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安居第二十日:再談“臨終不能往生”的話題▪P5

  ..續本文上一頁除共業的糾纏,要不然沒辦法!你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吧,你說行,我再伴你一世,結果就生生世世去輪回!唯有念佛的方法,可以解決我們的自業、他業、共業的糾纏,你好好地審思,你若不審思,認爲自己有點兒本事了,說“我用我的修行功夫來感動她”,你做不到!

  

所以,生活的主題,不僅是我們自己的一個大問題,也是調整自業他業共業的一個方法,有時候其糾纏是弄不清楚的,也解釋不清楚,你陪不起!很多出家師父想用自己一時的勇氣去賭一把,絕對沒有絲毫的作用!因爲這樣的事情看到的、知道到的多了,那比千刀萬剮還痛苦。什麼叫千刀萬剮啊?使你的善緣節節截肢!因爲我們自身的力量與他人的業力、共有的業力攪在一起,都是惡業,這是必然的。

  

那我們想解決這個糾纏、調整這個糾纏,怎麼辦呢?——同生安樂國,最簡單!往生安樂後,你再回來糾纏吧,隨便糾纏。能通過這一生的作爲來解決他業、共業的業力問題,這樣的人十分稀少,萬萬人中罕得一二。因爲自力有極大的局限,我們宿世的善根到這個時代也變得很弱了,他人宿世的善根到這個減劫時代也變得很弱了,在衰敗,共有的善緣也在衰敗,所以稱爲減劫中衆生,惡業熾盛,糾纏不起了。

  

菩薩們,不是誇耀這個東西,實在是淨土法門是特別簡單的方法,我們攜手共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回來看娑婆世界是個什麼,故安住于極樂世界再來看這個娑婆世界,你一目了然,包括無量的他方世界,你也可以了然。了然于其中,作爲也好,意識也好,情感也好,事業也好,等等,沒問題。但是你若是不善做調整,惡業與迷失必然並行于你的現業之中!這是逃不掉的。

  

前一段時間有出家師父跟我談,說他要“倒駕慈航,救渡衆生”(指還俗),我說你還是讓佛倒駕慈航吧,你不要倒駕慈航,倒駕慈航真是不好玩,那不是個方法。這個“倒駕慈航”很好說,因爲世尊也不製約我們,順緣還俗,佛所贊許,但是我告訴你,再出家,再想回到這種清淨的、善巧的團體中,機會太少了!大部分人都很少很少的。我接觸往返于出家在家的這個隊伍中的人很多,說句實話,僧人的福報太大了!我們受到太多的善良的保護!就是戒律的保護。太多善良的審視!就是信衆對我們的愛護。太多的照顧!護法對我們的照顧,龍天護法,無疑是在保護我們。太多的慈悲!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悲憫。太多了!這一點,個體的業力修持也是沒辦法比的。

  

所以,我還是勸大家,其他的先不管了,“共生極樂國”的這個主題不要動,不要變,那你在這個主題下面再去做什麼、審視什麼,都很簡單,輕松,你不至于是迷失,不至于去製造一些你承受不了的痛苦。

  

因爲我們現緣的成熟與安穩,人就很容易倒退到世俗的需要中去,出家幾年了,環境熟悉了,因緣熟悉了,自己的習氣、感情、意識又成熟了,對外面人的認知又成熟了,又一個東西在召喚,這個召喚就很容易使我們迷失。

  

所以,用“同生安樂國”來調整,來分化,來認知,無疑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最恰當,最通用的方法。這樣我們避開了“滾雪球”的惡業。我舍戒的時候,我認爲我的過失很大的,我經常在佛前忏悔,因爲舍戒看著是很簡單的東西,但就舍戒的話一說出來就比拔骨抽筋還狠,說“我舍佛,舍法,舍僧”,這話看著好說,你真正說出來很痛苦!

  

我感覺,解決我們的現行,最好最好的方法,不管對出家還是在家,就是念佛憶佛,往生安樂國土,簡單,輕松,明快,自然,大方!令人踏實,一眼能看到結果,念佛——往生,往生——成佛,念佛——成佛,念佛——度衆生,念佛往生、成佛、度衆生,這一念具足!念佛就是發心,念佛就是往生,念佛就是度衆生,念佛就是安心,這一切具足!所以即因即果,功德圓滿,你還上哪兒找比這樣更好的方法呢?

  

所以,希望對自業他業共業,我們不要去糾纏,不要沈陷在其中,盡量地學會一天拿出一念、一分鍾、十念、十分鍾,來體會阿彌陀佛,來體會念佛的喜悅與真誠,以前我們教過“一聲(念)念佛法”——

  

把過去自他共過現未來的身口意叁業一起供養給阿彌陀佛,消融在阿彌陀佛智願海中,入一切智海,無有退轉。

  

這個思維、觀察、祈禱的過程用十分鍾也可以,一分鍾也可以,一念也可以!再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這種種子對應、憶念對應、名號對應,會使你體會到所謂相應的真實,或者說讓你感覺到你念的和自己心裏想念的是一如的,十念、二十念、一念、兩念,都可以!慢慢地你就知道我們怎麼出離自業他業共業,這是怎麼樣一個方便。這個方便是可行的,不是一句空洞的說教!是可以實踐的,可以成就的。

  

因爲我們有這樣一個實踐的方法和過程,慢慢地我們能避開對自他共業糾纏的習慣。我們糾纏自他共業,是個習慣,已經習慣了,悄悄地不自覺地都在做這個事,希望這一點引起大家的注意!引起大家在下面的實踐,這不是一個功課,這是一個必修課!

  

(歲次辛卯五月初五 2011年6月6)

  

《安居第二十日:再談“臨終不能往生”的話題》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