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方我們知道。度衆生心切,你到極樂世界就非常快速的向上提升,心裏頭沒有自己,只是想到苦難衆生,我如何幫助他、成就他。幫助他、成就他,當然自己先成就,你看你要幫助衆生,阿彌陀佛就幫你成就,就成就你。
這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真想學,老師成就我們;我們不真想學,老師就敷衍。事情隔了這麼多年,六十一年前,我初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真想學,對哲學真有歡喜心,想學。跟方老師無親無故,只是知道他是桐城人,桐城人是老鄉,就找這麼個關系,不認識,也沒人介紹。我寫一封信給他,寫得很恭敬,毛筆工楷寫的,也不長,好像是兩張信紙,寄給他,目的想求他准許我到學校去聽他的課,這麼個意思。我自己那時候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一個星期他回信,約我到他家裏見面。我遵照那個時間我就去了。去了之後,問我學曆。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他說你有沒有騙我?我說不敢騙老師。他就說你寫的信,你寫的文章,我們臺灣大學的學生寫不出來。所以他懷疑。我說我雖然在抗戰當中失學四年,四年沒念書,可是喜歡讀書,沒有離開書本。這他就了解一些,然後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諸位要知道,六十年前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你會大失所望。換句話說,方老師在學校教書也是講假的,不是講真的。這話我不敢講,我心裏在這麼想,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方老師是拒絕了。我當然很沮喪、很難過。我們沈默了大概有五分鍾,老師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到我家裏來,我給你上兩個鍾點課。我們的課是在他家裏小客廳、小圓桌,一個學生、一個老師,這樣上的。我們真想學,他就講真的;到學校學生不想學,大概就敷衍一下就算了。在那個時候我們了解,因爲我也在學校教過書,我在大學教過五年,也是在哲學系教書。確確實實老師是爲了薪水,現在講工資,爲家庭吃飯問題,不能不去上課;學生是爲文憑,確實不在讀書。所以考試怎麼樣?老師幾乎把考試題都公開,學生都知道,所以每個學生成績都很好。有沒有真學到東西?不見得。學校到這種程度,這六十年之後不知道變成什麼樣子,我就不知道了。中國、臺灣我不曉得,外國學校我看過,我也在學校上過課,我了解。
沒有人真肯幹了,所以儒釋道都衰了,到哪裏去找真正肯學的學生,真肯幹的?找不到了。所以老師遇到一、二個真正想學的,真的是特別照顧。我是一個例子,我對方先生一分錢的學費也沒繳,義務的,真難得、真不容易。你看老師不是不教人,真肯學的真教你。以後我走向佛,認識了章嘉大師。章嘉大師跟方先生一樣的熱心,也是給我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星期天。我跟章嘉大師叁年,佛法的基礎全是章嘉大師奠定的。以後大師往生了,他是六十八歲走的,我跟他那一年他六十五歲,跟他叁年,他走了。走了以後我跟李老師,跟李老師十年。這些真正是好人,看到你真教你,他真幫助你,不要你繳學費。我們自己有困難的時候老師還幫助,冬天沒有衣服,有人供養老師衣服他就送給我。這樣的老師現在不容易找。
在遍法界虛空界,阿彌陀佛是最好的老師,對每個人照顧無微不至。這個老師,我們有感,他就有應,我們真求他,他真來,一點都不假,這是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所以這個經不能不認真去讀,不認真讀辜負了釋迦牟尼佛,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詳細,把我們的疑問全部破除,讓我們真正相信、真正接受,這一生當中就這麼一個目標,求生極樂世界。我們身體還在這個世間,世間衆生有苦難我們盡心盡力幫助他們,于我們自己求生淨土相輔相成,沒有絲毫障礙。最重要的,不能有一點私心,有一點私心就自己造成障礙,一點私心沒有,什麼障礙都沒有。經不能不講,釋迦牟尼佛做了樣子給我們看,他叁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開始講經,七十九歲圓寂,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休息,做樣子給我們看,我們要會學。不講經誰知道?縱然知道念佛,淨土究竟是什麼他不知道。所以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那真的是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真懂,不是迷信。
「故曰: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所以者何」,這是爲什麼?「一切法不離自心」,這句話總答了,答得非常好。現在量子力學家給我們證明了,一切法確實沒有離開你的念頭。所以現在科學提倡的是,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念頭的能量太大太大了。對自己,這念力要集中,我們這念頭是散的,就是雜念太多、想得太多,如果什麼都不想,只想一樁事情,沒有一樣不成功,把念頭集中起來這個能量就大了。念佛法門叫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把心安住在阿彌陀佛佛號當中,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幫助衆生做這些事情,建道場、度衆生都是幫助阿彌陀佛做事情,幫助阿彌陀佛接引衆生,幫助阿彌陀佛度衆生,不是爲自己。這個念頭好,這個念頭決定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你沒有一樣事情做不成功。不是自己的事情,是阿彌陀佛的事情,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接引一切衆生到極樂世界。一切經論,說老實話到最後全歸到淨土,《華嚴》大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法華經》龍女八歲成佛;楞嚴會上二十五圓通,觀音、勢至排在第一,這就知道,觀音、勢至是阿彌陀佛旁邊的兩位尊者,他們兩個擺在那裏,那不就是歸淨土了嗎?法門殊勝不可思議!一切法不離自心,最重要心上有,就沒有一樣不成功。
「彭氏之說」,彭居士所講的,「道出世尊此答之本意」,這個世尊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回答法藏菩薩的問,一句話,本意說出來了。「蓋發起至心,必含聖果」,因爲一切法從心想生,聖果就是成佛。「因徹果海,華果同時,但當精進,何願不得」,念老這幾句說得也非常之好,不亞于彭居士。發起真信真願,裏面佛果就在其中。因徹果海,這裏頭關鍵詞是徹,因是發心,心要大、心要廣,度衆生的心要遍法界、要遍一切諸佛剎土,像法藏一樣。法藏發心要度的對象不是一個世界、不是一個國土,他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他統統都要度。換句話說,極樂世界跟十方一切諸佛世界的關系我們就明白了,阿彌陀佛跟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關系我們也知道了,他們全是連手的,科學上的名詞叫糾纏在一起。不是一個個體,就是一切諸佛、一切剎土都是互助合作的、都是有密切聯系的,沒有一個是獨立,統統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從這些經文上我們都能體會到。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這個地球上,我們跟任何國家、任何族群、任何不同的宗教,也要像這個經上一樣,我們有密切聯系。他不理我,我關懷他;他不照顧我,我照顧他,最後一定要達成世界大同,整個地球上居民是一家人。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給他看,他慢慢看到、體會到,他就了解,就覺悟了。大乘法裏頭告訴我們,整個宇宙跟我們自己是一體,所以慈悲叫「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慈悲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愛心。佛爲什麼不說愛?怕你愛裏頭有感情,有情就不好。愛裏頭完全是智慧就叫慈悲,愛裏頭帶著感情就不叫慈悲。慈悲跟愛是一樁事情,不同的,一個裏頭有感情,一個是有智慧,不一樣在這裏。所以我們從經上看到的,現在就要學到,我們居住在這個地球,沒有能力離開地球,地球之內的,我們統統照顧到;地球之外的,我們能力做不到,但是我們的心也想到、也念到,這就對了。
因徹,徹字很重要。也很多人發心就是不徹,他發心很小,面很小,沒有能到全世界,只是一個地區,或者是一個同族,一個小範圍,不能到全世界。花果同時,花是因,果是果報,就是因果同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念頭才發果報就形成,這就是現代量子力學家他們也說到這個。賢首國師的《還源觀》裏頭叁種周遍,裏面就有這個意思,念頭才生,周遍法界,出生無盡就是花果同時。但當精進,何願不得。我們自己只要方向正確、目標正確,努力精進一定會成就。「一切因果不離自心,無有一法居于心外」,這個道理很深,大乘教裏佛常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因爲一切法是從心生,從心想生,所以沒有一法是在心外。我們要會用這個心,跟佛就沒有兩樣。佛是真正會用心的人,用得純正,沒有偏邪,用這個心成就了宇宙,成就了一切衆生。底下這一小段,「結歸自心」: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如所修行。汝自當知。】
這個話說得非常之妙,這是世間自在王所說的,這些話都是佛說的。「下文連下叁個自字」,這是第一句,『汝自思惟』,接著說『汝自當知』,後面一句『汝應自攝』。「世尊不直截作答,但直指叁個自字,實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這裏頭的意思很深。佛告訴他,你自己去思惟,修什麼方法能夠『成就佛剎莊嚴』,修什麼方法你自己曉得。從事上講你曾經考察過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你已經用了五劫的時間參觀、考察、學習,那怎麼做法你自己當然知道,這個就不必問佛了,你自己曉得。裏面真正的意思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一句口頭語,心想事成,真正意思是這個;「一切法從心想生」,這佛經上常說。一心專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就怕的是散亂心,那就沒有成就。你天天想一樁事情,你會得定,定久了豁然大悟,你就開悟了,一開悟什麼都明白。東方的教學、佛法的教學著重在開悟,是以開悟爲修學的目標,不像西方人,西方人確實他們偏重在知識,佛法是偏重在覺悟。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六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