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六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命到了再住幾年也不妨礙,叫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不礙事。但是要知道住久,他不是享福,住久是多受一點罪,多活一天就多受一天罪。這個罪爲誰受的?爲衆生受的。這是菩薩德行裏頭有這麼一條,代衆生苦。你看《還源觀》裏頭賢首國師講四德,第四個就是代衆生苦,菩薩要有這個願。也就是說,衆生需要你的時候,你就不能走;衆生不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趕快走,沒有絲毫留戀。

  所以這個調和,佛法確實有這個理論、有這個方法,學佛的同學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學,修六和敬。這六條不要求別人,要求別人永遠是錯誤的,要求自己,我跟別人和,不要求別人跟我和。要求別人就錯了,你就不和了。只要求自己,不要求別人,時間久了,慢慢你的德行感化你的周圍,別人都和了,這才叫真修六和敬。一切都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真心開始,發真誠心,一切爲衆生,沒有一樁事情是爲自己的。爲什麼?自己跟衆生是一體。

  「衆生者,一切有情」,這個範圍大了,不是我們周邊,不是一個小地區,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情衆生。我們是爲他,就是爲了調和一切衆生。今天聯合國幹了四十多年沒有效果,所以多少參加這些會議的專家學者都灰心了,對于社會安定、和平信心失掉了。現在如果要問,我們對于這個世界還能恢複和平、沖突能化解,你相不相信?大概走遍全世界,人都搖頭,沒有一個人相信。我參加這種會議參加了十幾次,我才明白,沒人相信。我們在大會當中把中國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理念、方法跟佛陀教導的,給大家做彙報,聽的人都很歡喜,鼓掌。散會之後,我們見面在一起聊天吃飯,就問到,法師你說的這個很好,這是理想,這不能落實。這個什麼?信心沒有了。「信爲道元功德母」,信心沒有了,什麼事都完了。中國人講五常,信那就是根本,是底限。仁義禮智信,信是底限,信沒有了,上面全沒有了。今天的社會全沒有了,叫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現在社會是這樣的,這就是導致社會動亂,導致大災難的發生。現代的科學家知道。如何化解?沒有別的方法,回歸自性。用什麼方法?除教育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要把倫理的教育恢複,道德的教育恢複,因果的教育恢複,最後把宗教教育恢複,問題全解決了。宗教教育裏頭,確實保存著有一些人類的本能,它保存這個東西在裏頭。但是保存這個,現在就愈來愈少,爲什麼?真正修的人不多。真正修的人他也不露面,你也不認識他。真的是特別有緣分的人遇到了,一般人遇不到。

  下面說,「宣者,示也」。宣是宣講,指示,都在這個字裏頭。「妙理者,實相之理體,亦即《法華》佛之知見也」,這是妙理。佛是誰?佛是自己的本性。現在一般人聽到佛,總是以爲釋迦牟尼佛,錯了,不是這個意思。釋迦牟尼佛見性了,他叫佛;你見性了,你也叫佛;他見性了,他也叫佛。誰明心見性,就稱誰爲佛,是這個意思,但是最重要的自己是佛。你見性了,你跟釋迦、跟彌陀沒有兩樣,是一不是二,那就是佛之知見。「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乃宣妙理也」。開是什麼?像門一樣打開。每個人都有佛的知見,就是你那個門封閉了,你沒有打開。佛菩薩幫助我們,把我們的心打開,讓我們的佛知見顯示出來。怎麼打開?放下就打開。我們不肯放下,就是關閉。叁重關,見思、塵沙、無明。這叁重關都打開了,雖打開,可能我們還有疑惑、還有迷惑,有障礙,爲什麼?不認識。這個時候好辦,佛一點醒,我們全認識了。佛指示給我們看,我們就全明白了。像我們到故宮博物院去參觀,看到裏面陳列的琳琅滿目,目不暇接,不識貨。你到那裏去看那些故宮收藏的東西,一定喜歡明清那些玉器,雕刻得非常精美,你一定喜歡那個。你要是看到商周以前的,古人遺留下來的這些東西,你看它是破銅爛鐵,你對它一點也沒有興趣。價值,那破銅爛鐵價值太高了,所有那些金銀珠寶抵不過那一個破銅爛鐵,真不可思議!我們自性裏面所含藏的,故宮博物院那就太小了,不能比。這裏面所含藏的是遍法界虛空界,還包括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統統在裏頭,你都能看到。

  「令一切有情,悟佛知見」,聽講,你覺悟了。「入佛知見」,你把煩惱習氣放下,你就入了。「乃調衆生也」,這才叫真正調和衆生。不講明白,不完全放下,不行!你搞清楚了,完全放下了,這個世界上什麼人都能夠相處,真誠的相處,什麼沖突都沒有,這個教育的功能多大!古聖先賢全用這個玩意。中國老祖宗有智慧,懂得用這個東西。千萬年來就是用教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用這個東西,教學爲先。修身,教學爲先;齊家,教學爲先;治國,教學爲先;天下和諧,還是教學爲先,不搞教育怎麼行!現在有沒有教育?有,教的內容不是聖賢教育。教的內容是什麼?妖魔鬼怪的教育,殺盜淫妄的教育,貪瞋癡慢的教育,所以把人全都教成妖魔鬼怪。什麼人掌握這個教育?媒體在掌握,媒體決定了世界的動向,它做主宰,不是國家做主宰。爲什麼?國家沒有權力,權力在老百姓手上。今天國家是民主國家,所以國家做不了主,媒體真正做了主。

  今天社會動亂,媒體要不要負責任?當然要負責任,它不知道它造的業有多大!這個世間任何人造的不善業抵不上媒體,媒體它影響多少人,它要把人誘導向善的,功德不得了,天王都比不上;它要引導一個人向惡,那罪惡也不得了。它是引導整個世界。所以過去,過去帝王行,爲什麼?他有權,一切聽他的。人民聽他的,他不是聽人民的,他一個政策確定的話,衆生統統受益。中國過去帝王統治的時代比現在好,帝王時代最差的、最不好的,比我們現在都好。所以這麼多年來,人家問我,法師你贊成民主還是贊成君主?我說老實話,我贊成君主,我不贊成民主。爲什麼?民主,國家領導人沒有權,不敢做事;君主,一個好的帝王帶給人民真的是幸福。曆代帝王雖然有不好的,不好的少,好的多。這個展開曆史,大家能看見。那個帝王不守規矩,胡作妄爲,他的政權就被別人奪去了,就被別人推翻,叫末代皇帝。他爲什麼會被人推翻?是他自己不守規矩,不守祖宗的成法,完全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會被人推翻。推翻新建立的王朝,這個新的帝王肯定又是走老路子,決定遵守倫理道德因果,那又是大治出現了。

  如果他要是得到政權之後,他依舊胡作妄爲,他就不能保持。秦始皇就是好例子,真的,他滅掉六國,統一了中國,中國真正大一統是秦始皇,但是十五年就亡國。什麼原因?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我講的這五條,秦始皇條條都有,所以不到十五年被人推翻了。漢爲什麼能統治四百年?漢它講仁、講義、講禮、講智、講信,它講這個東西,人民歡喜。漢武帝聰明!國家統一了,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的人口,怎麼個教法?因爲他們都懂得古人所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爲先」,怎麼教法?召集大臣來開會,董仲舒的建議,用孔孟學說,大家都贊成。所以就以孔孟爲國家教育主流,這決定了。從這個之後,一直到滿清沒有改變。你看改朝換代,國家教育政策不改變,教育的方向、目標不改變。換句話說,中國五千年政治是搞什麼政治?教育的政治,全部都是以教育爲中心,爲教育服務的。政府最重要的,主導這個傳統教育,神聖的教育。教學的目的是教人做聖人、做賢人、做好人。人都教好了,所以社會安定,天下太平,就這麼個道理。不能搞貪瞋癡慢,搞貪瞋癡慢,社會沒有不動亂的,沒有不滅亡的。

  佛教對這樁事情講得是最圓滿的、最究竟的,爲什麼?超凡入聖。儒家還沒有離開這個地球,所講的東西是地球上的,天就講得很少。佛法不是,佛法講全宇宙的,那怎麼會一樣!全宇宙裏面,這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也就是教育辦得最好的、最成功的、最圓滿的,找不到一點缺陷的,就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宇宙的大教育家,他以身作則,他做成功了。十方諸佛沒有不贊歎、沒有不佩服,沒有不鼓勵菩薩(菩薩是他的學生)到極樂世界去求學。那就說明阿彌陀佛的教育的確是辦得好,所以那個世界大家和睦相處。你看看到那邊去求學的人,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族群,到極樂世界都能夠和睦相處,平等對待。四土叁輩九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平等對待。極樂世界找不到一樁事情是不平等的,找不到。

  這一部書是專門介紹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的曆史、極樂世界的源起(淵源),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極樂世界的人民生活狀況,學習的狀況,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等于你到那裏去,保證你一生成佛,你證得究竟圓滿,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這個法門殊勝,這個法門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我們有幸遇到,決定不能疏忽。我們要悟佛知見,入佛知見。

  底下取樂器做比喻,「調和琴弦,以發正音」。弦樂器,我們看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表什麼?表調衆生,宣妙理,就表這個意思。弦不能太緊,太緊它就斷掉了,也不能太松,松了音聲就沒有,一定要調到恰到好處,微妙的音聲就發出來了。人心就像那根弦一樣,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要中道、要適中,極其微妙的功能就出來了。太松、太緊都不當,都是錯誤的。「調和衆生,令契中道」。所以大乘講中道,中道不偏不邪,這正中。「淨土法門,是佛知見。持名念佛,即從容中道。」我們得認識它才行。從容自然沒有壓力、沒有浮躁,心裏面充滿了喜悅,這才能回歸自性。首先我們承認、肯定淨土法門是佛知見,跟《法華》、跟《華嚴》沒有兩樣。一乘,一生成佛的法門,用的方法非常巧妙,持名念佛,執持名號。

  名號功德,如果不是深入這部經典,你不知道名號功德。世尊苦口婆心,在這部經上把名號功德講出來,講得非常之多、講得很深、講得很廣。了解這句名號功德,我相信你會一天…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七十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