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跟他叁年,老人家圓寂了;李老居士二十幾年,我跟他的時候他老人家七十歲,九十七歲往生的,二十七年。前面十年,我在他身邊,後面就常常在國外,很少見面了。善知識沒有了,全靠自己!我一生,這叁個老師缺一個都不行。章嘉大師勸我出家,勸我學釋迦牟尼佛。我認識佛法之後,我覺得這是一門好東西,沒有人承傳,我就發心把它傳下來,有人承傳,我就搞別的去了。沒人承傳了,求人不如求自己,求人不可靠,只有求自己。這條路不好走,障礙太多了,當時不知道。障礙從哪裏來的?古人有句話說,同行,同行相忌,嫉妒障礙,非常嚴重。以後我清楚了、明白了,我也有了分寸。那怎麼辦?到處講經,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個月,你們心裏不高興我就走了,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再來,這樣才能避免。住在一個地方不行,一個地方住上叁年,人家就討厭你了。現在年歲大了,過了八十歲好多了,爲什麼?變成老和尚了,人家討厭,也許原諒一點了,不會像年輕那麼的感觸。以前不行,年歲太輕了,老師想幫忙都幫不上,這個壓力多重!
可是不管外面境界怎麼樣,就是善緣惡緣、逆境順境,我們把握到一點,不退心。我天天讀經,天天講經。沒有人聽的時候,我就擺一個錄音機,那個時候是錄音,每天至少講一個小時、兩個小時,講完之後放出來自己聽,一生沒有中斷。讀經、學習經教就是沒有離開佛菩薩,天天跟著佛菩薩走。講經是什麼?我把我自己學習的心得與有緣的同學們分享,請他們指教,幫助我成長。沒中斷,一生都沒中斷。他們也很歡喜,也愛護我,也肯幫助我。一生樂此不疲,就是法味嘗到了。四攝六度真懂得,真幹!這是兩大綱領。
四攝,用現在的話來說,人與人相處的一種原則,或者現在的人有個名詞叫公共關系,就是公共關系法。怎麼樣跟別人處好,這是個原則,攝受衆生。六度是菩薩行的六個綱領,要真幹。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施,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毫無顧慮去做。持戒就是守法,守規矩,我們才能成就。要懂得約束自己、規範自己,否則的話走偏了、走邪了自己不知道。每天要反省,比什麼都重要,反省,改過自新。忍辱,什麼都要忍,什麼都要讓,身心世界統統放得下。要真正能夠體會得到《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法得成于忍」,你不能忍,你什麼都得不到。世出世間一切法,成就都在一個「忍」字。禅定,把心定在一個方向、一個法門,堅定不移,你會有成就。最後是般若智慧,你開智慧了,你不通過這個鍛煉你開不了智慧。布施是放下,徹底放下,把煩惱習氣全放下,然後佛在經典上教給我們這些規矩,我們才真正能做到。叁皈、五戒、十善、沙彌律儀,做到這個就不錯了。然後再進一步,就是六度四攝、普賢十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夠了,就非常圓滿了。
「願以導行」,願引導我們不會走錯路,十大願王引導我們到極樂世界。行就是今天講的真幹,願不是假的,我得真幹。「行以滿願」,願導行,行滿願,「行如足,願如目,互相依持」,你才能達到。「具足」是圓滿無余的意思,無余是沒有欠缺,圓圓滿滿。「《行願品》雲:聞此願王,讀、誦、書寫」,對著本子叫讀,離開本子叫背誦,十大願王要能背誦。書寫是什麼?書寫就是傳法,現在印刷方便了,從前沒有,靠書寫。「是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真正修行的人,一念當中圓滿具足一切法,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一切願行歸阿彌陀佛,歸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圓圓滿滿含攝信願行。「此正顯從果向因」,所以淨宗是果法,用果法做爲我們的因地,「以彌陀之善巧方便加持回向,成就無量超出十地諸聖之行願」。這句話是真的,淨宗確實超越十地,超越十地是什麼人?等覺菩薩。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能不能做到?善導大師說的,總在遇緣不同,你遇的緣殊勝,你一定可以做到。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緣了,緣是什麼?遇到這部經,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一點都不懷疑,怎麼會不成就?超出十地!你走一般的道路,就像《華嚴經》上說的,十信菩薩、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再到等覺,這個路太長了,真的是無量劫。今天在此地就太容易了,肯定一生成就,但是什麼?要真幹。你不是真信,你還有懷疑,你就做不到。決定不能懷疑,決定不能猶豫,尤其在現在。
我這次在澳洲,澳洲同學告訴我,澳洲這兩年移民過去的人很多,多半是外國人。他們知道二0一二馬雅災難預言,大概相當清楚,他們相信。所以在澳洲找很偏僻的地方挖山洞,准備避過這個災難。來告訴我。我們要不要去挖山洞?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叫「在劫難逃」,挖山洞也沒用,說不定一個地震,山洞完全沒有了。我們要怎樣准備?我們要准備往生極樂世界。我們也不准備糧食,也不准備什麼,什麼都不要准備,就是念阿彌陀佛。災難,我在這個大劫裏頭,我就到極樂世界去了;我不在這個大劫當中,一樣還要活下來。活下來的人那是有使命的,什麼使命?地球災難的善後,你要處理這個事情,那非常艱苦!那真的是菩薩事業,那不是普通人,真正是救苦救難。一個人沒有大慈悲心,你做不到,你還想自己享受,要別人侍候你,大概你最好的路子到極樂世界,不好的路,叁途去了。所以這是我們必定要清楚的,我們今天的時間只有一年了,分分秒秒都要抓住。深信切願,不能把阿彌陀佛放下,牢牢的抓住。只有這一句彌陀能救自己,真可靠,真沒有問題,搞其它的來不及了。
這個世間,有人來問我,這災難是真有是假有?科學家對這個,表態的也是一半一半。我們定弘法師參加科學家那個會議,我們學院是八個人去參加,二分之一認爲有,二分之一認爲未必。到底有沒有?到明年十二月就看到了,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們從因果上看就能看得很准確,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世出世法都離不開因果定律。災難從哪裏來的?大乘經上我們常常念到,一切法從心想生。極樂世界是心想生的,阿彌陀佛也是心想生的,哪些人心想?能信的人心想、能發願的人心想,他們心想生的。那個心純淨純善,所以現的也是純淨純善的國土、環境。我們今天的世界,展開過去的曆史,過去世界很可愛,沒有災難,人與人之間都和睦,都互相尊重、互相關懷、互助合作。不像現在,現在人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現在人沒有信心,連自己都不相信,他也不會相信任何一個人,佛菩薩他怎麼會相信?古聖先賢、老祖宗沒有看見過,信他幹什麼?信心在中國傳統文化裏頭,它是倫理道德的底限,這個沒有了,全就沒有了。中國古籍裏頭常說,道失後有德,德失掉之後有仁,仁失掉之後有義,義失掉之後有禮,禮要失掉了,社會就亂了。今天社會亂了,爲什麼?禮沒有了。
佛法更是給我們講,一切法從心想生,現在的人是什麼樣的心?他想的是什麼?佛法的心是無我,無受想行識,這是佛法的心。五蘊皆空,無我,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我是什麼?我是宇宙,宇宙是我。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我的心想。所以一切法是我,一切法是我心所生、是我心所現,不是別人。所以一體,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比我們中國古聖先賢講的還要深刻,還要明了。表現在外面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大乘心,也叫菩提心。現在人心,自私自利、貪瞋癡慢疑,這個心不善;現在人的情緒,怨恨惱怒煩;現在人造的業,殺盜淫妄。這社會能好嗎?每天你從媒體報導裏面去看,每天人要殺害多少衆生,動物、植物,對地球的破壞,這是礦物,破壞地球生態平衡,天天幹這個。殺人,一年殺多少?光是墮胎,一年五千萬,兩年就一個億,殺人。殺什麼人?殺自己的兒女,怎麼會幹出這種事情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打了四年半,因戰爭死亡的人數五千萬人。現在一年墮胎殺嬰兒就五千萬,等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總人數。諸位想想,這世間能沒有災難嗎?不可能!
美國布萊登博士講得好,如果人類真的覺悟了,從今天起,地球上的居民都能夠棄惡揚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地球上的災難可以化解,這個世界可以恢複安定和諧。但是地球的居民能做得到嗎?我們要求別人,做不到的,沒有權力要求別人。我們聽到了,覺得這個話是對的,是正確的,要求自己做到。我們學佛的同學,這一生當中遇到淨土法門,難得,真難得!我們把我們的方向、目標定在極樂世界,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在這個世間活一天,我們也以慈悲心幫助大家一天。我們用什麼幫助?用我們真正修持功德的幫助,我們誠心誠意將功德回向給他,真幫得上忙。現在研究這個念力,這新興的科學,布萊登也是其中一員,非常著名的。念力功德不可思議,回向功德不可思議!回向完全看你的心、你的行,心行純淨純善,那個力量很大。你在修學上有懷疑,還有自私自利、還有名聞利養沒有完全放下,對你修行的功德會打折扣,不是沒有功德,有,不圓滿。真覺悟了就真放下,一天時間都不要浪費。
我澳洲的會議結束之後,我馬上就回來了,回來幹什麼?恢複我正常的功課,我每天讀經,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告訴大家,告訴每個宗教裏面的朋友,宗教教育非常重要!宗教教育是人生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人在世間一天不能缺少的。我們不認識那就不說了,認識之後,就有使命、就有責任要來宣揚,讓大家都能夠認知,都能夠認真學習。帶給自己身心快樂,人生最高的享受,帶給你家庭幸福美滿,帶給你的事業順利成功,帶給社會和諧,帶給國家安定,帶給世界和平。有什麼不好?今天社會的動亂,大家這麼苦,就是因爲我們疏忽了,不認識它,把它放棄掉,才遭這麼大的災難,這果報現前。中國老祖宗有句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我們不要老人,不聽老人的,災難現前了。這句話應驗了,兌現了,不是假話。你以爲老人沒有智慧,你根本不認識老人,自己貢高我慢,自以爲是,災難臨頭看你有什麼方法能解決。
這個地方說明,彌陀四十八願、五劫修行,真實功德方便加持回向,讓我們每個念佛的人,往生淨土都能超越十地。底下一句,「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指佛果之無盡功德」。功是修行,講的功夫;德是你的收獲,你沒有下功夫,你就不能得到。真正下功夫得到的,這叫功德。一個初學佛法的人,不能夠死心真正用功,得不到。我們今天看到胡小林,胡小林是五十歲才遇到佛法,晚年了。知道佛法的好,他就認真幹,經典,每一個字都查字典,字典都翻破了。這次在澳洲我送他一部,他問我要的,《佛學大辭典》。查注音,這字怎麼念,什麼意思,每個字、每個名詞術語,真下了功夫。一天用五、六個小時在查字典,在做筆記,五年了,天天如是。這次在澳洲幾天,每天自己關著房門,幹什麼?在查字典。這就是真下功夫,所以他真有收獲,他把經典的意思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搞清楚、搞明白之後真幹,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活學活用。
菩薩修行成佛了,經過多長的時間?依照佛菩薩教誨來修行,圓滿成功了,無盡功德。《仁王經疏》給我們解釋功德兩個字,「施物名功,歸己曰德」。施是布施,布施裏面,法布施是第一。大乘經上佛常說,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這是財布施,比不上爲人說四句偈的功德,四句偈是佛法。這是法布施跟財布施做個比較,爲什麼?財布施只能幫助人解決物質生活問題,不能幫他覺悟,不能幫助他開智慧。而法布施能幫助人開智慧,幫助人覺悟,這個功德大!你給他講經,你給他教學,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他聽,覺悟了,相信了,這個功德多大!說不定因爲你這一教,他這一生將來往生極樂世界去當等覺菩薩去了。這就是佛果的無盡功德。你教的這些人,這些人都成就了,都往生去作佛,德歸你自己。
「《淨影疏》曰:功謂功能,諸行皆有利益之功,故名爲功」。諸行,《弟子規》是行,《感應篇》也是行,《十善業道》也是行,四攝六度是行,十大願是行。這些行都有利益之功,利益自己,利益別人,自他兩利,這叫功。「此功是善行家德」,這個家是什麼?自己,是你自己的德行,所以稱之爲功德。德之體,這叫法,安住功德法中。「法者,梵雲達摩」,這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達摩。「通于一切」,達摩翻成中國意思,翻作法。無論大、小、有形、無形、真實、虛妄,是事物者、是道理者,統稱爲法。法在佛教裏頭是宇宙萬有總代名詞,一切總名就叫做法,所以說佛法無邊。佛是什麼意思?佛是覺悟,法是萬法,對于世出世間一切法你統統都覺悟了,這就叫佛法。法沒有邊際,你的覺也沒有邊際。
這些大概都包含了小跟大,在佛法裏大乘、小乘,在世間法裏頭就有大、有小。一個人是小,一個族群是大,一個國家更大,一個世界。有大小之分,有有形、有無形。有形,我們能見得到的,能接觸到的,是有形的;無形的,我們今天講不同維次空間的,高維次的衆生他見到我們,我們見不到他。有真實的、有虛妄的,真實的是本體,能生能現是真的,所生所現的是虛妄的。這個現在物理學家已經搞得很清楚了。是事物者皆有道理,這就是有事、有理,事稱作法,理也稱作法。這是法這個代名詞簡單的介紹。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七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