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P4

  ..續本文上一頁有道理。道理太深,我們不明白,我們也能夠照做就對了,慢慢你自己就會明白。我們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作奸犯科,不能做犯法的事情。佛法才能在全世界弘揚,才能得到一切人對你的肯定。佛門弟子絕對不會做壞事,甯死都不會做壞事,爲什麼?我們死了到極樂世界去。我們要作奸犯科,死了之後到叁途去。死不要緊,死了以後到哪裏去,這個關系很大。死了到極樂世界作佛好事情,求之不得,怎麼敢犯戒?

  我們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跟我們說佛的四條重戒,沒人講的,李老師告訴我們蓮友的。第一個《梵網經》上有兩條,「不作國賊,不謗國主」,國賊是什麼意思?傷害國家民族的事情,你要去做就是國賊,決定不能做。國主是誰?從國家領導人到地方領導人都算是國主,一個縣的主是縣長,現在縣書記,一個村的主是村長跟村書記,國家之主是國家的主席。他們縱然有過失,與我們不相幹,我們沒有理由去毀謗他、去批評他,不可以,這不是你的事情。我們要認清楚我自己本分的事情是什麼,把自己本分事情做好,別人好處我們贊歎,別人不好的地方,心裏頭都不要放,不要說在口上了。

  所以人最怕的,就是把別人的垃圾、不好地方裝在自己心上,心就壞了。你的心本來是良心,良心變成別人的垃圾桶,你不是愚癡到極處了嗎?佛經上常講,佛菩薩看衆生「可憐憫者」,衆生有什麼可憐?這是第一個可憐地方,把自己的良心裝別人亂七八糟東西,變成別人垃圾桶,這是最可憐、最可憐的,沒有比這個更可憐的。反過來,我們得佩服佛菩薩,佛菩薩心清淨一絲毫染汙都沒有,所有一切衆生犯任何錯誤,佛絕不把它放在心上。爲什麼?心是清淨的,心決定沒有染汙,這才叫自愛。自愛的人,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保護自己的平等心,決定不要受汙染,這就對了。又何況《因果經》上講得很清楚,各人因果各人承當,不需要我代替他承當。他有過失,我放在心上,他的過失變成我的過失,你說冤不冤枉?我再要常常去批評他,我在造口業,將來我自己造的果報,就到叁途去了,這是事實真相不是嚇唬人的。「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幾個字很簡單,意思非常之深,你能體會到嗎?所以持戒守規矩就這麼一句話,佛的規矩要守,祖宗的規矩要守,國家的法令規章要遵守,做一個守法守規的人。

  「忍辱治瞋恚」,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古人就說「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天十樁事情裏頭有八、九樣都不如意,你一發脾氣就壞了。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只能把問題搞得更糟、更複雜。不如意的事情來的時候,心地一定要保持甯靜,如如不動,你才有智慧能處理問題,能夠化解沖突,所以不能不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講六度,布施、忍辱講得最多,爲什麼?布施是種福、是修福,忍辱是保持你的福,不讓你的福報流失,忍辱可以保持;沒有忍辱,福報再多保持不住。這兩樣講得最多,也就是六波羅蜜裏頭這兩個最重要。人要學,學沒有瞋恚心,你的心地就清涼自在,你就法喜充滿,你真正得到快樂。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就是沒有瞋恚。你看沒有悭貪、沒有破戒、沒有瞋恚,這個人多幸福!

  爲什麼能忍?知道一切法空,好的事情也是空,惡的事情也是空,到最後都歸零,大家都平等。常常有歸零的念頭,有這個概念,你在什麼環境裏頭不會發脾氣,怨恨惱怒煩統統消失掉了,這人講真正有福。有一絲毫驕慢,孔夫子就遠離你,對你怎麼樣?敬而遠之,不敢親近你了。傲慢是瞋恚的一分,而且是瞋恚的根,末那的四大煩惱,講我愛,愛就是貪,我癡、我慢,慢就是瞋恚,所以愛是貪的根,慢是瞋的根,不能不看破。佛家講慈悲不講愛,什麼原因?慈悲就是愛,但是慈悲的基礎是智慧,就是愛它有智慧。世間人講愛裏面是迷惑,情執,情執就麻煩,它會做錯事情,它帶給你是煩惱,慈悲帶給你是智慧。愛裏頭有智慧這是慈悲,愛裏頭有情執那是煩惱。你看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這是煩惱的七大類,它有情執,它不是智慧。所以佛法用這個字很有講究的。

  「精進治懈怠」,懈怠也是很嚴重的煩惱,懶惰、懶散不能精進。于是佛菩薩、祖師大德才給我們定早晚課,無論怎麼懈怠,早晚課要保留,這是最不得已的辦法,是爲這樁事情才給你定早晚課的,希望你能夠精進。精就是專一,不雜、不亂這叫精;進是進步,不能往後退,你要保持住,你才會有成就。

  這幾天有幾個同修來問我,不錯,都還是些年輕人,不到叁十歲,想發心學講經,好事情。到哪裏去學?你發心就學成功,什麼地方都可以學。你說找個佛學院,找個學的地方,你學不成功。佛學院老師多、學生多,在那裏反而學不到。一個人在家裏學的時候真學成功了,劉素雲居士就是個例子,她在學習過程當中誰知道她?沒一個人知道她。十年學成了,大家跟她一接觸,這個人跟別人不一樣,說話不像普通人,她是不是開悟?是不是證果了?我們也是從一個電臺訪問,錄下來大概有二十多分鍾,訪問的這個資料我們看到了,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因爲她得的是重病,八年了,這個人還在不在,不知道。找同學們去打聽打聽,說這個人還在,還給我一個電話,我就試試看,電話一撥果然是她接的。她接到我的電話也嚇了一跳,才知道她五十二歲得這個重病,讀經、念佛,病不理它,幾個月之後病好了。

  經怎麼讀的?我們原來不知道,以後見面才告訴我,她得到一套《無量壽經》的光盤,是我第二次在臺灣臺北我們圖書館講的。好像這部經講圓滿,那個時候是用李老師的眉注做參考的,大概只有一百多個小時,這部經就講完。她告訴我,每一片是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一天聽一片,重複聽十遍。她說她學佛只聽懂一句話,「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就一門《無量壽經》,一天聽十遍,就是這一個小時聽十遍,明天聽第二片也是聽十遍,這一部聽完了從頭再聽,十年沒有間斷。除聽經之外她就念佛,她是真的不是假的,她得念佛叁昧。所以我問她,往生有沒有把握?隨時可以往生,有把握,她得自在!有人說她有神通,有人說她開悟,都有可能,爲什麼?得叁昧就有神通。能力恢複,本能恢複,你障礙去掉,你煩惱減輕,所以能力就恢複了。智慧開了,沒有學過的經,你去問她,她都能跟你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這是開悟的現象。不只是《無量壽經》,任何經典你去問她,她都給你講解,十年!我們今天需要的,是需要這樣的人。

  齊素萍老居士找我,她說她在甘肅建了一個道場,今年七月完工。裏面有個男衆佛學院,一個女衆佛學院。我推薦劉素雲居士去做女衆佛學院的院長,她那個方法真能成就!不要請很多老師,學生也不要太多,我跟她講,學生最多不能超過二十人。如果有二十個學生,妳在學生裏頭選十個正科生,十個旁聽生,妳才能教得成功。十年之後有十個頂尖的講經人才出來,妳這個佛學院世界第一。劍橋大學麥大維教授來找我,希望我到倫敦去辦個書院,屬于劍橋大學的,我沒答應,原因是什麼?我這種方法學校不能接受,學校要能接受我去辦。我只要二十個學生,十個正科生,十個旁聽生,每個學生專學一門,時間十年,十年之後,每一個學生都是專家,真有成績出來。學生不但有智慧、有德行,品德兼優,這是現在學校裏培養不出來的。我叫齊居士妳好好的去辦,十年之後,妳對于中國佛教有最大的貢獻。男衆能有十個法師,女衆能有十個法師,經教講得頭頭是道,自己也認真修行,解行並重,這個功德,比妳一生做的任何事業都大。因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才第一。能有二十個法師,男女衆各十個,二十個那還得了,震動世界!不需要找人去教,我們這光盤很多,用一部經專攻這一部,把四個根紮穩。因爲出家人要加上《沙彌律儀》,四個根紮穩,十年如一日他就成功。現在時間到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0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