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看得淚水都留下來了。哎呀!大力啊,你怎麼這樣,磨得長出老繭。老繭都磨破了,最後都生大瘡。一個洞生在後背。
他師母才跟他師父去說,跟瑪爾巴說:“你看這個大力,爲了幹活,爲了給我們造房子,背都磨出洞來了,上師啊,慈悲慈悲吧。”上師也跑來看看,衣服撩起來看看:嗯,可以啊。
上師回去做了一個口袋來,交給他,你背不好背,你拿個口袋挂在脖子上面,口袋前面可以裝石頭,繼續背啦!象騾子、馬一樣的,弄個口袋在前面繼續馱。
那麼累,那麼苦,師父有時候還罵他,想聽法的時候,不可以聽的,哪裏象這樣容易,坐在這邊,可以聽法了。 我們臺灣法師一千多萬的廟造好,然後我們來兢兢業業地幹啊、弄啊。你看,大家倒現成地聽經聞法了。
過去米勒日巴尊者那樣幹活,想進來聽法,他師父從法座上下來,就趕他:“出去,來聽什麼法,不可以聽的!”然後,他不聽要賴在那裏,賴也不行,師父從法座上下來了,提著他的領子,連踹帶罵,就把他踹出去了,扔到外邊去了。
這樣你受得了嗎?你發的誓,自己的身體也是師父的,口也是師父的,心也是師父的,師父就來試驗,看你的身體到底是不是我的,你的心是不是我的,你的口是不是我的,這樣來試。
有時還特地問問他徒弟,怎麼樣?在心裏恨不恨師父啊,恨不恨?然後那徒弟看見師父來,淚水就流下來了,跟師父合掌恭敬地說:“師父,我一點也不恨你。”
好幾年這樣。那爲什麼?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那現在我們很方便就能聽聞到,所以也就不是很在意的。我們舉個例子說,我們前天在講往生法的修持,回去就打坐觀修的有幾個人?試問打坐觀修的有幾個人?
觀自己是什麼?金剛瑜伽母。金剛瑜伽母是什麼樣子?紅色的樣子。你們有幾個去觀想的?金剛瑜伽母,她的身體是紅色的,手呢?手裏拿什麼?右手拿什麼?在什麼位置?左手拿什麼?在什麼位置?
而且你觀想自己是金剛瑜伽母。金剛瑜伽母是幾個臉?幾只手?幾只眼睛?對不對?我們以前聽單田芳講說書的時候啊,都是怎麼樣?六點半呼呼就把飯吃完了,都跑到那兒拿個收音機在聽單田芳講說書,聽完了之後,都在想一想,噢!單田芳今天講了什麼?
聽講啊,真是要那樣。以後要去這樣回憶觀想。這裏再講解一下,觀想自己是金剛瑜伽母的時候,右手拿著鼓舉在空中,打著鼓,喚醒癡夢中的衆生。左手拿著彎刀在腰際,斷除無毒煩惱的,是不是這樣?
所以,大家要好好地去思維這個法,聞法、思法,最後依靠什麼和自己的傳承上師智慧成爲無二無別呢?這要有恭敬心、誠心的,有誓言和清淨,也可以連著叫誓言清淨。
發的誓言發過了,但最後不清淨,自己違背自己的誓言,講是講身口意供養上師的,最後,身體還是你自己的,口還是自己的,意還是你自己的,就象你供養給寺廟裏的東西,講講是供養,但是最後還是自己的一樣。
你把你的身口意供養上師了,結果還是自己,那也叫“盜叁寶物”啊。這個身體已經不是你的了,你還偷偷地爲自己用,那是偷上師的東西噢!
因此,上師瑪爾巴就對米勒日巴說:“你的身體也是我的,你的口也是我的,你的意也是我的。”你們有沒有拿上師的身口意去做自己的事情啊?有沒有?
這個誓言清淨是不容易的。所以說,自己求解脫啊,其實作爲上師來說是一遍遍地寬容啊,算了算了,不計較了,算了!甚至于上師退了一步再退一步說:“我想你最好是快死的時候認識我。”
爲什麼?快死的時候認識師父,你說什麼都能算數,因爲你活不久了嘛,不會有機會再去違背誓言了。這時跟著師父最清淨,這個師徒關系最幹淨。否則,這個身體好的時候,年紀輕輕就皈依師父了。噢!那個裏面犯錯的機會就很多了。
上師很慈悲的,有時候,包括我講這個法,自己也不做善知識想。聽了這個法,你在你的生活區域裏去找你的具相善知識,然後如理如法地按照這個方法去行持。
因爲作爲你的善知識是不好意思跟你講,你應該對我這樣,師父不好意思講,你是徒弟,你現在皈依了,皈依雖然容易,以後師徒之間的關系,你要好好地保持噢。
就象很多人寫信也好,發短信也好,寫“師腐”,都是那個豆腐的“腐”。師父到底應該寫哪個“父”啊?所以,這個出家徒弟也好,在家徒弟也好,拜了之後,這個師父的“父”字還不知道,你說他怎麼成就?這個師徒關系真的就象豆腐一樣了,別的師徒關系是牢不可破,他這個不但不是牢不可破,而且是抖抖就散架了,那是什麼師徒關系啊!
所以,我這裏講授是爲所有求解脫的而說的,你拜了師父,然後你按照這個規矩去做,你肯定會得到解脫,會得到佛法。如果你不按照這個方法,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站在你面前,你照樣得不到佛法利益,沒有如理如法地去做。
因此,我整個把我們這個多年來從殊勝上師那裏求來的這些法,這麼多年來隨持我們悟公上人他老人家身邊所感悟到的、種種融合起來講解這個《普賢上師言教》,來供養給我們一切有緣的諸位法友。
因爲有許多善知識不好意思來講這些條件的,但是如果你這些條件不知道,無意當中就會造下這種罪業。所以說,“能夠最終以恭敬誠信、誓言清淨,使自己與傳承上師的智慧成爲無二無別”,才是真修行。
“即生獲得堅地。並且擔負起救度一切衆生老母,擺脫輪回囹圄的重擔”。“堅地”,這個“堅”,是堅固地、究竟的、快樂的佛果。這一切的衆生就象自己的老母親一樣,不單單自己證得了佛果,並且肩負起救度一切衆生,擺脫這個六界牢獄、叁界火宅,能夠把他們給救出來。
“以上歸納總結了所有言教的要點”。 前面是歸納,後面還有誦詞繼續又作了概括一下。所以這裏念的時候,我用著重點加重語氣的方法表達出來,不再一一做解釋。
如是叁傳竅訣甘露河, 傳承上師口津精華液, 九乘次第修行精義要, 無有錯謬悉皆攝于此。 舍棄戲論言詞之糟粕, 調合極深實修要訣味, 烹調親證口訣之精華, 此善說如豐美之食物。 叁毒劣性粗犷荒野上, 除過竅訣金剛犁開墾, 善巧灌溉正法之水者, 此善說如靈巧之農夫。 出離心之肥沃良田中, 善妙播下菩提心種子, 以積淨法生長功德果, 此善說如豐年之莊稼。 揭穿自罪且將其根除, 以善巧語百般宣功德, 恒時精勤唯行饒益事, 此善說如慈愛之乳母。 非僅詞佳意義亦深奧, 無等上師口氣尚未消, 此善說如心中如意寶, 諸獲得者定入真實道。 專行利他修持聖教典, 並非依于聲律詩韻詞, 而以俗語方言示正道, 此乃一切菩薩之特點。 論典詞句雖廣泛繁沈, 卻難趨入愚者心室中, 深義見修雖用高調語, 行濁慧劣之人難修持。 是故此論易懂攝要義, 淺慧猶如心室具金寶, 劣慧如意暗處有明燈, 妙義自現無嗔阿阇黎。 耽執推敲詞藻之智者, 諸論未知竅訣之大師, 飲此殊勝竅訣精華後, 實修要訣精力定充沛。 觀空如暗投石大修者, 裝模作樣行善修行人, 自不量力冒充成就者, 若見此道則如釘刺心。 吾雖多聞繁冗詞藻論, 善巧繪畫詩韻彩虹圖, 然非大恩上師之言教, 故此未雜自造之詞類。 無等上師乃真佛出世, 雪域世間增上善妙矣, 圓寂之時逝去尚未久, 今在金剛道友可作證。 是故結集真實聖教言, 于此精進之因依師恩, 我以敬信善意造此論, 道友天衆現應發隨喜。 未來出世有緣諸善士, 若見此文則如親遇師, 當生真佛恭敬誠信心, 所言要訣毫無錯謬也。 如是從中所得諸善根, 回向曾爲慈母衆有情, 皆爲殊勝上師攝受後, 依教奉行究竟證聖果。 願見無等上師圓滿佛, 其言甘露所育之諸衆, 一同現前無上正等覺, 踏上引導衆生事業程。 所有大恩上師之法子, 享用勝妙善說甘露液, 教言歡歌吸引善士者, 祈願彼等長久而住世。 願吾自此生生世世中, 成爲師尊隨學之奴仆, 一切謹遵師言依教行, 令其歡喜恒時得攝受。 願我度盡輪回衆生前, 舍棄自身受用一切善, 甘爲一切可憐老母仆, 祈願彼等受持佛妙法。 願吾暫時心中亦升起, 傳承上師加持璀璨日, 依止寂靜之處度此生, 究竟獲得無等上師果。
這一篇短文可以說,它是把我們華智仁波切心胸當中的這種情感,這種善願都表達出來了。所以這篇短頌具有非常大的加持力。
“此龍欽甯提共不共內外前行引導文是依照我的無等殊勝上師之口傳而撰寫的。至尊上師的親傳弟子,精進持戒的卓瑪澤讓將自己所記得的內容整理成筆記交給我,並誠摯地勸請說:“以此爲基礎,無論如何請您撰著一部完全遵照至尊上師言教的引導文””,他這個裏面寫整個的緣起,在最後的部分,華智仁波切把這整個的緣起交代一遍。
“尤其是繼承至尊殊勝上師密法傳承的法王子大活佛,普賢勝乘金剛,(他的藏名叫根藏特持秋多吉),親自爲我提供了紙張等並再叁勸請,後來繼承衆生怙主尊師竅訣傳承的意長子圓滿教法的主尊活佛,利他無量光(洋彭塔意)仁波切,這位非常著名的大圓滿的上師也說:“如果上師的口傳言教寫成文字,則有憶念上師,並起恭敬誠信的必要。
因此無論如何請您一定著寫”,如此賜予安慰,此外乃至獲得菩提果之間,必定猶如燈光與燈芯般和睦相處,或如雙目般慈愛的金剛道友也給予了“善哉”的安慰及智慧的鼓勵”。
這裏這句話,我們尤其要注意。就是說,隨師一起同學的師兄弟象什麼一樣?他怎麼比喻?從現在一直到成佛,我們彼此的關系象什麼?應該象燈光與燈芯般和睦相處的。
華智仁波切,他說他的上師如來芽尊者,有一位弟子非常精進持戒的,叫卓瑪澤,他是以前聽如來芽尊者講課的時候,做筆記記下來的,然後交給華智仁波切,因爲華智…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六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