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P15

  ..續本文上一頁008/07/11

  禱告可以很快樂。

  2008/07/10

  慢活的意思不是活得很慢,而是很有條理,懂得品味。

  2008/07/09

  日子過得很平凡,生命要不平庸。慢活的回家,試試看如何?

  2008/07/08

  重新發現平凡無奇的周遭,你會感覺很不一樣。下雨也許很好!

  2008/07/07

  多一點真誠,日子真的會變好。

  2008/07/06

  假裝懂,真的不懂他在想什麼!你呢?

  2008/07/05

  懂得欣賞遠勝于評論。

  2008/07/04

  生活在于知足,不代表放棄追求不凡。今天陽光怎麼了!

  2008/07/03

  自私是禍源,少一分自私,日子就多一份祥和。

  2008/07/02

  臺灣現今問題,在于不懂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好還要更好。

  2008/07/01

  自殺是不了解死亡所做的蠢事。

  2008/06/30

  活不下去了,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想法出了問題。

  2008/06/29

  消滅貧窮旨在去貪。

  2008/06/28

  具有真正信念者,做任何事都不怕難。

  2008/06/27

  有理念就該實現。佛法不是空談。?

  2008/06/26

  真正的事業是心靈寂靜,聽見心的聲音而非掌聲。

  2008/06/25

  既放不下,也擔不起,這種人,受業未盡。

  2008/06/24

  擔不了的,就學會放下。

  2008/06/23

  放不下的,就學會擔起來。

  2008/06/22

  學習與離言相處,不受外境聲音幹擾。

  2008/06/21

  放下我,觀察我的;看看周遭,呼吸山林的空氣,頓悟不是不可能。

  2008/06/20

  活在時間與目的的限製下,生活很難自在。懂得自在,並非隨性。

  2008/06/19

  關心是一股深入底層的暖流。

  2008/06/18

  准備好了嗎?用心去做,不能等好了再說!

  2008/06/17

  成功在于贏得他人的尊敬。

  2008/06/16

  好的開始,在閱讀一本啓發良善的書。

  2008/06/15

  拒絕情緒,創造情境。

  2008/06/14

  傾聽良知的聲音,別被貪婪出賣了。

  2008/06/13

  活著就應該走真理的一方。

  2008/06/12

  生命的真理在于修行。

  2008/06/11

  說真話說好話都很重要。

  2008/06/10

  人生不會只有一種選擇。

  2008/06/09

  很忙是借口,懶才是真的。

  2008/06/08

  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我選擇拒絕愛情,將一生的美麗,全部貼在牆壁上;而你呢?該爲選擇負責,所以該微笑以對。

  2008/06/07

  真相,造成的不是傷害,而是痛過之後給自己痊愈的機會。

  2008/06/06

  感恩能感動生命,那就應該舍棄怨恨。

  2008/06/05

  念力令人堅強。

  2008/06/04

  沒有做錯事的權力,因爲可以拒絕。

  2008/06/03

  壓力是自信不足的借口。

  2008/06/02

  陽光不會躲避你。

  2008/06/01

  心存感念,勇敢接受事實。

  2008/05/31

  把握機會,給自已一點鼓勵。

  2008/05/30

  不要輕言放棄。

  2008/05/29

  想清楚再做,做了就要非達目的不罷休。

  2008/05/28

  世間最珍貴的是親情,最令人造業的也是親情。

  2008/05/27

  找到原因,然後放下,學會不計較。

  2008/05/26

  修行的證悟秘訣,在于追根究底。

  2008/05/25

  工作是爲賺錢,賺錢卻非生命的唯一。

  2008/05/24

  借口是失敗者的護身符。成功的人,永遠只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2008/05/23

  披上袈裟,就應接受批評。

  2008/05/22

  人兩腳,錢四腳。福報會找人,不必人尋福報。

  2008/05/21

  與善良做朋友,被欺侮了,成就忍辱。與邪惡做朋友,沒有人敢說你,成就地獄。

  2008/05/20

  向心學習,「良知」不會騙自己。只有自己騙良知,我是不得已的。

  2008/05/19

  恒常學習,從生活領悟無私的愛,再將愛傳遞十方。

  2008/05/18

  接受事實,別急著爲自己開脫,此是克服不再犯錯的第一步。

  2008/05/17

  與寂寞爲友,才不會被寂寞打敗。

  2008/05/16

  向佛忏悔,不二過。

  2008/05/15

  禮佛,無非是祈禱佛菩薩賜與智慧,令自己具足勇氣,修正自己的缺失。

  2008/05/14

  微笑,是生活中的善緣。

  2008/05/13

  用人,用其優點。挑人毛病是對自己。

  2008/05/12

  善用時間,不愁時間不夠用。

  2008/05/11

  人都會犯錯,所以寬恕是修行。

  2008/05/10

  常想過去,表示你老了。

  2008/05/09

  修行豈爲名傳世?行事唯思利及人。

  2008/05/08

  度量大,成事堅。

  2008/05/07

  愁困降臨時,對治以忍;快樂事來時,處之以淡。高興只要一下下,便可滿足,因爲下一個成功更難于此。

  2008/05/06

  悲觀者在每一次的機會中,都看到憂愁與不可行。

  2008/05/05

  樂觀者在每一次的憂患中都能看到機會。

  2008/05/04

  他人的安慰,只是一時的慰藉。修行人需要自我反省,積極開朗。

  2008/05/03

  傾聽也是一種修行的美德。

  2008/05/02

  佛教徒應有高貴的心靈,慈愛的資糧,過著平凡的日子,珍惜行善每一秒鍾。

  2008/05/01

  稻穗愈是飽滿,愈是下垂。人要有稻穗的謙卑。

  2008/04/30

  服務不是一件大事,而是千百件小事。就算做不到,也要讓對方感受到誠意。

  2008/04/29

  樂苦謂之「痛快」。

  2008/04/28

  企業之所以成功,全在肯拼與正確的領導。

  2008/04/27

  動機是一切想法與性格之關鍵。

  2008/04/26

  長遠的目標,是生活的動力。

  2008/04/25

  凡事雖有對錯,切莫執對或錯,謂之和。和能順心。

  2008/04/24

  喜怒哀樂是生活中的反應,故不該被其左右。

  2008/04/23

  修道在心,不識心則不能修。

  2008/04/22

  不可得,謂之性;不解性,欲達謂之道。修道謂爲舍一切能知、所知。

  2008/04/21

  月稱菩薩雲:此身出胎時,悉爲不淨性;無法令彼淨,如同不淨糞。善思惟!對此身莫生執著。

  2008/04/20

  如酥油般的欲望,遇火則融化,無法斷除,只能轉化。

  2008/04/19

  貪欲者享受欲樂,如猛火加薪,欲望更熾。

  2008/04/18

  蚯蚓食土,未曾滿足,無知者亦如是。

  2008/04/17

  及時行樂極無理。樂若存在,何需及時?樂若無常,智者舍離五欲。

  2008/04/16

  披著豹皮的猴子,想要稱王,結果是沒有猴子願意理它。如是,享受欲望者,平靜遠離了他的心。

  2008/04/15

  對症下藥,方爲良方。

  2008/04/14

  存足錢,好退休。結果不是用不到,就是不夠用。需要嗎?

  2008/04/13

  凡夫皆是無明母親的兒子。覺母之子是聖人。

  2008/04/12

  知道無常于己無益,把握當下才能利益自己。

  2008/04/11

  大家都一樣,所以這種苦不算什麼。佛說,此乃愚癡最下者。

  2008/04/10

  故現在所擁有,以及未來想追求的快樂,善觀察之,皆不可得。

  2008/04/09

  異生是指凡夫。在異生輪回中,無有不變真實的樂。

  2008/04/08

  挑夫左右肩不停更換,以爲安樂不斷,故而高興地歌唱。世人亦如是。

  2008/04/07

  以苦作樂是愚者。

  2008/04/06

  佛說:生滅皆是痛苦。

  2008/04/05

  換手提重物時,生起片刻快樂,此樂是以小苦換大苦。世間樂即是。

  2008/04/04

  智者畏因,非求因。

  2008/04/03

  助人不求報。

  2008/04/02

  積極心莫急。

  2008/04/01

  爲成功擔心,爲失敗傷心,絕非智者。

  2008/03/31

  智者,絕不執著無有片刻閑暇的生命,以爲享受快樂。

  2008/03/30

  無論是國王、富人,還是苦工、乞丐,各個都在爲了自身而辛苦工作。不是嗎?如此的生活,焉有真正的安樂享受?

  2008/03/29

  安居樂業是世人所求,畢竟也是顛倒執著。

  2008/03/28

  享受美好生活時,應思惟快樂或許會增加,但它很快會回轉。遇逆境時亦如是。

  2008/03/27

  思惟身之本質是苦,就該厭離。

  2008/03/26

  大小老婆各生一子,一日妾之子病故,小老婆傷心欲絕。旁人安慰彼曰:莫再爲亡子傷悲。婦人雲:吾非爲己子亡而哭,是爲他人子還活才哭!一日長房之子亦亡,婦人大樂,唯在樂時思及己子不在,轉而生悲。世人亦…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