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關。我們起心動念要負責任,起一個惡念,說不定別的地方就有災難發生,不可以起惡念。什麼是惡念?貪瞋癡慢疑,佛教說這是五毒,這個念頭不好,對自己身心有傷害,對世界帶來災難。貪心感應的是水災;瞋恚感應的是火災,火山爆發,地球溫度上升。我們遇到不高興,發個脾氣,你想我又把地球溫度增加一點了,真的是這樣的,不可以的。愚癡是風災,傲慢是地震,懷疑麻煩更大,我們講山崩地陷,地陷下去了,這是懷疑。懷疑對人身體,免疫能力破壞了,信心增長免疫能力,懷疑破壞免疫能力。這叫存心。現在人普遍都是貪瞋癡慢疑,情緒都是怨恨惱怒煩,不好。造作,言語、造作都是殺盜淫妄,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沒有災難?如果我們能夠用真心,這災難全化解了。這十五個字不得了,走到全世界你到處都看見。
前幾天有個同學送了一份資料給我看,是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一個信息。最保守的估計,全世界每年墮胎五千萬,兩年就一個億。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年多,差不多四年半,戰爭死了多少人?死了五千萬人。現在墮胎一年就等于第二次大戰死亡人數的總數,這還得了!這殺的人不是別人,是自己的兒女。世界災難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我看到這個報告,我知道這是災難第一個因素,這不得了。所以我想想古人兩句話,我一生都沒搞懂,看到這個我明白了。古人講兩句話,「萬惡淫爲首,百善孝爲先」,我以前不懂這個。這個淫底下有殺,殺什麼?殺自己的兒女。一年殺五千萬,兩年殺一個億,這個世界能沒有災難嗎?太可怕了。爲什麼世界會變成這樣的?你仔細去觀察、仔細去思惟,你就全都明白了,你一點都不疑惑。
我們今天首先救自己,救自己首先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不吃虧。有人怕,我用真心,人家欺騙我,我這日子怎麼過?你的日子過得比別人都快樂,比別人都幸福,你絕不吃虧、絕不上當。我出家的時候老師教我的。我學佛,不是學佛,根本就沒有學佛這個念頭,我是跟老師學哲學。老師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這個課程是佛經哲學,我才知道佛經裏頭有哲學,所以我是學佛經哲學入門的。以後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勸我出家,要我學釋迦牟尼佛,我很聽話。在當時,一般人說出家不學經忏佛事沒飯吃,講經沒人供養。所以寺廟裏頭沒有講經的,經忏佛事挺興旺。我不幹這個事情,我出家到今年五十叁年,沒餓死,也沒凍壞。這是給出家同修做一個榜樣,好好的跟著釋迦牟尼佛走,走他老人家的老路子,就是講經教學,做個義務的教師,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因爲佛陀教學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也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學都歡迎。所以佛弟子當中,有很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在裏頭。他沒有勸大家要放棄宗教,沒有,因爲你的信仰跟學佛是兩回事情,不發生沖突。學佛是什麼?學佛是學做人、是學智慧,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所以,佛不要求信仰宗教的人要改變信仰宗教,那個錯了,那完全是錯的,這是在經典上處處都能看到的。大家《地藏經》念得很多,你們看看《地藏經》裏頭有婆羅門,婆羅門不是佛教,現在叫印度教。還有印度許許多多其它宗教的,都跟著釋迦牟尼佛學習。
只要我們用真心,那就是行中道,要把心定在中道上,「不落二邊」,分別、執著永遠離開,「當相即道」,在你心目當中沒有一法不是道。「即事而真」,迷的時候,知道這些事相是虛妄的,悟的時候,曉得一切事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真的。所以「淨念相繼,即念離念」,離念即念,這一句佛號永遠不中斷。自己到念成就了也不中斷,爲什麼?給別人做好樣子,讓大家都知道念佛,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下面一尊,「製行」。製行,製是製止,「表嚴持淨戒,製惡行善」,這個製是製止,止惡行善。「又念佛即是持戒,是製行義」。念佛持戒叫道共戒,你看,心裏頭是阿彌陀佛,決定不會有殺盜淫妄的念頭,心是阿彌陀佛,怎麼會有殺盜淫妄!所以念佛,戒律全在其中,不必再去念著持戒,用不著,戒律全在裏頭。一切衆善都在裏頭,善戒全在這一句佛號裏頭,要明白這個道理。
第十六位「解脫」菩薩,「表滅除結縛」。結縛是煩惱的代名詞,結縛讓一個人不自在、不自由。說解脫,把煩惱解除了,煩惱解除;脫是脫離苦海,脫離生死、脫離輪回,有這個意思,所以叫做解脫。「如經雲:身獨度脫,獲其福德」,身心自在。戒律著重在身,身不犯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口也在身上,所以說身,口也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就是身叁口四,一句佛號統統把它攝受,心裏頭只有佛號,貪瞋癡也沒有了。由此可知,這一句佛號把十善業全包了,五戒也全包了,五戒十善就一句佛號統統都攝受在其中,這個人就是有福、有德。「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長壽泥洹之道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你都得到了。「又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值是遇到,斯經就是這本經。你要是能夠遇到這本經,認真去學習它,你一生隨意所願;這句話就是說,事事如意,有求必應。無論什麼人,只要遇到,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沒有一個不得度的。這個度是指的六道輪回,你有能力超越六道輪回、有能力超越生死。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證得長壽泥洹之道,這是阿彌陀佛對一切衆生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
所以這部經不能不學,這部經不能不講,學了之後希望大家常常爲別人宣講。第一遍我們講完了,一千二百個小時現在做成了光盤,經本跟光盤都有,可以好好去聽。現在我們講第二遍,預定一年講一遍,還能住世幾年就講幾遍。其它的都不講了,就講這部經,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現在認識他,這是無量無邊殊勝功德,念別的都不如念他,念他全得到了;念別的是一部分、一部分,不是圓滿的。我們把這種機緣抓住,遇到非常不容易。所以這次趁學院十周年紀念我們的聚會,我們將這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科注》供養諸位,做爲這次大會的禮物。祝福諸位,個個無量壽,現在在這個地方聚會,將來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再聚會。今天就講到此地,謝謝大家,謝謝。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四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