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07/09/25
說好話不及說真話。
2007/09/24
是無明,令人發瘋似的,說出不理性的話,自傷害人。
2007/09/23
原罪是假借神意的汙蔑。無始以來,心伴隨著無明。
2007/09/22
上天不會懲罰人。
2007/09/21
遭逢不幸時,別怨天尤人,果報成熟,應該高興才對。
2007/09/20
接受事實的結果,問自己盡心了嗎?
2007/09/19
相信命運,只是向自己低頭。畏懼因果,才能改變人生。
2007/09/18
別讓情緒影響了一天的工作效率。
2007/09/17
感情與理智要取得平衡,最重要的是站在客觀的天秤上。
2007/09/16
理智來自後天的調教。
2007/09/15
感情出自往昔的共業。
2007/09/14
人,創意之無限可能根源,失去人身,是一件無可比擬的損失。
2007/09/13
停止你的念經聲,觀照自己的心,唵……。眼觀心,耳歸心,心住明覺。
2007/09/12
生、住、滅叁相,非叁,非一,非無窮。是一,是叁,是無窮。二谛差別在這裏。
2007/09/11
諸法究竟空。憶取一切空相,未生慈悲,是人行邪見。意思是,以爲一切都是空,故不依慈悲作事的人,是邪見者。
2007/09/10
雖在愛欲生活之中,應令自己不被愛欲束縛。說時容易,做時難。
2007/09/09
人當自正其意,如作弓箭,削箭矯正。
2007/09/08
屋頂粗陋的房屋,雨水會浸漏;未經修養的心,貪欲會入侵。
2007/09/07
欺騙他人,受害的是自己。
2007/09/06
以求道的心,難滿疑惑的淨信。依止正見,老實修行才是心行道。
2007/09/05
「愛」是力量的表現,愛你的家人、朋友,更愛你的敵人,但這一切要先從「愛自己」做起,止惡行善。
2007/09/04
信仰是一切力量的來源。但要信對的信仰,不離慈悲與智慧。
2007/09/03
習氣是上天堂與下地獄的本錢。
2007/09/02
世人的貪心、吝啬、不知足,往往成就來世餓鬼之報。
2007/09/01
瞋恨是墮入地獄的因;吝啬墮餓鬼;愚癡、執著、頑固不靈、不聽勸告者,來生會墮爲畜生。
2007/08/31
一旦識得佛性,不論過去曾經犯下多少惡業,只要堅信自己不是惡徒,當一念慈悲生起之時,就能與阿彌陀佛相應,這是出離生死輪回最直接、快速的不二法門。
2007/08/30
生命的顯現與滅亡只是一種現象,源自于內心的執著。
2007/08/29
有人跟我講:「昨天夢到我在吃大餐,吃得好飽,好像真的一樣。」我說:「那是昨天有人在爲你祭拜!」
2007/08/28
度亡所度的,是亡靈害怕的心——莊嚴如佛。度亡所積聚的,是善的善——莊嚴己心。如是,將利此生與來世。
2007/08/27
過去因、今世果、所做緣,成就此生與來世。讓我們不舍難過的,不是死亡這件事,而是不能接受自己孤獨的日子。
2007/08/26
當還不想解脫輪回,迷戀世俗的時候,起碼要做到不造惡、隨喜一切善。
2007/08/25
一切都是心創造出來的,究竟不可得,只有迷,迷則墮入輪回,悟則究竟解脫。在迷悟之間,希望一顆善良的心永遠都不會迷失。
2007/08/24
弟子喪父,問師:父住哪裏?
師曰:土堆裏找,火坑裏覓。
徒答:那裏怎麼會有?
師曰:既然沒有,你怎麼會問!
2007/08/23
解脫有兩種,一種是煩惱的解脫,一種是輪回的解脫。在煩惱未解脫之前,要解脫輪回談何容易?
2007/08/22
如果只是不恐懼業報的果,而重複不斷造業報的因,那麼業報不會因爲我們不恐懼而消失。
2007/08/21
業報成熟即消失,因此毋須再恐懼業報,但必須要防範業報的因。
2007/08/20
「生」就是因緣合和生,有業報的時候自然有生。「業報」即所做行爲的結果。
2007/08/19
在轉世輪回之中,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誰是菩薩,我們只能夠決定自己是不是在行菩薩道;如果是行菩薩道者,都可以稱爲轉世再來。
2007/08/18
法王的轉世,主要是菩薩的慈悲示現,告訴世人「輪回的相」。
2007/08/17
轉世跟輪回最大的不同,在于一個是自願,一個是被迫。
2007/08/16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足,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叁昧。開口言心,所說即非。
2007/08/15
開口即失,閉口即喪,不開不閉,十萬八千。該如何?悟了再講。開口般若,閉口示航,隨緣自在,非一非異。
2007/08/14
覺悟者了知性空,不受緣起諸法的生滅範疇設限。心是覺明,所行是慈悲。
2007/08/13
什麼是當下?當下一刻是沒有開始的,故說不生。不生亦稱當下,遍滿一切。既然不生,也就不滅。無常亦是不滅,不是死亡或結束,是剎那的永恒。斷常二見是邪知。當下……。
2007/08/12
如果想知道什麼是永恒,只有在當下體悟,錯失當下一刻,縱然找尋千百劫,亦找不著。當下遍尋亦不可得。
2007/08/11
寂靜的心沒有過去、未來,但是過去、未來展現在當下,遍知一切無礙。永恒的真理實相就是智慧。亦即自性,是心本來面目。
2007/08/10
輕安的心超越時空束縛,唯有禅定時,才能發現它。無造作的意境,自在自然,永恒的真谛不滅不增。
2007/08/09
輪涅不二,無人能曉;涅槃就在這裏,無人覓得;道在眼前,終無行者。
2007/08/08
想想看!當下剎那,任你尋遍,亦找不得那個我。故說,沒有那個受苦的我,亦無那個苦。
2007/08/07
無二之門,是引導衆生重新回歸真實世界的不二法門。自始至終,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只有現在(當下)。現在是一個沒有終點的存在。
2007/08/06
智慧的性,如雲變化自在;智慧有覺,雲則無。
2007/08/05
發菩提心,行菩提道,所作一切善業,皆能證菩提,非凡夫及聲聞緣覺,未發菩提心者能得。
2007/08/04
有人謗師忘了自己是誰,被「仁波切」頭銜沖昏了頭。
師聞言,自嘲:或許吧!如果誰要我可以送給他。
2007/08/03
若僅見人潮、乞丐、攤販、髒亂,其實這正是自己障礙與惡業的顯現,表示你還有深厚的貪瞋癡需要對治。若能見菩提迦耶實爲佛陀開悟聖地,所見是神聖,那就開悟了。
2007/08/02
眼見是非,心莫著。
2007/08/01
念念是善,心即道場。
2007/07/31
施者應該感謝,因爲他給你機會。
2007/07/30
修行,只在去除習氣。
2007/07/29
此日不複,寸陰當惜。
2007/07/28
成就利他的慈悲心,是解脫的基礎。
2007/07/27
對治懷疑,唯有憶念佛所說、上師所教直至不忘,才可消除懷疑之毒。
2007/07/26
不想修行的人並不是沒有痛苦,而是尚未體認輪回之苦;更可悲的是,經常以苦爲樂。
2007/07/25
凡以「我」爲本位出發,所行之善皆非清淨善業。
2007/07/24
若對佛法不了解,再大的愛心都離不開我執與自私。
2007/07/23
對一切衆生,悉做法侶眷屬想,爲成佛所當利益之對象,而無有私心貪欲。
2007/07/22
不要在有需求及痛苦時,才向佛陀、上師祈求!
要在心靈洋溢著感恩與平安的時候,向全知的佛作供養及回向。
2007/07/21
爲來生做准備,明天尚有可爲;若爲明天做准備,無常常會出現。
2007/07/20
唯有依靠正法,及時精進,才是對治無常的良方。
2007/07/19
擁有人的身體,如果說它有什麼好,就在于可以用來修行、解脫成佛。
2007/07/18
修行碰到橫逆、障礙的時候,要對叁寶更具信心,祈求叁寶賜予我們力量,加持我們盡速消除這些業障。
2007/07/17
修行過程中碰上種種橫逆、障礙,應當了解這是好現象,因爲這就是「清淨」所修。
2007/07/16
真正的出離心是出離叁界,而不是出離小我的家。
2007/07/15
積聚完美的資糧,聽聞上師的開示便得以入心,而不會昏沈、掉舉。
2007/07/14
大手印是直指心性的法門,離一切教授、離一切言語、離一切文字,唯心可證。故唯有上師可以指示。
2007/07/13
修行必須靠自己,大禮拜做幾拜都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跟你分享。諸位,戒之!慎之!
2007/07/12
如果只聞法不實修,再好的佛法也不會是你的。
2007/07/11
唯有依止「禅定」才能了解並穩固空性,不會對諸法産生執著;如是行利生事業才能深廣究竟,真正自利利他。
2007/07/10
觀世音菩薩是一切慈悲的根本,慈悲也是行菩薩道的唯一法門。
2007/07/09
如果當下不能斷惡因,光只清淨過去的惡,未來的惡一樣無法淨除。
…
《噶瑪天津仁波切法語(2006年4月~2012年4月)》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