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三集▪P4

  ..续本文上一页有,字字句句都是从如来果地上流露出来的,直捷了当。

  【宗门棒喝交驰,无此彰显明白。】

  前面两句显示这个经在教下第一,回过头来再看宗门,禅宗。禅宗教学用棒喝,棒喝不简单。祖师大德真正是明心见性的过来人,看到你功夫接近纯熟,或者是用棒,或者是用喝,一声喝的时候把你惊醒了,那个关口突破了,人就开悟了。如果不是这样的真善知识,也要学祖师那个模样,说老实话,那个棒把人打死了都不开悟,冤枉死了,怎么会开悟?喝更没用处。所以,那种方法,在样子上是学不得的,没有用处。功夫不到,学了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是说明宗门这个方法,不像《金刚经》上这样清楚、这样明白的道出来。宗门里面悟,悟个什么?就是此地讲的,无住生心、无实无虚、不一不异、法无我、无我法,就是这个。但是宗门里面不说破,教下是把它说出来,宗门不说出来。实际上真正入这样的境界,解这个境界,真正体会到、理解了,解悟;真正是做到,入了无我,叫证悟,这证果。

  我们看底下这一大段,这一大段因为含义很多,所以在没有讲经文之前,不能不先交代。这说明「诸法缘生」,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约福报明无性」。底下有两个中段,第一个中段里面,是就福报说明无性,无有体性。再分几个小段,第个一小段「约法施」。在布施当中,法布施第一。就法布施来说,也是当体即空。先把大意说明,然后再看经文。

  【此一大段,含义甚多,须先说明,入文方易领会。】

  【上面心行一段,是约内心明义。】

  从内心说明这个道理,义是道理,说明三心不可得。比喻里面,用恒河沙来比喻,把河比喻三心,迁流不息,就有过去、现在、未来。把恒河里面的沙,比喻心的妄念之多,没有法子计算。这是河沙比喻心行。

  【此诸法一段,是约外境明义。】

  心行里面,这个事实真相我们明白了。外面的环境,外面环境的真相是什么?不能不熟。

  【诸法多不胜数】

  外面境界相之多,实在讲跟心里面妄念那个数量恰恰好相等。诸位明了吗?为什么会相等?一切法从心想生,它怎么不相等?你要晓得妄念有多少,尽虚空遍法界的诸法有多少,你的妄念就多少。多了,就不好讲了,还要用归纳的方法,这说法才方便。

  【今约福报及法施明义,则可赅摄一切法矣。】

  举这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够包括一切法。这个例子明白了,於一切法中你就能够推想,都能够联想,就都明白了。

  【布施摄六度,六度摄万行。布施中以法施为最。法施之义明,则六度万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义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

  所谓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佛给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用这个例子来推断,於一切法当中都能够正确的理解了,得到它的真相。

  【因缘生法,谓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缘,故法即因缘所生之果,无异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摄一切法尽。】

  这是讨论诸法,观察诸法,首先的一个大前提,一定要懂得因缘果报。凡夫粗心大意,观察叫一切法,其实一切法并不存在,一切法的现象是什么?是因果刹那生灭相续的幻相而已,哪有真实?所以这是一个大前提,这个大前提必须要搞清楚,要搞明白。下面我们再细细的来观察、来看。

  【因缘生法,但有相而无性。】

  性就是体性,所谓是本体。它有相,因为相没有性,所以这个相是假相,这个相是幻相,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因为它没有性体,这个相就是虚妄的。

  【可知一切法之当体,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绝非实物。】

  所有一切的物质现象都是这样的,没有一样东西有实体。比喻也比得好,如幻如化,幻是什么?像变魔术,变现出来的,变化的。空中花,这个空中花,眼睛害过毛病的人有这个经验。眼睛要是害了病,看到空中出现一些花;好眼睛没有,病的眼睛会看到空中花。在《楞严经》上,世尊用这个比喻,叫「目眚」,就是眼睛害病,看到空中花,看到灯上有圆影;好眼睛的人看不到。这是说明假的,不是真的。「水中月」,人人都能够看得见。水中的月影没有自体,不是真实的。

  【故标题曰体空,显其当体是空。】

  诸法体空,果然明白一切法体空,你对於一切法决定不执著了,自自然然你会放下了。诸位要晓得,妄想执著是造业,造业必定有苦报。虽然这个报也是当体即空,就像作梦一样,你做了个恶梦不好受。梦确实是假的,也当体即空,但是你要受,你真的在里头受罪。六道里面亦复如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真要受!虽然三恶道也是当体即空,你不能不受,那个受是非常非常的痛苦。这些现象,它的过失根源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产生了坚固的执著,不肯放下,这样才搞得生生世世六道轮回。佛在经上讲,头出头没。凡是在六道里面的人,三善道虽然比较好一点,毕竟是在三善道的时间短暂,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久。你要问为什么?实实在在讲,这个答案不必问别人,自己一想就明白了。我们从早到晚,起心动念,有几个念头是善,有几个念头是恶,这不就清楚了!只想一天的就够了,今天早晨到今天晚上,念念都是自私自利,念念都是贪瞋痴慢,那就是三恶道。念念帮助别人,念念利益社会,那是三善道。你想想看,哪个念头多?於是就明了,我们在六道里面,哪个地方我们住得久,不就清楚了吗?贪心重的,你家在哪里?在饿鬼道。因为饿鬼道住的时间最长,那里是你的家。住得短的,到外面去旅游观光,住得短。嫉妒瞋恚心重的,你家在哪里?在地狱。邪正不分,是非颠倒,愚痴是畜生道。我们只要很冷静的观察,造三恶道的业太多太多了!不知不觉统统在干这些事情。三善道的业,非常非常之希有。这才知道,佛在经上所讲的话非常有道理,恶道的时间长,善道的时间短暂,叫「头出头没」。像苦海里面,头伸出水面,吸一口新鲜空气,比喻三善道;再一个跟斗又栽到海里底下去了,那叫三恶道。说明沉在底下的时间长,出头的时间很短暂。这个比喻,比喻得很好。

  【具足身相】

  这是后面经文上讲到的。

  【显无性义】

  这个地方,佛现的这个身相是报身,现的是大身。

  【法施,显体空义。由是可知,说缘生,无异说不可得。说不可得,亦无异说缘生。】

  这话一点都不错,给你讲万法因缘生,就是告诉你,缘生性空,皆不可得,是说这个意思。我们何必要在这个世间患得患失,那错了。不要说这个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不可得,佛门佛法也不可得。你学般若 ,你得了般若 ?哪有这个道理!没有这个道理。你学法相,你得了法相?无有一法可得。在一切法里面,实在讲,感应这是有的。所谓是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我们心有感,法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但是你一定要知道,当体即空,能得、所得皆空,都不可得。你要是能看破、能放下,你的清净心现前,你的真如本性现前了,这个时候可以说,你一切法统统得到,你是真得到。没有见性,换句话说,你什么都得不到;见了性之后,你完全都得到了。没见性之前,佛告诉我们,常乐我净,这四个是假的!四念处里头讲,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常乐我净俱不可得。可是你见了性,常乐我净四净德真的有了。法身有常乐我净,般若 有常乐我净,解脱有常乐我净。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你见到性,性是真的,不是虚妄的。你没有见性,你都是著在相上,相是虚妄的。你是用虚妄的心,前面讲三心,你用虚妄的心,执著虚妄的相,结果是统统不可得。见了性之后,虚妄的心舍了,虚妄的相舍了,你得的完全是真实。所以法身、般若 、解脱三德密藏,各具常乐我净四净德,统统得到了。佛教给我们舍虚妄取真实,但是「真实」不能有这个念,你有这个念那还是一个虚妄,还是个妄想,还是个执著。连真实念头都没有,才叫真的真实,有这个念头都不行,这就是经前面所讲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八十三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