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个诸位一定要搞清楚。现在佛教搞成宗教叫冤枉,奇耻大辱,怎么会变成宗教?现在人提起宗教叫迷信。如果照中国宗教这两个意思来讲,那佛教是真正的宗教。宗,前面给诸位说了,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是教育、教学、教化。宗教两个字合起来怎么讲法?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那用这个定义,佛教当之无愧。佛教里头没有神,宗教里头头一个要有神,创造宇宙的神,佛教没有。佛教释迦牟尼佛什么身分?老师,跟咱们中国孔老夫子地位一样。中国人尊重孔子为至圣先师,佛门弟子尊重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释迦牟尼佛是人不是神,菩萨是人不是神仙。菩萨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有情。我们是有情众生,他是觉悟的有情众生,我们没觉悟他觉悟了,是这么个意思。菩萨是佛的学生,早期的学生,跟我们的关系是学长,我们的老学长。老学长修得很好,他很有成就,他也有能力教我们。所以佛是教育。
隋唐时代,中国把这个释迦牟尼佛的教学正规化了。佛陀一生在世就像私塾教学一样,没有立制度,私塾形式,没制度的。到中国来就正规化、学校化了,就是丛林。丛林是什么?就是现在的大学。把它正规制度化。丛林里面就分科、分规矩了。丛林的方丈、主席就是校长,下面三个纲领执事就是三个部门,第一个管教育的,现在的教务长,叫首座和尚,他管教务;第二个训导,训导长佛门里面叫维那;第三个总务长,佛门叫监院。你看看现在一般大学它也是这个分法。唐朝时代,马祖跟百丈他们两个人把佛教,那在中国算是一次革命性的,正规化了。我在初学的时候,那时候没出家,方东美先生跟我讲过这个问题,他说中国佛教要能够再兴旺起来,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印度没有。丛林里面它开很多科目,所以首座和尚,首座很多,首座就是教授,称首座和尚那是教务长,称首座阿阇黎,这就是教授。分座讲经,这个分座就是分科,这个教室讲《华严》的,那个教室讲《法华》的,那个教室讲法相的,那边教室讲《楞严》的。每个经教它都有教室,有专门教授来负责讲解、来教导,外面学生来专修,所以丛林是大学。你们的基础教学是在你们自己道场完成,进入丛林那就是上大学。它是学校,怎么现在搞成这个样子!
中国古代帝王不迷信,从外国引进来的,对自己国家决定有利益,没有利益怎么会请人家?请来之后拜他为老师,真材实学,绝对不是提倡迷信。这桩事情,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得很好,这中国古人心量大,能够包容异族文化。就是指佛教,它不是中国文化,印度的,能包容。而佛教丰富了中国本土文化。为什么?儒学佛,道也学佛,真的把儒道境界都大幅度提升了,佛用儒、用道做基础,不用小乘了,所以这三家混合成一体。本来佛是独立一个派系,它由小乘到大乘。中国人也很厉害,小乘不要了,直捷入大乘。那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所以讲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儒释道三家,少一个都不行。中国这几千年来,佛教传到中国两千年了,两千年的社会长治久安就靠这三家。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晓得。既然出家,或者在家学佛,就是佛的真实弟子,有使命、有责任把佛教兴起来,回归到教育。一定要记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休息。它是教育,与宗教怎么样都连不起来,至少宗教有个祷告,佛教里头没有祷告。
经忏佛事到底怎么回事情,谁搞出来的?我那个时候曾经问道安法师,台湾的一个长老。因为他早年在台湾办了一个大专佛学讲座,利用星期天,每个星期天上课,这大专学生来学佛的,人数不少,最高的时候有八百多人。他请我去做总主讲,所以我跟大专学生结的缘就很深。最早大专讲座是台中李老师办的,我跟这些学生自然就有缘分。以后到台北,道安法师搞这么大的规模,找我去做主讲,所以海外的缘就结得深。以后这些人在国外留学,每个大城市都有,所以我的法缘就殊胜,他们就找我、约我,海外轮流去讲一圈,一个地方去讲一个星期,大概就要花七、八个月。广结法缘。结法缘好不好?也有好处,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好处不多。为什么?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很难成就。所以李老师就说过我,你这个到处走对你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没好处,我说我知道。怎么样对别人才有好处?住在一个地方不动,长期间教学就有好处。他老人家做出来了,在台中,一住到台中三十八年没搬过家,就住在那个地方。确实他没休息,但是他的课程并不密集,在台中讲经一个星期只讲一天。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为什么不多讲几天?听众没时间,大家都忙着生活。一个星期一天,他用这个方法,听众没时间。
我跟他老人家想法就不一样,所以我到台北,我一个星期讲五种经,一天讲一种。他喜欢听《地藏经》的,《地藏经》星期一讲,每个星期一来听;星期二我讲《弥陀经》,学《弥陀经》就到星期二;星期三讲《无量寿经》,讲不同的经。听众人多少没有关系,三个五个都可以,十个八个都不少。所以我就天天讲。讲的时间长,讲的时间多,讲的种类也多,讲了几十种经论。我用这个方法。在海外,这个经不能讲大经,大经讲一品,或者在里面取几段,精彩片断。因为外国人真的没有时间,工作非常忙碌,一个星期只有两天假,星期六、星期天不上班,但是星期天的下午他要准备第二天工作。所以他们的时间,星期五的晚上、星期六一天、星期天早晨,就这个时间,非常难得。你时间不能抓紧、不能配合他就没法子,一定要配合他们,随缘。所以讲的东西多、杂,他们喜欢学什么就给他们讲什么,而且精要简单,也不能细讲。
所以我们采取用网络,我们用网络大概有十几年了,这个就没有限制。二00三年元旦开始,陈居士今天在此地,她搞了卫星。我不敢相信。用卫星来传播,这个理念是方东美先生说的。我那时候跟他学经教,他就告诉我,这个工具非常好,要留意,如果有机会一定要用这个工具。这是个好工具,但是一般电视台它所播的内容是负面的,那就害众生。曾经我听他谈话,他是给教育部一些官员,官员到他家访问,那天正好我也在他家。台湾提倡复兴中华文化,所以教育部的官员向他请教用什么方法可以落实。他听了之后很严肃,沉默了有五分钟,然后告诉大家,真正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第一桩要办的事情,台湾那时有三个电视台,关闭,还有无线电的广播统统要关闭,报纸、杂志要停刊。这些官员听了之后,他说老师,这做不到。他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有这些东西文化怎么能复兴?这话讲得很深刻,我记得很清楚。以后那些官员曾经问,那时候美国是鼎盛的时期,这六十年前,美国国运是最盛的时期,世界第一强国,他们问了一句话,罗马也是会亡国,他说美国这样兴盛,将来一定也会亡国,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老师一点考虑都没有就说电视。就发出这个警告,告诉台湾,你们要小心,台湾现在已经开始走坏了,如果走了美国路线,台湾就完了。
电视教人什么?杀盗淫妄,伦理道德没有,正面的东西没有,全是负面的,你把人都教坏了,叫人心坏了。人心怎么坏了?电视教坏了,网络教坏了。所以今天全世界的灾难怎么来的?电视跟网络。没有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送到你家里,谁不看?从一家老少天天都看,天天接受这个教育,全是负面的,怎么得了!所以到最后整个世界毁灭。我们讲经用了电视,魔王波旬附体来找我,我都吓一跳,我这里供的牌位魔王波旬。他来责备我,说我没有通知他,侵犯他的道场。我说没有,我从来也没有侵犯到魔王的道场,没有过。他就说电视是他的道场,我们没有通知他,我们也搞了卫星电视,也搞了因特网,侵犯他的道场。我就要求他大慈大悲,能不能让你那个道场也讲一点佛法,也讲一点伦理道德,救救众生。所以给他立了个牌位,每次讲经都请他来听。今天有没有来我没看见。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的道场。好在我们是没有牟利,要牟利了那他更不答应,我们完全做好事利益众生。这是讲到弘法,现在很苦、很艰难,人心坏了,我们要明了。
「清初彭绍升」,就是彭际清居士,他说,「此经阐扬者少,实以无善本故」。这是真的,说的是真话,「诚哉是言」,他说的是真正实话,没有好本子。《无量寿经》在日本的弘扬比中国殊胜得多,中国《无量寿经》批注只有两种,日本大概有三、四十种。可见得隋唐时代,日本这些出家人在中国留学,他们大部分是善导的弟子,跟智者大师学天台的,浙江天台山智者大师弟子,他们对这两个人非常尊重。学《无量寿经》,但是他们也只选了一种本子,五种原译本选魏译的,康僧铠的本子。因为这五种原译本康僧铠翻译的好读,文章比较顺,也很清楚,所以大家喜欢这个本子,日本几乎完全都是用这个本子。现在他们的批注在《卍续藏》里面有二、三十种,还有没有入藏的日本这些大德。我现在是请开林法师,在日本搜集日本的古注,把它做一个专集,《无量寿经》日本著述的本子,值得专攻《无量寿经》的同学可以做参考,多看看日本这些高僧大德,看他们的著作。
「是以宋王日休」,王龙舒居士,「清彭绍升」,就是彭际清居士,「魏承贯」,魏默深,这三个人,「等大居士,均为宏扬此经,先后而有会本与节本之作」。王龙舒居士这第一个会集本,彭绍升他做了个节本,采取康僧铠的本子,把它删减了做成一个节本,做得好,文字很通顺。魏默深,就是魏承贯,他是咸丰年间人,也就是慈禧太后这个时候,他有一个会集本,五种原译本统统都有。这个本子不错,确实超过王龙舒的本子。我这个地方没有,这个本子我们也把它印出来了。夏莲居会集这个本子最早就是用魏默深的,用魏默深的本子重新校订、补充,最后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为什么?把人家东西改得太多了,这就不好。所以重新再会集,就是现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才真正是《无量寿经》最完备的会集本,我们能够遇到不容易。现在人的福报大,超过过去,这讲我们的缘多深。这是善根福德,这是无量劫来,无量诸佛如来的加持让我们读到这个本子,让我们遇到,这一生当中是决定可以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