无量的刹土中传播,他们的世尊都会这样的赞叹,甚稀有,甚难得,善哉稀有难得。难得什么呢?如此诸佛功德名号,听闻者一地入一地,成就种种善巧方便,不假修证,未发心者亦是菩萨。这真是不可思议!佛真是没办法再慈悲了。因为很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发心,不会发心,你说你发菩提心吧,你念一句“南无释迦牟尼佛”吧,你念这个名号的时间,你没有发心,你就是菩萨!这是他方诸佛对我们这个本师释迦牟尼佛名号功德的赞美,与其功德利益的给予、印契。因为我们不缘他,我们缘着自己的妄想分别,又开始流转了。我们缘他的时间,他就开始产生作用,巨大的作用!就象你上船了,船就载负你,上飞机了,飞机载负你,但你要在站在旁边说它会不会摔下来,它会不会翻车,那你就不去做了,为什么?你的分别心阻止了你趣入成就善巧的机会。

  

净土教法甚深难闻,究竟广大,得遇者一生必定成就!听闻这一刻钟,必然成就的种子已种下。究竟意义上说,一切众生本无佛道可成啊!只是说我们的妄想执著的这种固执性造成了诸佛出世的正修行,揭示了众生的本源相貌,令一切众生各有归趣啊!所以诸佛出世皆是以悲智而出世,不是因为自己要做一个什么作为。十分的稀有难得的教法,我们能听闻,真是诸佛悲智的给予!诸位当生感恩想。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一 2011年6月22)

  

《安居第三十六日(三):究竟抉择人生大事》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