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安居第十七日:你真正了解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吗?▪P3

  ..续本文上一页、半天黑暗,实际就是告诫我们只有一半儿做得主,一半儿做不得主。大部分人是很多时间都做不得主的,比如说“我知道这个道理,但是还非得去做”,大家明知道抽烟危害人,但是挡不住。为什么挡不住?就是莫名、就是失心,就是被恶业制住了,

  

所以我们要谈一谈在这个娑婆世界的危害与往生极乐世界的利益,以及在这个世界我们真正生起善心,与道业相应了,那我们真是也应该快乐。虽然此身果报未尽,但是我们已经舍弃了恶报的缘起了,缘诸善缘,念佛回向众生,回向自他,不再念自己的恶业、他人的恶业、共有的恶业,不在自他共业的恶业中纠缠了!

  

我们往往会习惯性地纠缠自他共业,无意识就陷入其中。这不可怕,但一定要警觉!你了解它就没有问题,若不了解,你这个习惯就悄悄地潜伏在你的生命中,是很大的事!

  

不纠缠自他共业了,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就可以做一个正行人,可以告别三界了,这一点希望大家有一个自我审思。我们对自己意念的审思与观察是十分重要的!不可忽略!要不然我们就学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一旦警觉了,知其不可纠缠,那我们即下就会觉悟,即下这个纠缠就是觉悟的资粮,即下就可以得到安乐,就是说不在这个纠缠中纠缠了!你能警觉就好。“觉悟”不管什么时候来,总是美好啊。你可以去实践,十分美好的,它能使你出离三界。“觉悟”不是个词汇,它就是我们在迷失的时候的一种警觉、一种认识、一种反观,或者说一种无自性的审观、一种无常的审观、一种不可得的审观,这一刻的审观,实在是很美好的,哪怕你纠结了很多烦恼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学会观察。

  

昨天我去看修路,走在路上就想,世尊说在此娑婆世界行道一日比在他方佛国行道百年,那我就拿出来两分钟思维思维今天的过失,来反观反观,大概就是习惯性纠缠比较多。就是说当比较放松、忘了警觉自己的时候,就开始去纠缠自己过去的作为、他人的作为、大家的作为,这个那个的。一警觉它,怎么又往里面跳呢?这不又跳入三界了吗?就是这么觉悟的一刻中,感觉到很美好。因为什么呢?原来这个三界啊,出三界很方便,入三界也很方便

  

习惯纠缠自他共业就入了三界。纠缠是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悄悄地来的,它是一个无记业,你根本都不知道,它就表现出来了,这里面没有什么爱憎、善恶,它就会表现出来。此处若能觉察得到,你会感觉到轻安,那种心地的轻松是很轻松很轻松的。你可以试一试,最主要是要不断地运用。有时候我们会把一些简单的、不神奇的东西看得没什么意思,实际不是的。

  

极乐世界胜过三界道,它有其极大的方便,一切都在说法,它会使你的习惯荡然无存,使你的业习无存身之地。极乐世界是净光明之地啊,好比说当你有很多想法的时候,抬头看看太阳,两分钟后那些想法往往都很难找到了,因为在极乐世界,其环境皆在说法,皆是弥陀甚深功德的化现,所以我们业习的环境不存在了,即恶缘不存在了,你的习惯出来就消失了,它产生不了结果。所以“胜过三界道”,它是十分难得的、殊胜的空间。

  

在三界中,我们染著于善恶,染著于禅定,染著于休息,染著于不满足带来的种种贪欲心。而到彼极乐世界呢?没有这样的空间了。所有的都在说法,都在表明着无常、无我、种种功德。

  

“胜过三界道”有广大意义。你不知道我们在三界道这么一个环境中是多么难以出离?三界道有多么大的跨度?我们欲界人在这个法界中是多么渺小?人身是很难得,但在这个法界海中,在轮回的业力海中,我们那一点儿善根、善缘是多么经不住风浪?所以,虽然简简单单的一句“胜过三界道”,但它有很深厚的内涵。

  

对于这个“胜”字,我们一定要关注它。若不做清晰的对比,不从现实生活中做清晰的对比,我们对“胜过三界道”是没有感受的,也许还会在三界中感觉挺乐的,因为人得过且过啊,有一点儿安稳的时候就会去放逸,所谓的享受人生的概念十分强,于道业、于精进、于出离的渴望,大部分人都是不太成熟。非典的时候是特别突出的,那边儿还说着是吃这吃那引起的病毒,这边儿又开始什么都吃上了,开始还很紧张,后面就什么都不管了,就是得过且过啊,十分普遍。

  

“轮回”这个业习、习惯载负着我们整个的生命了,因为我们不知道色界、无色界的乐,我们更不知道超越三界的乐,跟我们的距离太大了,我们触摸不到,那样“胜过三界道”就是一句话了,你就没有感触。所以很多受病难、伤害逼迫的人,他们出离心很强,那我们在中缓的状态下能不能有出离心呢?每个人都可自我去提示自己。一定要提示自己。

  

如果没有学习、没有境界,什么极乐世界、娑婆世界的概念,不过是个模糊的名字罢了,十分模糊!这个模糊使你不足以有往生的愿望。“往生”不过是大家口头的一句话罢了,但它对你心灵深处一点儿呼唤力都没有。十劫呼唤啊,我们总在昏睡中,不能了知。

  

我遇到过一些染著于西方境界的出家人,我也相信他们为什么那么染著,因为这些境界都是所谓的“未曾有”,他不是说什么事情都是未曾有的,而是认为那个很特定很奇特的是未曾有的,那就忘不掉了。实际平常是最未曾有的东西,那些奇特的东西不过是我们好奇的心设置的一个特定环境罢了,我们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当下没有一个不是稀有难得的,都是十分珍贵。如果你把你的每一时每一刻看的都象见佛一样稀有难得,那你看你生命的价值会是什么样子?

  

年初在木香坪(开极乐法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感觉那几天念头很少,主要是那个地方的意识杂业少,那样一片草甸,其他生命意识的积攒很少,人的意识到那儿就受到一个阻隔,即意识就比较平白,我们每天念念佛、敲敲钟、打打柴,几天很快就过去了。这是依报给我们带来的。

  

依报环境对我们普通人修行、作为十分重要!极乐世界就是依报环境的改善。象我们现在这个寺院(放光寺),人到这个地方,也就少了很多的东西,除非你特别固执业力了,一般人只要有一点善心、善愿、爱护,或轻松,不愿惹自己恼,也不愿惹别人恼,这个地方就修学者来说,是十分合适,也十分稀有难得的!

  

对于“极乐世界胜过三界道”,我们心灵深处要有了解它的渴望,极乐世界怎么能胜过三界道?有什么如实的东西?我们要有这个愿望,否则我们还会把它当作一个跟自己的生命果报不相干的事情!

  

一定要知道世界之差别、作用之差别,所以往生极乐世界可以阻止我们的恶业,可以使我们未来的果报变成佛缘,使我们完成清净的法身真实平等功德。

  

(岁次辛卯五月初二 2011年6月3)

  

《安居第十七日:你真正了解极乐世界和娑婆世界吗?》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