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你活到九十歲、一百歲,頭腦清楚,身心健壯。不但佛法把這個事情講清楚了,現在量子力學家也說清楚了,以心控物,只要心健康,你的身就健康,不在年齡。問題是你的心,你的心是不是真的慈悲,慈悲是健康的根本。換句話就是愛心,你是不是真的有愛心,是不是真的會愛人、愛事、愛物,對于天地萬法純粹、純一的一個愛心。這個愛心是什麼?性德。我們常講,五倫裏頭的核心「父子有親」,就是那種親愛,天真爛漫、無私無邪的愛心,沒有任何條件的,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我真做到了,身心健康,頭腦清楚,你聽經會開悟。你迷惑顛倒,聽經不開悟,聽經還胡思亂想,那怎麼行!
我們拿現在人最容易懂的,大慈大悲就是愛心。同體大悲,衆生跟我是一體,佛說的,現在量子力學家說的,完全相同,同體;同體就是同一個自性,同一個本體。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不是「你是我的父母我愛你、你是我的子女我愛你」,不是的,沒有條件,無條件的,平等的愛心。表現在柔和質直,言語、態度柔和慈祥,質直就是真誠,裏面是真誠,表現在外面柔和慈悲,這比什麼都重要。連我們,這個地方有一份數據,是講二0一二災難的,科學家也提出來,真正能解決的就是個愛心。地球從叁度空間轉變爲四度空間,這當中有叁天空間是零度,怎麼能轉過?要靠衆生精神的力量,精神力量裏面最偉大的就是愛心。我們如何能把這個愛心發揚光大?真正做到的是佛陀,諸佛如來、諸大菩薩、聲聞、緣覺,全都是建立在愛心上。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強調,要真正去做,學著愛人、愛物、愛花草樹木、愛山河大地、愛一切衆生,什麼樣的冤親都會化解了。
「又《會疏》曰:拔苦爲悲」,拔苦是救苦,幫助衆生離開苦,離苦得樂,這就是悲心、憐憫心,「乃至悲是真實平等之悲,故謂大悲」。真的悲心,平等的悲心,這叫大悲。「又《涅槃經十一》曰:叁世諸世尊,大悲爲根本」。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怎麼成佛的?他有慈悲心。中國古時候,讀書人向佛門大德請教,什麼是佛法?佛門大德就告訴他,兩句話八個字,「慈悲爲本,方便爲門」,這就是佛法。慈悲、方便代表了全部的佛法,這四個字做不到,我們是搞佛學,不是學佛,學佛要從這個地方落實。真正落實,《弟子規》做到了,《感應篇》做到了,《十善業》也做到了,不學都做到。有沒有學過?沒學過,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所做的與它完全相應,一點都沒有違背,可見得這是性德。我們這麼多年也常常說,這都是古人的教誨,清淨心,現在人所講的免疫力,清淨心是最高的免疫力,不會受到細菌的侵犯。慈悲心是化毒,什麼樣的劇毒遇到慈悲都化解了。我們保養我們的身體,慈悲兩個字妙極了,有了慈悲,我們什麼藥物都不要,慈能解毒,悲能免疫,身心自然健康。
這個「又《涅槃經十一》」,這是剛才念過的。「密部《大日經一》」,《大日經》第一卷,「菩提心爲因,大悲爲根本。故諸大士鹹發同體大悲之心」,要肯定宇宙一切萬物跟我是同體。所以人最重要的,首先是要學自愛。現在人最難的事情,他不自愛,他對自己都不愛,他怎麼會愛別人?所以佛給他講自性裏面東西他不能接受,他迷得太深,這是我們當前弘法利生最嚴重的障礙。我們怎麼做?必須從本身做起,要相信老祖宗的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先解決自己的問題,然後就能解決別人的問題;自己問題不得解決,是永遠不能解決別人問題的。我們沒有諸佛菩薩那種智慧、神通、善巧方便,如果我們把自己的慈悲心,大慈大悲發足了,我們的性德我相信自然會流露。也不必去學,自己就通了,爲什麼?那是自性本具的,不是從外頭來的。慈悲能夠除掉我們身心一切障礙,要救度一切衆生,先救度自己。
這下面提出幾個具體的方案。第一個『演慈辯』。「從慈心起說」。演是表演,慈是無條件的愛,悲也是愛,不過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悲是救濟苦難,慈是讓衆生得樂,讓衆生得歡喜,都是愛心,真誠的愛心。「《淨影疏》曰:依慈起說,名演慈辯」。這就是說,你給衆生說法,你教他,一個人也教,兩個人也教,幾百、幾千人也教,你登臺、或者是給他說法,你用的是什麼心?真誠的慈悲,真誠幫助他離苦得樂。苦樂是從哪來的?從迷悟來的,迷了就有苦,悟了就有樂。所以,苦樂是從果上說的,迷悟是從因上說的。佛菩薩跟他講經說法,幫助他破迷開悟,真愛他,你沒有真正的慈悲心,他不會受感動。這是我們佛門裏面講的攝受力,慈悲心是最有效果的攝受力,讓他感動,讓他知道你真的是在愛他,你真的是在幫助他。他做再多的錯事都是應該的,不再責備他,爲什麼?經上佛教導我們,「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怪他,他自己不知道,沒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現在沒有了。他的父母不知道,他的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未必知道,也許到高祖父母曉得有這樁事情。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丟掉了有二百年,二百年多少代了。我們在日本講經,日本法師告訴我們,古時候他們的寺院庵堂也是天天講經,他們把講經教學丟掉四百年了,所以沒有人講經了。日本現在留下來講經地方在哪裏?在學校,他們有佛教大學。他說講經在那裏頭的,寺院裏頭沒有講經,過去有。四百年了,你能怪他嗎?不可以怪他。所以,今天無論什麼人幹什麼壞事都要原諒,用孔老夫子的方法,忠恕。忠,沒有偏心,不偏不邪,真誠心是忠;恕是原諒他,就像原諒自己一樣。我們自己做很多錯事,沒有責備自己,別人做錯了怎麼可以責備別人。要冷靜下來,認真去學習祖宗的教誨,學習佛菩薩的經典,這就對了。我們自己學,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學,這是「演慈辯」。
『授法眼』,「授」是給他。什麼叫「法眼」?「法眼者,如來五眼之一」。佛有五眼,第一個是肉眼,第二個是天眼,第叁個是慧眼,第四個是法眼,第五個是佛眼。大乘教裏常稱五眼圓明,這是贊佛的,諸佛世尊五眼圓明。「法眼者,乃菩薩爲度衆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叫法眼。度衆生就是教他,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轉惡爲善、轉迷爲悟。要幫助他,我自己要沒有轉過來,我就不能幫助他。學佛,無論在家出家,總得把這句話記在心上,從自己做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中國老祖宗千萬年世世代代教導後人的,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太重要了!這兩句話能做到,你在世間是真正的善人,你學佛,你會成爲真正善知識,無論世法、佛法你都有能力教化衆生;這兩句話做不到,我們就沒有辦法去感化衆生。「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念老在這一段,這裏給我們說明白這一句,「法眼者,乃菩薩爲度衆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慧」,這句是念老寫的。我們對于一切法門不能夠真正了解,我們就沒有辦法做到,了解之後才能夠起行,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會疏》曰:佛道正見,名爲法眼」。正確理解,像開經偈上所說的「願解如來真實義」,這是法眼。「《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所以法眼叫智慧眼,放下情執,智慧才能現前。法眼,菩薩所得的;慧眼,阿羅漢所得的;肉眼,我們一切凡夫都有;天眼,天人所得的。天眼智沒有障礙,肉眼有障礙。「《淨影疏》曰:智能照法,故名法眼。由上可見,法眼者,了達衆生種種根器,善知一切救度之法,應機施與,而度脫之。如上之智慧,即名法眼。」這就講得很清楚、很具體,所謂法眼是智慧,明了、通達衆生的根器。
在我們這個時代,社會大衆是什麼樣的根器?跟古時候不一樣,跟六十年前不一樣,不但六十年前,跟叁十年前也不一樣,這是我們自己要細心去思惟、去觀察。太久的時間我們不知道,像我這個年齡,我還能記事的時候,七、八歲記事了,這八十年來我就很清楚。六十年前的社會,古時候這種社會善良的風氣雖然沒有了,但是還有影響。大人常常在口裏說到的,我們聽到,沒有見到但是聽到,常常聽,有印象。抗戰之後變了,古老的這種影響沒有了,人爭利,風氣壞了,跟從前差太多了。以前的人,我小時候在農村的人,吃飽穿暖他就知足了,用現在科學的話,他沒有進取的心、沒有競爭的心。但是社會安定,社會祥和,人與人之間都能夠互相關懷、互相照顧,確實是互助合作。我們小孩,無論到哪裏村莊,大人照顧我們都像照顧他自己小孩一樣。問你叫什麼名字、姓什麼,你住在哪裏,會不會回去?不會回去,他送我們回家。抗戰勝利之後,這種風氣沒有了。
以後社會愈演愈烈,與傳統愈走愈遠,而且腳步很快,自自然然讓我們感到不安。變成一種什麼?變成心浮氣躁,這都是自然演變的。而社會隨著科技的發達,財色名食睡的誘惑這個力量太大了,誰能不動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社會極力提倡競爭、鬥爭,變成這個時代全球的風尚,人全被教壞了,距離聖賢、距離佛法就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怎麼能把他挽回來?所以非常艱難。能遇到一個、兩個,那是寶!不像從前,從前很多,沒有這麼大的偏離,沒這麼大的幅度,容易回頭。現在一百八十度,不容易回頭,非常困難。
這些年來,我們雖然極力提倡傳統文化,講經教學五十年沒中斷,有沒有收到效果?有,很微薄,這個與社會風氣有很大的關系。對自己真有好處,爲什麼?自己每天锲而不舍,展開經卷,隨文入觀,入到這個境界。這裏頭有法喜,法喜充滿,我們還能把心定住。現在大部分明白了,明白之後可以把心定在阿彌陀佛上,不懷疑了,非常樂意,心甘情願把心定在阿彌陀佛上。你要問叁十年前?叁十年前勉強定在阿彌陀佛上。又加上這叁十年的修學,才真正落實在阿彌陀佛上,不再懷疑了。一心一意只求淨土,別的統統放下了,這個對自己是莫大的安慰。
知道衆生的根器,也知道救度衆生的方法,但是救度衆生的方法不是講的,講了沒人相信,要做。最好的方法是做一個示範的城鎮,把這個小城、小鎮的人真正教好,全心全力把他教好,成爲世界上一個示範中心,讓大家來看,讓大家共同來學習,這樣子他真有信心了。否則怎麼說,都說這是理想,這個做不到。我們如果不是過去在湯池這個叁年的實驗,人家要是緊逼著來追問我們,我們到最後什麼?不敢堅定回答。我們也懷疑能不能做到,那他們怎麼會相信?現在科學的精神,把證據擺在第一條,你說,拿證據來看。沒有充分的證明,就不承認你這個方法是可行的。我們湯池這個叁年,祖宗保佑,叁寶加持,不是人力能搞成的。我知道那是感應,昙花一現,讓大家對這個事情相信了。最重要是給我們自己的信心,讓我們自己親自看到這個事情,這信心十足。所以,我現在到處勸人搞實驗點,實驗點做成功,能救社會、能救國家、能救世界,那個功德無量無邊!誰去做?要有大福報的人去做,我們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我知道這些方法,沒有福報。當然最好是國家肯去做。
「淨影又曰:教法生解,名授法眼」,這個也說得好。你教,聽的人、接受的人他能理解,他明白了,換句話說,他覺悟了,這叫授法眼。「蓋教導衆生,于佛法生正解,如同以法眼授與衆生也」,這個意思很好。你不教他,他不知道,教他之後他真的明白了。所以前面要記住,前面演慈辯,你自己要做到,你再教他,他相信;你自己沒有做到,你教他,他不相信。你說這個好,爲什麼你做不到?你說布施可以得財富,爲什麼你不肯布施?你告訴人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你拼命在做,大家會相信:你看,他真幹!教別人幹,自己不幹的人,你騙人,他說你欺騙他。現在這個社會,欺騙人的人太多,所以他對你懷疑是正常的,一點都不稀奇。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九十九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