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二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根清淨一塵不染。一般講放下執著,清淨心現前;放下分別,平等心現前;放下起心動念,正覺現前,能講得通。凡夫修行,不能頓舍,一步一步的放,總得要放下;如果要不放下就有名無實,沒有真正依教修行。諸位要記住,修行就是放下,連經教都不能執著,「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是佛在《金剛經》上說的。《金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的總綱領,句句話都非常重要。這叁種莊嚴入一法句,就是阿彌陀,用梵語來念就是阿彌陀佛。

  「故經題中標無量壽德號,則法藏因地願(四十八願)行(五劫修行)與果地佛德」,就是成佛以來到現在十劫。這個十劫的時間,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接引無量無邊諸佛剎土裏面的衆生。上面到等覺菩薩,下面到地獄衆生,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修行、去證果。成就的妙覺如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沒有法子計算,十劫,你說這個功德多大!佛菩薩加持你,他真有東西加持你,願加持你、行加持你、果加持你,這到哪裏去找!阿彌陀佛加持一切衆生是平等加持,沒有分別、沒有厚薄、沒有先後,一切都是平等的。問題就是我們自己肯不肯接受?不相信不接受,相信了不了解,還是沒接受,了解之後沒有真幹,依舊沒有接受。所以我們要有信、要有願、要有行就全接受,全接受你必定往生極樂世界,這還能錯得了嗎?生到極樂世界就成佛了。

  我們生凡聖同居土,雖然煩惱習氣沒斷,得阿彌陀佛願、行、德的加持,你決定不會退轉。不會退轉是什麼意思?你阿賴耶裏面的習氣絕不起作用,它起作用你就退轉,不起作用了。無量劫來阿賴耶裏頭含藏的業習種子不曉得有多少,沒有緣,所有一切種子的緣全斷了,時間久了自然沒有了。這要多長時間?叁個阿僧祇劫。所以要在極樂世界住多久?肯定住滿,無明煩惱習氣才斷幹淨。肯定在那邊證得妙覺位,再圓滿的回歸常寂光,這是阿彌陀佛的本懷。末後這一句,念老在這裏給我們做了總結,「題中標無量壽德號,則法藏因地願行與果地佛德,極樂之依正主伴,全部經旨,攝無不盡」,都在無量壽裏頭。

  下面第五段「莊嚴」。我們看批注,「莊嚴者,《探玄記》曰:莊嚴有二義:一是具德義,二交飾義」。具德,它具足一切的功德,這叫莊嚴。第二種交飾,交是交互,飾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裝飾,美不勝收。「故小本曰: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一句在小本上重複很多次,無論是依報、是正報、是果德、是修德,法法皆是無量功德莊嚴。德是性德,自性本具的,不是從外頭來的,大家都一樣,人人都平等,沒有絲毫差別。我們修,性德就顯露出來;我們不肯修,它就被煩惱掩蓋住了。修什麼?總的來說就是放下,把煩惱習氣統統放下,性德自然流露。

  最明顯的、最小的,人天的德行,這個不高。在中國,我們老祖宗講的五倫是性德,不是哪個人創造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自性裏頭本具的。父子有親,這是什麼人建立的?沒人。爲什麼?父子有親畜生都有。你看看畜生,小貓、小狗,你細心觀察,小狗生出來,你看牠母親多愛牠。小鳥,你看鳥窩裏頭,老的鳥照顧很周到,也是怕牠的兒女受到傷害,牠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牠要保護好。在動物裏面你都能看到。人哪有不愛兒女的?最明顯的是小孩在叁、四個月,他不會講話,你看他的態度、你看他一舉一動能看出來,他對他父母的愛,那沒人教他。這是什麼?天性,這叫性德。

  中國的文化起源就從這裏,這起點,中國人懂得教育,這個話是湯恩比講的。中國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效果,中國的教育就從這裏開始,父子有親,親愛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我常常跟大家做報告,第一個目的,這種親愛如何保持一生不變。第二個目的,是把這個愛發揚光大。愛父母,能夠愛家族、愛兄弟姐妹,再擴大愛宗族、愛鄰裏鄉黨,再擴大就是愛族群、愛國家。儒家講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這《弟子規》講到這裏。佛法不是的,佛法的愛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對一切衆生沒有不愛的。爲什麼?只有大乘佛法肯定了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愛一切衆生原來是愛自己,害一切衆生原來是害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這還得了嗎?

  《往生論》上說,這接著看,「稱極樂叁種莊嚴,已見前」,這叁種,念老在這個批注裏頭引用多次,所以我們就很熟悉。叁種莊嚴,第一個國土莊嚴,第二個佛莊嚴,第叁個菩薩莊嚴。這已見前。「細論則有廿九種莊嚴,文繁不引」。我記得上一次我們學習《大經解演義》,二十九種莊嚴我們都學了。「今本經曰: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我讀這個經文,我深有感觸,我們時時刻刻不能離開佛,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們要學佛「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從自身做起,影響環境。一切法都有個開端,不從本身做起是決定不能成就,自身做起肯定會影響周邊。這個理論與事實真相,現在量子力學家也說出來。我們沒有做,爲什麼沒有做?我們對它了解不夠;如果有透徹的了解,我們肯定去做,就像諸佛菩薩一樣。「莊嚴衆行,又」,這經上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這個我是法藏比丘說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上做的,真幹。

  莊嚴佛土清淨之行從哪做起?我們要曉得,依報永遠隨著正報轉。我們今天居住的地球災難這麼多,什麼原因?爲什麼過去沒有?過去有災難,很少,哪有這麼頻繁!什麼原因?過去的人心好,人的行爲好,所以他居住的依報環境也好,就這麼道理。現在的人心比不上過去,不要說太遠,叁十年前,爲什麼說叁十年?叁十年是一世。你看我們寫世界的世,叁個十,叁十年叫一世。這一世跟上一世比差遠了。叁十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經,香港很可愛,現在完全變了,人情味愈來愈淡薄。你看香港人居住在同一個大樓,甚至于在隔壁,住多少年了不知道隔壁姓什麼,見面都不打招呼,很多。叁十年前有沒有?有,比現在情況好,現在不如叁十年前。

  這種情形也難怪,香港人爲了謀生活,工作繁忙,居住的環境都很小,早出晚歸。晚上回來精疲力倦了,回來就休息而已,活動的空間都在外面。環境造成的,教育造成的。現在教育是什麼?是電視、網絡、媒體它在教。教什麼?都教貪瞋癡慢疑。仁義禮智信忘得幹幹淨淨,提起仁義禮智信非常陌生,這什麼意思不知道。社會會變成這個樣子,地球會變成這個樣子,不是沒有原因的。變化這麼快、這麼迅速,那是教育的工具腳步太快了。現在用電視教、用網絡教,送到每個人家庭裏面去教,這還得了嗎?哪個不看電視?哪個人不用網絡?哪個人不造嚴重的罪業?過去我們聽古人兩句話,其實印象很模糊,古人告訴我們,「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爲先」。從小老人教我們,我們印象深刻還能記得,還能說得出來,實際意思很模糊。

  今天我們看到這個世界,陳靜瑜居士她一份資料送給我看,告訴我,世界衛生組織最保守的統計,全世界每一年墮胎五千萬人。這就是殺人,一年要殺五千萬生命,殺的誰?是自己的兒女。這個比例等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次世界大戰四年多,總共差不多死五千萬人,一年是一千萬,現在一年等于二次大戰四年死傷的人數。兩年就一個億,這個世界你說沒有災難,怎麼可能?造這麼重的業,讓我們想到「萬惡淫爲首」,我懂得了,我明白這個意思了。以前這句話真的不懂,還會以爲古人講得是不是過分了一點?現在你看這個局面,一點不過分,淫底下是殺,還得了!這個帶來世界毀滅性的災難,第一個原因,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災難。你說這個事情多可怕,能不能避免?無法避免。你想超度,很多都不接受,那個怨恨太深了。

  怎樣把人喚醒過來?我看只有大災難,災難爆發之後後悔莫及了。喚不醒,迷得太深、迷得太久。我們自己很慶幸,在這個時代能遇到佛法,能遇到這部經典、這個法門,自度肯定沒問題。度他就像經裏面所說,有緣人,什麼叫有緣人?他能聽得懂,他能相信,能依教奉行,願意求生淨土,這就有緣人。每個人緣的淺深又不一樣,緣深的這一生決定成就,緣淺的種一點善根。這個種善根非常重要,有善根,將來一定得度,沒有善根,得度的緣分就沒有了。所以「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衆行」是我們眼前迫切需要的工作。

  「極樂國土,如是功德莊嚴不可思議」,這部經典裏面介紹得非常詳細。「又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這些經文,正如念老所說的,「如上所引,正顯經題中莊嚴之義。蓋法藏」,法藏就是阿彌陀佛的前身,法藏比丘、法藏菩薩,他「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就是以大願、大行功德成就了極樂世界。「莊嚴衆行」,衆行不外乎四十八願,他五劫修行願願都圓滿了。所以「是其殊勝願行」,莊嚴衆行是殊勝願行。「因行獲果」,果是極樂世界,「故曰: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淨之行」。「果感樂剎」,極樂世界,「故曰: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阿彌陀佛的因行給我們很大的啓示,他的成就沒有別的,就是老實、聽話、真幹,他成功了。

  他的老師世間自在王如來,當然他在佛面前出家修行,那個時候已經有非常好的根基。這個根基當然是無量劫修行累積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所以有很多人講,法藏出家那個時候已經是法身菩薩,這個話能不能相信?可以相信。世尊在經典裏面告訴我們,我們對淨宗法門能信、能生歡喜心,喜歡聽經,能夠理解,發願求生,佛說,這個人過去生中已經曾經供養無量諸佛。這一生遇到緣,得到無量諸佛的加持,你才能夠信解行證,這個證就是往生。可見得不是偶然的,沒有偶然的事情。我們對自己過去不知道,爲什麼這個法門許多人接觸到不相信,有人一接觸到就很歡喜,這個裏頭當然有原因。接觸生歡喜,過去有根,有善根,即使在臨終,臨命終的時候,一生不相信,到臨命終時聽到這個法門,一聽也歡喜,馬上就接受。

  我早年在美國,看到周廣大居士,他還不是個居士,我們稱他周廣大先生。在美國開個面包店,人非常老實忠厚,沒有宗教信仰。臨終得的是癌症,醫院放棄治療,家人這才到處求神、求仙,希望有奇迹出現。那個時候華府佛教會剛剛成立,我們有緣遇到了,華府佛教會成立請我去做會長。我們同學接受周廣大的眷屬,他的妻子兒女邀請,到他家裏去看他,我們同學去看他。看的時候覺得確實不行了,恢複健康似乎不可能,就把極樂世界講給他聽,念佛的好處,求生淨土。他聽了真歡喜,一生聞所未聞,馬上就告訴他的太太兒女,不要再給他求什麼醫生治療,不要,你們統統念阿彌陀佛幫助我往生。你看講這種話。大家給他日夜幫助他念佛,叁天往生了,瑞相稀有。這一念佛的時候,他告訴大家,疼痛沒有了。那個病是很痛的,痛苦沒有了,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叁天往生。這是什麼?四十八願裏頭有,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念十念皆能往生。這個要不是過去生中修過這個法門,善根深厚,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要懂得,我們看到跟經典來對照,然後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的善根一定很深厚。如果不深厚,怎麼會喜歡這個法門?怎麼能夠把其它法門都放下,不想再學,不浪費時間?若不是無量諸佛如來威神加持,做不到。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一樣,不能勉強。自己如果曉得了,我的善根福德因緣還不夠,有沒有辦法把它加深?行,你勇猛精進就能把善根福德給補足,這可以做得到;不發勇猛心是做不到的。所以,你得要真信,不能有絲毫懷疑。後頭有叁句說,「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我們能理解、我們能相信,我們聽到了,對西方極樂世界就生起無限向往的心,真想去。

  「又經中榮色光曜,不可勝視」,這是你眼睛所看到的,光明世界,「無量光炎,照耀無極;白珠摩尼以爲交絡,明妙無比」,這裏頭都是舉的經文上描繪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華果恒芳,光明照耀」,恒芳,說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爲什麼?它裏頭沒有變化。我們這個世間的花果,隨著節氣變化,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樹葉就落了,它無常。極樂世界這些植物恒常,不變,永遠像春天一樣,花果都非常茂盛。而且光明照耀,都放光,極樂世界是光明世界。「隨風散馥,沿水流芬」,這是講花果之香,聞到香味、嘗到果味都幫助你斷煩惱、消業障、增長智慧,這叫功德。「無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奇妙珍異」,我們這個世間沒有,他方世界也沒有,極樂世界這些珍異奇妙「周遍校飾」,到處都是,「光色晃曜,盡極嚴麗」。有人看到這些經文不想去了,爲什麼?修行要修苦行,極樂是花花世界,這地方怎麼能修行?所以那是一類喜歡修苦行的人,他看到這個地方不想去,這沒有緣分。

  我們這個世間花花世界是什麼?是人頭腦想出來的,是設計出來的,是自己把它建造出來的,它不是真的。極樂世界一切莊嚴,沒有人去想,沒有人設計,也沒有人施工,怎麼成就?無量功德莊嚴成就的,自然成就的。就像我們這個世間,佛在講經的時候常介紹我們,欲界天,欲界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第六層。第五層化樂天,那個裏面所有一切受用全是自然變現的,沒有人去想它。那是什麼?福德的自然成就。極樂世界是功德的自然成就,不一樣,比福德要殊勝太多。一般修行人怕這些物質享受,爲什麼?這裏頭會起貪心、會生煩惱、會墮落。極樂世界現在在受用是第一,人間天上都不能跟它比,他會不會起貪心?會不會生煩惱?不會。爲什麼不會?每天在阿彌陀佛大講堂裏頭上課,所以他不會迷惑。又何況,所有一切物質現象沒有不說法的,流水的聲音都說法,說什麼法?想聽什麼法它就說什麼法;想聽《華嚴》,它在這裏講《華嚴》;想聽《法華》,你聽的就是《法華經》。我們曉得,極樂世界所有一切依正莊嚴全都變成媒體,全都是給你正面的,沒有負面的,全都是性德自然流露,所以美不勝收。你阿賴耶的業習種子自自然然就消失掉,沒有助緣幫助它現行。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盡極嚴麗」,莊嚴,麗是美麗。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二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