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五集▪P4

  ..續本文上一頁好懂,是你們的境界。說他自己所證的我們不懂,也說了不少。但是這些我們無法體會的,被現代量子學家發現了,跟佛經上講的是一樣的,我們對佛的話就格外的相信了。佛距離我們叁千年,依照中國曆史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叁千零叁十九年。叁千年前佛說的,最近叁十年被這些量子力學家發現了。佛說「萬法皆空」被證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量子力學家發現的。「一切法從心想生」被證明了,物質現象,阿賴耶的相分是從見分變現出來的,這個也證明了,量子力學家發現了,確實沒錯。物質是從念頭發生的,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這經典裏頭都有。所以佛經,不僅僅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這個世界上的高等哲學,現在我們看了這些科學報告,我們肯定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上還有很多搞不清楚的東西,佛經上都有,現在逐漸逐漸接近了,靠得很近。這是講經跟法,經是經典,法是修行的方法。

  「即常見之奉行」,『奉持』就是奉行,「以奉受與行持爲義」。這個奉裏面有恭敬心,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奉持裏頭有誠敬,沒有誠敬不叫奉持,不叫奉受;有受,不能稱奉,奉是有誠敬心在裏頭。「故經末常爲信受奉行」,佛每部經結集最後都說明大衆聽經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用這個做一部經的結尾語。「表敬受遵行、拳拳服膺之義」。再看底下這一小科,「斷煩惱」。你看這四小科,學法門、斷煩惱、成佛道,後頭度衆生,就是四弘誓願。

  【拔諸勤苦生死根本。】

  批注裏頭說,「願永離一切勤苦生死之本」。這個話怎麼說?底下有解釋,「蓋生死極苦,又無休歇,故曰勤苦」。你看人死了,學佛的人要記住、要肯定,人有沒有死?沒死。死的什麼?身體,身體是物質,有生有滅。除了這個物質,還有你的靈性,世俗人講靈魂,實際應該稱靈性,靈性是自己,沒死。在佛經裏面說,四十九天他又去找一個身體。找的是什麼樣的身體?那是他的業力做主宰,不是別人。一切法從心想生,他哪一個念頭最強,先受生,引導你先受生。所以念頭重要。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如何把念阿彌陀佛這個念頭,變成我們所有念頭裏頭最強的念頭。將來身體丟掉之後,這一個強大的念頭,他念阿彌陀佛、念極樂世界,那就到極樂世界去了。

  你往哪一道去,就是最後一個念頭。如果是貪念最強,不管你是貪財、貪名、貪色,學佛的人貪佛法,還是貪,只要是貪統統到餓鬼道,你到鬼道去投胎去了,得了個鬼身;如果瞋恚最重,你還恨某個人,你還討厭某一樁事情,這種的念頭最大、最強,地獄道去了;愚癡力量最大,就畜生道去了。所以最後那一念,是你來生到哪一道第一個因,沒有人主宰。不是佛主宰你,也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自己主宰自己。不能怪任何人,怨天尤人是罪過,是最大的錯誤。學佛的人明白,一切都要自己負責任。所以這個生死沒休息的,這個地方的身老了,不能用了,又去換個身;換什麼身,念頭做主,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

  法藏比丘念念要成佛道,這個念頭太強了,他沒有其它的念頭,這個人就成佛了。念念想幫助苦難衆生建立一個修學的環境,老師世間自在王幫助他,這個修學環境如何來建造?到十方世界去考察、去參觀,做爲自己的參考數據。他真幹,而且用了五劫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把十方諸佛國土都看遍了。好的、優秀的統統接納,不好的、不善的一概排除,這樣建立了一座修學的道場,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個學校,你細心去觀察,釋迦牟尼佛爲我們介紹,多次宣講,釋迦牟尼佛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國王,沒說,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天王,沒講,也沒有說極樂世界有士農工商、有各行各業,沒說。極樂世界非常單純,只有兩種人,一個是佛,一個是菩薩,其它的什麼都沒有,佛是老師,菩薩是學生。到那裏去幹什麼?天天聽課,上課,你要搞清楚。如果你不喜歡天天上課,那個地方就與你沒分,你去不了。你喜歡天天上課,天天聽課,天天學習,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你。

  再跟諸位說,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裏頭沒有男女老少。極樂世界的人,生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一個樣子。這是阿彌陀佛特別選擇的,因爲看到其它諸佛國土,人的樣子不一樣,相好的就傲慢,相貌不好的就有自卑感,這難過,這都是煩惱。到那裏去大家相完全一樣,這個念頭就沒有了。而且身相,像《觀經》上所說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永遠不老!我們這個世界,人老了很苦,到極樂世界不老,無量壽,不老,這個很好。無量壽,老,那就不好了,美中不足;他無量壽,不老,永遠不老。這都是撷取一切諸佛如來剎土裏頭的精華,來建造自己的道場,幫助大家在這個地方修行成就。

  「欲除生死苦果,當拔其根」,這個根是什麼?根就是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這叁大類。在《華嚴經》裏面,見思煩惱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無明煩惱是妄想,《華嚴經》上講妄想分別執著。大乘經裏面常講的就是這叁個名詞,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斷盡了,這個東西斷盡了,就沒有生死。見思煩惱斷盡,六道就沒有了,阿羅漢證得,超越六道了。塵沙、無明要是斷掉了,沒有了,十法界沒有了;十法界裏頭,聲聞、緣覺、菩薩、佛全沒有了,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所以,「斷盡諸惑,故曰拔諸勤苦生死根本」。到哪裏去?到一真法界去了,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下一句就講到這個。

  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五集》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