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五集▪P3

  ..續本文上一頁隨順,就起煩惱,就有妄想分別執著,隨順沒有。阿羅漢、辟支佛隨順一部分,沒有完全隨順;到法身菩薩完全隨順,這是經上講的,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完全隨順。如果我們真的覺悟了,我們沒有證得初地,沒有證得圓教初住,我們怎麼隨順?我們能夠把一切萬事萬物都看成阿彌陀佛就隨順了,阿彌陀佛是性德,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這隨順!這個方法妙極了,讓我們凡夫也能隨順。一般大乘教裏頭,你沒有證到圓初住以上,你沒有辦法隨順。這個有辦法,博地凡夫,煩惱完全沒有斷,能隨順。這還得了!善巧方便是什麼?就是這個。我們真的要把念頭換過來,人人都是阿彌陀佛,我們沒有一個雜念,蚊蟲螞蟻阿彌陀佛,樹木花草阿彌陀佛,山河大地阿彌陀佛,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我們就隨順性德了。叁時系念法事裏面中峰禅師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遍法界虛空界從哪裏來的?是我心變現出來的。惠能大師說得很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阿彌陀佛就是自性,自性就是阿彌陀佛,能生萬法,萬法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萬法,我跟阿彌陀佛是一不是二,這個就是巧入無生。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真能夠落實,這還得了!那我們生在正法時期,不是末法。就像《仁王般若經疏》上所說的,《仁王般若經疏》上佛講的,佛那個時代,釋迦牟尼佛講經,有許許多多的人聽經,依照經典的教誨去修行,修行有證果的,這叫正法。佛不在了,這些弟子們在四面八方教化衆生,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真正依教奉行的,但是證果的人少了,沒有了,那叫像法。有講經的,有聽經的,不真修行,沒有依照佛經上所講的去修行,這叫末法。如果講經的人都沒有了,法就滅了,就滅法了,《仁王般若經疏》上說的。我們今天得到這個本子不容易,夏蓮老、黃念老不是普通人,普通人做不出來。宋朝王龍舒居士最初的會集本,王龍舒居士本迹因緣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看到傳記裏面記載,他往生的時候是站著走的,預知時至,站著走的,這個不是假的。蓮池大師、幽溪大師,這都是淨宗了不起的人物,他們批注《阿彌陀經》,引用《無量壽經》,大多數都是引用王龍舒的會集本,當然肯定這個本子,不肯定這個本子怎麼會引用他的。龍舒居士會集的這個本子,日本《大正藏》收入了,《乾隆大藏經》也收入了,入藏了,入藏就是得到這些高僧大德們肯定了,這是入藏的標准,非常嚴格。魏默深會集的本子是在鹹豐年間,本子會集得好。但是《大藏經》是乾隆時代編的,他跟乾隆距離很遠,差不多有一百年。但是這些本子都有瑕疵,都沒有辦法稱之爲善本。夏蓮居完成這個使命,這個本子成就了。我們今天得到了,只有我們這一代人得到,上一輩的沒得到,雖然這個東西出來了,流通量很少,本子不多。

  當時我剛剛學佛的時候在臺灣,李老師告訴我,律航法師從濟南到臺灣,那個時候他沒有出家,他是居士,他親近夏蓮居老居士,曾經聽講過這部經,這個本子帶了叁本到臺灣,所以臺灣只有叁本。他把這個書送給李老師,李老師一看到都知道,對于夏老很仰慕。那個時候在中國稱爲「南梅北夏」,這居士裏頭最出名的居士,南方梅光羲,北方夏蓮居,梅老是江西南昌人,夏老是山東人,他們兩個是老朋友,同參道友,關系非常密切。看到這個經本,前面有梅老一篇很長的序文,李炳老一看,這是他老師寫的。所以他在臺中,我知道印過兩次,應該是每一次大概是印一千本,所以流通量不大,講過一遍。他老人家還用眉注,他的批注我看得懂。我到臺中,這個本子就給我了,我非常歡喜,愈看愈歡喜,想講,他告訴我不行。我說爲什麼?他說這個本子有爭議,你講這個經,如果有這些老和尚來批評,你招架不住。所以我就改講《楞嚴經》,那個時候也印了一千本,這個書就結緣了。所以在臺灣流通量不多,不會超過五千本。這麼多年了,一直到李老師往生,我才把他的眉注本翻印出來供養大衆,有很多人沒有見過。那個時候我在美國,大家看到之後非常歡喜,就要我講。所以我第一次講會集本,李老師眉注的會集本,在美國、在加拿大,第叁遍好像是在臺灣。總共我講過十一遍。

  以後遇到了黃念老,他到美國去弘法一個月,那個地方的同修把他介紹給我。他到美國是以密宗上師的身分過去的,去傳密法的,是我們華府佛教會邀請的。這個佛教會在馬裏蘭州,距離華盛頓DC很近。當時同修告訴我要請一個密宗上師來傳法,我不贊成,我說淨宗一門深入,一心專修專弘,不要搞雜了。我就問了一句,我說你們請的上師是誰?他說黃念祖。這個名字我熟,這個名字很熟,一下想不起來,最後我就想到,是不是梅光羲的外甥、夏蓮居的學生?他們告訴我是。那趕快請他來,這個人不是外人,這人跟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李老師學的佛法是跟他舅舅學的,跟梅光羲學的,而他舅舅跟夏蓮居是非常好的同參道友。我說我們有關系,請他來,這樣我們就聯絡上了。聯絡才曉得,在海外弘揚這個會集本我一個人,在國內就他一個人,這聯絡無量歡喜!那只是電話,人沒碰頭,我們都忙,他一個月就回北京去了。我到北京去找他,第一次見面在北京,在他家裏,還有一張照片,現在印在這個書的前面。他把批注這個經本這段故事告訴我,非常辛苦!身體又不好,拼命把這部書完成,六年,這批注六年完成。我如果不講這個本子,大家看這麼多、這麼大的分量,不喜歡看了。現在人不願意看,怕麻煩,愈少愈簡單愈受歡迎。我要不去講幾遍,沒有人注意到,二老這一番度生的苦心沒有辦法伸張。所以我發心把它講十遍,一年講一遍,一遍一千二百個小時,一天講四個小時,叁百天,應該可以完成。這個樣子,大家對于這部經、這個批注就重視了,認真修學你得大利益,真的是不可思議!

  我們往下看,「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就是完整的,「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你說《觀經》,《觀經》只講兩樁事情,一個講理,一個講方法,其它的沒有講,這一部經方方面面統統都講到了。「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這讓我們認識這部經,它在一切經裏面是什麼地位?在淨土經教裏頭是什麼樣地位?登峰造極!「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個此法,我們可以肯定就是這個會集本,就是這一個集注,黃念老的集注。我們這個本子,非常可惜,趙樸老沒有看見,這叁樣東西他見到了;夏老會集的經我送給他了,他見到了,黃念老的批注他見到了,我編的科判他也見到了。我們科判印的是折疊本,折疊的本子,印得非常精美,我送給他的,他非常歡喜,這部經總算是圓滿了。現在我們把經、科、注合印在一起,這真的是圓滿!所以當來,這是釋迦牟尼佛末法九千年一切含靈(指的是六道衆生),皆依此法而得度脫,現在看是真的不是假的,鬼神都在修。「是知利濟衆生,此經爲最」,對于一切衆生最有利益的,真正能夠救苦救難的,這是第一經。「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執持名號這個方法,與般若、與性宗、與禅宗、與大乘相應,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從有念念到無念,從有生念入無生,不可思議!

  下面末後這一段,這是教起因緣最後一段,「大聖垂慈,特留此經」,大聖是釋迦牟尼佛。「經雲:當來之世,經道滅盡」,這個經是本經。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裏頭所說的,當來之世,經道滅盡,這是末法有一萬年,現在已經過了一千年。我們遵照中國老祖宗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周朝昭王甲寅年,從這個記載來計算,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叁千零叁十八年,跟外國人所講的相差六百年。中國過去的老一代統統用這個紀年,我們看最近的虛雲老和尚用這個紀年,谛閑老和尚也用這個紀年,他們的學生倓虛法師、寶靜法師都用這個紀年。正法一千年過去了,像法一千年也過去了,末法第一個一千年過去了,現在是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第叁十八年。換句話說,末法往後九千年,這個經管用,要靠這個。

  「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也就是說,九千年之後,佛的經典沒有了,在這個世間消失了,所以佛法是因緣生法,不能執著。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都不能執著,你執著就錯了。佛法跟世間法是相對而生的,世間法沒有了,佛法就沒有了。世間法是假的,我們知道,所以佛法也不是真的,一定要懂!統統都是善巧方便,從方便我們悟入真實,真實是什麼?明心見性是真實。自性裏面一法不立,但是它又能生萬法,雖生萬法,事有理空,相有性空,這個事實真相一定要懂。所以于一切法不可以執著,不可以分別,不可以起心動念,你在一切法裏頭得大自在!可以用這一切法去度一些還沒有覺悟的衆生,六道衆生。

  這一部經最後滅,所有經沒有了,《無量壽經》還在世間,還留住一百年。一百年之後這部經也沒有了,還有一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又住一百年。再一百年之後這個佛號沒有了,那真的是滅法了。滅法,佛還是慈悲,沒有佛法的世界,衆生可憐、衆生苦!怎麼辦?《地藏經》上我們看到了,釋迦牟尼佛把佛法滅盡之後度衆生的責任,統統委托給地藏菩薩,一直等彌勒菩薩降生,迦葉尊者將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給彌勒佛。迦葉尊者現在還在,在雞足山入定,有緣的人曾經遇到過他。佛法確實不可思議!「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將來在法滅盡的時候,最後這一百年只有這一部經,你要是遇到了,衆生遇到了,那有大福報!遇到這部經,遇到這個法門,隨意所願,你想得人天福報,行,你能得到;你想生天也行,也能得到;你想到極樂世界也行,可以隨你的意思,滿你的願望。「又法滅盡經中,亦具無量壽經,最後入滅之說。」《法滅盡…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