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現象搞清楚了,跟佛說的完全一樣。這是精神現象,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變現出來的,精神是物質的基礎。這也是普朗克說的,物質的基礎是精神現象。
精神現象從哪裏來的?他們看到了,說突然發生,立刻就消失,速度太快了。他們看到這個現象佛經上有,佛法講這個現象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佛經上都有。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速度很快,我們捉拿不到。所以彌勒菩薩結論上講,「念識」,念是起心動念,識就是精神現象,「極微細不可執持」。任何一個人你沒有辦法掌握它,你沒有辦法去保持它,做不到,它的速度就是那麼快。我們看到這個現象,讓我們想起我們電影的幻燈片,這是從前,現在電影是數碼,不用這個,這是從前老的電影片。放在銀幕上我們看到電影,實際上電影是什麼?是一張一張的幻燈片,用光打在銀幕上。它的速度,一秒鍾二十四張,我們看銀幕就好像是真的一樣,就把我們欺騙了。現在我們擺在面前的也是這種幻燈片,一秒鍾多少張?一千六百兆,你能知道它是假的嗎?跟這個道理完全一樣。我們把電影誤會以爲是真的,一秒鍾才二十四張,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景觀是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生滅,它太快了。所以科學家講,所有現象交纏在一起、糾纏在一起,你沒有辦法分辨。
科學家今天發現這個,了不起!這是佛在經上講過的,佛說用我們的意識,就是思想,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兩個都是管思想的,一個是思,一個是想。思是第七識,末那,想是第六意識,打妄想,就這兩樣東西。思想在佛法講是兩個,一個第六識、一個第七識,是兩個。它們所緣的力量太大了,它對外能夠攀緣到宇宙,宇宙的邊緣它能攀緣到,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阿賴耶就是叁細相,就是物質、精神跟自然現象,從哪裏來的它能緣得到。現在科學家緣到了,物質講得清楚,跟佛一樣,精神講得沒有佛講得清楚,自然現象也都沒講得清楚。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所講的出不了佛經的範圍,佛經上所講的,科學還沒有做到、還沒有發現。
科學家講的能量就是阿賴耶的業相,他講的信息就是精神現象,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如果從四分上來說,能量是阿賴耶的自證分,阿賴耶的自證分是能量,信息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科學家能夠做到這裏。宏觀宇宙,研究宏觀宇宙的,他的報告說,用現代最先進、最精密的儀器去觀察,實際上只能觀察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這是宏觀宇宙的報告。微觀世界的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的報告就是阿賴耶的叁細相。我們都知道。宏觀宇宙,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到哪裏去了?他不知道,我們知道。到哪去了?用淨土宗的說法,它回常寂光了。回常寂光你怎麼知道?你找不到。爲什麼?常寂光裏沒有現象,沒有物質、沒有精神、沒有自然現象,你當然找不到它。換句話說,科學家能夠找到實報土,他找不到常寂光。
我們相信,科學再有二、叁十年的進步,肯定會承認佛教是高等科學,不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是大科學家。方東美先生當年介紹給我的,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現在我們發現釋迦牟尼佛是科學家。他一生所講的,我們把它分爲五大類,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這叁種是普世教育。教人做好人、行好事,能夠帶給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輝煌,社會安定,天下太平,能達到這個目的。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科學跟哲學,都到了登峰造極。了不起的大學問!沒人知道,真可惜。
我在年輕的時候對哲學産生了愛好,方老師教我,不讓我到學校去,要我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裏。他家裏小客廳,一張小圓桌,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他這樣教我,每個星期兩個小時。我們沒有繳一分錢的學費,爲什麼?大概是發現一個對這個真的喜歡的人,那就教真的。學校大概不是教真的,我想到學校旁聽,他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到學校會大失所望。這個話大概也包括方老師在內,方老師在學校教書大概也是很隨便、敷衍了事。爲什麼?學生不認真學習,所以老師教的意願沒有了。爲什麼還要教?爲生活,要吃飯,爲鍾點費、爲工資,爲這個,不能不教,很馬虎就是了。學生幹什麼?學生來混文憑、混學曆,都不是真幹的。現在是六十年之後,恐怕比那個又要往下墜落了。
佛法真是好東西,我要不是遇到方老師,怎麼會知道,這麼好的東西。在世界上,我們中國古人說,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到哪裏去找?就在眼前,就不識貨。經典裏面給你所說的世間法、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能解決的,而且都是給你圓滿的解決,沒有後遺症的解決,多高明,多難得!這麼好的東西不學,那你可有罪受了,那就有災難了。佛法的手段,先就教你止,止的意思就是放下。你真正能放得下,頭一個放下自私自利,這是所有障礙的根本原因。一切錯誤的原點就是自私自利,決定不能搞自私自利,搞自私自利你就決定脫不了六道輪回,生生世世在這個裏頭好可憐,不能不知道。你真正契入佛法之後,你才曉得真自在、真快樂。
我們中國人常說「仁者無敵」,仁慈的人、仁愛的人,仁是二人,想到自己會想到別人,推己及人,懂得愛自己、愛別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這是仁者。沒有敵人,沒有敵對的,沒有對立的,已經很不得了,何況是佛!佛比仁者高一百倍都不止。所以人天尊他爲佛,佛是什麼意思?就是中國人講的聖人,大聖人。是誰?就是自己,不是別人。自己本來是佛,你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相好就跟他一樣。所以這個地方用叁個自,不是別人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要放得下,這叁個自就是叫你放下。
所以又名系緣守境,用我們淨宗現在的方法,系緣是沒有離開緣,沒有離開這個世間,沒有離開一切人事物。守境,我們守住阿彌陀佛,我們的境就定在阿彌陀佛上。心是阿彌陀佛的心,念是阿彌陀佛的念,幹的是阿彌陀佛的事,阿彌陀佛什麼事?幫助一切苦難衆生。方方面面什麼都幫助,沒得吃的我幫助你,沒得穿的我幫助你,你迷惑顛倒我幫助你,沒有一樣不幫助,全心全力幫助你。我哪有這麼大的能量來幫助你?尤其是吃的穿的,奇怪了,愈幫助愈多,這個我們自己都有經驗。
一九九八年、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住在居士林,我教李木源居士。一九九八年我在那裏過年,他有叁天,初一、初二、初叁,在中國舊曆年,供養大衆,就是二十四小時到居士林吃飯不要花錢的,隨便去,統統有得吃,自助餐。晚上的時候都有面包、牛奶、熱的點心,二十四小時供應,免費的,叁天。我跟李木源居士說天天要做,他就真幹了。頭一個月大概拿了一些錢,到第二個月就不要拿錢了,各方面送米的、送油的、送菜的,送得太多了,吃不完。每天吃飯一千多人,星期天、假日差不多有四千人。很多人來做義工,都自動來的,不曉得從哪來的,做義工,送米、送油,送這些東西。這個東西不能留,留了它就壞了,特別是蔬菜、米。我就教他,新加坡有很多宗教,許多宗教辦得有養老院、孤兒院,還有學校,這些慈善事業,我說打聽一下我們都送。每天我們搞個小卡車,多下來的全部都送。跟所有宗教結了善緣,常常送禮,這就結了善緣,以後宗教就團結起來了,對他有好處!天天送,真的愈送愈多。
不怕布施、不怕沒有,我全心施掉這叫清淨,我布施還留一點,不清淨。真的,要相信佛的話,爲什麼?性德流露,永遠沒有止境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從自性,全是從自心自性裏頭流出來,包括物質亦複如是。如果說是像你們有土地自己來耕種,你們這些植物長得比別人好,收獲比別人多。爲什麼?你們是布施大衆的,諸佛菩薩加持,鬼神都來幫忙,歡喜!他自然來幫助你。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系緣守境,「菩薩知空非空,停止于諸法幻化之理」,這個理他守住了。理是什麼?萬法皆空,萬法無常,了不可得,這個道理清清楚楚。清楚有什麼好處?自私自利的念頭斷掉了,對于一切萬法控製的念頭沒有了,占有的念頭沒有了。爲什麼?它是假的、空的,就像你看電影,你能控製得住嗎?控製不住,可以欣賞、可以享受,不能控製,不能占有。菩薩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在世間非常自在、非常快樂,全心全力幫助別人,沒有控製的念頭,沒有占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得大自在。心裏面止于這一句佛號,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幹什麼?去深造,讓我們的智慧更高、本事更大,將來救更多的苦難衆生,這是本意。常常想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跟我們表演的,那就是現在大家求的物質方面的,物質方面不能貪,適可而止,不要有貪心。貪心是什麼?貪心是餓鬼道,不是好事情;沒有瞋恚,不發脾氣;沒有嫉妒,你就不墮地獄道,把叁惡道的緣全斷掉。不愚癡,我天天聽佛講經、天天接受佛的教誨,不墮畜生道,叁惡道就堵住了。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超越十法界,你怎麼會不快樂,怎麼會不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在這個世間,一切財物的布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法布施,幫助他開悟,幫助他明白事實真相。這個功德大,這個功德不是財布施能相比的。他真正覺悟、真正明白了,他成佛了,他又度多少衆生,都是不可以計量的,太大太大了。
如果不講經,佛法就沒有了,怎麼能不講經!中國在過去,儒釋道都講,朝朝代代這些帝王,都禮請叁教的大德到宮廷裏頭講學,皇上帶著嫔妃、文武大臣來學習。用這個建立朝野的共識,得到太平盛世,國家富強興旺,人民生活幸福美滿。那些真正修行人、真正有道德的人,他不要名聞利養,他每天粗茶淡飯足夠了,衣服能穿暖,有個小地方避風雨他就知足了,他知足…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