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安慰,爲什麼?釋迦牟尼佛做了榜樣,他老人家沒有道場,居無定所。所以我們遇到這個環境,想到佛,佛已經給我做好榜樣,我們要學佛,一生沒有道場。我的大雄寶殿就在那個角落上,你們剛才看到的,那是我的大雄寶殿,那是我的功德堂。佛法的承傳,不能吃苦就傳不下去,世尊滅度,交代後世,「以戒爲師,以苦爲師」,不能持戒,不能吃苦,法會滅掉,傳不下去。戒律從哪裏做起?要曉得戒的根在哪裏。爲什麼古人能做到,現在人做不到?現在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在家,《十善業道》做不到。這叫什麼?這叫末法。
《仁王般若經疏》上講法運,什麼是正法,什麼是像法,什麼是末法,什麼是滅法,他講得很清楚。有人講經,釋迦牟尼佛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講經,有人講經,有人聽經。世尊的聽衆我們概略估計,每一場講經我相信不會少過叁千人。常隨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佛到哪就跟著一塊去的,不離開的,經上有記載的。沒有記載的,四衆同學臨時來聽的,或者聽一部經,或者聽一、二個月,或者聽幾天,這樣是叫流水的衆人數就多了。所以我們概略估計不會少過叁千人。有聽經的、有真修的,聽了之後依教奉行,有真修的,有證果的,這叫正法。有證須陀洹的,有證阿羅漢的,真有證果的,這正法。第二類,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有依教修行的,沒證果的,這叫像法。第叁種,有講經的、有聽經的,沒有真修行的,我們現在就是,這叫末法。第四種,講經的也沒有了,聽經的也沒有了,這叫滅法。《仁王般若經疏》上說的,這是從實質上講,什麼叫正法、什麼叫末法。末法,聽是聽經,不幹,做不到。真能做到的時候就不是末法,提升到像法了。
我們今天遇到淨宗,我們天天拿著經教在一起分享、學習,這是講經。我們用網絡、衛星,雖然在小小的攝影棚裏頭,全世界在這時候同步在屏幕面前我們一起來學習的,人數不少,我相信超過釋迦牟尼佛當時的聽衆,決定不止叁千人。這麼多人當中,我們相信真有真幹的,不管人多少,真有真幹的。有沒有證果?有,往生就是證果。那我們是正法。從時間上來講,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是末法裏頭的正法,不容易!這個緣分難得,可遇不可求,希望我們知道。無論是出家、在家,要學講經,才能把正法久住真做到,不講經怎麼行?不講經就是搞迷信。今天社會對宗教産生這麼大的誤會,原因在哪裏?在不講經。
今天說話要說前年,前年是二0一0年,我陪同馬來西亞的宗教訪問團到梵蒂岡訪問,跟教宗見了面。談到世界宗教在衰沒,梵蒂岡它有統計、它有調查,告訴我,最近這十幾年來,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他們很擔心,教廷擔心,如果這樣,二、叁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沒人信宗教了。提出這個嚴肅的問題告訴我。我當時回答他的,我說我們宗教在創教的時候,這些創教的,稱教主也可以,稱前賢也可以,像摩西、耶稣、穆罕默德、釋迦牟尼佛,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他,向他學習?爲什麼能夠代代相傳,傳了幾千年,傳到現在?摩西比釋迦牟尼佛早,猶太教,它大概有四千年的曆史,至少比釋迦牟尼佛早一千多年。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跟隨?沒有別的,都是講經教學,那些經典很多是摩西講的、耶稣講的。這些人當年在世,個個都是社會教育家。他跟我們講些什麼?做人的道理,生天的道理,他教學。現在爲什麼人不相信?沒人講經了,祈禱不行,祈禱固然是有效,拿不出證據出來。你說有災難,我們祈禱,把災難化解了。人家說你胡說,你在造謠,根本就沒有災難,你胡造謠言。你有什麼話說?所以我就提出來,一定要恢複宗教教育,這就有前途了。
去年,二、叁個月之前,教皇邀請我,他那裏有個活動,邀請我參加。我本來不想去,後來想想還是要去。爲什麼?要鼓勵他把宗教帶回教育,這次見面主要目的就在此地。宗教一定要回歸到教育,宗教教育化解危機,宗教教育能拯救社會。而且今天宗教必須要做示範點,像我們過去在湯池做的這個小點,要人家能看見他才會相信。所以我勸教皇,就用梵蒂岡做個實驗點,我向他請教,梵蒂岡的面積多大。我原先以爲有一百英畝,結果沒有,五十個英畝,不大。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五十個英畝就合中國叁百畝,就這麼大個地方。我說可以。那居民呢?居民大概一千人。梵蒂岡它也是個國家,教宗稱教皇,它也是個國家組織。我說你就用這個小點,把梵蒂岡這個小點造成天主教的精神、天主教的文化,在這個地方落實,讓全世界的人到梵蒂岡就看到天主教的天堂。那個影響很大,天天教學。然後我向他請教,羅馬不大,我去過幾次,羅馬不大,羅馬有多少教堂?他告訴我,有四百多個教堂。我說那就是四百多個學校,每個學校都要上課,都要講學。我說一年之後,羅馬變成全世界天主教的文化中心,天主教文明的示範點,這個對于整個世界影響非常大。你這個做的時候,別的宗教都想做一個,他不做他趕不上,能帶動。我這次去跟他見面就談這個問題,他們聽了也很歡喜。最近我收到他給我一封回信,我希望他真能夠早一天落實。今天要不做出榜樣出來,你講,人家不相信。
宗教團結,澳洲我住的那個小地方圖文巴,這個小城的居民十萬人,可是宗教有十幾個,包括土著,有十幾個宗教。我們才住十年,搞宗教團結還不到兩年,做得很有成績,圖文巴不同的宗教確實就像兄弟姊妹一樣,做得很成功。去年年底,淨宗學院辦了個活動,紀念成立十周年紀念,圖文巴宗教全部都來參加。我們就提倡,每個宗教都回歸教育,你的教堂要講經、要教學。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普世的教育,一定能夠幫助社會安定,幫助這個國家和諧,幫助人民能夠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這一個地區小城所有的人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做出樣子來。是個全世界宗教和諧示範一個點,讓全世界人來看,宗教是有存在的必要,學習宗教是好事,不是壞事。不做出榜樣來不行,光是空口說白話沒用處,人家不相信你。所以人,個人要做人的好樣子,家要做所有家庭的好樣子,道場要做一切道場的好樣子,做出榜樣來,這是真正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如果只搞形式,沒有實質,釋迦牟尼佛都會流眼淚。
成佛之道,無量劫來十方諸佛世界,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戒定慧叁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沒有第二條路子。不重視戒律怎麼行?戒律從哪裏學起?從根上學起,根在佛法是小乘戒。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個人佛不承認他。佛教傳到中國來,小乘很盛,中國佛教十個宗派,二個小乘,一個俱舍宗,一個成實宗。現在這二宗一般人連名字都不知道了,爲什麼?丟太久了,宋朝時候就沒有了。唐朝中葉之後,我們中國這些祖師大德,倡導用儒跟道代替小乘,這就不學小乘了。小乘這二個宗到宋朝時候就沒有了,沒人學了,道場也沒有了。所以實際上中國是大乘八個宗,但是用儒跟道做基礎。現在我們儒也不學,道也不學,小乘也不學,所以大乘架空了,這變成假大乘,不是真大乘。
所以這些年來,大概有十幾年,我們非常強調要紮叁個根,儒釋道的叁個根。儒的根是《弟子規》,道的根是《感應篇》,能不學嗎?不學,《十善業道》就不能落實,《沙彌律儀》是假的,必須紮這個根。中國過去統統都學過這個倫理教育,《感應篇》是因果教育,那是從小學的。你生下來,眼睛睜開了你就會看,耳朵你就會聽,你就在那裏學習。所以中國的家教非常嚴格,誰教你?母親。嬰兒所在之處,任何人接近他,表現都是正面的,不能有負面讓他看到、讓他聽到、讓他接觸到。要照顧他叁年,一千天。他真正能做到眼不見惡色、耳不聽淫聲,他才能把自己德行的根紮穩。父母在他面前表現全是正面的,把倫理道德做出來給他看,不是給他講。
叁年,這個根就紮穩了,根深蒂固。中國古諺語裏頭有句話說,「叁歲看八十」,這個意思就是說,叁歲紮的根紮得好,八十歲不會變,無論他將來學儒、學道、學佛,他根深蒂固。他學任何一樣東西,如果是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都有成就。學儒,他成聖成賢,學道,他成神仙,學佛,他成佛、成菩薩。我們今天儒釋道叁個根全丟掉了,怎麼努力學都學不像。爲什麼?沒根,沒根是死的。像花瓶裏面插的花,怎麼樣去照顧它,它也結不出果實出來,這個太重要了!我們今天明白了,這叁個根要不要補習?不補就不能成就,一定要認真把它補出來。
補出來實在講不難,我們在湯池做的實驗,在想象當中,應該是二、叁年才能把這個根補出來,看到效果。沒有想到只叁個月,不到四個月,人的心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我們所有的老師沒有一個不驚訝,人怎麼是這麼好教的?我跟老師說,我說我們不能居功,不可以說這是我們教的,我們沒有這個智慧、沒有這個德行。怎麼會有這樣成就?祖宗之德,叁寶加持,我們要感祖宗的恩,要感佛菩薩的恩,不是我們能力做到的,是他們加持的。所以同年十月,我們就有這個緣分在聯合國做報告,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叁天展覽,産生很大的影響。兩個星期之前我還接到聯合國的信,還念念不忘我們的活動,不容易!這就曉得紮根重要,你想成就你必須紮根;你不紮根,你幹上叁百年你也不會成就。你曉得根重要,這是德行的根。
要深入經藏,那還有一把鑰匙,《大藏經》沒有這個鑰匙你進不去,《四庫全書》沒有這個鑰匙你也進不去。這個鑰匙就是文言文,你要不要學?你不學文言文,《四庫》門是關著的,《大藏》門也是關著的,你沒有分。現在人對這個疏忽了。早年老師教我們,背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讀文言文,鑰匙就拿到了;你能夠背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寫文言文。一個星期背一篇,一年五十篇,兩年一百篇,這個根…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