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P2

  ..續本文上一頁後有一個人走了近來看了他幾眼,或者沒給他一些好臉色看,此時他的心便會想:這個人沒給我好臉色,或者想這個人不喜歡我對我生氣吧!會這樣子想,就這樣我們也擺臉色給他看,而進來的人也想奇怪了爲什麼那個人會對我這樣,給這麼難看的臉色,那我也要給他一點臉色看看,那他也擺出一副不開心的樣子,那住在這房子裏的人便想,這個人很奇怪剛看了剛進來時已經給我不好的臉色,,現在又一次,那我也再回他一次,就這樣兩人的心中都充滿了仇恨,

  將悲憫心升華成悲無量心

   對于這樣的衆生,因他們不知道空而産生各種的痛苦,對于不真實的自身,認爲是真實的去執著,對于這不真的外境去執著是真實的,最後成就了不清淨的自身。就因爲這些衆生執著我及我所是實有的,而産生這樣不清淨的身口意組合,我們也知道一切的苦是從心而顯現,但是這個苦是如何收攝而來的呢

  這些苦都是透過我們的身體及五根來收攝的,讓我們去體會及感受到各種的苦,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就算是能去收攝這些身口意的苦的身語意其本身也是不真實的,非實有的是空性的,但是我們衆生不知道它是不真實是非實有的,因爲執它是實有的而遭受無邊的痛苦,如之前修持時,我們便會産生一種悲愍心,但是悲愍心還是比較膚淺的,如果我們能繼續修下去的話,就能修成悲無量心。

  衆生都在牢獄中

   悲無量心又要怎樣去修持呢

  要以一切衆生爲所緣,觀想一切衆生就好像都在監牢裏面一樣,爲何呢,因爲衆生雖然都希望得到快樂不要有任何的痛苦,但是爲了要得到快樂而去殺生,去說謊去造作很多的不善業,以爲會得到快樂,事實上在造作這一切不善業的衆生,是不能自主的,爲什麼不能自主呢

  因爲他們被貪、嗔、癡各種煩惱所牽引,所以他們是不自主的在造作各種的惡業,這樣的衆生因爲不能自主而以煩惱的牽引造作種種的惡業,或殺生或惡口或妄語或我慢等等造作就犯了法了。什麼法呢

  犯了因果的法則,犯了世間法性的法則,在我們犯了因果的法律之後,我們所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

  就是會下地獄,地獄有冷、熱的痛苦,到餓鬼道去會有饑餓的痛苦,或是到畜生道、人道去嘗受種種的苦。 這樣的情況是遍于一切的衆生的,六道輪回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衆生都是這樣的,如此我們就以一切衆生爲觀修的話,那我們就能修成悲無量心。

  發起菩提心

   如果我們要繼續修空性時,我們就要觀想,這一切的衆生明明沒有我,而執著我,明明沒有我所,而執著一個我所,執著無爲有的愚癡不知道空性,因而在輪回裏面流轉,透過這樣的觀修,能幫助我們修持空性,這就是依止空性來修持悲心,這兩者成就後,就能夠成就悲無量心。在這悲無量心之後,就可以修菩提心了,要想我是一個欲求快樂不欲求痛苦的衆生,一切的衆生也跟我一樣欲求快樂不欲求痛苦,一切的衆生跟我來比的話是誰比較重要呢

  一跟多是誰比較重要呢

  以世界國家來說,當然是人多比較重要,雖然我自己是欲求樂不欲求苦,但是跟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的衆生相比的話,這一切衆生也是欲求樂不欲求苦的,所以和一切衆生欲求樂不欲苦,和自己欲求樂不欲求苦相比較起來當然是重要,所以我怎樣都無所謂了,只希望一切的衆生都能成就佛道離苦得樂,在這裏我們的膽子要更大,心量要更大並發起一個勇猛心,我就要讓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衆生都成佛道這樣的心念,這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所以在我們修持任何教法的時候,就是要想我們要讓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衆生都成就,而因此我們來修持,這時我們就産生了一個願菩提心,接下來我們真實來修持各種法們的儀軌時,就是行菩提心,如此願行菩提心就具足了。

  將敵人轉化成朋友

   下面在說個比喻,這是瑪姬拉尊所說的比喻,就好像我們走在一個很險惡的道路,並且碰到很多的盜匪,這些盜匪都有很多的力量,那我們行走在這險惡的路上,我們會想說我們也想帶一位很有力量的同伴一起走,但是當我們碰到盜匪的時候,可能我們也打不過這麼多的人,也可能我們跟友伴都會死在這險惡的道上,唯一的辦法是我們如果能夠將這些盜匪的仇敵當成我們的朋友,能夠跟他們有些交情,或者是讓他們成爲和我們認識的人,這樣之後,他們自然而然會對我們有所幫助,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仇敵轉爲朋友。所以如果我們能將自心的我執跟希求、恐懼的念頭能寂靜它、降伏它,那外境的一切天魔各種障礙,就沒有辦法對我們有所傷害了。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在我們修法的時候,並不是要去降伏或是殺掉這些魔怨或是仇敵,而是我們要以大悲心去攝收這一切障礙,透過修持也能幫助我們消除病痛跟障礙。

  思己及人,成爲勇士

   所以我們以最初的比喻來說呢,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感到疼痛,所以說如果我們把針紮右手或左手,這個感覺最後都是一樣的,都是疼痛的,所以以此類推我們喜歡快樂不願意得到苦的感受,其他的人同樣希望得到快樂不希望得到痛苦的感受是一樣的,如果慢慢我們能將心放寬、心量放大做這樣思惟的時候,那自然我們便能生起更好的勇氣成爲一個菩薩,藏文的菩薩即是勇士、士夫的意思,慢慢地我們就能成爲一位真正的勇士了

  惡緣仇敵,增長慈悲

   一切能傷害我門的魔障、仇人、敵人等等,對我們來說恩德都是很大的,我們如不以佛法來說,而以世間法來說,依止的這些惡緣或者是仇人也可以幫助我門學到更多的東西,增長更多的見識,如果以法來看這一切的惡緣跟仇人,都是我們修持忍辱修持慈心、悲心的對象,依止這個惡緣境界,我們才能修持忍辱,依止這些仇敵我們才可以修持慈悲,所以他們可以說是我們的上師。另外這些惡緣的境界如仇人敵人等等,可以是我們修持慈悲最好的對象,爲什麼

  因爲他們本身也是隨業流轉不能自主,因爲他們不斷的煩惱而且依著叁毒五毒而去流轉,造作傷害他人的不善業、惡業,事實上結果是他們本身也不會更快樂,也無法得到更甯靜更寂靜的心情,那他的今生不止不快樂以外,他的來生更可以爲這種惡業而墮落到下叁道,受盡各種痛苦。

  慈悲對待一切衆生

   另外能夠對我們造作傷害的這一切魔鬼等等,也是我們修持慈悲的對象,因爲他們不知道空性及慈悲的道理,所以一切的境界便依止各種的妄念而生,生起各種煩惱而造作各種傷害衆生的行爲,因爲這種不能自主跟隨煩惱而造作的行爲,不管是魔或天等等衆生,最後的境界是什麼呢

  就是墮落到下叁道去,接受各種極冷極熱的痛苦,現前來看這些鬼神似乎俱備著神通變化,但是他們將這種神通的能力,卻使用在造作各種的惡業上面,而因此時造作了將來墮入到地獄的因,必然他們下一生會到地獄去受苦,在現前因爲各種煩惱熾盛的原故,所以也使得他們會在當下就承受許多的痛苦,比如說有些頭會爆裂,每一個星期頭會爆裂一次,或是身體會裂開噴血等等這些痛苦他們也都要承受。

  受果即了果,勿造諸苦因

   如果說一些衆生當下就受的如地獄一般的痛苦,而且受著身心靈的痛苦,以及當下投生到地獄的衆生,他們受各種的痛苦之外,這些衆生如果兩者相比較起來,哪一個是我們更要生起慈悲心的呢

  可以說是當下就在生受苦的衆生,是需要我們生起慈悲心的。

   爲什麼呢

  因在地獄的衆生,他們已在承受著烈火了,因爲果報的現前,它的承受者已在承受果了,所以它的果已漸結束了,但現前的衆生,他們反而還在造作受果報的因,所以這些尚在造作惡因的衆生,還更需要我們生起慈悲心,我們要想這一切我們認爲的仇人、惡人,及鬼神等等,也是和我們一樣欲求快樂不欲求痛苦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去害怕那些鬼神,因爲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也是一些欲求快樂不欲求痛苦的衆生。

  

  

《慈悲》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