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吧!快去吧!到達解脫的彼岸,不要留戀此五濁惡世。快去彼岸跟清淨僧衆們在一起修行,到達彼岸就可不退轉,故很快都能成佛啊。
《叁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爲何不能了解自己的心?爲什麼時時不能自在?要怎來修行用功,才能親見身心的真相?若無法明白,則我們永遠會被此身、心、世界所影響、所牽製、所束縛,而不能離苦得樂,解脫自在。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原來身體及一切現象,是不能離開空性的;因爲有空的作用,所以身體才可以生長活動,言語表情,萬物方可欣欣向榮,百花齊放。所以,我們的身體及世界的萬有,其本來就是空體所産生的一切現象,連我們心的感受、想法、意志行爲、思想觀念、意識型態,也都是如此。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不但我們的生命如此,原來宇宙、人生的真相,皆是空的展現:空之性體,本是如此,豈有生滅可滅;空之現象,本來無相,豈有垢淨可染;空之作用,聖凡一樣,豈有增減可分。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當我們體悟到空的真理時,已經不再被身心所束縛,外面的世界所迷惑,亦不會害怕生老病死,和被煩惱所困擾,一切的痛苦自然止息;也沒有什麼妄想,認爲自己開悟或是得到什麼智慧,或有什麼境界。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不但我們如此,一切的覺者也因空的平等智慧,而心無絲毫的罣礙及恐怖,因爲他們已明白真相,故遠離以往所有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而獲得究竟解脫自在了。不論過去的成就者、現在的成就者、未來的成就者,也因此空的平等智慧,而完成圓滿的生命,展現出高尚的情操,以及無私的犧牲及奉獻。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因此,空的大智慧,實在不可思議!誰能領悟,則當下除卻一切苦難。此智慧人人皆有,等待我們每個人去學習、思惟、實踐,只要不放棄,終有悟道的時候。 《四解》 觀自在菩薩, 偈頌:修行本自在,用心觀其性;識心得見性,自覺當覺他。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偈頌:智者當心行,日久功夫深;心若無所住,其意自清淨。 照見五蘊皆空, 偈頌:時時常觀照,自見本性空;五蘊皆不實,身心因緣起。 度一切苦厄。 偈頌:若悟本無我,當下度苦厄;無人來解脫,無法能束縛。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偈頌:色身從法身,法身展色身;緣起因性空,性空可緣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偈頌:二身原一身,性相本一如;迷人執空有,悟者遣兩邊。 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偈頌:色法且如是,心法亦不離;一假一切假,一真一切真。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偈頌:有爲無爲法,一切畢竟空;若無自性空,何能生萬法。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偈頌:空性無生滅,其相無垢淨;在聖亦不增,在凡亦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偈頌:身心本空寂,根塵識亦是;遇緣隨照用,善觀諸法相。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偈頌:無明本來無,迷人自無明;生死本無生,愚人自生死。 無苦集滅道。 偈頌:無因不得果,無苦不須滅;心若無生滅,常樂自我淨。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偈頌:于相無所住,能生般若智;于果無所得,自證菩提道。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偈頌:菩薩離諸相,常行無住行;心無罣礙故,自在乃解脫。 叁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偈頌:叁世十方佛,法界一切衆;一念心覺悟,菩提果自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偈頌:般若自性起,真實不虛假;心量不思議,此咒無能比。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谛揭谛 波羅揭谛 波羅僧揭谛 菩提薩婆诃。 偈頌:若依此心經,速能到彼岸;自悟自修行,自證無上道。 《心經四種解釋》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