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語造作也是阿彌陀佛,念念不離阿彌陀佛,我們就真得受用,這個受用無與倫比。爲什麼?你得到的是極樂世界,你親近的是阿彌陀佛,佛中之王,純善的淨土。
「如《心經》雲: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個意思就深,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萬法皆空。如果只看到萬法皆空,那是阿羅漢、辟支佛;從萬法皆空裏頭,又看到萬法皆如,就是菩薩。萬法皆空、萬法皆如,性如其相、相如其性,理如其事、事如其理,這是菩薩,這不是二乘,所以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彌陀淨土爲什麼叫做極樂世界?這裏頭的居民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萬法皆如。同居土、方便土是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他們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生到極樂世界你就得到。你說還有哪一法比這個更殊勝的?找不到了。
我們雖然天天在熏習,還是敵不過煩惱習氣,爲什麼?煩惱習氣是無量劫熏習成的,我們學佛才多久?所以我們功夫不得力,這自然的,不稀奇,正常的。怎麼辦?加功用行,我們勇猛精進,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我們這個善根熏習成功,能夠抵得住無始的煩惱習氣,我們往生就沒障礙;往生不了是煩惱習氣在作祟,不能不知道。除正修之外還得要助緣,助緣不能夠輕視,助緣是什麼?不該我管的絕不要去管,不要去找事,隨緣而不攀緣。該我管的事,我把事情管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是阿彌陀佛就對了,心上不是阿彌陀佛你就錯了,這是助緣。
凡事都有因果,很多宗教裏頭,包括伊斯蘭教都講,「凡事皆是前定」,伊斯蘭教講是真主定的,一般宗教是講神定的。佛教不是的,佛教講是什麼?你的業力定的,是你自己造作的。過去我們在迷沒覺悟,所以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現在學佛明白了,明白就要回頭,回頭是岸,我不能再做錯。雖然心裏想回頭,不想做錯,可是總是回不了頭來,還是繼續做錯,做錯又後悔,這都是不懂方法。後悔有什麼用?後悔無濟于事,只是煩惱裏又加一層煩惱。那怎麼辦?念阿彌陀佛,別後悔,念阿彌陀佛。後悔是錯誤的,念阿彌陀佛是對的。爲什麼?阿彌陀佛念熟了,業障自然消,真的不是假的,煩惱自然不見。這個法門不要斷煩惱、不要消業障,一句阿彌陀佛就全部都代替了,成就你念佛的功德,成就往生的功德,業障自然消,煩惱自然斷。這個法門到哪裏去找?找不到!不能不知道,「百千萬劫難遭遇」,遇到了不要輕易放過。
這一生要成功,最好大家發願在今年年底一定完成。只要完成到功夫成片,念佛功夫成就了,不是最高的,最低的。我心裏頭真有佛,什麼狀況之下,第一個念頭是阿彌陀佛,這就成功,你就真有把握。再大的災難降臨,心是定的,不驚不怖,永遠保持清淨、平等、穩定,這個重要。心要穩定,不爲任何境界所轉,什麼境界現前都沒事,都要想到這句阿彌陀佛。真的像念佛堂堂主所說的,「放下身心世界」,才能往生。如果對身心世界還有留戀,那就是麻煩,最後一念想錯了,留戀別的事情去了,你就又到輪回裏頭來了,很快,一念之間,就在最後一念。
我們如何保證我們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你往生極樂世界就得到了保證。所以問題是能不能放下。千言萬語勸我們放下,告訴我們事實真相,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佛法也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那麼清楚,「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都得要丟掉!佛法教我們明了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明了了,你還要它幹什麼?事實真相明白之後,這個佛法就留給後人,自己不要了。自己要了就是累贅、就是麻煩,就是六道輪回的根,一定要把這根拔掉。正在學習的時候,這個東西我需要它,絕無貪戀。明白這個道理,最重要要做到,光是明白不管用,要真正做到,一切時、一切處保持阿彌陀佛的念頭。
我們把念老這個批注念一遍,「絕者,斷也,滅也,徹無也」,就徹底的沒有了,這絕的意思。「塵勞者,煩惱也」,是煩惱的代名詞。「因貪瞋等煩惱,如塵垢蔽覆真性,勞亂身心」,勞是對身講的,亂是對心說的,你的心很亂,你的身體很勞苦,所以叫塵勞。「如上智慧深廣,清淨絕塵,故超越無邊無數畜鬼地獄之門,不墮叁惡道」,故雲『超過無邊惡趣門』。貪瞋癡我們同學都很熟悉,這個東西是我們無始劫來在六道輪回的根。學佛千萬不要學錯,怎麼叫學錯?貪瞋癡還有,他換了對象,對世法不貪就貪佛法,就糟了,還是餓鬼道。不過在餓鬼道裏頭少受一點苦,因爲你貪的是善法,不是惡法。貪就注定是餓鬼,鬼裏頭有有福報的,也有沒有福報的,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所以佛教導我們,第一個是不讓我們墮叁惡道。真正不墮叁惡道只有求生極樂世界,永遠跟叁惡道斷絕,故雲「超過無邊惡趣門」。
叁惡道真的沒有邊際,造作貪瞋癡慢的人,你說有多少?全是叁惡道裏面的人。我們要很冷靜去反省,我有沒有造這個業?我要造了這個業,就不能沒有這個果報,果報就肯定有。知道叁惡道苦,我們趕快回頭還來得及。經教、祖師大德,我也常常提醒同學,只要我們一口氣還在,回頭還來得及;這一口氣斷了,回頭來不及了。等別人幫助我們中陰超度,沒有把握。中陰可以超度,總在遇緣不同,我們能遇到這麼好的緣分嗎?不見得!我們跟別人做助緣是好事,自己一定要想到,我自己一定要能做得了主,我能去得了極樂世界,到時候有人幫助好,沒有人幫助也沒有關系。這種念佛往生的人也不在少數,我在這一生當中看到的就十幾個,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洛杉矶一個老太太,兒子在美國念書,畢業之後在美國工作,在美國結婚成家,生了小孩,把母親從臺灣接到美國,照顧小孩、幫忙家事。好,美國請工人請不起,母親就幫助兒子照顧孫子。孫子四、五歲了可以上幼兒園,一家就四口,夫妻兩個都上班,小孩送到學校去,晚上下班把小孩接回來,家裏就一個老人,就他母親。母親是虔誠的佛教徒,緣殊勝,抓住機會就念佛。她念佛,家裏人不知道,你想想看,兒子、媳婦粗心。這一天她往生,往生肯定是預知時至,她沒有告訴任何人。怎麼知道她預知時至?她把遺囑寫出來了,不但遺囑寫出來,兒子、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把它做好了,都是沒有人看見的。往生的這一天,她是坐著往生的,在床上打坐坐著往生。早晨起來老太太燒早飯,這一天老太太沒起來,沒燒早飯。外國老人的房間門是不鎖的,他們門一打開,看到老太太坐在床上,盤腿坐在床上,叫她也不答應,走到邊上看,擺在面前遺囑的一封信,給她兒子、媳婦的。旁邊看她做的孝服,兒子的孝服、媳婦的孝服、孫子孝服都擺在旁邊,她走了。這個很厲害,臨走用不著別人幫忙,幹幹淨淨、清清楚楚沒人打攪。她是晚上走的,早晨才被人發現,晚上什麼時候走的沒人知道。這是念佛人的好榜樣!我相信她兒子把她接到美國去,這是她最好的增上緣,等于閉關一樣,白天的時間全是自己的。在外國出門,沒有車就非常不方便,如果再不接電話,真的叫閉關,多清淨!
所以緣抓住沒有一個不成功的。每個人不是沒有緣,有緣,就是你自己沒有能掌控到。爲什麼?真正成就,叁寶加持你,叁寶加持就是阿彌陀佛准備接引你往生,他怎麼能不照顧!怎麼能不幫助!哪有這種道理!怎樣才能把緣掌握住?放下就抓住了,放不下抓不住,所以放下比什麼都重要。這個世界不值得貪戀,這個世界真苦,不是假的,貧窮的人苦,富貴的人也苦。我們自己沒有富貴,但是跟富貴人接觸的不少,觀察這些富貴人都苦。佛經把這個世間比喻作苦海無邊,般若能度。般若裏頭,無比殊勝的般若,就是念阿彌陀佛。很多人不知道。你要真的知道抓住這個法門,你這一生永遠脫離六道輪回、脫離十法界,你這一生圓滿成佛了。機會在面前,錯過了很不容易再遇到。
我們接著往下看,「並迅速達到菩提之究竟彼岸」,究竟是妙覺果位,究竟是常寂光淨土。下面念老給我們解釋,菩提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的意思。「菩提究竟岸,即究竟覺」,圓滿的覺悟,這是究竟的覺悟,沒有一樣你不覺。世人所說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是究竟覺的意思,是誰?是自己不是別人。這兩句話受過科學洗禮的人都不承認,他們理念當中,決定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不可能。佛說是你自己,不承認,那佛說錯了,他不承認,他不能接受,所以他就成不了佛。你承不承認?你接不接受?誰承認、誰接受他真有智慧,他這一生可以作佛,是真的不是假的。爲什麼?自性覺。這個覺不是學得來的,你以爲東西我一定要學,我不學就不會,那就做不到了,科學家從這個角度去看的。佛法是另一個角度去看,不要學,智慧是自性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無數無盡。智慧如此,德能亦如此,相好亦如此,沒有一樣不是。如果自性沒有,它怎麼能變現出來?不懂,不懂你去玩萬花筒你就會懂了。
我們這個人身體就是個萬花筒,起心動念就是在轉,這萬花筒在轉,你看你裏頭多少妄想、多少現相,永遠沒有止境。這個東西你相信,你慢慢再想,萬花筒跟宇宙一個樣的,一個道理,跟我們人身體一個道理。然後我們才會想到,佛菩薩說這東西真的,不是假的,有道理不迷信。尤其佛教確實它有科學精神,爲什麼?它要叫你求證,佛菩薩講的東西你聽懂了不算,你把它證明這是你的,那才算數。所以佛菩薩不是叫我們信他,是教我們信自,自他不二,他教你證這個,這就是科學精神,所以它不同于宗教。宗教一定要相信神,神是主宰,你跟神不能平等。佛法不是的,佛法全是自己,講到最後統統歸自性,統統歸自性,全部要自己負責,各人因果各人承當。「心外無法,法外無心」,跟老祖宗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一個道理。
「《叁藏法數》曰:究竟即決定終極之義」,終極就是圓滿、到底,再就沒有了。「謂能覺了染心之源」,我們現在有煩惱習氣,根源在哪裏,真知道,真把它找出來了。「究竟終窮,同于本覺,故名究竟覺」。煩惱的根源是在本覺,本覺怎麼變成煩惱?一念不覺,煩惱從本覺裏頭生起來的。迷了起不起作用?起作用,六道叁途、十法界就是本覺起的作用,起的是負面的作用,就是迷的作用。正面的作用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就是極樂世界,這正面作用,是一不是二。你一回頭就覺了,覺悟就叫成佛,不覺就叫凡夫,凡夫跟佛是一不是二,是覺迷兩個不同的名號,凡夫一回頭就覺,就成佛。所以心是心作,心本來是覺的,不覺是妄心,一覺之後妄心就沒有了,就不見,妄心不見了真心就現前。所以佛說本來是佛,這個話不是騙人的,不是贊歎、恭維你,不是的,本來就是,一念迷你墮落在凡夫,一念覺你就回頭了。心是心作是講理論。衆生跟佛從哪來的?佛怎麼會變成衆生?衆生怎麼會變成佛?道理搞清楚之後,要教你轉過頭來你就回來了。所以究竟覺!
「是爲菩薩大行圓滿,究竟至極之覺,即成佛之位」。這個佛是妙覺如來,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通常無上正等正覺在《華嚴經》上,圓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可以稱無上正等正覺。但他不是究竟的,天臺大師說得好,他是分證的,習氣沒斷。習氣斷盡了,妙覺那是究竟無上正等正覺,這是圓滿的位次。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一八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