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二 (傳喜法師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

  但是現在大家坐到這裏,不講一輩子也不知道。你說原來這些是我缺點,缺點不講不知道。所以說,作爲優點、作爲大家的佛性,是不增不減的。佛經裏告訴我們,凡夫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是一點點都沒有兩樣的。可以這麼說,你的優點是逃不掉的,要講缺點,我們的缺點太多了。

  反過來說,我們佛性的功德,我們佛性的受用,都被我們缺點、漏洞給漏掉了。所以我們凡夫稱爲有漏的,就是佛菩薩現在世間來給衆生講法,也是指出我們的缺點,指出我們要改正缺點的地方。

  學習,就是學著改變,不要每天都是那樣的,老樣子。所以南懷瑾老人家他也講:什麼叫修行?修行了十年、二十年下來習氣還是老樣子。這是沒修行過。如果天天改變,這個人是個修行人,說明你是學習的在進步。

  “平凡者具叁想的往生”,中脈作道想,破瓦裏面會仔細的講。中脈實際上是我們神識的一個通道,把心識明點作旅客想,從我們的心間慢慢的從這個心的房間裏面走出來,走到中脈這個電梯,然後這個電梯全速的往上提升。

  提升到哪去?極樂世界爲家想,也就是說作歸處想。我要到哪裏去?我要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在哪兒?極樂世界在中脈的頂上。也就把心識,通過中脈的電梯,直往上提,沖出頭頂,就是極樂世界。方便不方便?好象我們一個人,每一個衆生都自己都佩帶著一樣,象我們這個攝像機,佩帶了麥克風,又佩帶了監視鏡,又佩帶了電池板。

  我們人也是的。你看這個人,他又佩帶了天堂,又佩帶了地獄;又佩帶了餓鬼,又佩帶了畜生;又佩帶了人,同時也佩帶了聲聞、緣覺、菩薩、佛,甚至也佩帶了諸佛的刹土。雖然佩帶,但有時候他不小心,走到畜生佩帶的那個軟件裏去了,那糟糕了嗎!就象一臺電腦,你打開上了網之後,你要上魔鬼網,那是你自己要上的。

  你一上,好了,都是魔鬼。你要上黃色網站,你一上去,都是那玩意。那你要上佛教網站,你打開,不都是佛教的東西嘛,對不對?那也就是說,你一個電腦裏面,你打開了之後,網站都在裏面的,你要想上哪個網站都可以的。我們人也是,六道也都在,天堂地獄也都在,諸佛菩薩也都在,就看著你自己何去何從。但是沒有人來跟你講明白,你自己哪裏知道,懵裏懵懂那樣的。

  所以在這個往生法,第一個華智仁波切用了四句:

  “尤爲悲憫愚昧之衆生”,什麼叫愚昧啊?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道因因果果,不知道正確與錯誤,不知道光明與黑暗的衆生,稱爲愚昧的衆生。

  佛爲這些愚昧的衆生,佛爲這些愚昧,而且依止于貪嗔癡造惡業的這些衆生,以善巧方便的教法來開衆生的智慧,教給衆生解脫的方法。具叁想的這種往生就是這種,具體的修法可以說是破瓦法,在下面具體的往生修法裏就會講到。這是第四種。

  第五種,“以大悲鐵鈎超度亡靈之往生”。

  這個裏面你看,你拿法本可以看。前面四種往生都是兩句話就介紹掉的,我這裏面給大家解釋的比較多。

  但是以大悲鐵勾超度亡靈的往生,用的篇幅非常多,用了百分之九十的篇幅,前面總共的四個部分只用了百分之十,還都不到。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大多數的人都是被超度的。

  我們不單單寫牌位超度幾個,你知道我們放一次火供要超度多少?放一次蒙山、放一次焰口要超度多少?一次水陸大法會要超度多少?牌位寫的幾百個寫幾千個,看看好象挺多的;但是超度是百千萬億,所以大多數的衆生還都是依靠著大悲鐵鈎。就象抛東西一樣,一個鈎子鈎到這個東西一扔,扔到極樂世界去了,就是這樣。

  這種“具有殊勝證悟、心境調柔、了知中陰身心相續的瑜伽士可令其他臨終者或中陰身得往生”。這前面一句話整個概括掉了,也就是說,他有這個能力,令中陰者和臨終者得往生。這樣子的,什麼樣的人呢?具有殊勝的證悟,而且心境又很調柔,對中陰身心相續,對一個人死亡之後他出現的種種的相,他都非常明白的。

  這樣的一個瑜伽士,他能夠令其他的生命,在臨終或者中陰的時候得到往生。這真正的叫垂手接引的法門,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的這樣子。

  一位真實的菩薩,顯現一個補特迦羅身,補特迦羅的相,凡夫相在世間,然後不停的度衆生,這樣子的。這叫度衆生,他能令他們往生。

  “本來超度亡靈者必須是獲得見道之士(登地菩薩)”。這“見道”是什麼意思?它這裏括號,寫了叫“登地菩薩”。登地菩薩他是真正的見到真實無誤的中觀,真實無誤的實相見到了。

  這種是登地的,這樣的人他可以是度衆生的。所以在西藏,度衆生不是一般性人都能去度的,我們現在在漢地,普通的出了家的,都“叮叮當當”去敲去了。

  但是還好有個疏頭,寫個疏頭,“佛事沙門某某某”。寫一個方丈大和尚,這樣子。在藏地不寫疏頭的,但是去念經念破瓦法,他必須有領頭的。在我們五明佛學院門口每天都有,放了好幾具屍體,叁、五具、十幾具,很正常。

  每天他們都是念破瓦法來超度,都是找學院的大堪布、大活佛。因爲活佛,從教法上、教理上來說,他是登地的菩薩,至少是登地的菩薩。堪布也是明心見性的,他已經有中觀的見解了,才能做堪布。所以一般也能把他列進這個登地菩薩。

  一般性在大家上學的時候,放學了、下課的時候,那要超度亡靈的家屬,就拿著哈達拿著錢,就站在門口,就看。學院裏有熟悉的人就陪著他,用手跟他指,這是個堪布。

  他馬上就上去獻一根哈達,塞十塊錢,意思就是說:請你去給我念破瓦超度。就這樣,幾千人下課的時候,就揀了上百個人,因爲從這個上面上來的,學院有登地菩薩叁百多位。

  所以這個第五,以大悲鐵鈎來超度亡靈的往生。作爲一個有證悟的、而且心境調柔的,而且對中陰的身心狀態都了達的瑜珈士,他能令中陰者和臨命終者得到往生。這就像我們淨土法門說的,完全取決于這個人臨命終時,他有沒有遇到善知識。

  所謂的善知識是有標准的。也就是說他具有證悟,他而且有慈悲心,願意度你。他有證悟他不願意度你,也沒有用。就像這世間上有億萬富翁、千萬富翁、百萬富翁,跟你不相幹的,他不會把錢給你一分的。

  他雖然富,但是他不貴。他富,是吝啬的人,他有證悟,慈悲心不夠,他認爲你跟他沒什麼緣分。所以就這樣子,而有的證悟的,也有慈悲心的,他覺得他知道,這個人一生是很善良的。

  他願意引導你的神識進入極樂世界,他願意引導,甚至對你的神識,也很容易被引導到。因爲他一生善良,都是善業,沒有什麼惡業的,他就很容易的推一把、提一提,稍微垂手提攜就上去了。

  那還有一種,他作爲有證悟也有慈悲心,但是他遇到的這個人,是業障很重的,他雖然想救他,但是要救他之後,他要忏悔他的業障,要消耗自己很多的福德力量,甚至要把他提拔上來,要費很大力量。

  本來是提個氣球,提業障輕的人像提氣球一樣,提他像提桶水一樣,提更重業障的像一塊鐵一樣。這時你也不能怪他不提。所以就産生了出錢去請人超度,甚至出錢少還不行。不是他沒悲心,因爲這個事情他是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做。

  比如說這個師父,他有一萬個徒弟。這一萬個徒弟都仰賴著這個師父,指望他賜予福報、賜予智慧、賜予加持。

  如果他這個師父碰到一個業障很重很重的,要來超度他的話,要折自己的壽命,折他叁年五年,折很大的福報,師父願意大概徒弟都不願意。就像有一個人沒死還活著,業障很重。

  他要來見上師,有的時候看門的人都不會放他進去。這個人業障這麼重,見師父對師父不利,要影響師父的身壽,看門的人願意放他進去嗎?這就是說,裏面有很錯綜複雜的原因。 不是說一個證悟者他沒有智慧,或者他沒有慈悲。

  這個是我們自己,要小小心心做人,要多忏悔業障,多去除習氣,多修善,要做以後自己遇到善知識,這個善知識願意度我們的緣。如果對這個善知識擡手之勞,誰不會擡手之勞呢?成人之美呢?如果不只是擡手之勞,是需要堵槍眼的,把你的業障要背到他身上去的,把他的功德要給你的,這個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要碰到一個業障又很重,家裏又很有錢、又很吝啬,不願意出錢的人。師父這裏呢?要造廟的、要塑佛像的,他有能力度你的,看著家裏這麼多錢,業障重得不得了,明明要墮地獄的,想度的但是又鐵公雞不肯拔毛的,這種因緣就錯過了嘛。

  師父善知識,本來都有清淨的念頭。面對大家的,但是當第一個清淨念頭過去的時候,它這些因緣就會顯現出來了。因爲作爲一個修行者,他在保持著實相的,清淨念頭狀態的。 但是當一種緣起顯現的時候,世間的緣分會顯現、起現。所以有的時候,對于有些人來說,要他出叁百,有的人要出五百,有的要出一千,有的要出一萬。

  甚至有的就直接告訴他,出了一萬也不一定能得解脫的。你願不願意出吧?出一萬也不願意接,有的甚至直接回絕他:一萬我也不幹,也不超度的。一萬也不超度,他願意到哪超度到哪超度去,這裏一萬我們不超度的,我們比個例子說,是這個意思。

  有的人呢?算了不要了,一分錢也不要,我跟你觀想一下,有的甚至不用觀想的,直接大面積的,像那個撒大網一樣,一網就撈出來很多。有的時候是千手千眼,有的時候是萬手萬眼都不要緊。所以作爲這樣的一個瑜伽士,他有他的能力。但是衆生要想因緣具足的話,還是需要我們自己努力修行,你不能很簡單一味的怪法師不慈悲。

  你怪他是不是一個大慈悲的佛菩薩的化現,你不能這樣完全主觀的這樣去判斷。因爲還有很多客觀的因素在裏面,我們佛教徒講的因緣。他還有很多因緣,有不具備因緣在裏面夾雜著,那是不是講很惡劣的人只要有錢,就能超度得掉的。

  大家不能只看到當時的那個錢,應該放開眼光,那個錢所産生的效果。如果…

《普賢上師言教 往生法 二 (傳喜法師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