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得一分利益」。我們沒有誠敬心,一分利益也沒得到。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看你有幾分誠敬,你得多少利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原理,佛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看你什麼個想法。遍法界虛空界真的是自己,都是自性變的。

  我們看賢首國師的《妄盡還源觀》,過去我們一起學過兩遍。這一篇報告總共講六樁事情,前面叁樁就是講宇宙的源起。開頭,顯一體,第二,起二用。這個二用,宇宙現前了,我現前了,宇宙是依報,我是正報,這依正莊嚴。我從哪裏來的?宇宙從哪來的?這講得很清楚。第叁段講叁種周遍,宇宙這個現象有叁種周遍,我們自己身體,自身也有叁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通的。近代美國布萊登,這個人還在,他寫了一本書,有個同學買了送給我看,我看了叁分之一,還沒看完。書的名字叫《無量之網》,這個名詞很有味道。整個宇宙就像一個看不見、摸不到的電網,我們這一動,統統都知道,周遍法界。我們動個念頭,無論是有意無意都周遍法界,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不知道的,你瞞不了人。我們的起心動念,這心理現象,物質現象也周遍法界。物質現象是波動現象,沒有波動就沒有物質,物質永遠是在波動。現在量子力學家看得非常透徹,以前看到原子,物質是原子組成的,原子就是動的,從來沒有休息的,原子核,電子繞著原子核在動,沒有停過的。再分析,原子核是什麼,電子是什麼,分析成粒子、誇克,現在分析看到光子、量子,都在動,它這一動也周遍法界,信息周遍法界。所以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真叫牽一發而動全身,遍法界虛空界全都知道。

  我們這個身體是個接收站,也是個發射站。我們自己這個身體的波動現象發射出去,同時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它們的波動現象我們統統收到。收爲什麼不知道?機器有了故障,不是沒有收到,收到了,因爲有故障,所以你沒有感觸。故障要是除掉的話,你就全部都感觸到了。這個故障就是剛才講的叁種煩惱,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那就全靈光了,你一點故障都沒有。我只放下了執著,這個機器恢複了少分的功能,沒有完全恢複,大概六道裏面的這些波動現象你全知道,六道之外的不知道。如果再放下分別,六道之外的知道了,可能像這一個大千世界,十法界裏面的事情,你全知道。如果不起心、不動念,你完全恢複了,一點障礙都沒有,那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裏面一點點小事你都曉得,本能。本能是什麼?本能是性德,我們沒有離開自性,自性是我們的本體,性德能量不可思議,這個東西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所說的,近代不過叁十年,新興的一些量子力學家他們幫我們證明了,釋迦牟尼佛的話證明了。做出這些報告的人可能他們根本沒有讀過佛經,沒有佛學的常識,但是報告裏所說的跟大乘經上所講的一模一樣,這不可思議。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由上可見,彌陀名號即法界體」,法界的本體,法界的理體,「故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念佛的人很多,真正知道念佛功德的人可不多。知道念佛功德,你還會去打妄想嗎?你還會去想這世間拉拉雜雜的事情嗎?不會了。這一句名號,你肯定一分一秒你都會爭取。爲什麼?無量無邊功德,一分一秒都不肯放下。積功累德到哪裏去積?無過于持名念佛,這個功德太大了。一天二十四小時去打妄想,造業,造無量無邊罪業,念阿彌陀佛就積無量無邊功德,你看看你是幹哪一樣,你是願意造罪業,還是願意積累功德,這不就擺在面前!心裏頭真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己,就是自己本覺理性,這才是個真正念佛人。

  「又名號即衆生之本覺理性,起心念佛,是爲始覺。今所念之佛,正我本覺」。你看,我本覺,不是他,不是你,是我本覺,念阿彌陀佛是念自己的本覺。「故雲持名即是始覺合本」。我今天覺悟了,我今天明白了,從今天開始我得認真念佛,分秒必爭。真念佛的人,你跟他講話,他什麼態度?非常柔和,非常客氣,非常謙虛,合掌跟你「阿彌陀佛」,他就應你這句話。你跟他講多少話,阿彌陀佛。你懂不懂?阿彌陀佛。你不懂嗎?阿彌陀佛。懂嗎?阿彌陀佛。他就一句阿彌陀佛,這真念佛人,他裏頭沒有雜念。他的形象、他的音聲就是在度你,讓你看到你自己本覺的形象。本覺的現象就那麼可愛,聲聲都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無論你跟他講多少話,他就一句話回答你。故雲持名即是始覺合本。始覺跟本覺合一,始本不二。始本不二就是自他不二,自是自己,他是阿彌陀佛,我跟阿彌陀佛合起來了,不二。這個法門真是稀有無比!真正懂得的人他就會念,不懂得的人他不會念,念這一句名號被雜念雜進去了,全破壞了,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不是念佛沒有效果,是你不會念,是你夾雜著,你心不清淨。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淨念相繼」。我們的心不清淨,雜念多,煩惱多,習氣多,這句佛號常常念斷掉了,不知不覺忘掉了,不能夠一句一句的相繼。

  「是故念念相應,而念念即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是顯持名功德不可思議」。古人有一句話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所以蓮池大師作《彌陀經疏鈔》,他就把這叁方面都顧到了,《彌陀經疏鈔》最後一段是往生咒。念經不如念咒,經很長,咒很簡單。可是咒比名號字多得多,所以念往生咒不如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愈簡單愈好,愈簡單力量愈大,這個道理要懂。現在經要聽,爲什麼要聽?你不了解佛號功德,所以你要聽。你對西方極樂世界不認識、不清楚,雖然是相信,但是又有懷疑,真有嗎?所以信心生不起來。把經教搞透徹,搞清楚、搞明白,信心堅定了。堅定的信心,懇切的願望,跟阿彌陀佛已經合成一體,你自己還不知道,佛知道,真正有功夫的人知道,你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你自己知道?你完全沒有懷疑的時候,知道了。所以不知道,還是有疑在那裏,那個疑是連你自己都沒有發現到,疑根沒有拔掉。徹底明了的時候,疑根就沒有了。

  「又據密典」,密宗經典。念老集這個注子集得好,把禅宗、教下、顯教、密教這些經典統統都找出來,來注這個批注,好!所以這個批注是圓滿的*輪,真實的佛教概論。不但是阿彌陀佛的佛教概論,也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的佛教概論。比這個講得更清楚的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跟《無量壽》是一部經,《無量壽》講得簡單,《華嚴》講得詳細。我們過去幾年的時間都在講《華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照過去那個講的時間來計算,一部《華嚴經》講圓滿會超過二萬個小時,大乘教!《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濃縮,是《華嚴經》的精華,文字有多少不一樣,《華嚴經》文字多,《無量壽經》文字少,義理沒有兩樣,講的都是一樁事。

  密教經典裏面說,「六字洪名中一個阿字,功德已是無量」。他引用日本興教大師,這是東密的,也是一位祖師,日本密教的大師。「自阿字出一切陀羅尼。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你看這個阿字,無量功德!爲什麼?它從自性生的,自性本來就包含一切,圓滿的。這個現象也被現代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稱它作全息現象。我看這個報告,他舉一個照片做例子,這一張照片照的是個人像,他用兩道激光照這個現場拍攝下來的照片。這個照片洗出來之後,我們看不出什麼東西,看到裏頭一條一條的,條紋,但是在激光一照的時候就很清楚,這是個人像。把這張照片分成兩片,剪成兩片,每一張照片都是完整的人像,不是一半一半的,它是完整的。你把它撕碎,撕成很小,一百片、二百片,你拿到激光下照,它還是完整的,永遠是完整的。這個現象大乘經上說過,被現在人發現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告訴我們,一粒微塵裏頭,微塵是個物質,裏面有什麼現象?有整個宇宙的現象,就跟那個全息照片一樣,全息照片照一個人。宇宙之間,任何物質,再小的,一個原子,一個電子,一個光子,它裏面的物質現象都是全宇宙的物質現象,裏面的信息現象也是全宇宙的信息現象。現在科學發達,一個小小的芯片,像指甲這麼大,裏面可以容納一部《大藏經》。稀不稀奇?不稀奇。人家比這個小得更多,容納是全宇宙的,你怎麼能跟它比!一個道理。這些事相都被現代的科學家證明了。所以一個阿字,別說一個阿字,任何一個字,裏面都含攝一切法。阿這個字在密宗裏頭,所有咒語裏面統統都有,多半都放在第一個。功德無量!所以這個阿字出一切陀羅尼,陀羅尼是咒語,一切咒語以阿爲根本,我們講元音(元音)就這個意思。自一切陀羅尼生一切佛,這是一切佛,用持咒這個方法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前面我們講,用念佛的方法把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就成佛了。所以念佛不容許夾雜妄想分別執著,不可以夾雜。念佛不夾雜執著,這個人成阿羅漢;念佛不夾雜分別,這個人成菩薩;念佛沒有起心動念,這個人成佛了,不就這個嗎?我們這用念佛,阿彌陀佛四個字,他那念咒,咒語都很長,觀世音菩薩大明咒也有六個字,我們中國人翻譯的「唵嘛呢叭咪吽」,阿彌陀佛比它簡單。

  我早年跟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傳給我一個六字大明咒,觀世音菩薩的「唵嘛呢叭咪吽」。另外還傳給我叁個字的一個咒,「唵阿吽」,這叁個字也是遍法界虛空界,跟阿彌陀佛是一個意思。我學佛的時候,年輕,喜歡問,問老師,這個咒什麼意思?我不懂意思我念得就沒有興趣。阿彌陀佛是梵語,也是咒。釋迦牟尼佛爲我們解釋,解釋得很簡單,無量光、無量壽,這個名號是這兩個意思。我們從光跟壽就曉得,它是整個宇宙。光是空間,壽是時間,時間跟空間所包有的就是宇宙,這是阿彌陀佛的意思。唵阿吽是什麼意思?是十善業道。唵是身體,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身叁、口四、…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