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四十六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別不出來,老是把人家搞錯。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多人,相貌完全相同,一點差別都沒有。雙胞胎還有一點差別,還有個記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記號,那個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身體也一樣。居住的地方也沒有說哪一條街、門牌多少號,沒有!統統沒有。爲什麼沒有?就是此地所說的,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可是對於每個人那個心裏自然清楚、自然明白,不必去想一想,他是從哪兒來的?不必,那就作意,不必。一對境界,自自然然統統明了,一個人都不會搞錯。那個世界叫平等世界、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不思議解脫境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

  佛跟我們講,是因爲我們有分別、有執著,佛是隨順我們分別執著來說。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講經說法,還用不用言語?不用了。還用不用這些佛學名詞?也不用了。佛一放光,一個動作,那法都講完了,這一切菩薩見聞就完全通達,絕對不會錯解意思。言語說法是很笨的方法,是很辛苦的方法。在我們娑婆世界,高級的凡夫不用言語,我想你們也都聽說過。四禅天裏面有光音天,光音天的人,人跟人往來不講話,放光,光一放,對方人都知道。你們覺得很奇妙,其實你們每次過十字馬路,不都是有光嗎?那就是在說法,綠的光一放,你們可以通過,紅的光一放,就不可以通過,都在放光!光音天人往來表達意思不用言語,放光!所以他就比我們高明。

  【約相】

  這是從相上講,相是假相,性是真性。

  【五蘊本空,我、人、衆生,莫非五蘊假合,本來皆空。】

  「我」是指自己這個身,包括思惟想像的八識心;「人」是指一切有情衆生;「衆生」,包括所有無情的衆生,以及一切自然現象,統統包括在其中。所有一切現象,像《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都是五蘊假合的。五蘊是從大的類別上來說的,每一蘊裏面要細分是無量無邊。佛在《華嚴》上給我們講,小而微塵,大而世界,無量因緣所成。無量因緣歸納,把它歸納五大類叫五蘊,所以五蘊是五大類,色受想行識這五大類。「本來皆空」,這五大類也不可得。爲什麼?這五大類它也是緣生之法,也不是真的。

  【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就是相續相,刹那生滅之相續。】

  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我們現前講是時間上的相續。其實要是說真話,時間並不存在,時間不是真的,這個境界的確不好懂。如果我們用電影來觀察,能體會到一點意思。電影在放映的時候,有先後、有相續,那就是時間;如果你看看那一卷一大盤的底片膠卷,沒有時間,沒有先後,時間就沒有了。由此可知,時間是擺在機器上放映時候的一種錯覺,其實沒有時間,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執著就錯了,不執著就對了。所以一切諸佛菩薩不執著,不執著就是覺,就是智慧,執著就是迷,就是不覺。再看底下這一段,翻過來第五段:

  【《楞嚴》雲: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爲法塵分別影事。其病在一守字,有所守,即是所執。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

  《楞嚴經》上這一段經文,是世尊批評小乘阿羅漢。小乘證到最高的果位是阿羅漢果,是什麼境界?佛把它說出來了。這些人縱然滅一切見聞覺知,就是把見思煩惱斷掉了,叁界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統統斷盡了,證入偏真涅槃,偏真涅槃是什麼東西?佛講「內守幽閑」,是這麼個情形,這是偏真涅槃;底下一句話就把真相說出來了,還是「法塵分別影事」。這句話的意思很顯然的,他依舊是迷惑顛倒,並沒有真正覺悟,這是把阿羅漢證的那個境界說出來了。我們一般認爲阿羅漢很了不起,不知道他是這麼個境界。他問題出在哪裏?出在一個守,守就是執著,他執著在他那個幽閑的境界裏面,那個境界是一切色法都沒有,空,他著空。四空天人執著空,因爲他煩惱沒斷,所以他不能出叁界,只能夠生到無色界天;如果他煩惱斷了,他就超越無色界天,他就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跟無色界天人差別就在此地。無色界天人那個定也了不起,四禅八定,他是修到叁界之內最高級的禅定;阿羅漢的禅定比他更深一層,突破叁界了。

  阿羅漢「滅一切見聞覺知」;四空天人不是滅,伏,伏住,見聞覺知他伏住,沒有斷,我們講伏煩惱,他不是斷煩惱。阿羅漢是斷煩惱。這些人是伏煩惱,用定功把煩惱習氣伏住,不起現行,所以他能夠到第八定,到這裏就到頭了,不能再超越了。這些人,四禅八定的人比不上須陀洹,須陀洹到不了這個功夫,須陀洹天上人間還七次往來。爲什麼須陀洹稱聖人,第八定功夫的不能稱聖人?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明了,須陀洹已經滅叁界八十八品見惑,他滅了;第八定的這些天人,他是伏,沒有滅,所以他那個功夫比不上須陀洹。須陀洹天上人間七次往來證阿羅漢,決定不墮叁惡道;但是往生到無色界天的人,壽命到了之後,壽命到就是定功失掉,一定墮阿鼻地獄,他墮叁途。這個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他爲什麼會墮叁途?謗法。他不曉得自己境界,以爲那個功夫就是經上講的大涅槃的境界,他不知道他在四空天,以爲自己證大涅槃,永遠不生不滅了。最高的第八定,那個功夫只能夠支持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他要墮落,墮落時候於是就謗佛:「一切諸佛所講的經是假的,我已經證得大涅槃,怎麼還會退轉、還會退墮?」因爲這一念,這一念叫謗法,毀謗叁寶,謗叁寶的罪業墮阿鼻地獄,是這麼個原因。

  所以我們對叁寶要敬,決定不要去謗。普賢菩薩教給我們禮敬諸佛,我們有沒有做到?我們看這個人順眼很歡喜,看那個人不高興,這與普賢菩薩的教誨是背道而馳,這不是修學大乘。我們要修行,修行這兩個字怎麼講,是把我們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錯誤的做法、錯誤的說法修正過來,叫做修行。修行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在佛像面前磕頭,叫你在念經、在念佛,不是這個意思,是叫你修正錯誤的行爲。錯誤的行爲如果不修正,你天天拜佛、念佛,還是要墮叁途,這個諸位要知道。佛法是心法,要在心地上用功夫,不在形式。要修一個真正能夠敬人,能夠尊敬別人,能夠愛護大衆,要從這個地方修。修禮敬要從哪裏修起?從那個冤家對頭修起,我最討厭的人,最可恨的人,我先要尊敬他,對他都能尊敬了,那其他一切沒話說了。過去一個同修問過我:法師,那要怎麼做法?我說:你家有沒有供佛堂?他說:我家有佛堂。你每天有沒有做早晚課?每天也做早晚課。我說:你在佛堂佛像旁邊供上你那個冤家對頭,供一個長生牌位,供在佛旁邊。每天拜佛也拜他,念佛也念他。他也很難得,也照做。做了一段時期跟我講:法師,還是不行,我看到他還是會生氣,那怎麼辦?我就告訴他:你功夫不夠。我講真話,功夫不夠,繼續努力。到哪一天把這個冤家債主,看得跟佛一樣尊敬,你的禮敬諸佛才修到少分。普賢行談何容易,不容易!

  普賢菩薩是一切恭敬,沒有一個人不尊敬,這不認真修就不能成就。修普賢行那是高段的,不是普通的,這是大菩薩修的。修普賢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上品上生。所以你要懂得什麼叫普賢行,要了解意思,要知道怎樣做法,不是口裏說說那就行的,要真正去做。面對著這一切順逆境界,是不是能夠生平等心?是不是能夠生清淨心?是不是能夠生慈悲心?那才叫真正普賢行。

  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他的毛病,就在一個「守」。守是什麼?微細的執著。粗的執著他沒有了,他斷掉了,見思煩惱斷掉了,他有微細的執著。守即是所執,有所執當然有能執。這種微細的執著,等覺菩薩都有,等覺菩薩如果沒有,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破了,他就圓滿成佛;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爲什麼沒破?他還是守,那是很微細的守。阿羅漢要跟菩薩們比,守的相就太粗了,當然比我們來說,我們簡直看不出來,跟佛一比那就非常明顯。

  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見是見解,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沒有徹底明了。像剛才所講的,佛跟我們講,所有一切現相都是刹那生滅的相續相,這個阿羅漢沒見到,他要是見到,他一定就放下,不會再守,他沒見到。這是非常微細的念頭,一般大乘經上講,八地菩薩才見到,這是阿賴耶識裏面的微細念。八地菩薩見到了,轉阿賴耶爲大圓鏡智。七地以前都還沒有轉阿賴耶爲大圓鏡智,八地才轉阿賴耶爲大圓鏡智。八地爲什麼會轉?八地菩薩見到這個真相,見到這個刹那生滅的相續相,他見到了。見不到,你從哪裏轉起?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曉得我們自己必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才能把過失改掉。你自己過失見不到,你從哪裏改起?諸位要曉得,改過就是修行,就是把你的毛病過失修正過來。你自己不曉得你有什麼毛病,你還修什麼?一切大衆裏頭,兩種人沒過失,佛沒有過失,佛修行圓滿,沒有地方再改了,沒得再修了,佛沒有過失;第二個是凡夫沒有過失,凡夫一生的過失,不知道過失在哪裏?所以也不懂得改。哪些人知道過失?從小乘須陀洹到等覺菩薩,他們天天發現自己過失,天天在修正自己的行爲,一直修行到成佛。佛法當中常講開悟,也有不少同修遇到我,問我:法師,什麼叫開悟?開悟的境界是什麼樣子,你能不能告訴我?大家對這個名詞,都覺得這個名詞很神秘、很玄,其實非常簡單。什麼叫開悟?你知道自己毛病就開悟了,你就覺悟了。你每天能夠發現自己一個毛病,你就天天覺悟,能把這個毛病改過來,那叫修行。你是在真修行,真用功夫。

  所以,爲什麼?古德,寒山、拾得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寒山、拾得在國清寺,看到寺院裏面法師在誦經、在誦戒、在布薩,他們就在門外笑,說一些風涼話,說得都很難聽。爲什麼?裝模作樣,與修行一點關系都沒有。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爲,沒有,沒有修行,假的。天天念經白念了,天天誦戒白誦了,沒有做到。經典裏面的教訓,哪一句做到?念《金剛經》的人很多很多,哪一個人能夠離名字相、…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四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