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十叁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沒有不講淨土叁經的,沒有不勸人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想想,這一句名號是不是佛知見?如果自己的身心跟這一句佛號融合成一體,這是不是入佛知見?念念放般若光,一點不錯!世尊在《大集經》上贊歎,持名念佛是無上甚深深密禅,禅宗達不到的地方它能達到。

  在中國古大德當中,永明延壽大師,禅宗大徹大悟,回過頭來修淨土,信願持名,成爲淨土宗第六代祖師。他老人家這一提倡,禅宗裏面有許許多多人都念佛。他提倡禅淨可以合起來修,叫「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他是什麼意思?看到參禅那些人不能成就,但是勸他念佛,他面子放不下。所以就提出一個方法,參禅兼修淨土,那邊不能成就,這邊還能成就。祖師這個話用意我們要清楚,如果你是個老實念佛的人,他絕對不教你再修禅。這個話是勸修禅的人說的,不是對淨土的人說的,淨土要一向專念,別搞其它法門夾雜,你才能有成就。千萬不要聽他的話,有禅有淨土,還得學點禅,不學禅靠不住,你就錯了。

  「密教謂聲字皆實相」,聲是音聲,阿彌陀佛,字是文字,音聲、文字都是實相,所以念佛名就是念實相。我看過一個光盤,最近看的。臺灣大學的李校長,他做了個試驗,讓這些小朋友用手指認識字。字寫在紙上密封,讓小孩用指頭按著裏面是什麼字,都能夠說得很准確,把這個字念出來,打開看,果然不錯。一般人都有這個能力,大概能力最強的是八、九歲這個時候,到十二、叁歲就比較差一點,再大就不行了。六、七歲的時候就有這種能力。他們寫,唯獨寫這個「佛」字,小孩看不到字,他手摸的時候它放光,放光,看不出來字,打開一看,佛。他們就在試驗,佛,把人字邊去掉,也是弗,他就念得很清楚,他不認識,他把它寫出來,長那個樣子寫出來,跟裏面一樣。換個「耶稣」,耶稣也放光,也看不清楚。他說這些真正有修行的聖人,他們的名號都不可思議。這個光盤都放出來,做實驗的時候給我們看,真的,不是假的。佛,寫個阿彌陀佛、彌勒佛,都看到光。所以「聲字皆實相」,從這裏可以證明。如果這個字寫得不完整,有的缺一筆、缺一劃,他都能看得清楚,沒有光;一筆都不缺的話,就看不見,就看到光。

  「故念佛名即是念實相,持名念佛,無異實相念佛。」這個結論結得好!念阿彌陀佛就是實相念佛,持名念佛就是實相念佛。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我們今天念佛是不是實相?不是。爲什麼不是?我們的心雜亂。什麼時候與實相相應?心清淨了,念佛有了功夫,就是念得純熟,萬緣放下,能所頓空,跟實相完全相應。由此可知,放下雜念比什麼都重要。要想放下雜念,必須要有能力不受環境幹擾才行,讓清淨心現前。平常有很多事情,繁雜事必須要處理,跟念佛有沒有妨礙?初學的人有妨礙,功夫深的人不妨礙。初學的人沒有智慧,所以處理事情是用心意識,那當然受幹擾。念佛功夫深的人,他處理事情是智慧處理,他不用心意識,你跟他說什麼事情他都清楚,他都明了,不會産生錯誤,心地清淨不染汙,那個時候行。如果自己沒有到這個功夫,怎麼把功夫提升?要把事務減輕,辭掉,真的先成就自己。美其名爲弘法利生,死了之後還搞叁途,錯了,大錯特錯!

  我們今天究竟怎麼辦?我們真的是凡夫,不是聖人,心不清淨,要聽印光大師的話,小道場,人數不要超過二十人,事情就少了,就能清淨。事情搞多了,道場愈大,麻煩大了。爲什麼要搞那麼多事情?所以,萬萬不能擴大道場。爲什麼?真修行人太少了。李老師以前說過,大部分學佛的人是來消遣的,沒事幹,來消遣的,不是真學佛,學著玩的,這不能成就。所以道場不能擴大。要不要多建道場?千萬別幹傻事。你要建個道場,你得要負責任,誤導衆生那就是地獄罪業,多可怕!十方信衆捐助這些錢,你隨便把它處理,你要背因果責任。如何能不背因果責任?學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一生,四衆供養做一樁事情,印經流通,這個好!我們今天除印經之外,包括做光盤。印光大師除印經也印善書,不是佛經,只要是勸善的,對社會有好處的,他都做。儒家的書、道家書他都做,都印,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別的地方道場我們到處送,到處去供養,這是好事情。他拿去賣也是好事情,賣只要有人買就行,他買來去看、去讀,都是好事情。所以,建道場難,太難太難!我這一生不敢建道場,爲什麼不敢建道場?怕墮地獄,你們有膽量不怕墮地獄的,你們去建去,我不敢贊同。我非常欣賞印祖講的,二十個人小道場,很容易維持。大家在一塊一起學習經教,念阿彌陀佛,一個方向,求生淨土,親近彌陀。這二十個人成就不得了,二十尊佛,還得了嗎?

  講經是好事情,學會講經,我也是老師指導的,我能依教奉行。我在任何地方講經,過去,所有同修的供養我都供養常住,我自己一分錢都不拿走。所以法緣好,大家都喜歡請我講經,爲什麼?我不拉他的信徒,我不要他的錢。我的旅費、一點簡單的生活,常住給我,請我的這個道場他給個紅包給我,這個我收。信徒所供養全歸常住,歡喜!信徒有皈依的,我代表做皈依,皈依證由老和尚發,都是他的皈依弟子,不是我的,名利都不沾邊。自己一個人生活很簡單,一生沒有一個地方住,過流浪的生活,好!無牽無挂,無有顧慮。

  早年在景美建立一個圖書館,是韓锳居士搞的,曾經有一度也感覺到很煩心,她想不做了,告訴我。我說好吧!妳要不做,我們把圖書館捐給當地的區公所。我說我不要,我不敢、不做這種累贅的事情,妳要做,妳繼續做下去,妳不做,捐給當地政府。韓館長往生之後,出家人都跟她出家的,不是跟我出家的。有一部分,二、叁十個人沒有去處,所以我們在澳洲建了個淨宗學院,一個淨宗學會,收容他們,讓他們有個好環境去進修。今年十年,月底我會去一趟,把這個院長辭掉,學院統統供養給大家,供養給悟字輩,供養給他們,希望他們好好的修行,將來有成就。依照這一部經,一句佛號,沒有一個不成就。我們要能相信,深信不疑!經上,特別是念老的這個批注,對于念佛的功德、念佛的方法、念佛的成就,講得太清楚了。真正把它聽懂了,聽明白了,依教奉行,將來都是阿彌陀佛真正的弟子,將來我們再聚會的時候,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你去不了,是你自己責任,你自己不聽話。你真肯聽話,下一會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無比殊勝。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十叁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