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六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别不出来,老是把人家搞错。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人,相貌完全相同,一点差别都没有。双胞胎还有一点差别,还有个记号,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记号,那个相貌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身体也一样。居住的地方也没有说哪一条街、门牌多少号,没有!统统没有。为什么没有?就是此地所说的,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妄想,可是对於每个人那个心里自然清楚、自然明白,不必去想一想,他是从哪儿来的?不必,那就作意,不必。一对境界,自自然然统统明了,一个人都不会搞错。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佛跟我们讲,是因为我们有分别、有执著,佛是随顺我们分别执著来说。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还用不用言语?不用了。还用不用这些佛学名词?也不用了。佛一放光,一个动作,那法都讲完了,这一切菩萨见闻就完全通达,绝对不会错解意思。言语说法是很笨的方法,是很辛苦的方法。在我们娑婆世界,高级的凡夫不用言语,我想你们也都听说过。四禅天里面有光音天,光音天的人,人跟人往来不讲话,放光,光一放,对方人都知道。你们觉得很奇妙,其实你们每次过十字马路,不都是有光吗?那就是在说法,绿的光一放,你们可以通过,红的光一放,就不可以通过,都在放光!光音天人往来表达意思不用言语,放光!所以他就比我们高明。

  【约相】

  这是从相上讲,相是假相,性是真性。

  【五蕴本空,我、人、众生,莫非五蕴假合,本来皆空。】

  「我」是指自己这个身,包括思惟想像的八识心;「人」是指一切有情众生;「众生」,包括所有无情的众生,以及一切自然现象,统统包括在其中。所有一切现象,像《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都是五蕴假合的。五蕴是从大的类别上来说的,每一蕴里面要细分是无量无边。佛在《华严》上给我们讲,小而微尘,大而世界,无量因缘所成。无量因缘归纳,把它归纳五大类叫五蕴,所以五蕴是五大类,色受想行识这五大类。「本来皆空」,这五大类也不可得。为什么?这五大类它也是缘生之法,也不是真的。

  【所谓寿者相,是念念迁流,就是相续相,刹那生灭之相续。】

  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我们现前讲是时间上的相续。其实要是说真话,时间并不存在,时间不是真的,这个境界的确不好懂。如果我们用电影来观察,能体会到一点意思。电影在放映的时候,有先后、有相续,那就是时间;如果你看看那一卷一大盘的底片胶卷,没有时间,没有先后,时间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时间是摆在机器上放映时候的一种错觉,其实没有时间,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执著就错了,不执著就对了。所以一切诸佛菩萨不执著,不执著就是觉,就是智慧,执著就是迷,就是不觉。再看底下这一段,翻过来第五段:

  【《楞严》云: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其病在一守字,有所守,即是所执。何故如是,见未彻底故。】

  《楞严经》上这一段经文,是世尊批评小乘阿罗汉。小乘证到最高的果位是阿罗汉果,是什么境界?佛把它说出来了。这些人纵然灭一切见闻觉知,就是把见思烦恼断掉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断尽了,证入偏真涅槃,偏真涅槃是什么东西?佛讲「内守幽闲」,是这么个情形,这是偏真涅槃;底下一句话就把真相说出来了,还是「法尘分别影事」。这句话的意思很显然的,他依旧是迷惑颠倒,并没有真正觉悟,这是把阿罗汉证的那个境界说出来了。我们一般认为阿罗汉很了不起,不知道他是这么个境界。他问题出在哪里?出在一个守,守就是执著,他执著在他那个幽闲的境界里面,那个境界是一切色法都没有,空,他著空。四空天人执著空,因为他烦恼没断,所以他不能出三界,只能够生到无色界天;如果他烦恼断了,他就超越无色界天,他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跟无色界天人差别就在此地。无色界天人那个定也了不起,四禅八定,他是修到三界之内最高级的禅定;阿罗汉的禅定比他更深一层,突破三界了。

  阿罗汉「灭一切见闻觉知」;四空天人不是灭,伏,伏住,见闻觉知他伏住,没有断,我们讲伏烦恼,他不是断烦恼。阿罗汉是断烦恼。这些人是伏烦恼,用定功把烦恼习气伏住,不起现行,所以他能够到第八定,到这里就到头了,不能再超越了。这些人,四禅八定的人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到不了这个功夫,须陀洹天上人间还七次往来。为什么须陀洹称圣人,第八定功夫的不能称圣人?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了,须陀洹已经灭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他灭了;第八定的这些天人,他是伏,没有灭,所以他那个功夫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天上人间七次往来证阿罗汉,决定不堕三恶道;但是往生到无色界天的人,寿命到了之后,寿命到就是定功失掉,一定堕阿鼻地狱,他堕三途。这个佛在《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他为什么会堕三途?谤法。他不晓得自己境界,以为那个功夫就是经上讲的大涅槃的境界,他不知道他在四空天,以为自己证大涅槃,永远不生不灭了。最高的第八定,那个功夫只能够支持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他要堕落,堕落时候於是就谤佛:「一切诸佛所讲的经是假的,我已经证得大涅槃,怎么还会退转、还会退堕?」因为这一念,这一念叫谤法,毁谤三宝,谤三宝的罪业堕阿鼻地狱,是这么个原因。

  所以我们对三宝要敬,决定不要去谤。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礼敬诸佛,我们有没有做到?我们看这个人顺眼很欢喜,看那个人不高兴,这与普贤菩萨的教诲是背道而驰,这不是修学大乘。我们要修行,修行这两个字怎么讲,是把我们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想法、错误的看法、错误的做法、错误的说法修正过来,叫做修行。修行不是叫你一天到晚在佛像面前磕头,叫你在念经、在念佛,不是这个意思,是叫你修正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如果不修正,你天天拜佛、念佛,还是要堕三途,这个诸位要知道。佛法是心法,要在心地上用功夫,不在形式。要修一个真正能够敬人,能够尊敬别人,能够爱护大众,要从这个地方修。修礼敬要从哪里修起?从那个冤家对头修起,我最讨厌的人,最可恨的人,我先要尊敬他,对他都能尊敬了,那其他一切没话说了。过去一个同修问过我:法师,那要怎么做法?我说:你家有没有供佛堂?他说:我家有佛堂。你每天有没有做早晚课?每天也做早晚课。我说:你在佛堂佛像旁边供上你那个冤家对头,供一个长生牌位,供在佛旁边。每天拜佛也拜他,念佛也念他。他也很难得,也照做。做了一段时期跟我讲:法师,还是不行,我看到他还是会生气,那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你功夫不够。我讲真话,功夫不够,继续努力。到哪一天把这个冤家债主,看得跟佛一样尊敬,你的礼敬诸佛才修到少分。普贤行谈何容易,不容易!

  普贤菩萨是一切恭敬,没有一个人不尊敬,这不认真修就不能成就。修普贤行那是高段的,不是普通的,这是大菩萨修的。修普贤行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上品上生。所以你要懂得什么叫普贤行,要了解意思,要知道怎样做法,不是口里说说那就行的,要真正去做。面对著这一切顺逆境界,是不是能够生平等心?是不是能够生清净心?是不是能够生慈悲心?那才叫真正普贤行。

  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他的毛病,就在一个「守」。守是什么?微细的执著。粗的执著他没有了,他断掉了,见思烦恼断掉了,他有微细的执著。守即是所执,有所执当然有能执。这种微细的执著,等觉菩萨都有,等觉菩萨如果没有,那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就破了,他就圆满成佛;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为什么没破?他还是守,那是很微细的守。阿罗汉要跟菩萨们比,守的相就太粗了,当然比我们来说,我们简直看不出来,跟佛一比那就非常明显。

  何故如是,见未彻底故。见是见解,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彻底明了。像刚才所讲的,佛跟我们讲,所有一切现相都是刹那生灭的相续相,这个阿罗汉没见到,他要是见到,他一定就放下,不会再守,他没见到。这是非常微细的念头,一般大乘经上讲,八地菩萨才见到,这是阿赖耶识里面的微细念。八地菩萨见到了,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七地以前都还没有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八地才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八地为什么会转?八地菩萨见到这个真相,见到这个刹那生灭的相续相,他见到了。见不到,你从哪里转起?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晓得我们自己必须要见到自己的过失,才能把过失改掉。你自己过失见不到,你从哪里改起?诸位要晓得,改过就是修行,就是把你的毛病过失修正过来。你自己不晓得你有什么毛病,你还修什么?一切大众里头,两种人没过失,佛没有过失,佛修行圆满,没有地方再改了,没得再修了,佛没有过失;第二个是凡夫没有过失,凡夫一生的过失,不知道过失在哪里?所以也不懂得改。哪些人知道过失?从小乘须陀洹到等觉菩萨,他们天天发现自己过失,天天在修正自己的行为,一直修行到成佛。佛法当中常讲开悟,也有不少同修遇到我,问我:法师,什么叫开悟?开悟的境界是什么样子,你能不能告诉我?大家对这个名词,都觉得这个名词很神秘、很玄,其实非常简单。什么叫开悟?你知道自己毛病就开悟了,你就觉悟了。你每天能够发现自己一个毛病,你就天天觉悟,能把这个毛病改过来,那叫修行。你是在真修行,真用功夫。

  所以,为什么?古德,寒山、拾得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寒山、拾得在国清寺,看到寺院里面法师在诵经、在诵戒、在布萨,他们就在门外笑,说一些风凉话,说得都很难听。为什么?装模作样,与修行一点关系都没有。修行是修正错误的行为,没有,没有修行,假的。天天念经白念了,天天诵戒白诵了,没有做到。经典里面的教训,哪一句做到?念《金刚经》的人很多很多,哪一个人能够离名字相、…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四十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