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八十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有,字字句句都是從如來果地上流露出來的,直捷了當。

  【宗門棒喝交馳,無此彰顯明白。】

  前面兩句顯示這個經在教下第一,回過頭來再看宗門,禅宗。禅宗教學用棒喝,棒喝不簡單。祖師大德真正是明心見性的過來人,看到你功夫接近純熟,或者是用棒,或者是用喝,一聲喝的時候把你驚醒了,那個關口突破了,人就開悟了。如果不是這樣的真善知識,也要學祖師那個模樣,說老實話,那個棒把人打死了都不開悟,冤枉死了,怎麼會開悟?喝更沒用處。所以,那種方法,在樣子上是學不得的,沒有用處。功夫不到,學了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是說明宗門這個方法,不像《金剛經》上這樣清楚、這樣明白的道出來。宗門裏面悟,悟個什麼?就是此地講的,無住生心、無實無虛、不一不異、法無我、無我法,就是這個。但是宗門裏面不說破,教下是把它說出來,宗門不說出來。實際上真正入這樣的境界,解這個境界,真正體會到、理解了,解悟;真正是做到,入了無我,叫證悟,這證果。

  我們看底下這一大段,這一大段因爲含義很多,所以在沒有講經文之前,不能不先交代。這說明「諸法緣生」,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約福報明無性」。底下有兩個中段,第一個中段裏面,是就福報說明無性,無有體性。再分幾個小段,第個一小段「約法施」。在布施當中,法布施第一。就法布施來說,也是當體即空。先把大意說明,然後再看經文。

  【此一大段,含義甚多,須先說明,入文方易領會。】

  【上面心行一段,是約內心明義。】

  從內心說明這個道理,義是道理,說明叁心不可得。比喻裏面,用恒河沙來比喻,把河比喻叁心,遷流不息,就有過去、現在、未來。把恒河裏面的沙,比喻心的妄念之多,沒有法子計算。這是河沙比喻心行。

  【此諸法一段,是約外境明義。】

  心行裏面,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明白了。外面的環境,外面環境的真相是什麼?不能不熟。

  【諸法多不勝數】

  外面境界相之多,實在講跟心裏面妄念那個數量恰恰好相等。諸位明了嗎?爲什麼會相等?一切法從心想生,它怎麼不相等?你要曉得妄念有多少,盡虛空遍法界的諸法有多少,你的妄念就多少。多了,就不好講了,還要用歸納的方法,這說法才方便。

  【今約福報及法施明義,則可赅攝一切法矣。】

  舉這一個例子,這個例子能夠包括一切法。這個例子明白了,於一切法中你就能夠推想,都能夠聯想,就都明白了。

  【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布施中以法施爲最。法施之義明,則六度萬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義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

  所謂舉一隅而以叁隅反,佛給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用這個例子來推斷,於一切法當中都能夠正確的理解了,得到它的真相。

  【因緣生法,謂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故法即因緣所生之果,無異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攝一切法盡。】

  這是討論諸法,觀察諸法,首先的一個大前提,一定要懂得因緣果報。凡夫粗心大意,觀察叫一切法,其實一切法並不存在,一切法的現象是什麼?是因果刹那生滅相續的幻相而已,哪有真實?所以這是一個大前提,這個大前提必須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下面我們再細細的來觀察、來看。

  【因緣生法,但有相而無性。】

  性就是體性,所謂是本體。它有相,因爲相沒有性,所以這個相是假相,這個相是幻相,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爲什麼?因爲它沒有性體,這個相就是虛妄的。

  【可知一切法之當體,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絕非實物。】

  所有一切的物質現象都是這樣的,沒有一樣東西有實體。比喻也比得好,如幻如化,幻是什麼?像變魔術,變現出來的,變化的。空中花,這個空中花,眼睛害過毛病的人有這個經驗。眼睛要是害了病,看到空中出現一些花;好眼睛沒有,病的眼睛會看到空中花。在《楞嚴經》上,世尊用這個比喻,叫「目眚」,就是眼睛害病,看到空中花,看到燈上有圓影;好眼睛的人看不到。這是說明假的,不是真的。「水中月」,人人都能夠看得見。水中的月影沒有自體,不是真實的。

  【故標題曰體空,顯其當體是空。】

  諸法體空,果然明白一切法體空,你對於一切法決定不執著了,自自然然你會放下了。諸位要曉得,妄想執著是造業,造業必定有苦報。雖然這個報也是當體即空,就像作夢一樣,你做了個惡夢不好受。夢確實是假的,也當體即空,但是你要受,你真的在裏頭受罪。六道裏面亦複如是,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真要受!雖然叁惡道也是當體即空,你不能不受,那個受是非常非常的痛苦。這些現象,它的過失根源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産生了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這樣才搞得生生世世六道輪回。佛在經上講,頭出頭沒。凡是在六道裏面的人,叁善道雖然比較好一點,畢竟是在叁善道的時間短暫,在叁惡道的時間長久。你要問爲什麼?實實在在講,這個答案不必問別人,自己一想就明白了。我們從早到晚,起心動念,有幾個念頭是善,有幾個念頭是惡,這不就清楚了!只想一天的就夠了,今天早晨到今天晚上,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念念都是貪瞋癡慢,那就是叁惡道。念念幫助別人,念念利益社會,那是叁善道。你想想看,哪個念頭多?於是就明了,我們在六道裏面,哪個地方我們住得久,不就清楚了嗎?貪心重的,你家在哪裏?在餓鬼道。因爲餓鬼道住的時間最長,那裏是你的家。住得短的,到外面去旅遊觀光,住得短。嫉妒瞋恚心重的,你家在哪裏?在地獄。邪正不分,是非顛倒,愚癡是畜生道。我們只要很冷靜的觀察,造叁惡道的業太多太多了!不知不覺統統在幹這些事情。叁善道的業,非常非常之希有。這才知道,佛在經上所講的話非常有道理,惡道的時間長,善道的時間短暫,叫「頭出頭沒」。像苦海裏面,頭伸出水面,吸一口新鮮空氣,比喻叁善道;再一個跟鬥又栽到海裏底下去了,那叫叁惡道。說明沈在底下的時間長,出頭的時間很短暫。這個比喻,比喻得很好。

  【具足身相】

  這是後面經文上講到的。

  【顯無性義】

  這個地方,佛現的這個身相是報身,現的是大身。

  【法施,顯體空義。由是可知,說緣生,無異說不可得。說不可得,亦無異說緣生。】

  這話一點都不錯,給你講萬法因緣生,就是告訴你,緣生性空,皆不可得,是說這個意思。我們何必要在這個世間患得患失,那錯了。不要說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可得,佛門佛法也不可得。你學般若 ,你得了般若 ?哪有這個道理!沒有這個道理。你學法相,你得了法相?無有一法可得。在一切法裏面,實在講,感應這是有的。所謂是衆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我們心有感,法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但是你一定要知道,當體即空,能得、所得皆空,都不可得。你要是能看破、能放下,你的清淨心現前,你的真如本性現前了,這個時候可以說,你一切法統統得到,你是真得到。沒有見性,換句話說,你什麼都得不到;見了性之後,你完全都得到了。沒見性之前,佛告訴我們,常樂我淨,這四個是假的!四念處裏頭講,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常樂我淨俱不可得。可是你見了性,常樂我淨四淨德真的有了。法身有常樂我淨,般若 有常樂我淨,解脫有常樂我淨。你要問爲什麼?因爲你見到性,性是真的,不是虛妄的。你沒有見性,你都是著在相上,相是虛妄的。你是用虛妄的心,前面講叁心,你用虛妄的心,執著虛妄的相,結果是統統不可得。見了性之後,虛妄的心舍了,虛妄的相舍了,你得的完全是真實。所以法身、般若 、解脫叁德密藏,各具常樂我淨四淨德,統統得到了。佛教給我們舍虛妄取真實,但是「真實」不能有這個念,你有這個念那還是一個虛妄,還是個妄想,還是個執著。連真實念頭都沒有,才叫真的真實,有這個念頭都不行,這就是經前面所講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金剛般若 研習報告》第八十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