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輕則損身敗德,重則傾家喪命,害己害人。
從修行上來說,能夠害法身慧命,從我們社會上做人來說,輕的損身敗德,重的話會傾家喪命,所以說這個淫欲稱爲叫“萬惡淫爲首”這麼大的毒害怎麼樣避免呢?就稱念觀世音菩薩,這些都是世尊佛陀親自跟我們說的,只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這個“常”不是懈怠的意思,不是說我一天念一下十天不念。
早上念一下晚上念一下,二十四小時其它時間不念,是常念,是常常的意思,經常的意思,常念而且是恭敬,恭敬不是說很懈怠不是很輕慢,而是很恭敬的,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楞嚴經》裏面也這樣講,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功德,他這個第九種功德裏面就是“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觀音菩薩她修行的第九種功德就有這種功德。
我們世間平時結善緣做好人,但是碰到一個境界來了,我們發脾氣了,嗔恚了,這一瞋恚,嗔恚能燒功德林,把我們平時功德林都燒掉了。而且呢,就是說,一念嗔心起,焚燒功德林。而且這是我們當下的一種果報,它還不是遠的果報,這稱爲花報,如果是以後的果報的話,那果報還不得了。以後的果報,是地獄裏刀山劍樹、銅床鐵柱的果報。
在《楞嚴經》裏面,觀世音菩薩修行功德,第十種“純音無塵,根鏡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觀世音菩薩的果德有這個功德,所以他能加被衆生,只要衆生在嗔恚中的時候,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會感應到觀世音菩薩的這樣的功德,便得離嗔,從嗔的境界中解脫出來得清涼。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若多愚癡,這裏是說有很多愚癡的人。比如常有人說:“師父,我這個人很笨,我業障很重呀!”但是我們能夠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從愚癡的狀態中出離出來。所以說貪、嗔、癡是地獄的根。
所以我們要皈依叁寶,皈依佛、離愚癡,皈依法、離淫欲,皈依僧、就會得清淨,六根清淨,和合不生嗔恚。所以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生。反過來,我們如果皈依了自己的貪嗔癡,以貪嗔癡爲做人的准則,現在有的人很愚癡,好像貪嗔癡越重越潇灑一樣。
那個抽煙明明害人的,還以爲我有膽子抽煙,我有膽子害自己,來表示自己很潇灑。見了面之後,扔給對方一支煙,有自己一支煙,好象認爲我們厲害,我們不怕下地獄。
那個嗔心重的人,年輕小夥子在社會上闖蕩,碰到打架,刀子拔出來,往自己腿上一紮,往自己手上紮,意思說,你跟我打,我殺自己都不怕,殺你何在話下,表示自己很潇灑,很勇猛的意思。這是嗔心重的人。那愚癡心重的人呢?這個社會上也有,以這個爲榮,以這個爲勇敢。
這個抽煙的人,得肺癌的人,百分之七十是由抽煙造成的。一支香煙裏,有一百多種致癌的物質,一支香煙能藥死二只老鼠,蛇那麼毒,你弄點煙油尼古丁給它抹一點,這個蛇就沒命了。這麼毒,人不知道。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爲什麼這個煙那麼毒,國家還賣得這麼厲害呢?國家不是爲了這個錢嗎?這個煙帶給國家的稅收那麼多,講到底還是爲錢,人爲財死。
我們現在皈依叁寶了,要皈依智慧,不要皈依這些愚癡,不要皈依貪、嗔、癡,作爲我們人生的標准,常得清淨可以脫離苦海,可以不落叁惡道,可以得人天增上。
回向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感應得快,阿彌陀佛也就能現前。怎麼樣能離欲呢?你說恭敬,毛澤東有一句話叫“忠不忠看行動”,你說你恭敬觀世音菩薩,看到雞鴨魚肉就想吃,能說你恭敬觀世音菩薩嗎?因爲觀世音菩薩與衆生是同一體性,視一切衆生如己出,吃衆生肉,就像吃觀世音菩薩的肉一樣,大家能不能做到?
所以師父就常常教導我們,他說我一生當中,就弘揚這四個字:“吃素念佛”,因爲殺生是最殘忍的事。我們師父出家七十多年了,是中國第一流的高僧大德,在佛教界裏就像我們湖北的本煥大和尚一樣。師父說:如果你不能做到吃素,念佛、念菩薩往往不靈。因爲你吃衆生肉就像吃佛、吃菩薩一樣,求觀音菩薩救你,你何嘗救過衆生嗎!
我們常念恭敬,這個恭敬我們師父就常用毛澤東這句話來說。“忠不忠看行動”,你恭敬不恭敬看你行動,行動上還要吃衆生肉,說明你做不到“恭敬”二字。這個貪、嗔、癡這個毒,怎麼消滅掉,怎麼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要看我們是不是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了,如果真做到了,肯定靈,馬上就能離諸苦難,從這個苦難境界當中被超度出來,拔苦與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爲什麼這個女的要求男的?一個女的他生不出男孩,她被其他女人輕慢,被自己的丈夫所輕視,也被旁人所笑,好像不圓滿一樣。對家裏來說,這個家裏如果沒有男孩,這個家裏面女的都嫁出去了,男的留在家裏,所以人老了之後沒有人服侍。
還有,長輩好不容易積累的家業,如果沒有男孩,不能托給他,一般家業都是托給兒子的麼。現在男女平等了,女兒也有一份,但是女兒還是少,沒辦法托附。還有長輩沒有兒子,就沒有人接續香煙,所以爲什麼大家要求男的,就是這些原因。那或許也有人想:家裏沒有男的,以後打架打不過別人,這個是開玩笑的。
這個是在道理上,家裏想求男的,作爲女的要求男的,不外乎這些原因。所以就“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不單是口中念,而且用身體去頂禮,用家裏的財産去供養觀世音菩薩。或香、或花、或燈,或供養出家人,供佛及僧,種種的。
這樣,觀音菩薩有這個願,如果有人想求男孩,就能生福德智慧之男。生出一個男孩不是說隨隨便便到你家裏,而是有福慧,如果有福沒有慧,笨笨的,那也不行;有慧沒福,到時候窮得不得了,也不行,所以福慧兩種都具足。
在《楞嚴經》觀世音菩薩第十二種功德力量,就有這樣講:“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觀世音菩薩因地修行後,就有這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現在求,不是無緣無故來的,觀世音菩薩確確實實有這樣的能力,一求肯定會生一個福德智慧之男。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值德本,衆人愛敬”。
也有要求女孩子的,家裏一生生了好幾個男孩,沒有女孩,這個女的就想:要有一個女孩多好,以後服侍我的時候,她體貼、細心。女孩子她會服侍人,也會做針線活。
媽媽想,我有個女兒,我實在憋得氣的時候,我到女婿家也能走一走,竄一竄。有時候女婿他比兒子還孝順,特別這個時代。所以說衆生有這些種種的要求,要求一個女孩。對觀世音菩薩恭敬禮拜供養,就肯定能生一個端正有相之女。
端正指品行,有相指相貌。品行是怎樣的品行呢?端正叫真淨悠閑這樣一種品行之德。有相是指窈窕莊重。所以這個女孩子生出來光有相沒有品,別人光看了會生愛心,但不會敬她。有德沒有相的,雖然別人恭敬她,但是不會愛她。
既有相、又有德,別人既尊重她,又愛護她,這個是最完美的。在《楞嚴經》裏,觀世音菩薩修行證得了第十叁種功德,“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令無失,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楞嚴經》裏觀世音菩薩因地裏就講到了。我們《妙法蓮華經》是果地的,在果上你求的話,有求必應,這是有這樣的因。如是的因,所以有如是的果。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前面還說觀世音菩薩摩诃薩有威神之力,巍巍如是,現在也不用形容了,你們都自己知道了,不單單說很多世間的事一求就能解脫,我們修行的不如意一求就能解脫,細到求男能得男,求女能得女,這些我們有求必然能應。
這裏面,再一次地跟無盡意說。這個“無盡意”,在這個法會上是指東方不徇佛、普賢王如來的大弟子,在我們講經說法的時候就是你們諸位。現在大家該知道了吧!心應該知道,不要再“無盡意”了,再是無窮無盡的,想來想去也沒有個結果。
所以現在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求財得財、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求叁昧得叁昧,求成佛得成佛。所以不要求小,觀世音菩薩說,小的都能應,大的也能應。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往小裏求,要往大裏求,要求就求成佛、度一切衆生。這觀世音菩薩求得真開心,否則你求小,觀音菩薩說這成什麼問題嘛,也會答應你們的,但是這樣把我們自己的人生耽誤了。
前面說“有一商主,齊持重寶”,我們跟大家解釋過,因爲你有佛性這個寶,你不求觀世音菩薩,來把這個寶發揮出來,有佛性你不成佛,就很冤枉了。
我們剛才講到,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有哪些“如是力”呢?上文都講了,不單單世間的種種的人爲的、或者是天然的這些災難,還是由我們修行當中內在引起的這些災難,還是我們看破了世間的這些恐慌,追求究竟了義的快樂,想把我們的生命,來求了生脫死的這樣一種法,都會遇到困難。
不管是世間上做人,還是我們修行,念觀音菩薩,都會解除各個方面的苦難。所以“如是力”,是觀世音菩薩的圓通之力,這個圓通之力,就是“善應諸方所”,衆生有求必應。這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對無盡意菩薩親口所宣,當時無盡意菩薩是很多很多,無量無邊,所以說世尊親自這樣講。而且沒有這些苦難的時候,我可不可以求觀世音菩薩呢?
“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衆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這“若有衆生”指的什麼呢?我們好像覺得自己並沒有被苦難逼迫,這時候我們想求福,求福也可以,所以“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自然會福不唐捐,就是不會空過的,這樣的行爲會讓你的福很多很多。
持名也會得來福報,求福、求慧,求免災免難都可以,求福求慧也可以。恭敬禮拜,是要我們把這個身、口、意,都能夠恭敬起來。禮拜有身的禮拜,也有意的禮拜,禮拜也有好多種。文殊菩薩在禮拜當中講,禮拜如果是一種散亂心、或者是輕慢性的拜,那沒有什麼所得。
要有一種恭敬心的拜,把這個身體投下去,投到大地的時候,就像我執放下來,這樣會得很多的福。
( 隨喜妙幸校稿功德)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開示(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