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道自他不二。大乘教裏面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萬法萬物都是自心變現的,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佛又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宛然是自他清清楚楚,實際上呢?實際上不二。宛然是凡夫看到的,不二是覺悟人看到的,迷惑以爲是二,覺悟了就不二。

  「因他力而顯自心,從有念以入無念,正是本法深妙處」。這個道理太深了,有妄想分別執著的人不能契入,初學佛的人他聽不懂,愈聽愈迷惑,不但沒有利益,反而把他那點學佛的信心毀掉,他不相信,這佛教裏面的東西胡說八道。我初學佛的時候,遇到一位臺灣大學的教授嚴一平先生,以後他不教書,辭職了去開書店,藝文印書館,開書店發財了。他也很聰明,他知道錢會貶值,買房子、買房地産,在那個時候就是公寓裏面的樓層,他一共買了五十多個單位,發財了,沒幾年過世了。真是佛經上所說的,爲誰辛苦爲誰忙。自己沒這個福報,錢是別人的,你看看而已,你享受不到,又何必!

  我最早買這些傳統的書籍,這些古籍都到他書店去買,所以跟他很熟。那時候我學佛,我沒出家學佛,他就跟我談《金剛經》,他說真沒有道理,《金剛經》像兩桶水倒過來、倒過去,還是佛教裏頭很著名的經典,這都騙人。教授講的!我聽了笑笑,我也不跟他辯駁,那個辯駁我們辯不過他,他是大學教授。你就曉得多難。什麼原因?分別執著,嚴重的分別執著。佛法必須把分別執著放下,你就懂了。像《金剛經》這樣的典籍,分別執著放下還不行,還要不起心、不動念,你就看懂了,你才知道那個妙處!如果像兩桶水倒過來、倒過去,六祖惠能大師怎麼會開悟?怎麼會明心見性?所以這是高等知識分子給我們表的一個法,讓我們知道佛法難聞。人這一生短暫,他過世的時候大概不到七十歲,這一失人身又去搞輪回去了,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再得人身,才能再聞佛法?你愈想愈可怕。愈想我們自己太幸運,這一生當中能遇到,能搞清楚、能搞明白,這一生當中就能往生,就能把無量劫來,我們想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在這一生做了總結,不再搞輪回。要想不再搞輪回,你就真的要放下,不放下不行,不放下那是輪回業。七情五欲有一條放不下,就沒有辦法脫離六道,一定要知道這個東西是害,禍害,不是好事,我們還要迷戀,那就大錯特錯,真搞明白、搞清楚不再幹。

  「是故《彌陀要解》雲: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這句話深了,太深了,真谛語一點不假。淨土法門,既然是《華嚴》、《法華》之所歸處,換句話說,它在《華嚴》、《法華》之上,不在它之下。「華嚴奧藏,法華秘髓」,就是在了他即自,淨宗法門不例外。了是明了,是真正覺悟,自他是一不是二。這個話不能對一般人說,對一般人說,你學佛學了神經病,你怎麼自他都不分,怎麼認他作自,你胡塗了,你胡塗到所以然處。這個話要跟誰說?跟法身菩薩講。你跟法身菩薩講,他會點頭沒錯,一點都不錯;你跟人講,講不通。你跟窮人講了他即自,他無所謂笑笑;你跟有錢人說,你想占我便宜,你想奪我財産。所以像這些話,小乘經上決定沒有,佛不說。這個經不但是大乘,是一乘經,這些奧秘統統都說出來了。「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這話說得好,換句話說,你的心都不清淨,爲什麼?你還有自、有他,這是染汙;你還有自佛、他佛都是染汙。所以清淨心裏頭,佛也沒有,哪來的佛!

  《金剛經》上講得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應舍是什麼?放下,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是你的自性,你悟入自性才是真法。釋迦悟入了自性,對他是真法;他來教我們,對我們是假法,但是這個假的能夠引發我們的自性出來,把我們的真法引出來。真法引出來必須把那個假的丟掉,你的真法才能引出來,你永遠帶著他的法,你的自性就永遠見不到。這個道理深,這是真的,自性清淨心裏頭絲毫不染。佛不害我們、不騙我們,叫我們放下,放下才能見性,見性之後,你所悟的跟諸佛所悟的是一不是二。諸佛所說的一切經,就是你自性裏頭本有的,自他不二。他說的《華嚴》是我們自性華嚴,我們見性哪有不通達的道理!不要學就通達。他說的《法華》是我們自性法華,他說的淨土是我們自性淨土,他講的彌陀是我們自性彌陀,這才給你說真的,不給你說假的。所以怎樣才能夠明心見性?把一切虛假統統放下,真的就現前,別去找真,假的放下真的就現前。假的,起心動念是假的,分別是假的,執著是假的。

  大乘教裏面告訴我們放下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你醒過來了,六道是作夢。「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永嘉禅師《證道歌》上說的。六道從哪裏來的?從執著來的,叫見思煩惱,你錯誤的思想、錯誤的見解。換句話說,你對于一切法看錯、想錯了,六道就出現,六道是這麼來的。我們把見思放下,六道就沒有了,夢醒了。夢醒了是什麼境界?四聖法界。夢中是穢土、是染汙,省悟過來是清淨、是淨土,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境界現前。這個境界還不是真的,還是在作夢,我們六道是夢中之夢。淨土四聖法界怎麼形成的?是起心動念、分別造成的,我們能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四聖法界不見了,假的不是真的。又出現一個境界,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真的不是假的。真假標准是什麼?假的是會變的,真的是不變的。所以諸佛實報土永遠不會變,爲什麼不變?他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識,有分別執著就會變,所以境隨心轉。現在科學家提出以心控物,心可以控製物質現象,這把原理找出來。

  十法界因爲用心意識,所以它會變;一真法界不用心意識了,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實報土裏面的人沒有八識,他叫四智菩提,轉阿賴耶爲大圓鏡智,轉末那識爲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爲妙觀察智,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變成他什麼?變成他的神通妙用。他以四智菩提應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之感,就是衆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應的是用四智菩提來應。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用什麼方法來教你就用什麼方法,現身沒有一定,說法也沒有一定,活的,活活潑潑,這是妙用,這是一真法界。在一真法界裏頭還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四十一個階級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你可別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起心動念到不了這個境界,不能起心動念,隨著時間它自然就沒有。完全斷盡,這就是無始無明習氣完全斷盡了,就回歸到妙覺。回歸妙覺,《楞嚴經》上一句話,「圓滿菩提,歸無所得」,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裏頭本有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