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五劫时间,不是短时间,把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剎土都参访到,我们今天讲考察、讲学习,他这个事情做圆满了。所以自在王佛才说「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这个话不必问我、不必来找我,你自己知道。一切诸佛剎土里美好的统统搜集就好了,一切诸佛剎土不好的,不要就好了,你看就这么简单。将来你这个世界就可以超过一切诸佛剎土,所以『能成就佛剎庄严』。接着往下看:
【如所修行。汝自当知。】
你自己知道。日本峻谛法师于《会疏》,《会疏》是《无量寿经会疏》。峻谛,唐朝时候人,在中国留学,亲近善导大师,他是善导的弟子,回国之后是日本净土宗的祖师。日本人很难得,我们到日本去参观,他们祖师堂里头,他承认善导是他们第一代祖师。所以他不称始祖,他第二代,善导是第一代。祖师堂里面供奉的祖师的像,头一个是善导大师,他在旁边。尊师重道,不忘师恩,这是现在人值得学习的。《会疏》里面解释这一句『汝自当知』,解释的话说,「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这句话的意思深广无量,「不可容易说故」。「此说甚好」,这句话是黄念老说的,峻谛师这个批注批注得好。「彼经」,《法华经》,《法华经》上「止止不须说」,释迦牟尼佛说这句话,「正是今经之义」。现在这个经上「汝自当知」,就是《法华经》上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止止不须说」的意思,同样。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不知道。下面接着引《六祖坛经》里面的话,「六祖曰,密在汝边」,也是这句话的意思。「古禅德曰」,禅宗的大德说,「汝自会取好,我不如汝」,也是这个经三个自的意思。你自会取好,你当然会挑选最好的,我不如你。这些话都是密意。
我们看看天台台大师讲的三止,「法华三止」,这个资料是《佛学大辞典》里头的。这是「名数」,天台家对于三观而立的三止。第一个是「体真止」,体是体会,真是真实。一定要晓得,佛在大乘教上常讲,万法皆空,那就不是真的。什么东西是真的?自性不空,自性是真的。自性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法身、就是法性,名词说得很多,都是说这桩事情,永恒不变。佛说的这些东西,现在哲学里头称之为本体,宇宙的本体;也就是说它能生能现,宇宙是所生所现。但是能生能现的这个本体一直到今天没找到,哲学家、科学家认为一定有,没找到。佛法找到了,找到怎么样?说不出,没有办法说出来,也没有办法指出来给你看,它真在。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在当下。为什么说不出?它没有形相,指示不出。自性它不是物质,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它也不是心理现象,我们思惟、想象达不到;它又不是自然现象,它什么现象都没有,它就在当前。如何能把这个东西找到?佛说「唯证方知」。怎么证?我们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你就体会到了。只要你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绝对找不到它。所以,我们说哲学跟科学永远找不到,为什么?他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障碍。科学家、哲学家要不起心、不动念了,给诸位说他就成佛了,他就找到了。找到之后他也说不出来,找到的人跟找到的人在一起,他们会有会心的微笑,真的都见到了。
中国,从佛法传到中国来一直到现在,这两千年当中,找到这个东西有多少人?我们估计不会少过三千人。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为什么?不是一个人找到的,很多。禅宗《五灯会元》里面所记载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一千七百多人,还有教下的、还有净土宗的、还有密宗的。净土宗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找到了,事一心不乱没有,理一心不乱找到了。这些人,见性的人,他们到哪里去了?全到实报庄严土去了,也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等级的人他们全都找到了。所以他们生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是无常的,有生有灭。诸佛如来的实报土都是这样的人,就是都是找到自己的人,禅宗讲自己「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你把这个找到了,你就不在十法界,你就常住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说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是自己的实报庄严土。在那个地方永远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都没有,当然没有分别执着,这个世界才叫真正美好,一点缺陷都没有。所以你要体真,体真就止了,止是什么?止念头。妄想止了、分别止了、起心动念止了,就这个意思。
所以下面解释,「诸法由因缘而生」,宇宙之间我们能看到的、能听到的、能接触到的,都是因缘生法。「因缘假和合之法体为性空」,一切法没有自体,自体都不可得,所以说它性空。这个性就是体性,一切法的体性是空的,根本没有这个东西。「止息一切之攀缘妄想者」,只要你把一切攀缘的心、妄想的心,妄想的心是起心动念,攀缘的心是分别执着,只要把这个东西止息住,我们讲放下,跟这里讲止息是一个意思。你就能「证空理」,你就晓得佛说的万法皆空这个空是什么意思,你就能体会到了。你不能放下,你不懂这个意思,放下才真懂。没放下听佛讲解,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这个叫解悟,不是证悟。解悟怎么样?知道有这回事情,不得实用,用不上。如果真正明白了,你就用上了。用上是什么样子?就像歌利王割截身体,自己如如不动。割截身体有没有痛苦?没有痛苦。为什么?他放下了,身体是假的,身体不是我。所以他的神智那么清楚,他那么自在,得受用。解悟不行,解悟你没有放下,拿刀子割你,痛,真痛!因为什么?你没放下,真放下不痛。可见得真放下跟没放下不一样,真得受用。
「空即真也」,这个空不好懂,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是对于中观之止」。中观是什么?空有二边都不执着。执着有是凡夫,执着空是小乘,阿罗汉、辟支佛执着空,大乘菩萨空有二边都不执着,心清净。所以二乘虽然有放下了,他还执着个空,他还有个空,那个东西也是障碍,要空有二边都不执着。止就是定,就是制心一处,这是把心放在真如上,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放下了,是这个意思。这第一个。
第二个叫「方便随缘止,又名系缘守境止」。前面这个很难做到,因为体真,体真就是开悟、就是见性,我们没这个能力,我们见不了性。这个道理我们懂,我们做不到。但后面这两个有办法,它的标准就降下来了。你看方便随缘,又名什么?系缘守境。「菩萨知空非空,停止于诸法幻化之理,分别药病化益众生者。知空非空谓之方便,分别药病随缘历境谓之随缘,安住假谛之理而不动,谓之止。是对于假观之止也。」我们要从比喻上来说大家就好懂。菩萨学佛,知道空不是顽空,不是什么都没有。空,什么都没有,那你完全错会了意思。体是空的,它遇缘能生万法。你看惠能大师开悟,最后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空的,为什么能生万法?可见得空是什么?它没有现象,它不是物质,它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叫它做空。可是它能现,它能现自然现象、能现物质现象、能现精神现象,它能现;虽然能现,所现出来的现象全是幻相。什么叫幻相?假的。什么是假的?它没有实体,它不是实在的东西,全是假的。这个我们不好懂,我们觉得现前不都是实在的吗?怎么会是假的?我手摸得着、眼睛看得着,怎么是假的?真的是假的。这个道理很深。佛说是假的,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出是假的。
你看最近的科学发展大概八十年,不算很长,在二十世纪的初期,首先发现了原子。科学家用分析的方法,过去,细胞把它分析成分子,分子就是最小的;再从分子里面去分裂,把分子再分开来看里头什么东西,就发现原子,原子比分子就小。然后继续不断的把原子再分裂,看原子是什么构造的,发现原子里头有电子、有原子核、有中子,这样一层一层的分。到最近的三十年,发现了基本粒子,发现夸克,基本粒子有几十种,夸克也有几十种。再从这个里头再分,分成光子,现在讲的量子,分成中微子。一个中微子多大?念老在批注里头引用科学家的实验报告,一个中微子的体积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就是一百亿个中微子合在一起是一个电子。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围绕着原子核转的,那个样子很像太阳系。这个是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这个东西不能独立存在。
它怎么来的?这是物质现象,你能看得见,它是个物体,物质现象它从哪来的?它从念头来的。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研究结果的报告,这个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假的。所有物质现象,基本的东西都是这些中微子,它聚集在一起,你看到好像是,它生灭很快。就是弥勒菩萨对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佛问他一句话,「心有所念」,我们一般人动个念头,心有所念。佛问弥勒菩萨,这一念当中有多少细念?有多少物质现象?有多少精神现象?问这么个问题。他的经文上的原话,「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问这么一句。弥勒菩萨回答,他说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我们中国人的算法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细念。每个细念里头都有物质现象,「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每个物质现象里头都有精神现象。
这是法相唯识学里头所说的,被今天科学家发现了,科学家看到这个现象。这个科学家是德国人,普朗克,大家晓得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老师,是他发现的。没有物质!物质是什么东西?就是这些幻相交缠在一起,交缠在一起产生的幻相,是这么回事情。它存在的时间多长?我们今天用秒做单位,以秒为单位。弥勒菩萨讲一弹指,一秒钟至少可以弹五次,弹得快的可以弹五次,那再乘五,就是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是它存在的时间。你看,马上就灭了。为什么看到现象?一个接一个,让我们看花了眼睛,以为是真的,是这么回事情,其实没有。这是把物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二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