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與人抗衡;內心的「平等」,會使人互敬,而與人和睦,與「他人和解」吧!
叁、與萬物相處-任何的東西,都會影響自己,不管是有生命或是無生命,我們時時刻刻皆與這些在一起。衣服穿在身上,可顯出此人的品味;盆栽擺在桌上,可襯托此處的典雅。因此,人與物是不能分開的,請與「萬物和解」吧!
四、與自然相處-自然的景色最「迷人」,自然的表現最「動人」。人在自然中,自然也在您心中;山上有閒雲野鶴,海上有漁舟點點,天上有清風明月,地上有鳥語花香,這便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當能放下塵緣,便契入-萬物靜觀皆自得的意境!您就成了畫中仙,請與「自然和解」吧!
自我省思
1、如何與自然相處?
2、如何與人們相處?
3、如何與自己相處?
成功的習慣-破除一切
「壞習慣要改,好習慣要破。」因習慣的本身,就是一種障礙!
生:什麼是習慣?
師:個人習氣所養成的一種慣性。
生:習慣如何養成?
師:所有的習慣,皆經過一段日子而養成。如果您邀朋友去做一件事,或許他會回答:「我不習慣。」故我們當知-一切的習慣,皆從「不習慣」而來!
生:爲何要改習慣?
師:習慣的本質並無好壞,是人們「主觀意識」來分別的。一般人都知道,壞習慣要改,而變成好習慣;因爲好習慣,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就。結果就有人下此定論:「好習慣等於成功」!
生:又爲何好習慣要破?
師:學問不要只學一半,應當通達才是。因習慣的本身,就是一種「障礙」!
生:此話如何說?
師:每天早上去爬山,是不是好習慣?
生:它是運動,當然是好習慣。
師:如果今天下雨,不能去爬山,他心裏會覺得怪怪的,好像有件事沒有做。
生:我想應該會。因爲那是他每天的習慣。
師:這就對了!心裏怪怪的,就是一種障礙;人們常有各種習慣,如果不能順應其習慣,心中自然會產生罣礙和不舒服。因此,大家應看清這些事實,才能隨緣自在,順應自然。
自我省思
1、人的習慣是如何養成?
2、您有何好與壞的習慣?
3、爲何要破除一切習慣?
成功的態度-用心生活
人們每天都在生活,而能用心來體悟日常作息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因爲他們不知道-用什麼心,來生活。
生:常聽人說用心生活,此心爲何?
師:此心便是-「平常心」。
平者「平等」之義,對待一切人、事、時、地、物,皆應以平等心來處之。
「人雖有善惡,但待人皆之以『誠』!
事雖有好壞,但對事皆之以『專』!
時雖有晝夜,但時時皆之以『明』!
地雖有南北,但處處皆之以『安』!
物雖有美醜,但物物皆之以『理』!」
常者「不變」之義,不論是順境或是逆境,皆無所變。
「得到莫得意,失去莫失意,一切不在意,事事皆如意。」
因此,平常心就是時時保持平等之心,來看待這個世界。
自我省思
1、如何用心生活?
2、用什麼心生活?
3、心爲何不平等?
成功的理財-妙用金錢
有錢不是罪過,「亂花錢」才是罪過。錢的本質「無好壞」,是使用
的人造成功過。
師:水是好人,還是壞人?
生:老師爲何如此說,水是物非人啊!
師:人與水盡是萬物。譬如:
一、水的本質無好壞,能載舟亦能覆舟,是「駕駛人」的問題!
二、人的本質無善惡,能做善亦能做惡,是「當事人」的問題!
金錢的本質,也是如此!並非有錢是惡、無錢是善,而是使用者的問題!
生:安貧樂道是何義?
師:樂道之人不一定貧,貧困之人也非有道。會用錢之人不會被它所困,「雖貧亦樂,雖富有道。」有錢表面上可以擁有許多東西,但卻無所得。
生:此話怎麼說?
師:「有錢可以買到書籍,不一定買得到『智慧』!
有錢可以買到豪宅,不一定買的到『心安』!
有錢可以買到名利,不一定買得到『快樂』!
有錢可以買到權勢,不一定買得到『尊敬』!
有錢可以買到古董,不一定買得到『永恆』!」
所以,知錢才會妙用,「用在當得,用在當捨」。
自我省思
1、您都怎麼理財?
2、您都怎麼用錢?
3、您都怎麼佈施?
成功的賺錢-錢爲何物
賺錢是爲了「活著」,但活著不是爲了「賺錢」。金錢只是「工具」,
是讓人們來使用它,而非被它所用。
生:爲何大家都貪愛錢?
師:因爲人們不認識金錢!金錢是讓人來用,並非擁有它使自己滿足。大部分的人錢都夠用,只是一昧的想要更多,來填補那永不滿足的慾望。
生:有人看錢比任何東西還重要,這是爲什麼?
師:此人把賺錢當成人生的全部,其實賺錢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莫反客爲主,顛倒錯亂。譬如,錢就像一舟竹筏,竹筏是渡河的工具,當此人已過河就無需此筏,此人真正要的是「渡河」,而不是要「竹筏」;人們要的是「幸福」,而不是要更多「金錢」。
「適度的錢,可以使人『知足』常樂!
太少的錢,可以讓人『不足』常苦!
過多的錢,可以令人『過足』常亂!」
生:難道苦樂是隨貧富而產生的嗎?
師:不是的!錢的多寡不能決定苦與樂。有人富可敵國,但是他痛苦,這叫-「富而不樂」;有人粗茶淡飯,可是他快樂,這叫-「安貧樂道」。有錢無錢最大的關鍵在於用錢。「會用錢者,謂之『富有』。因爲他是錢主人!被錢用者,謂之『貧窮』。因爲他是錢奴才!」
自我省思
1、您對錢的執著是否很重?
2、您又爲何那麼依賴金錢?
3、您即使有錢又能如何呢?
成功的追求-滿足內心
人到底在追尋什麼?是名、是利,還是一個永遠未知的慾望呢?
生:多數的人都過得不快樂,我們可以理解;爲何有些人,不但有錢也有閒,他們還是不快樂呢?
師:因爲他們不知道,人爲何「活著」!當一個人叁餐都吃不飽,其所擔心的是「經濟問題」;若是物質已獲得滿足時,接下來就是「精神層面」;當兩者都已擁有,其內心便想要探索的是「人生真相」。因爲,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人生的意義和目的。
生:我也不明白?
師:一般人而言,人生追尋的目標是「名」與「利」;修行人而言,人生追求的目的是「迷」與「悟」!其實,天下人要的不是名利,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生:此話怎麼講?
師:您愛錢嗎?
生:我當然喜歡!
師:賺這麼多錢做什麼?
生:賺錢要花啊!
師:花錢的目的,是爲了什麼?
生:爲了要滿足內在的慾望。這樣才會快樂!
師:那您爲何不直接去追尋-心中的快樂呢?又何必這麼麻煩,先追名利,後享快樂;所以,人真想要的是「快樂」,而非「名利」呀!
自我省思
1、您要名還是要利?
2、您要權還是要勢?
3、您要的是什麼呢?
成功的愛情-銘記在心
「愛」的真義要清楚,「情」的變化要明白;不要衝突只要愛,不要情緒只要心。
生:「愛」的真義是什麼?
師:幫助對方名爲「愛」。愛不一定要常在一起,而是要在一起的「感覺」;愛不一定要常掛嘴邊,而是要時時「銘記在心」。懂真愛者,讓人刻骨銘心;不知愛者,使人容易淡忘。
生:「情」的變化又如何?
師:「情緒」是相愛最大的破壞者。兩性之間,不要以個人的情緒態度來「批評」對方、「諷刺」對方、「懷疑」對方,進而造成「傷害」對方!每人雖有情緒起伏的時候,但不要用情緒來做藉口。因爲,那是最不智的人!
生:遇人不淑,該如何?
師:自認對方不能改變者,您當「離開」;自認可以改變對方者,您當「感化」。有人說,愛情是盲目,指的就是:迷失自己,被人所惑,故叫做迷惑。遇人不淑,「怪自己」;被人所騙,「當反省」。
生:人相處必會產生磨擦,因而造成衝突,此該怎辦?
師:遇事能化解,名爲「智者」;無事造問題,名爲「愚者」。衝突是必然,只是如何將問題化到最小,以致於無,那才是重點!所以,不要擔心衝突,而要學習處理事情的能力。
生:若經交往,覺得不合適,那該…
《一念之間(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