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兜率天看到:怎麼一會兒就沒有了?你想想看有什麼意思!這是佛經上的話,「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決定不是假話。佛的這些話,科學家們相信。因爲現在我們接觸到外太空,知道外太空每一個星球裏面時差都不相同,所以這些衆生壽命不一樣,長短不一樣,現在在科學的理論上已經得到證明了。人生苦短,生命太短太苦了,何必造業?想想的確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何必要去造業?
持,要如法修行,一定要遵守無住生心,念念爲一切衆生,不要去想自己,沒有自己那就成功了。自己還沒有放下,換句話說,輪回沒有放下;自己要放下了,輪回就沒有了。這個利益不知道有多大!我們無量劫來,就是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回,什麼原因?就是「我」的這個念頭、執著的念頭沒有完全放下。剛才講,百分之九十九爲一切衆生,還有一分爲自己就不行,你就出不了六道輪回。徹底放下,一切爲衆生。不要害怕:我徹底放下了,我明天日子怎麼過?日子好過得很,想不到的好過!放不下是真難過,放下就好過了。這是修慧。
【又執持,服膺不失。】
執持兩個字,我們在經上常看到,《彌陀經》上講「執持名號」,這就是全程肯定,決定遵守,永遠不放棄,這是執持的意思。對什麼法要這樣執持?西方極樂世界;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心裏什麼都放下了,幹幹淨淨,只保留一個阿彌陀佛,其他的都不要,就要一個阿彌陀佛。佛爲什麼教給我們這樣做法?諸位必須要知道,這個心幹淨,什麼都沒有不容易做到,做不到!它不想東就想西,它會胡思亂想。佛知道衆生這個毛病,用一個方法叫你執著,把其他的執著都打掉,這個方法就妙了。佛門裏頭,所謂法門無量、八萬四千法門,多半的法門都用這個原理,叫你執著一個,把其他的妄念打掉。像宗門裏面用的觀心,後來變成參話頭;教下教給你修止觀,還不都是有執著。但是你要曉得,那些執著,執一舍一切,他不能往生;必須要用這個方法,把見思煩惱斷掉之後,你才能出得了叁界。唯獨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見思煩惱一品都不斷,也能往生,這個便宜占大了,所以叫門余大道。不要斷煩惱也能夠往生,用其他的方法,可以說原理都是一樣的,用一念止一切妄念,就是這麼個道理。但是其他的方法,不破見思煩惱,不能出叁界,不能算成就。唯獨淨宗法門,執持名號,一品煩惱不斷都能往生。你要問這是爲什麼?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佛的願力,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裏?不要懷疑、不要問。有些人破淨土的,哪有什麼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飛機從西面飛,飛幾個鍾點不就又飛回來了,哪有西方?我們聽聽,「不錯!是滿有道理。」那就完了,你對淨土懷疑不相信,你這一生往生的機會就被人家破壞掉了。所以根本不要理會現代人怎麼說,你看看自古以來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人家都去了,我爲什麼不能去?決定不懷疑。
必須要知道,妖魔鬼怪的手段很高明。他們看到你念佛,看到你要脫離娑婆世界,要去作佛、作菩薩,他又嫉妒、又恐慌,想盡一切方法來阻擾你、來破壞你,讓你去不成。這些年,淨宗在全世界弘傳的確是有進步。讀經的人多,念佛的人多,可是魔也很厲害,障礙的手法很強、很高明。過去有一個時期,有人說帶業不能往生,查遍《大藏經》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那的確是引起世界性的震撼。許許多多的念佛人聽了這個話,人家確實拿出證據來,《大藏經》上沒有「帶業往生」這四個字,引起一陣恐慌。在美國老居士當中,沈家桢居士很多人都聞名的,沈家桢居士都慌了,他請我到紐約去講經,那個時候他七十多歲,自己駕車在機場迎接我,在車上就提出這個問題。我在洛杉矶碰到周宣德老居士,這在臺灣非常有名的大德,他那個恐慌的程度超過沈家桢,都被我碰到,他來問我:「法師,現在人家查遍《大藏經》,都沒有帶業往生,我們這一生念阿彌陀佛都白念了!」我看他那個語氣神情沮喪、悲哀、可憐那個樣子,我歎了一口氣,我說:不去也罷!他覺得非常意外,你怎麼說這個話?我笑著問他:「如果不帶業,西方極樂世界有哪些人,你曉不曉得?」經上說的,說西方世界那些人太多了,數不清!「如果不帶業,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幹什麼?」我這樣說,他還沒聽懂、還聽不懂。他感覺到很茫然看著我,我只好再給他解釋,我問他: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這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對不對?他說:對!我說:那是不是業?他才恍然大悟、才明白了!等覺菩薩還帶業,不帶業的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文殊、普賢都往生,都帶業往生。經上沒有帶業往生四個字,但是有意思在。佛教給我們依義不依語,四依法裏面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義是什麼?西方世界有沒有講四土、叁輩、九品?有!這個經上都有的。如果要不帶業的話,那四土叁輩九品從哪來的?他這才明了、才放心。我說:「老實念佛,決定往生!」怎麼學佛學了那麼多年,被人家幾句話就嚇得那個樣子,就被境界轉了,很糟糕!
現在又有新花樣了,有人講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太陽神,太陽往西邊落下去,太陽神。東方藥師如來是早晨的太陽,早晨的太陽神,阿彌陀佛是下午的太陽神,太陽神就變成兩個了。你們想想怎麼講得通?所以稍稍有一點頭腦的人,一聽這個話,他那個把戲就揭穿了,怎麼會這麼沒有智慧?這都是不明教理,真的是盲修瞎練,才會輕易被人家幾句話就動搖了心,這是很可憐的一樁事情。所以我們要深解、要堅持,無論別人怎麼說,能夠勸導他的就勸導他,不能勸導的就念阿彌陀佛;無論你怎麼說,我還是念我的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一定會問:你爲什麼這樣固執?因爲我看到不少人念佛往生的。這個沒話說了。你修你的,我修我的,互不相幹。假如我修成功,你沒成功,將來我度你;如果我這個失敗,不成功,你修成功了,到以後你來度我,這兩個交個好朋友也不錯!
【讀誦是聞慧】
這是受持讀誦,聞思修叁慧具足。
【先言受持,是明其已開圓解。】
受持,剛才講了,是關鍵,他怎樣肯接受、肯依教奉行?他要不是真的搞清楚、真的搞明白,他做不到。叫你一切放下,你決定放不下。爲什麼放不下?沒搞清楚。我爲什麼要放下?沒搞清楚!所以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佛教給我們放下,他自己放下了。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的,生在帝王之家,真的是貴爲天子,富有四海,他統統放下了。別人要爭、拼命去爭,他得到了,舍棄、放下了,妻子兒女都放下,所有的財産也放下,樣樣都放下。他也學了不少法,印度九十六種外道他都學過,他統統放下,法也放下了。世法、出世法全部都放下,做給我們看,不單單是口說。放下之後,真實的功德利益表現在哪裏?表現在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我們這個地球上,有史以來中國、外國,哪一個人一生所說的東西,能跟釋迦牟尼佛比?沒有一個。我們看看留下來的經典,無論看到哪一部,真的是充滿了究竟圓滿真實的智慧。你從這個地方體會釋迦牟尼佛他的生活,他這個意思是什麼?生活在究竟圓滿智慧之中,這是福!反過來想想,我們生活在憂慮煩惱之中,他生活在智慧裏面,你能想到這一層那就了不起,那這個佛我要學!佛的生活是真正幸福美滿,我們今天這個世間人常講真善美慧,佛才是真善美慧的生活,究竟幸福美滿,人家是過這個日子。你要是見不到這個,你怎麼肯真正發心去學佛?你要是沒有這個境界,《金剛經》一展開,須菩提雖然稱贊「希有世尊」,你聽了也莫名其妙。哪個地方希有?沒看出來。必得自己有個幾分相應,這個真有味道。我們沒看出來,他這一句提醒了我們,我們看出味道出來了。所以自己一定要真正看破、放下,然後古聖先賢稍稍給我們提示,我們就會悟入。
像我過去講《楞嚴經》,我是學《楞嚴》的。《楞嚴》大概講了至少有七遍,我都記不得,講過很多遍。《大勢至圓通章》的殊勝,那就是不懂,就這麼含糊籠統講過去了,看不出它的特別殊勝處。印光大師這一點,我就覺悟了。我沒有見過印光法師,他怎麼點醒我的?淨土五經。淨土五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合在五經裏頭,是印光法師。淨土原來只有叁經,《行願品》是魏源居士列進去的,他是清朝鹹豐年間的人,是魏源加進去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印光法師加進去的,他把這個經一放在五經後面,我再一想,有道理!我才看出這二百四十四個字不可思議!淨土宗的心經。不但是淨土宗的心經,是整個《大藏》的心經,比《般若 心經》殊勝太多太多了。這麼回過頭來一看,趣味無窮,就不一樣了。所以你要不真幹,祖師怎麼指點也是枉然,你也體會不到!先言受持,是說他已開圓解,我們一般講,他已經開悟。
【信圓持亦圓】
他解圓了,信就圓了,於是他的修行,他行也圓,這個持是講他的行持,他在生活上圓滿。
【是人深契佛旨】
對於佛的意思,他深深的體會了,他明了了。
【蒙佛加被。是人功德,惟佛證知。】
這個人得佛的加持,佛的加持在一般來講,自己應該感受得到,業障能消。我過去年輕時,身體不好,業障很重,最明顯的是口臭。我出家的時候,有一些同修都指著我:法師你的口很臭!可是講過幾年經之後,沒有了。那些同修說:法師你修得不錯!你的業障消了。還有我耳朵裏面有一塊黑痣,大概有小手指這麼大的面積,沒有了,自己脫掉了。身體輕松了,病痛沒有了。有很多地方,自己能夠感受得到佛力加持。在講臺上就更明顯,許許多多的意思自自然然生起來,這叁寶加持的。你們這幾天學《彌陀經》,我講六方佛那個,那不是我想的,也不是我預備的,在講臺上就自然講出來了。講出來之後,暢懷法師就告訴我,他說:法師,你講得不錯,你有沒有筆記?我說:沒有!那趕快寫。講完以後,下臺寫的,不是上臺寫出來的;講完以後寫出來的,這是佛力加持的。好!今天就講到此地。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六十二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