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第二十四日(二):無垢光炎熾,明淨耀世間▪P4

  ..續本文上一頁這樣的人反應遲鈍,語言障礙,意識障礙,身體反應有障礙,久久地,人類的作爲機製的東西就會退減。一定要警覺!

  

所以,阿彌陀佛莊嚴妙色功德成就,是以光明作爲佛事,盡除往生有情、所緣有情之無明睡。按照昙鸾法師講的,其主題就是破我們的無明,破昏沈掉舉這種無明的突出表現。無明不光是昏沈,掉舉也是無明業的一個熾盛表現,有人說我不昏沈,我天天打妄想,腦袋裏神采飛揚的,同樣是個無明業,不過這樣的人不會往那個皮囊裏裝,他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是另外一種業。

  

這應該引起我們念佛人的警覺。不警覺很麻煩。我的確是瞪著眼看著一些出家師父,一年一年地養成這個習慣,說、勸,沒有一點用。但我還是得講,沒有用也講,起碼盡一個應該提醒的一點善意。強製不來的,因爲什麼?他心裏需要,沒辦法強製,只能自己自覺才能破除這些東西。自覺特別重要,就是自己需要了。我遇到一些出家師父問我昏沈怎麼對治?我說你也不需要對治,你不培養它就很好,你不去故意培養它就很好。昏沈來了,你警覺它,不培養它,你知道昏沈來了,或者你知道自己休息了都沒有問題,但你不要培養它。因爲一旦不自覺的人,他在時時處處就拿這個東西來用,不管把他放在什麼地方,都是這一套,以前我在一個寺院裏,跟我鄰座的一個出家師父,大家稱他“五分倒”,五分鍾肯定倒下了,他倒下時額頭是一定要貼到禅凳子上的,而不是規矩地坐在那兒。後來我跟他說師父啊,這個東西沒有啥,關鍵是這樣坐很容易壓迫自己的肺部,很容易吐血。他不相信,大概有十幾天以後開始吐血了。他說我以前怎麼不吐血呢?我說你以前睡的有技巧,但是吐血就叫你不再那樣睡了。有的人靠著牆睡覺,也吐血,長大癰;有的人就彎腰睡,有的人比較會裝,身子直直的,但養成了一樣的內容。所以要對自己限製個時間,比如說,我這樣昏沈,一天可以有一兩次,我知道它,不能把放它任何時候去用。你如果任何時間用它,那你跟毛皮裏裝的東西有啥區別呢?就是個愚癡相了,什麼都沒有了。

  

這個地方不是故意把它說嚴肅的,是太容易上它的當了!就是當真,第一個是舒服,再一個習慣,再一個會處處用,並不是說我該昏沈的時候昏沈,它到任何地方都會昏沈,它不管,絕對不檢點任何東西,養成習慣了,那樣到中陰身的時候時也是習慣了,投到那個殼子裏面也是習慣了,那兒舒服嘛,進去了。處處用是最大的麻煩,一天中我們不可能沒有昏沈,沒有掉舉也是不可能的,但你要知道你不能去養這個東西,你不能在這裏面放逸自己,不能把這當成你生命的主題,若把它當成主題了,那你真是極惡之人了,你是殘害自己生命的極惡之人,起碼你在殘害自己的靈魂,知道嗎?這一點一定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當然,我們念佛,了解了昏沈、掉舉對自己的危害,我們慢慢地警覺自己是應該的,並不是說讓大家一下怎麼樣,什麼就四禅八定,一坐就怎麼樣的,沒有那樣的想法。只是說要知道這裏面是一個巢穴,太容易把人喚進去,人不能自己覺悟的,很難覺悟。

  

這是個普遍現象,其實就是意識主題的模糊,並不是說他願意這樣。沒有人願意養成放逸這樣一個惡果的東西,沒有人這樣願意的,沒有!只是他不知道,他分析不清楚,不了解。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仰仗著彌陀的慈悲,希望大家了解這個“無明睡”並不是什麼特定的東西,是人人都很親近的;也不是要逼我們不要睡覺之類的,不是,但這不是我們生活的主題,尤其是不是修行人的主題。

  

你是一個念佛的修行者,那你修行什麼呢?就要知道自己最致命的地方?基本上一進入這種習慣的人,他修行的主題就是這個。一般如果是比較珍惜自己修行機會的人,那些時間急迫、知道無常在伴隨著自己的人,善根成熟的人,他都真是警覺的。但是那些認爲自己福報很大、壽命很長、很年輕的人,他就會不斷地培養它。有善心的人可能會提醒提醒,沒有善心的人看著你到哪一道跟別人沒關系,最多當個談資說以前我們待在一起的人變成貓了,變成狗了,那是沒有慈悲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會說這太嚇人了。但如果自己不警覺,一點意義都沒有!

  

淨光明,無垢光,是沒有執著的,而對這個昏沈習慣的執著,把昏沈就當成“我”了,他認爲昏沈就是我,誰敢說昏沈,他就仇恨誰,就把這種習慣作爲自我了。這樣的人一群一群的,怎麼辦?所以說提示。這裏也是佛來提示我們,昙鸾法師、天親菩薩也在提示我們,說“無垢光”,這個無垢光是什麼呢?是破除這個習氣的,破我執的。一般這個我執,他會認爲一種業習就是我,就把業習當成是我,你說這個業習了,他就說你怎麼能說我呢?你怎麼敢說我呢?實際不是,這不過是個業習罷了,是反複習出來的一種習慣,是你不警覺下的對六道衆生種種業報的一種無明擇取。我們早期出家學佛的時候,師長要求一天睡兩個小時,只准你休息兩個小時,他就盯住你,不管你其他幹什麼,晚上12點休息,2點鍾起床,這一天之中不能睡覺,該上功課去上功課,你敢說昏沈?師父會說你不想活啦!以前我到殿堂裏一看,我不敢數數了,趕緊走人,因爲啥?數誰呀?1、2、3……,不用點了,有時候點得多了你心裏傷心,對吧?

  

他會把這個當成生命的主題,這是十分震撼人的,因爲稍有善根智慧,稍有尊嚴,他都不會這樣做!佛陀在一個經典說“何以招人輕”啊?即什麼樣招人輕賤呢?——“昏沈無記見方便”,就是說喜歡昏沈無記的人見這樣的方便,什麼樣的方便?招人輕賤。沒有人願意讓人輕賤的,但你要做這個事,這一生輕賤你是小事,下一生輕賤你就是事實!到皮子裏了,你說那不叫輕賤嗎?成事實了。這一生輕賤是看你在墮落,他人就會輕視你,說這人怎麼會墮落自己的道德呢?減損自己的福德因緣呢?

  

所以,“無垢光焰熾”是自利的一個朗照,是破除我執的一個提示。我們我執越重,昏沈、掉舉、放逸這樣的習慣也就越深厚。以前我在一個道場跟出家師父們專門爲昏沈這個事座談過,大部分出家人認爲自己不昏沈,但恰恰是這部分昏沈的人,他們認爲自己不昏沈,認爲“我清楚的很”。座談的時候都這麼說——我清晰得很!所以這是一個巢臼,很容易會掉進去,掉進去了他就會說這個“昏沈我”,昏沈和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了,那麼往那兒一坐,他一感覺自己,就開始昏睡,別人一提到昏沈,他就說他在說我,他在找我麻煩。實際誰也找不了昏沈的麻煩,昏沈是個業相,沒有實際內容,誰能找它麻煩呢?所以下去後希望我們對這個昏沈有個認識。

  

我們可以去做這樣一個思考——善惡無記叁業各自的去向與調整修行的方法。自己去思考思考,交流交流。這是個很嚴肅的話題。

  

思考題:善惡無記叁業各自的去向與調整修行的方法。

  

(歲次辛卯五月初九 2011年6月10)

  

《安居第二十四日(二):無垢光炎熾,明淨耀世間》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