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良以此經不但爲淨土群經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一大藏教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統統歸淨土,這在佛法裏頭說。下面又告訴我們,「實亦爲此界他方」,此界是我們這個地球,他方是他方世界,「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究竟菩提之法要」,這還得了嗎?這無比的殊勝,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方世界,近處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教區,多大?十億個銀河系。這十億個銀河系跟我們是一家人,爲什麼?同一個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區這麼大,不是一個地球,地球是一個村,這是小村。他方世界還包括十方一切諸佛剎土,換句話說,一切諸佛如來在他們自己教區教化衆生,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最後也是指歸到淨土。諸佛如來幾乎是公認,阿彌陀佛爲佛中之王,這個話真的。光中極尊,這個光可以指爲常寂光,常寂光裏面無量無邊妙覺如來,阿彌陀佛第一,這光中極尊。因爲常寂光裏頭沒有現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那個光中極尊,只有佛與諸佛方能究竟,等覺以下都不行,都無法體會。這是佛法所說自性極奧妙之處,真的是唯證方知,沒有契入這個境界,連等覺菩薩都不行。
「現在未來一切有情離苦得樂」,這個苦叫究竟苦,這個樂是究竟樂,不是一般的苦樂。離究竟苦,所有一切苦全沒有了,得究竟樂,所有一切的樂事他統圓滿了。這是佛陀教學終極的目標,就是幫助一切有情衆生離苦得樂。用的是什麼方法?底下一句是方法,離苦得樂是果,究竟菩提是因。究竟菩提是什麼?幫助衆生破迷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叫究竟菩提。「究竟菩提之法要」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妙絕了。佛在這個法會裏頭也把法要講盡了。離苦得樂之法,破迷開悟之法,講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講到究竟處,就講到極圓滿了。
發無上菩提心,還是經題上這五個字重要,這五個字是無上菩提心,是無上菩提心裏頭一部分,自受用,這最重要了。爲什麼?自己沒有得到受用,怎麼能幫助別人得受用?菩提心的體,《觀無量壽佛經》上說的「至誠心」,真誠到極處。真誠是不假、不虛,真是不假,誠是不虛,一絲毫虛僞都沒有。待人接物,修學世出世間一切法,都用真誠心,就是印祖所說的「誠敬」。印祖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萬分誠敬得萬分利益;換句話說,你學東西能得多少,全在你誠敬心。誠敬心的自受用是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清淨是真誠心,有染汙就不真誠,什麼東西染汙?有我就被染汙了。
末那是染汙,末那叫染汙意。第一個是我見,我見就是你的見解裏頭有個我。它從哪裏來的?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因爲一念不覺,從真心起了個妄心,妄心不是真的。這個妄心是業相,就是波動的現象,這一波動現象,頭一個起來的、出現的一個就是末那。末那是四個念頭結合在一起,第一個是我見,第二個是愛見,第叁個是癡見,第四個是慢見。就是你有這個見解,這叫四大煩惱,變成一個識,佛稱它爲末那識,也叫我見、我愛、我癡、我慢。這是強調有個我,你就有了我,有了我就迷了,把這個東西當作我,錯了。佛法裏有沒有真我?有,這個假我去掉,真我就現前。所以佛給「我」下了個定義,什麼叫做我?我有主宰的意思,我有自在的意思。我見裏頭沒有主宰,你完全受環境擺布,你不得自在,你沒有自由,你受的限製很大。所以真我,常樂我淨,這是性德。自性裏頭有真我,自己做得了主,自己得大自在,沒有任何障礙。所以,首先要破我見,因爲有我這個東西,清淨心就沒有了;這個東西放下,清淨心現前。這是第七識。
第六識是分別,分別就不平等,換句話說,我們要放下執著、要放下不平、分別,我們的清淨、平等就現前。這個東西一現前,唯識學家所說的,因上轉了,第六、第七轉了,第七識轉爲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爲妙觀察智,就是清淨、平等現前。八識跟前五識跟著轉,轉八識成四智,六、七是因上轉,五、八是果上轉。只要這兩個轉了,五、八連帶都轉了,就統統都轉了。八識轉爲大圓鏡智,圓滿的智慧。末那轉爲平等性智,真正融會在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融會成一體,末那。第六轉變爲妙觀察,妙觀察是權智,阿賴耶大圓鏡是實智。權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前五識轉變成無所不能,第六識無所不知。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這叫妙覺果位,這真正成就。
「是故念祖感恩圖報」,我沾黃老之光,他也把我帶入境界。我們感恩圖報,感佛恩、感祖師恩、感父母恩、感祖宗恩、感一切衆生恩。「發無上心,敬注此經」,這是依教奉行,爲人演說,「續佛慧命」。「虔祈兩土導師」,虔誠祈請本土釋迦如來、西方彌陀導師,這是兩土導師。「十方如來,上師本尊」,上師是現在教我的老師。「金剛護法」,四衆同學。「慈恩覆護」,希望這些人大慈大悲護持,讓這樁事情做得圓滿、做得成功。「威德冥加」,這有保佑。「冀此注釋」,我們今天演說、分享,一切能順利,沒有障礙。章嘉大師早年告訴我,我一生佛菩薩照顧。現前佛菩薩照顧,我們有一個固定地方,這佛菩薩照顧的,有個固定的地方就可以不動了。沒有,沒有就是靠不住,那完全看緣,居無定所,住多少時間自己不敢講。有一個地方就好了,我就不動了。佛給這個地方,我就知道我可以不動了。不動我就專弘一門,專講這部經,一遍講完從頭再一遍,爲大家做個樣子,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做這個樣子。「上契聖心」,這是理,聖心是理;「廣啓衆信」,這是機,這是衆緣。「凡有見聞,同入彌陀一乘願海」。這是念老跟我的一個願望,我們都希望一切衆生,有緣衆生在一生當中都能夠圓成佛道。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