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六集▪P3

  ..续本文上一页是什么?病是错误的念头产生的。人身体本来是健康的,父母生下来是健康的,没有带病菌来的。而是我们错误的念头,贪瞋痴慢、自私自利这些念头,让我们的细胞器官带着有病毒。现在我们把念头恢复,把贪瞋痴慢断掉、自私自利断掉,就恢复正常,带着病毒的细胞自然就恢复正常、就好了。我好了,那个人就好了。这震动了全世界。你能说它不合科学吗?现在就发现念头的力量太大。我们中国人讲心想事成,想什么他就成就什么,你想极乐世界,怎么不成极乐世界?人可不能想错,可不能想贪,为什么?贪心是饿鬼。不能想瞋恨,瞋恚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傲慢是修罗,不能想这个。把贪瞋痴慢疑都断掉,我们的身心健康,不生病。不但不生病,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不遭灾难。为什么?贪心感得是水灾;瞋恚感来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是瞋恚带来的;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怀疑更麻烦,怀疑带来的是山崩地陷,你信心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用现在的话是你免疫的能力没有了,那就是病菌非常容易侵犯你。贪瞋痴慢疑只要一断,身心健康,什么病都不会有;已经有的病会自然恢复,不需要医疗。

  所以我们都到这个地方来,蜎飞蠕动,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作菩萨。「群生之类,生其国者,无有二乘」,二乘是阿罗汉、辟支佛,没有,全是菩萨。而且「必补佛位」,补佛位是等觉菩萨,就是后补佛,也就是说决定成佛。「是法藏大愿,称为一乘愿海」,一乘就是成佛,不是菩萨。四十八愿愿愿都是希望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成佛,这个大愿不可思议。「悉成佛果,乃一佛乘故,无二亦无三也」,这个话是《法华经》上说的。「是故三辈往生,皆须发菩提心也」,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统统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念佛不能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最后这一段「总结」:

  【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宁可得否。】

  这是向佛请教。念老批注里头,这一段最后再请佛证明,我立这样的大愿,发这个大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比一切诸佛在因地上发的愿要殊胜。这个殊胜是有来由的,因为他亲自去考察、去观摩所有诸佛剎土,诸佛剎土里头好的、精彩的他统统取了,不好的他都不要。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也是集大成,是集一切诸佛国土的优点,所以它就是比哪一个国土都要殊胜。『宁可得否』,我能不能成功?「愿己佛国胜余佛国,不知能否,请佛垂训」。最后这一段,佛替他「证成」。我们看经文:

  【世间自在王佛。即为法藏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

  这是比喻,人去量海水。批注里头讲这个大意,「佛答法藏曰,譬如一人以斗量取大海之水,久经时劫,尚可穷见海底」,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真的能把它量完。下面是「正说」:

  【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我们看念老的批注。「人能以至心(至极之心)」,就是真诚到了极处,这种心求道,「精进不已,必皆得果」。莹珂法师就是这样的,真诚到极处的心,念阿弥陀佛念三天,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我们念了几十年,没见阿弥陀佛的消息,是什么?我们没有那种真诚心,念佛心里头总夹杂着,夹杂着怀疑,夹杂着杂念,用心不专。不是念不来,不是阿弥陀佛厚此薄彼,不是,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的,没有厚此薄彼。果然真诚,他就感应。没有感应,决定是在自己,不在佛的那一方面,看我们自己用的是什么心。

  人决定不能为自己,为自己错了,为自己,再好的心都离不开六道轮回。再好的心、再好的事,你将来得人天果报;不善的心、不善的事,那就是三途果报,统统出不了轮回,这个要知道。一定是大公无私,念念想帮助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六道轮回是苦海,有这样的心才能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没有第二个念头,只有这么一念。阿弥陀佛这一念特别强,不但令众生离苦得乐,而且要帮助一切众生成佛。成佛,那就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如果我们有这个心,跟阿弥陀佛同心,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哪有不上上品往生的道理!精进不已,必皆得果,这个字用得多肯定。

  「会者」,义寂大师说,这个意思是「皆也」,会跟皆是一个意思。「憬兴云:亦必也」。「克」同下面这个克字,这个克是克服,克的意思是以力取胜。简体里面作底下这个克字,意思是杀、是必、是遂、是得,像克服敌人,克敌。「义为杀也」,以武力致胜,是这个意思。有必、有遂、有得的意思。「又有何愿,不能求得」,这个意思用白话说,『精进不止,皆当克果,何愿不得』,没有不成就的。

  「彭绍升居士《无量寿经起信论》」,解释这一段经文,他说,「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彭居士这一段话说得好。彭绍升居士是乾隆时候的人,这个人聪明好学,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用现在的职位来讲就是国防部长,乾隆皇帝的国防部长,他算高干子弟,家里环境好。大概是二十岁考中进士,很难得,年岁很轻,进士在那个时候是最高的学位。一生没做官,学佛,做居士,通宗通教,显密圆融,大德。著作很多,你看《无量寿经起信论》他做的,很难得,他对佛教的贡献非常大。

  他这几句话说,他的解释说,法藏菩萨讲,「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王从此出生。这个心是根,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从这生的,没有这样的大心,世间自在王佛就不可能为他示现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他也不会去看。你说这个心多重要!这个心是什么心?是度众生的心,而且是快速度众生离苦得乐。离苦得乐要帮助这些众生成佛,那就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离苦得乐做到圆满、做到究竟,法藏发的是这个心。前面我们看过,对象上从等觉菩萨,下到地狱众生,遍及到花草树木、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度。《华严经》上说「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法藏做到了,所以一切愿王从这出生,一切净土是从这建立,就从他这个心。所以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这个心一发,极乐世界就出现了,出现在哪里?出现在法藏比丘意识里头,还没成形。意识里头有了,怎么会成形?精进不止就成形了,他这个念不退,他真干,四十八愿愿愿他都兑现,他都做到了,这极乐世界就成形。

  所以极乐世界没有人设计、没有人去建筑,怎么成就的?是阿弥陀佛大行大愿五劫精进修行功德自然的成就。这个道理我们能相信,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有。佛告诉我们,欲界天第五层天、第六层天跟极乐世界差不多,极乐世界是功德之所成就,欲界天里面那个福报自然的,那是福德之所成就。人修的福报修太大了,福报到大的时候,一切你不要想,你需要的东西自然就来了。所以欲界第五层天叫化乐天,一切都变化来的,真叫心想事成,想什么他面前就现什么。第六天更高了,不要想,他化自在天,第六天想的第五天变化去供养他,他想都不要想,那福报最大。这是福德。福德都能够变化而来,何况功德!阿弥陀佛是功德,不是福德。

  同样一个道理,地狱,地狱里头种种苦,那是什么?恶业自然变化的。地狱不是阎罗王造的,与鬼王不相干。我初学佛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朱镜宙老居士,浙江温州人,这个老人跟李老师是好朋友,他们同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七十岁,李老师也七十岁,我二十六岁,我们在他面前是孙子辈,所以对我们就非常照顾,很爱护。故事很多,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告诉我六道是真的。他的岳父章太炎先生,这是民国初年国学大师,在学术界没有人不知道的。曾经做过东岳大帝的判官,大概是判官有事情不能上班,找他去代替,他就代了一个月,东岳大帝的判官。判官是什么地位?相当于秘书长,现在讲二把手,地位很高。他做得很辛苦,白天有事情,晚上天一黑,两个小鬼抬了一个轿子来,就让他去上班去了。他躺在床上就跟死人一样。到第二天早晨又把他送回来,他又醒过来,日夜都不能休息。

  他也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诉一些朋友们,鬼道这个社会跟人间差不多,只是在鬼道里头看不到太阳,日月星光看不到,就是阴天灰突突的,生活状况跟人差不多。他有一天跟东岳大帝建议,听说地狱炮烙的刑,炮烙是什么?铜柱子烧红了让人去抱,罪人去抱它,那就好像什么?烧烤一样,那一抱全身就腐烂。他说这个刑罚太残酷了,不仁道,能不能把它废除?东岳大帝就说你先去看看。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刑场去看。他就跟着小鬼去了。到了这个地方,小鬼就站在那里,告诉他到了。他看不见。他突然想到是罪人业力变现的,你没有这个业力你看不见,不是东岳大帝建造的,跟东岳大帝、跟阎罗王没关系。地狱里头所有种种苦是自己变现的,业力变现。

  你看恶业能变现地狱,善业能变现天堂,法藏比丘这是什么业力?这是要普度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赶快成佛。这个心还得了!这种心愿功德之所成就。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对极乐世界这个问题就能解答,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之所成就。它里头不是人设计的,也没有人施工去建造,自然变现出来,变现得那样的美好。那个美好就跟法藏比丘心里想的完全一样。他曾经参观一切诸佛的剎土,诸佛剎土所有美好的东西极乐世界全有,所有一切不好的,极乐世界找不到,所以这个地区就超胜一切诸佛剎土,这么来的。我们不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总是有怀疑,搞清楚了疑根就拔掉,断疑生信,这个信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有真诚的信心,有真诚的愿心,所以建成西方极乐世界,到那个地方真的所有去的人一生成佛,而且很快。这经不能不读,不读我们哪里知道?我们读了之后,它里头这些巧妙关键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