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  2012/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2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四百一十叁頁第一行,這是科,「結歸自心」,分叁段,第一小段「自修」,第二小段「自知」,第叁小段「自攝」。我們看經文: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

  經文不長,這一小段有叁個自,我們看念老的批注。「下文連下叁個自字,首曰,汝自思惟」,接著說「汝自當知」,第叁說「汝應自攝」。「世尊」,這個世尊是世間自在王如來,對法藏比丘說,沒有直接答複他,而是指示出這叁個自。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這叁個自,「實是老婆心切,深意存焉」。老婆就是老太婆,老太婆心地非常慈悲、非常仁慈,對小孩愛護無微不至,用這個來做比喻。世間自在王佛就像一個非常慈悲的老太婆,對待法藏比丘,這裏面用意非常非常之深,用了叁個自字。這什麼意思?我們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是這個意思。困難來了,行不通了,問題決定不在外面,而在自己,把自己管好了,外面問題就解決了。連夏威夷土著給人治病,不需要見到病人,病人距離你二、叁千裏之外也沒有關系,你就能夠把他的病治好。是什麼東西?就是這個自,秘訣就在此地。你看給人治病,病人的問題不在外頭,在我自己,我把我自己調理好,他就沒有問題了。這裏頭的道理知道的人不多。

  佛沒傳到中國來,我們中國老祖宗也知道,佛比我們老祖宗講得清楚、講得明白。我們老祖宗是點到爲止,需要佛法加以解釋,我們恍然大悟。佛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哪裏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是《華嚴經》上說的。整個宇宙一切萬物,包括我從哪來的,佛這兩句八個字講絕了,「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把它濃縮,更簡單的說,就四個字,「心現識變」。這是把事實真相給你說清楚了,解決的方法你就自己曉得了,心現的,解決方法在心,識變的,解決方法在識。心是真心,識是妄心,妄心、真心是一個心。你在這上下功夫,叫無事不辦,哪有不能解決問題的!法藏發的四十八願,你明白這個道理,你自然就成就了。老師這個指點高明到了極處。我們對經文這個意思看不出來,你看看古大德這些批注,黃念老都搜集起來抄在這個本子裏頭,一看就明白了。

  要用真心,真心就是佛心,用真心的人就是佛,用妄心的人就是凡夫。十法界是凡夫,十法界裏頭有阿羅漢、有辟支佛、有菩薩、有佛,統統叫凡夫。爲什麼?他不是用真心。所以天臺大師稱這些佛,稱十法界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他很像佛,他不是真佛。他爲什麼很像佛?他用的是妄心,爲什麼很像佛?他學佛學得很到家,經典他都念,經典上教他做的他真做,他依教奉行。你要不懂,沒有真實智慧,你看不出來,你以爲他是真佛,他非常像真佛,他不是真佛。是不是真佛看用心,十法界的佛跟我們用的心是一個心,他用得正、用得純,他聽話,完全聽佛所說的,所以他很像。我們用偏了、用邪了,我們不聽話,隨順我們的煩惱,所以變成六道,就這麼回事。

  這叁個自好!你要了解這叁個自,你才曉得,世出世間一切法自己做主。你要是以爲外頭有人給你做主,那是假的。十方如來都幫助我們、都加持我們,是不是他做主?不是,是我們做主,我們這個主做得對、做得正確、做得跟他一樣,他都來加持,就這麼個道理。如果我們自私自利、邪知邪見,佛能加持你嗎?我們正知正見、大公無私,念念都爲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衆生,這不就跟阿彌陀佛同心嗎?不求阿彌陀佛,他來不來加持?他來加持。爲什麼?同心同德,他自然就來加持,不求就來了。如果我們邪知邪見、自私自利,只爲自己不爲別人,我們怎麼苦苦求也求不到,他也不會來加持。爲什麼?志不同、道不合!這叁個自的意思,深!深意存焉。你真正把這叁個自搞清楚、搞明白了,那你就心想事成,你才真正把世尊在經上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話你明白了、你懂得了。

  所以,人生在世要爲自己,什麼是自己?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不是這個身是自己。遍法界虛空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的,自性是自己。所以,法界虛空界跟自己什麼關系?一體。既然知道一體了,今天我們看到國內外許許多多的信息傳到我們這邊來,都講有災難。而化解災難,幾乎所有信息提出來就一個字,就是「愛」字。愛心能把災難化解,對不對?對,愛心裏頭沒有災難,自私的心裏頭有災難。我們這個經學到現在,雖然才學到第五品,在前面我們學到的「法藏因地」,阿彌陀佛給我們做出榜樣。你看看他是不是愛心?他愛誰?他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衆生,這一切衆生包括最高的等覺菩薩,最低的無間地獄衆生,還包括器世間,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他沒有一樣不愛。

  用什麼心去愛?用真心,他不是用識心。識心有分別,真心沒有分別;識心不平等,真心平等;識心不清淨,真心清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那是真心,用清淨平等覺的真心去愛一切衆生,我們要學。毀謗我的人、汙辱我的人、障礙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我要用什麼心態對他?是不是以牙還牙?我要來報複他、要怨恨他?錯了,完全錯了,那是什麼?那是你用妄心。如果用真心,真心是清淨平等正覺的慈悲心對待他,這是佛菩薩,這不是凡夫。爲什麼?佛菩薩知道他跟我是一體。爲什麼他有這麼多邪知邪見?他迷了,我覺悟了。他迷了做出很多錯事,我覺悟的要不要原諒他?要。不但要原諒他,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回向給他、加持他,讓他慢慢的明白了,他回頭,這一回頭都是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文裏頭有說,五逆十惡,他造這麼重的罪。五逆,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幹這個事情,十惡全都幹了。這是什麼罪?無間地獄罪,必定墮無間地獄。只要他肯回頭,只要他肯認錯,只要他肯忏悔,相信這個法門,願意到極樂世界去,真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引他。到達極樂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可思議!我們學佛學什麼?我們就是學阿彌陀佛這個真心、這個正知正見,以清淨平等心對待一切衆生,包括害我的。你看看,《金剛經》大家讀過,《金剛經》上有一段經文說,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行菩薩道的時候,修忍辱波羅蜜,名字叫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那是無緣無故。割截身體是什麼意思?淩遲處死,不是一刀殺掉,是用刀在你身上一片一片的肉那樣把你割死,你說你多苦。忍辱仙人沒有怨恨,沒有報複的念頭,而且還告訴他,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

  釋迦牟尼佛就是那個時候的忍辱仙人,憍陳如尊者就是歌利王。你看看,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度五比丘,第一個證阿羅漢的就是憍陳如,就是歌利王。沒有一點怨恨,說話算話,成佛頭一個度你。爲什麼?感恩!殺他還有恩,感什麼恩?真感恩!爲什麼?他來試驗試驗我忍辱波羅蜜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這一試驗,我是真的,真的忍辱波羅蜜。所以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在千佛排列當中,釋迦牟尼佛是排列第五,彌勒菩薩是第四。結果就是因爲歌利王割截身體這個忍辱的功德,讓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排了第四,彌勒菩薩排下去了。不是壞事!你就曉得,別人毀謗我是替我消業障,找麻煩、障礙我統統是消業障,統統是增福慧。我們要走增福慧的路,不可以用情執的心、用分別心,要怨恨、報複就錯了。

  要知道彼此是一體,牙齒咬了舌頭,舌頭還要報複嗎?要不要把牙齒消滅掉?它爲什麼不?一體!要知道所有一切叛逆的衆生跟我是一體,就像歌利王跟釋迦牟尼佛這個故事一樣,縱然被淩遲處死也沒有怨恨心,還是感恩,感謝他成就我忍辱波羅蜜,這是佛法。這就看你用的是什麼心?用真心就成佛了,要用妄心,這個深仇大恨我一定要來報仇,那好了,又到六道,兩個人在六道裏頭生生世世報來報去,沒完沒了。這大錯特錯!兩個人都可以成佛,現在兩個人都墮地獄,你走哪一條路?你看歌利王走地獄的路,佛不走地獄,佛不走地獄把他帶起來了,他也不墮地獄。這個對的,正確!懂得這個道理才曉得做人。中國人對「人」的解釋,人者仁也。仁裏頭是什麼意思?一個是愛人,一個是忍辱,能忍、能愛人,這才是個人;能忍,不能愛人,不可以。充滿智慧,沒有迷惑,對事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佛在此地教法藏,『汝自思惟』,你自己想想『修何方便』。爲什麼叫他「汝自思惟」?前面說過,他想建立一個修學完美的環境,就是極樂世界,這還沒修成,在想,向佛請教。因爲他說,我希望我的世界在一切諸佛剎土當中是第一殊勝。佛滿他的願,把十方諸佛剎土統統現在他面前叫他看,叫他一個一個去參訪。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有憑有據。諸佛剎土裏面好的地方,他統統記得、記住了,我要學,我的世界將來統統有,不好的地方統統不要。前面講了,佛帶他參觀考察了二百一十億個佛國土,二百一十億不是數字,是代表大圓滿,這是密宗的表法。這部經裏頭有大乘有小乘、有顯教有密教、有宗門有教下;換句話說,這部經看起來是不大,意思非常圓滿,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這部經上統統都有。這個經是寶典,不讀這部經,那你要讀五種原譯本,五種原譯本很難讀。夏蓮居居士給我們做會集本,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無量無邊,讓我們省心省事,利益太大太大了,我們要知道。

  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分別執著,更不可以嫉妒障礙,那就造無量無邊罪業。我認識它,我明了它,我發心全心全力弘揚這部經典,那就是弘揚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的願望。諸佛的願望是什麼?是希望一切衆生趕快成佛,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就是可以讓一切衆生真正一生就成就。我們幹的是這個事情,不爲自己,普遍爲一切衆生疾速得度。所以,法藏比丘用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