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決定不等二生。諸位要是把事實真相統統搞清楚之後,你自自然然會把所有一切法門統統舍掉。
我在美國有一位同修問我,他說:法師,假如在《大藏經》裏面,只准你選擇一部經,你選擇哪一部?我告訴他:我決定選擇《佛說阿彌陀經》。爲什麼選擇這一部?我曉得這部經是一切經裏面最重要的一部經,保證我這一生成佛的經典,我不選它選誰?你爲什麼不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太長,我們年歲大受持不容易,愈簡單愈好。年輕的人可以選擇《無量壽經》,年歲大的人不選擇長的,選擇短的,愈簡單愈好。念佛念四個字,不念六個字,六個字多了叁分之一,不少!愈簡單愈好,愈簡單愈容易成就。喜歡找麻煩的人,喜歡羅嗦的人,根性都不利。真正根性猛利的人,他一定是選擇最簡單、最容易、最有效果的,那是根性猛利,真正有智慧,會選擇。
【當知念佛求生法門,正爲發大道心者說,兼爲余衆耳。】
這句話說得好。佛講淨土這個法門,可以說四十九年從來沒有間斷過,古人所謂「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這是真的。淨土叁經是專講,其他諸經是附帶的講。附帶,有的講得比較多,有的講得比較少。像《楞嚴經》上,講《大勢至念佛圓通章》,那講得多;有些經典裏面只有一、兩句,勸大家念佛求生淨土,一句、兩句如果這個經典統統都把它搜集起來,隨便看一看就是幾百部。由此可知,念佛求生淨土,佛在講一切經的時候常常提起,可見得這個法門正是爲發大道心者說。發大道心是什麼人?就是希望一生當中要作佛,我不願意再搞第二生,這樣的道心叫大道心。來生還要作人,還有一些法師來生還要來當法師,當法師有瘾,著了相,舍不得離開。這個願是不錯,來生還想當法師,來生能保得住得人身嗎?那個不叫願,那叫打妄想,你來生能保得住還得人身嗎?縱然得人身,你能保得住來生有因緣會出家嗎?一般而論,在佛法裏真正修行,假修行那個不算的,真修行,持戒修福真修行,來生可以得人身,一得人身一定去享富貴,財色名食睡就把你迷住了,出家的念頭忘得幹幹淨淨,連佛菩薩來提也提不醒你,迷了。所以這種願不能發,非常不保險、不可靠。發念佛往生的願可靠,這個有佛力加持,這個可靠。所以正是爲這些人說的,就是一生當中決定要成佛,決定要脫離叁界六道,這是大道心。「兼爲余衆」,余衆是像一般的權教菩薩、聲聞、緣覺,以及修學其他法門的人,附帶給他們阿賴耶識種一個念佛的種子而已,這是兼爲他們說的。
【起信論雲】
《起信論》是馬鳴菩薩造的。
【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回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馬鳴菩薩也是念佛求生淨土的,《淨土聖賢錄》裏面有他,他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是第一等聰明人,這是真正發大道心之人,他所說出來的就是他的經驗、他的方法,他成就了,教我們專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要緊的是專,專就不能夾雜,夾雜就不專,能不能成就、能不能往生,關鍵就在這個字。所修善根,這句話實在講包含了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全部的生活活動。因爲念念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在這個世間穿衣吃飯、待人接物、一切工作,沒有一樁不善,穿衣吃飯也善。善從哪裏來?因爲你那個心是佛心,念念是阿彌陀佛,念念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與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統統都相應,這是善根。以這個回向求生極樂世界,即得往生。
所以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不求別的,只求往生極樂世界,決不求人間的富貴。有很多人到這裏拜佛,你問他求什麼?求保平安,求發財,求升官,他求這些東西。這些東西求到了,還是搞六道生死輪回,你說多可惜!他求能求得到嗎?求不到!天天在求,始終也沒求到。爲什麼?他不懂得求的方法。實在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沒有一樣求不到的。他之所以求不到,他不如理不如法,他當然求不到。很多人在佛菩薩面前求願,用的是什麼心態,用的什麼方法?賄賂、行賄。跟佛菩薩談條件,你保佑我,然後我怎樣來報答你;你保佑我發財,我發一百萬,我拿一萬塊錢供養你。把佛菩薩當作貪官汙吏,你說他怎麼會求得到?實在講,佛菩薩沒有降禍給他,已經很萬幸了,他怎麼可能求得到!其實佛菩薩不會降禍,佛菩薩大慈大悲,你怎樣侮辱他,他修忍辱波羅蜜,他若無其事。但是你決定求不到,因爲你的心錯了,你這個心汙穢肮髒、不清淨、不真誠,這樣求佛求不到,要真誠、清淨、平等、慈悲,那在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所以這是決定得往生。
後面這一段,「常見佛故,終無有退。」我們曉得,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圓證叁不退,這句話是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面講的。《要解》實在講,無怪印光大師贊歎,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個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把《要解》贊歎到顛峰、頂點,沒有辦法比這個更高了。蕅益大師這個解釋,如佛親說,他老人家告訴我們: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使下下品往生也是圓證叁不退。圓證叁不退裏面,那個關鍵的字眼在「圓」。學教的同修知道,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就證叁不退,但是不圓,沒有圓滿。真正的圓證叁不退,嚴格的來說,是等覺菩薩,他這個叁不退圓滿了;再破一品無明,他就成究竟佛。所以他這個叁不退,才真正叫圓滿。假如把標准放低一點,不要拉得這麼高,放低一點,最低的標准也是七地菩薩。在一般講,應當是八地菩薩,八地叫不動地,不退!我們想想看,我們這樣的人一品煩惱都沒有斷,憑著念佛,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去就當八地菩薩,這還得了,這不得了!什麼法門能夠比?找不到,真是千經萬論裏頭沒有,一切諸佛刹土裏頭也沒有這個事,只有這麼一個法門。可惜學佛的人很多不認識,還有人毀謗說西方極樂世界是假的,阿彌陀佛是太陽神,有人拿這些書來給我看。我說:他說假的,我說真的。他不學這個法門,我學這個法門。他不相信,我相信。我親眼看到許許多多人往生,哪裏是假的?說這些話的人,他是什麼人我不曉得,心裏想想,只有魔王才障礙,怕你往生,怕你出叁界,用一點方法把你攔阻住,大概總是屬於這一類的。故意來障礙你,你沒有智慧,你沒有信心,一聽心裏頭馬上就動搖,這多可憐!這也是說這一次爲什麼我們要講金剛般若 ,念佛人不能沒有智慧,沒有智慧,你的信心很容易動搖,很容意被人障礙住;沒有智慧,對於淨宗的教義不夠透徹。
我過去在美國洛杉矶,好像是一九八五年,那個時候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查遍《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麼一句話。有很多人去查經查不到,所以在報紙上發表很多文章,帶業不能往生,一定要消業才能往生,對於淨宗海內海外起了很大的震撼,許多人懷疑。我在洛杉矶下了飛機,周宣德老居士在機場迎接我,周老居士算很難得了,一大把年紀,那個時候他八十多歲,也是一生念阿彌陀佛。他對於臺灣的佛教也很有貢獻,臺灣大專佛學運動是他創辦的,他提倡的,臺灣第一個大學裏面佛學的社團,是他協助建立的。我以爲他念佛還算不錯,這在機場碰到我:法師,不得了!我說:什麼大事?他說:現在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那我這一生不就白念了?說的話好可憐,垂頭喪氣。我就跟他講:原來這樁事情,既然帶業不能往生,就不去也罷。他聽了就很奇怪!他說:怎麼不去?我說:如果要不帶業的話,西方極樂世界有多少人,你曉不曉得?他說:我不知道。如果不帶業,西方世界只有一個人,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幹什麼?他還沒有聽懂我的意思,他很茫然,他看了半天,爲什麼?還是不懂。我就告訴他,我說: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是不是叫業?他這才有一點明白。等覺菩薩還帶業,不帶業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經上沒有說帶業往生,經上有沒有講四土叁輩九品?他說:有!這經上有。如果要不帶業的話,哪來的四土叁輩九品?佛講經是講原則、講原理,沒有說句句話都給你講清楚,哪有那麼多時間跟你講?你應當要舉一反叁,四土叁輩九品怎麼來的?還不就帶業多寡不一樣!帶得多的品位低,帶得少的品位高,不就這個道理!這才把他的信心恢愎了。我說,老實念佛決定沒錯。不能聽人亂說,查經查遍《大藏經》沒有;《大藏經》上講得清清楚楚,他沒有看見,四土叁輩九品就是講這個。沒有一個不帶業,除了佛之外沒有一個不帶業。等覺菩薩都帶業,文殊普賢都去往生,哪不帶業往生!這個地方《起信論》的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哪個不帶業?龍樹菩薩初地,帶的業還多,還帶的不少!所以一定要清楚、要明了,要透徹教義,沒有智慧,被人家幾句話就難倒了。所以我那時候看到周老居士,我真的心裏很感慨,他不是初學的人,他學佛比我年歲久;我們年輕,他比我大概要大叁十歲的樣子。學了那麼多年佛,被人家一句話就難倒,你說這個問題嚴重不嚴重!所以般若 重要,一定要有智慧。這是能常常見佛,決定不退轉,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圓證叁不退。今天時間到了,就講到此地。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五十五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