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半天黑暗,實際就是告誡我們只有一半兒做得主,一半兒做不得主。大部分人是很多時間都做不得主的,比如說“我知道這個道理,但是還非得去做”,大家明知道抽煙危害人,但是擋不住。爲什麼擋不住?就是莫名、就是失心,就是被惡業製住了,
所以我們要談一談在這個娑婆世界的危害與往生極樂世界的利益,以及在這個世界我們真正生起善心,與道業相應了,那我們真是也應該快樂。雖然此身果報未盡,但是我們已經舍棄了惡報的緣起了,緣諸善緣,念佛回向衆生,回向自他,不再念自己的惡業、他人的惡業、共有的惡業,不在自他共業的惡業中糾纏了!
我們往往會習慣性地糾纏自他共業,無意識就陷入其中。這不可怕,但一定要警覺!你了解它就沒有問題,若不了解,你這個習慣就悄悄地潛伏在你的生命中,是很大的事!
不糾纏自他共業了,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就可以做一個正行人,可以告別叁界了,這一點希望大家有一個自我審思。我們對自己意念的審思與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忽略!要不然我們就學一些沒有用的東西,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
一旦警覺了,知其不可糾纏,那我們即下就會覺悟,即下這個糾纏就是覺悟的資糧,即下就可以得到安樂,就是說不在這個糾纏中糾纏了!你能警覺就好。“覺悟”不管什麼時候來,總是美好啊。你可以去實踐,十分美好的,它能使你出離叁界。“覺悟”不是個詞彙,它就是我們在迷失的時候的一種警覺、一種認識、一種反觀,或者說一種無自性的審觀、一種無常的審觀、一種不可得的審觀,這一刻的審觀,實在是很美好的,哪怕你糾結了很多煩惱的東西!這一點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會使用,學會觀察。
昨天我去看修路,走在路上就想,世尊說在此娑婆世界行道一日比在他方佛國行道百年,那我就拿出來兩分鍾思維思維今天的過失,來反觀反觀,大概就是習慣性糾纏比較多。就是說當比較放松、忘了警覺自己的時候,就開始去糾纏自己過去的作爲、他人的作爲、大家的作爲,這個那個的。一警覺它,怎麼又往裏面跳呢?這不又跳入叁界了嗎?就是這麼覺悟的一刻中,感覺到很美好。因爲什麼呢?原來這個叁界啊,出叁界很方便,入叁界也很方便。
習慣糾纏自他共業就入了叁界。糾纏是一種慣性,這種慣性是悄悄地來的,它是一個無記業,你根本都不知道,它就表現出來了,這裏面沒有什麼愛憎、善惡,它就會表現出來。此處若能覺察得到,你會感覺到輕安,那種心地的輕松是很輕松很輕松的。你可以試一試,最主要是要不斷地運用。有時候我們會把一些簡單的、不神奇的東西看得沒什麼意思,實際不是的。
極樂世界勝過叁界道,它有其極大的方便,一切都在說法,它會使你的習慣蕩然無存,使你的業習無存身之地。極樂世界是淨光明之地啊,好比說當你有很多想法的時候,擡頭看看太陽,兩分鍾後那些想法往往都很難找到了,因爲在極樂世界,其環境皆在說法,皆是彌陀甚深功德的化現,所以我們業習的環境不存在了,即惡緣不存在了,你的習慣出來就消失了,它産生不了結果。所以“勝過叁界道”,它是十分難得的、殊勝的空間。
在叁界中,我們染著于善惡,染著于禅定,染著于休息,染著于不滿足帶來的種種貪欲心。而到彼極樂世界呢?沒有這樣的空間了。所有的都在說法,都在表明著無常、無我、種種功德。
“勝過叁界道”有廣大意義。你不知道我們在叁界道這麼一個環境中是多麼難以出離?叁界道有多麼大的跨度?我們欲界人在這個法界中是多麼渺小?人身是很難得,但在這個法界海中,在輪回的業力海中,我們那一點兒善根、善緣是多麼經不住風浪?所以,雖然簡簡單單的一句“勝過叁界道”,但它有很深厚的內涵。
對于這個“勝”字,我們一定要關注它。若不做清晰的對比,不從現實生活中做清晰的對比,我們對“勝過叁界道”是沒有感受的,也許還會在叁界中感覺挺樂的,因爲人得過且過啊,有一點兒安穩的時候就會去放逸,所謂的享受人生的概念十分強,于道業、于精進、于出離的渴望,大部分人都是不太成熟。非典的時候是特別突出的,那邊兒還說著是吃這吃那引起的病毒,這邊兒又開始什麼都吃上了,開始還很緊張,後面就什麼都不管了,就是得過且過啊,十分普遍。
“輪回”這個業習、習慣載負著我們整個的生命了,因爲我們不知道色界、無色界的樂,我們更不知道超越叁界的樂,跟我們的距離太大了,我們觸摸不到,那樣“勝過叁界道”就是一句話了,你就沒有感觸。所以很多受病難、傷害逼迫的人,他們出離心很強,那我們在中緩的狀態下能不能有出離心呢?每個人都可自我去提示自己。一定要提示自己。
如果沒有學習、沒有境界,什麼極樂世界、娑婆世界的概念,不過是個模糊的名字罷了,十分模糊!這個模糊使你不足以有往生的願望。“往生”不過是大家口頭的一句話罷了,但它對你心靈深處一點兒呼喚力都沒有。十劫呼喚啊,我們總在昏睡中,不能了知。
我遇到過一些染著于西方境界的出家人,我也相信他們爲什麼那麼染著,因爲這些境界都是所謂的“未曾有”,他不是說什麼事情都是未曾有的,而是認爲那個很特定很奇特的是未曾有的,那就忘不掉了。實際平常是最未曾有的東西,那些奇特的東西不過是我們好奇的心設置的一個特定環境罷了,我們每一個時刻每一個當下沒有一個不是稀有難得的,都是十分珍貴。如果你把你的每一時每一刻看的都象見佛一樣稀有難得,那你看你生命的價值會是什麼樣子?
年初在木香坪(開極樂法會)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感覺那幾天念頭很少,主要是那個地方的意識雜業少,那樣一片草甸,其他生命意識的積攢很少,人的意識到那兒就受到一個阻隔,即意識就比較平白,我們每天念念佛、敲敲鍾、打打柴,幾天很快就過去了。這是依報給我們帶來的。
依報環境對我們普通人修行、作爲十分重要!極樂世界就是依報環境的改善。象我們現在這個寺院(放光寺),人到這個地方,也就少了很多的東西,除非你特別固執業力了,一般人只要有一點善心、善願、愛護,或輕松,不願惹自己惱,也不願惹別人惱,這個地方就修學者來說,是十分合適,也十分稀有難得的!
對于“極樂世界勝過叁界道”,我們心靈深處要有了解它的渴望,極樂世界怎麼能勝過叁界道?有什麼如實的東西?我們要有這個願望,否則我們還會把它當作一個跟自己的生命果報不相幹的事情!
一定要知道世界之差別、作用之差別,所以往生極樂世界可以阻止我們的惡業,可以使我們未來的果報變成佛緣,使我們完成清淨的法身真實平等功德。
(歲次辛卯五月初二 2011年6月3)
《安居第十七日:你真正了解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嗎?》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