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七集) 2012/1/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3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叁十六頁,倒數第叁行,從第叁句看起:
「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衆生聞者,皆修佛行,見菩提樹,證無生忍;妙顯極樂世界一塵一毛悉皆圓明具德。」這一段批注爲我們顯示出,西方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不是幫助衆生開悟的,跟我們這個世界恰恰相反。我們現在這個世間,色聲香味觸法都在誘惑人做壞事;極樂世界的六塵,是幫助一切衆生大徹大悟,不一樣。「是以此四句列于願首」,開頭這個四句,「表以下一一各願」,就是四十八願,每一願無不如是。「一一之願皆是爲衆生,一一之願皆是彌陀本妙明心之顯現,一一之事相皆是清淨句,皆是真實智慧無爲法身。」這個地方是總說,整個極樂世界點點滴滴無非是爲一切衆生,幫助衆生消業障、斷煩惱、成佛道。所以,一一願、事都是從彌陀心性流出,無有一法不清淨,皆是真實智慧無爲法身。
在極樂世界法身就現在面前,而實際上我們這個世界也不例外。問題是我們用心不一樣,我們用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我們就見不到真相、見不到法身,法身就是法性。大乘經上說法性是從體上說的,說法身是從相、用上說的,體相用是一而叁、叁而一,是不能夠分開的。只是我們迷了,把法相誤認爲是現象,所謂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而不知道這個東西就是法身。轉八識成四智,就見到法身、就見到法性,就跟諸佛如來知見完全相同,像《法華經》所說「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就叫成佛。
「首數句之文意爲,我若證得如來果覺」,這個我是法藏,法藏菩薩說,我如果證得如來果覺,也就是證得圓滿的自性。「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就叫無上正等正覺。智慧,佛法自始至終不離開智慧。所以釋迦牟尼佛講般若講了二十二年,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以二十二年的時間講般若,時間最長。般若就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本具的正覺。阿羅漢斷見思煩惱,他證得正覺,也就是說,自性本具般若智慧透出一部分,不多,他脫離六道輪回,他住在四聖法界。在四聖法界必須要斷塵沙煩惱、要斷無明煩惱,塵沙煩惱斷了,他是菩薩,無明煩惱斷了,他就成佛。成佛就不住十法界,十法界的佛沒成佛,他在那裏修行成佛。真成佛了,不住十法界,他超越了,他就變成初住菩薩,圓教的,別教他是初地菩薩。就是我們中國禅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到這個境界了,見性了,見性成佛。這個佛是真佛不是假佛,也就是說,他不再用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不再用妄心,他用真心。
用真心就是正等正覺,正等正覺是指誰?《華嚴經》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是正等正覺,從圓教的初住一直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報土,就是實報莊嚴土,不在六道,這個地方叫一真法界。正報是法性身,依報是法性土,這是一個我們凡夫無法想象的世界。因爲法性是不生不滅的,法相是有生有滅的,六道裏頭所有的現象都是生滅法。四聖法界裏面所有的法相也是生滅法,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佛統統是生滅法。所以它不是真的,是假的,它是阿賴耶所變的,唯識所變。識就是無常的,它所變的這些相也是無常的。到法性土、法性身它不變了,永恒不變。生到那個地方去人是化生,變化而生,到那個世界,身相就跟佛完全一樣,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身相都是相同的。正報不生滅,依報也不生滅,那個地方的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永恒不變。因爲這裏頭的居民,也就是像極樂世界,十方世界去往生的這些人,最高的有等覺菩薩,最低的有無間地獄的衆生,生到那邊相貌完全一樣,在實報土完全相同。
阿鼻地獄衆生生西方極樂世界,能夠提升到實報土等覺菩薩嗎?答案是肯定的,能。善導大師說得最好,「總在遇緣不同」,他要遇到無比殊勝的緣,他就提升了。緣不容易遇到,如果遇到,真的,阿鼻地獄一步登天,可以提升到等覺菩薩。這個理上講得通的,爲什麼?因爲你本來是佛,本來是究竟圓滿的佛,怎麼不能提升!像中國禅宗六祖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從小靠苦力謀生,非常辛苦。他在五祖方丈室裏頭,這個緣殊勝,他所遇到這個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而且他沒有障礙。只要自己沒有障礙,遇到緣殊勝,遇到等覺菩薩你就是等覺,遇到初住菩薩你就是初住,你就跟他平等。所以,就看你遇到什麼緣分。你能夠跟他平等,道理就在此地。爲什麼能平等?他放得下,果然能夠把妄想分別執著徹底放下,他就一步登天了。
我們凡夫自己善根福德不夠,縱然遇到佛菩薩,提不上去,善根福德底子不厚。底子不厚産生什麼問題?放不下的問題。底子深厚的人,一聽人家叫你放下,馬上就放下。《金剛經》說「應無所住」,這一句就是放下。無所住還得生心,要不生心,不生心變成阿羅漢,他就入偏真涅槃。自己不錯有很好的享受,對衆生沒有利益,只有放下,沒有提起。放得下還得要提得起,「而生其心」,生什麼心?生菩提心。生菩提心起什麼用?不是對自己,自己功德圓滿了,生菩提心是爲度脫一切衆生,自己沒事了,度衆生就是自己的事。雖度一切衆生,以種種善巧方便度一切衆生,心裏頭應無所住。這個一定要知道,心裏頭幹幹淨淨一塵不染,無所住。
這個世間人有所住,他肯幫助別人,但是他名聞利養沒放下,我爲什麼幹的?我爲名、我爲利,他總歸有理由。佛菩薩也有理由,他的理由就是無住,不住自私自利、不住名聞利養、不住五欲六塵、不住貪瞋癡慢,他不住,那是什麼?那是菩薩。什麼時候無始無明的習氣斷幹淨了,他就成佛。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不要緊,不礙事,它所礙的是什麼?就是不能證無上正等正覺,對這個起障礙,對其他的毫無障礙。無始無明一斷盡,實報土就沒有了,他回歸到常寂光,常寂光裏頭什麼現象都沒有。在常寂光裏面的妙覺如來,他起不起作用?起,他不是死的,活活潑潑的。他起作用,于他自己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他起作用是遍法界虛空界與他有緣的衆生就跟他有感應道交。衆生有感他自然就有應,應現什麼身去幫助他就現什麼身,應給他說什麼法就給他說什麼法。不是自己意思,自己沒起心動念,意思都是衆生,都是有緣衆生。「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他做到了,所以他起作用,他不是不起作用。起作用,那個清淨平等比等覺菩薩還高、還純,真的是達到究竟圓滿。在本經,這四十八願願願皆如此,要知道願願都是自性起用,都是衆生有感,自性起用。心地?心地是如如不動。就是《金剛經》上說的,心地是無住,痕迹都沒有,能生心。生心是感應,衆生有感,自然有應,應也沒起心動念,當然更沒有分別執著。
感應這樁事情現在科學家發現了,雖然沒有辦法具體說明,而科學家認爲有此可能,這個可能就是整個宇宙的信息是一個網。所以科學家寫了一本報告,《無量之網》,這個網無量大,這個網就是信息的網。我們念頭才動,整個網都知道,就是遍法界虛空界全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念頭才動就知道,它是通的,它沒有障礙的。我們有沒有?我們有,那個網是共同的,彼此沒有分別的。但是我們迷了自性,雖然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我們統統收到,收到沒有感覺。好像我們接收的機器有了故障,不是沒有接收到,電訊接受到了,我們這個機器壞了,顯示不出來,就這個意思。怎麼壞了?它垢汙太多,這就是煩惱,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讓這個機器不起作用。這個不起作用是收不起作用,可是我們自己依然在發,我們起心動念就發出去。我們這個肉體,肉體雖然它沒有什麼起心動念,可是這個肉體的細胞,每個細胞都是彌勒菩薩所說的,每秒鍾一千六百兆的頻率在發射。換句話說,我們身體健康狀況,有能力、有緣的接收我們的,他完全知道,我們的意念狀況、我們身體健康統統知道。念頭要善、要好,不能有惡念!
我們在最近看到兩個信息,都是從網絡上下載下來的。一個信息告訴我們,就是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地球會産生變化。兩個消息,不同的網絡下載的,都是說明這樁事情。我看了之後有疑惑,不能理解。它說我們現在地球是叁度空間,叁度空間要轉變成四度空間,當中有叁天是在零度空間度過,這個我不懂。因爲零度什麼都沒有了,叁種現象都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跟自然現象全沒有。如果要是空間維次轉變會有這麼一樁事情的話,那我們這個物質身體沒有了,我們的思想、記憶也沒有了。因爲到零度,什麼都沒有了,過去、現在這個頭腦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通過零度就是什麼都沒有了。然後入四度空間或者是入五度空間,就是另外一個新的世界,你完全重新生,過去的忘得幹幹淨淨,沒有了,完全沒有。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全沒有了。這是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是真是假距離我們很近,十一個月之後就見到了,這謎底就揭曉了。可是在很多信息裏面都說有這個災難,這個災難過去之後,地球會更美好。這句話也不可思議,地球更美好怎麼個美好法?還是保持原狀,還是面目一新,這就不可得而知。科學是想象到,沒辦法證實,這是從數學概念上産生的這麼一個見解。
我們地球上的科學沒有辦法離開數學,數學是科學的基礎、是科學的根本,那些科學家都是大數學家。他們教我們,如果這個災難發生,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一號這天晚上睡覺,第二天早晨還是漆黑的,一直要黑叁天。這個夜太長了,叁天之後看到亮光,他說還是模模糊糊的,要二、叁天之後才看得清楚。有光但是很模糊,能看清楚要再過二、叁天;換句話說,前後大概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准備,你要准備吃的、喝的那是多余的。他說這段…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