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個諸位一定要搞清楚。現在佛教搞成宗教叫冤枉,奇恥大辱,怎麼會變成宗教?現在人提起宗教叫迷信。如果照中國宗教這兩個意思來講,那佛教是真正的宗教。宗,前面給諸位說了,叁個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兩個字合起來怎麼講法?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那用這個定義,佛教當之無愧。佛教裏頭沒有神,宗教裏頭頭一個要有神,創造宇宙的神,佛教沒有。佛教釋迦牟尼佛什麼身分?老師,跟咱們中國孔老夫子地位一樣。中國人尊重孔子爲至聖先師,佛門弟子尊重釋迦牟尼佛爲本師,自稱弟子,我們跟佛的關系是師生關系。釋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菩薩是人不是神仙。菩薩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有情。我們是有情衆生,他是覺悟的有情衆生,我們沒覺悟他覺悟了,是這麼個意思。菩薩是佛的學生,早期的學生,跟我們的關系是學長,我們的老學長。老學長修得很好,他很有成就,他也有能力教我們。所以佛是教育。
隋唐時代,中國把這個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正規化了。佛陀一生在世就像私塾教學一樣,沒有立製度,私塾形式,沒製度的。到中國來就正規化、學校化了,就是叢林。叢林是什麼?就是現在的大學。把它正規製度化。叢林裏面就分科、分規矩了。叢林的方丈、主席就是校長,下面叁個綱領執事就是叁個部門,第一個管教育的,現在的教務長,叫首座和尚,他管教務;第二個訓導,訓導長佛門裏面叫維那;第叁個總務長,佛門叫監院。你看看現在一般大學它也是這個分法。唐朝時代,馬祖跟百丈他們兩個人把佛教,那在中國算是一次革命性的,正規化了。我在初學的時候,那時候沒出家,方東美先生跟我講過這個問題,他說中國佛教要能夠再興旺起來,一定要恢複叢林製度。叢林製度是中國佛教,印度沒有。叢林裏面它開很多科目,所以首座和尚,首座很多,首座就是教授,稱首座和尚那是教務長,稱首座阿阇黎,這就是教授。分座講經,這個分座就是分科,這個教室講《華嚴》的,那個教室講《法華》的,那個教室講法相的,那邊教室講《楞嚴》的。每個經教它都有教室,有專門教授來負責講解、來教導,外面學生來專修,所以叢林是大學。你們的基礎教學是在你們自己道場完成,進入叢林那就是上大學。它是學校,怎麼現在搞成這個樣子!
中國古代帝王不迷信,從外國引進來的,對自己國家決定有利益,沒有利益怎麼會請人家?請來之後拜他爲老師,真材實學,絕對不是提倡迷信。這樁事情,英國湯恩比博士說得很好,這中國古人心量大,能夠包容異族文化。就是指佛教,它不是中國文化,印度的,能包容。而佛教豐富了中國本土文化。爲什麼?儒學佛,道也學佛,真的把儒道境界都大幅度提升了,佛用儒、用道做基礎,不用小乘了,所以這叁家混合成一體。本來佛是獨立一個派系,它由小乘到大乘。中國人也很厲害,小乘不要了,直捷入大乘。那怎麼辦?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所以講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儒釋道叁家,少一個都不行。中國這幾千年來,佛教傳到中國兩千年了,兩千年的社會長治久安就靠這叁家。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曉得。既然出家,或者在家學佛,就是佛的真實弟子,有使命、有責任把佛教興起來,回歸到教育。一定要記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叁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教學,七十九歲圓寂,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它是教育,與宗教怎麼樣都連不起來,至少宗教有個禱告,佛教裏頭沒有禱告。
經忏佛事到底怎麼回事情,誰搞出來的?我那個時候曾經問道安法師,臺灣的一個長老。因爲他早年在臺灣辦了一個大專佛學講座,利用星期天,每個星期天上課,這大專學生來學佛的,人數不少,最高的時候有八百多人。他請我去做總主講,所以我跟大專學生結的緣就很深。最早大專講座是臺中李老師辦的,我跟這些學生自然就有緣分。以後到臺北,道安法師搞這麼大的規模,找我去做主講,所以海外的緣就結得深。以後這些人在國外留學,每個大城市都有,所以我的法緣就殊勝,他們就找我、約我,海外輪流去講一圈,一個地方去講一個星期,大概就要花七、八個月。廣結法緣。結法緣好不好?也有好處,對自己有好處,對別人好處不多。爲什麼?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很難成就。所以李老師就說過我,你這個到處走對你自己有好處,對別人沒好處,我說我知道。怎麼樣對別人才有好處?住在一個地方不動,長期間教學就有好處。他老人家做出來了,在臺中,一住到臺中叁十八年沒搬過家,就住在那個地方。確實他沒休息,但是他的課程並不密集,在臺中講經一個星期只講一天。我向他老人家請教,爲什麼不多講幾天?聽衆沒時間,大家都忙著生活。一個星期一天,他用這個方法,聽衆沒時間。
我跟他老人家想法就不一樣,所以我到臺北,我一個星期講五種經,一天講一種。他喜歡聽《地藏經》的,《地藏經》星期一講,每個星期一來聽;星期二我講《彌陀經》,學《彌陀經》就到星期二;星期叁講《無量壽經》,講不同的經。聽衆人多少沒有關系,叁個五個都可以,十個八個都不少。所以我就天天講。講的時間長,講的時間多,講的種類也多,講了幾十種經論。我用這個方法。在海外,這個經不能講大經,大經講一品,或者在裏面取幾段,精彩片斷。因爲外國人真的沒有時間,工作非常忙碌,一個星期只有兩天假,星期六、星期天不上班,但是星期天的下午他要准備第二天工作。所以他們的時間,星期五的晚上、星期六一天、星期天早晨,就這個時間,非常難得。你時間不能抓緊、不能配合他就沒法子,一定要配合他們,隨緣。所以講的東西多、雜,他們喜歡學什麼就給他們講什麼,而且精要簡單,也不能細講。
所以我們采取用網絡,我們用網絡大概有十幾年了,這個就沒有限製。二00叁年元旦開始,陳居士今天在此地,她搞了衛星。我不敢相信。用衛星來傳播,這個理念是方東美先生說的。我那時候跟他學經教,他就告訴我,這個工具非常好,要留意,如果有機會一定要用這個工具。這是個好工具,但是一般電視臺它所播的內容是負面的,那就害衆生。曾經我聽他談話,他是給教育部一些官員,官員到他家訪問,那天正好我也在他家。臺灣提倡複興中華文化,所以教育部的官員向他請教用什麼方法可以落實。他聽了之後很嚴肅,沈默了有五分鍾,然後告訴大家,真正想複興中國傳統文化,第一樁要辦的事情,臺灣那時有叁個電視臺,關閉,還有無線電的廣播統統要關閉,報紙、雜志要停刊。這些官員聽了之後,他說老師,這做不到。他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有這些東西文化怎麼能複興?這話講得很深刻,我記得很清楚。以後那些官員曾經問,那時候美國是鼎盛的時期,這六十年前,美國國運是最盛的時期,世界第一強國,他們問了一句話,羅馬也是會亡國,他說美國這樣興盛,將來一定也會亡國,亡國第一個因素是什麼?老師一點考慮都沒有就說電視。就發出這個警告,告訴臺灣,你們要小心,臺灣現在已經開始走壞了,如果走了美國路線,臺灣就完了。
電視教人什麼?殺盜淫妄,倫理道德沒有,正面的東西沒有,全是負面的,你把人都教壞了,叫人心壞了。人心怎麼壞了?電視教壞了,網絡教壞了。所以今天全世界的災難怎麼來的?電視跟網絡。沒有這樣的東西,這些東西送到你家裏,誰不看?從一家老少天天都看,天天接受這個教育,全是負面的,怎麼得了!所以到最後整個世界毀滅。我們講經用了電視,魔王波旬附體來找我,我都嚇一跳,我這裏供的牌位魔王波旬。他來責備我,說我沒有通知他,侵犯他的道場。我說沒有,我從來也沒有侵犯到魔王的道場,沒有過。他就說電視是他的道場,我們沒有通知他,我們也搞了衛星電視,也搞了因特網,侵犯他的道場。我就要求他大慈大悲,能不能讓你那個道場也講一點佛法,也講一點倫理道德,救救衆生。所以給他立了個牌位,每次講經都請他來聽。今天有沒有來我沒看見。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的道場。好在我們是沒有牟利,要牟利了那他更不答應,我們完全做好事利益衆生。這是講到弘法,現在很苦、很艱難,人心壞了,我們要明了。
「清初彭紹升」,就是彭際清居士,他說,「此經闡揚者少,實以無善本故」。這是真的,說的是真話,「誠哉是言」,他說的是真正實話,沒有好本子。《無量壽經》在日本的弘揚比中國殊勝得多,中國《無量壽經》批注只有兩種,日本大概有叁、四十種。可見得隋唐時代,日本這些出家人在中國留學,他們大部分是善導的弟子,跟智者大師學天臺的,浙江天臺山智者大師弟子,他們對這兩個人非常尊重。學《無量壽經》,但是他們也只選了一種本子,五種原譯本選魏譯的,康僧铠的本子。因爲這五種原譯本康僧铠翻譯的好讀,文章比較順,也很清楚,所以大家喜歡這個本子,日本幾乎完全都是用這個本子。現在他們的批注在《卍續藏》裏面有二、叁十種,還有沒有入藏的日本這些大德。我現在是請開林法師,在日本搜集日本的古注,把它做一個專集,《無量壽經》日本著述的本子,值得專攻《無量壽經》的同學可以做參考,多看看日本這些高僧大德,看他們的著作。
「是以宋王日休」,王龍舒居士,「清彭紹升」,就是彭際清居士,「魏承貫」,魏默深,這叁個人,「等大居士,均爲宏揚此經,先後而有會本與節本之作」。王龍舒居士這第一個會集本,彭紹升他做了個節本,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把它刪減了做成一個節本,做得好,文字很通順。魏默深,就是魏承貫,他是鹹豐年間人,也就是慈禧太後這個時候,他有一個會集本,五種原譯本統統都有。這個本子不錯,確實超過王龍舒的本子。我這個地方沒有,這個本子我們也把它印出來了。夏蓮居會集這個本子最早就是用魏默深的,用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訂、補充,最後還是覺得不太妥當,爲什麼?把人家東西改得太多了,這就不好。所以重新再會集,就是現在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才真正是《無量壽經》最完備的會集本,我們能夠遇到不容易。現在人的福報大,超過過去,這講我們的緣多深。這是善根福德,這是無量劫來,無量諸佛如來的加持讓我們讀到這個本子,讓我們遇到,這一生當中是決定可以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