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八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八集)  2012/1/14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13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叁十九頁第五行,我們前面學到這個地方。

  「地獄苦果,其最重處」,就是無間地獄,也叫做阿鼻地獄。「一日之中八萬四千生死,經劫無量」,這個是事實,所謂是萬死萬生,一分一秒都不停的,所以叫無間。下面,「《輔宏記》雲: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之(指最極惡逆者)。」造罪業,五逆十惡是極重的罪業,如果是有瞋恨心,沒有一絲毫的慈悲心,造這個惡業都招無間地獄的果報。五逆是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阿羅漢現在在這個世間很少,你找也找不到他,但是有等流的,這個罪跟殺阿羅漢相等的。阿羅漢是什麼人?是聖人,在這個世間是老師。換句話說,如果殺師長,教導你的這些老師,你也用惡意去害他、去殺他,這個罪也是地獄罪業,也是無間地獄。第四個是出佛身血。佛不在世了,出佛身血是當年提婆達多幹的,造這個業,提婆達多就生身看到大地裂開,墮地獄去了。現在佛不住世,也有等流罪,以惡意破壞佛菩薩形像,無意沒有關系,無意是過失,不是罪。不喜歡佛教,恨佛教,要把佛教滅掉,這個念頭很嚴重,這種心態把佛像毀掉、把經書燒掉、侮辱出家人,都犯這個罪,也是無間地獄罪業。

  最後一條是破和合僧。諸位一定要知道,既然發心剃度出家了,佛門裏頭無論哪一個宗派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都是一家人,如果爲了宗派不同而起了鬥爭,這個罪業也是墮阿鼻地獄,這叫破和合僧。佛教不但是本宗的,像我們修淨土,同是淨土宗的,淨土宗也有派別,都是諸佛、祖師承傳的,沒有錯誤。修淨土的人要彼此鬥爭、互不相容、自贊毀他,是決定不能往生,不但不能往生,果報在地獄,這不可以不知道。那淨土宗之外的其它宗派,像賢首宗、天臺宗、叁論宗、唯識宗這些宗派?這些宗派都是釋迦牟尼佛傳的。無論是哪個宗派,親兄弟,全是釋迦牟尼佛傳的。你不修可以,宗派很多,我選擇一門、一個宗、一部經、一部論來專修,這是佛贊成的、佛歡喜的。爲什麼?修學真的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因爲所有一切法門,所有一切經論,最後都能通大般涅槃。所以我們就是走的路不一樣,方向是一樣的,目標是一樣的。

  不但佛門裏頭所有宗派是一樣的,不同宗教還是一樣的。這個世界上許許多多宗教,沒有一個宗教是教你去做壞人,教你去殺人放火,沒有的,宗教都是勸善,但是方向跟目標有差異,有一些宗教目標是在天堂。佛教有沒有生天堂的?也有。你看佛家給我們講的天有二十八層天,確實有很多人喜歡生天,佛家的經典教他生天。生欲界天,你好好的學習上品十善,再加上四無量心慈悲喜舍,這個人生天,生欲界天。看他自己修行的功夫,欲界有六層天,最下面的四王天,再上去忉利天,我們中國人稱爲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生到這個天的人很多,再往上去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都是欲界,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殊勝,福報愈大。

  如果我們把欲望,欲講五欲,財色名食睡,七情五欲控製住了,這要定功,定能把它控製住,它就不會起現行,這樣的條件他就超越欲界,他的情欲都受禅定的控製,他生到色界天,比欲界高。色界有十八層天,完全看禅定功夫淺深,分爲四禅,初禅、二禅、叁禅、四禅。前面叁禅,初禅到叁禅,每一層有叁天,第四禅有九重天,是個非常特殊的世界,我們今天講的,科學家講的空間維次不相同。色界天沒有欲,色界天化生,完全是化生,都能夠將心安于一處。這種人生智慧,不生煩惱,壽命很長,不是我們能夠想象到的。雖然長也有盡的時候,所以他並不是很究竟。再往上去,修更深的禅定四空定,這是六道裏頭最聰明的人,跟我們中國老子一樣。老子有一句話說,「吾有大患,爲吾有身」,我最大的憂患是因爲有身體,沒有身體多好。無色界天就是沒有身體。你看沒有身體,他不需要穿衣吃飯,他也不需要房子居住,真的是得大自在。無色界有四層,所以總共有二十八層天。這麼大的一個範圍,沒有出六道輪回,還是凡夫。

  有沒有方法出六道輪回?有,定功再加深就出去了。你看看色界修四禅,無色界修四定,四空定,合起來講叫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不是說四禅之外有八定,不是的,包括四禅,如果我們說得細一點,就是四禅四定,這一共是八個。四禅八定,在釋迦牟尼佛在世那個時候,印度許多宗教統統都修。不但宗教裏頭提倡要修這個四禅八定,學術界的人也修,所以他們對于六道輪回裏面的事情搞得很清楚,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門裏面將四禅八定做爲修習禅定的基礎,要從這修起,然後再向上提升。這到第八定,再提升第九定,第九定是什麼人修的?阿羅漢。由此我們就知道,小乘裏頭從須陀洹到阿那含叁果全是修的四禅八定,八定,八定修完了,修第九定,阿羅漢。九定修成了,證阿羅漢,這才超越六道輪回。所以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境界向上提升是要真修,講經教學不行,這個東西是解悟,不是真功夫,真功夫是要放下,放下就提升了。講經教學是幫助你看破,看破之後一定要放下。放下見思煩惱就超越六道輪回,放下塵沙、無明就超越十法界。佛教教學的目標是以一真法界爲歸宿,到一真法界才算是你學習畢業了,現在說畢業,沒有到這個境界,那還是做學生,還沒有畢業,這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

  我們再看下面,前面講的是地獄,這叁惡道,底下一段講餓鬼。「餓鬼者」,《大乘義章》第八卷說,「以從他求故,名餓鬼。又常饑虛,故名爲餓。恐怯多畏,故名爲鬼」。餓鬼,我們要對他認識,這是六道裏頭的一道,這一道他是造作惡業感得的果報。最明顯的,他感到饑餓,常常饑餓,找不到東西吃,所以稱他作餓鬼。餓鬼道裏面有福德的,他在餓鬼道就當了鬼神,鬼道裏頭有福報的,像山神、土地、城隍,民間有很多祭祀的,有個小廟,有人祭祀、供養他,這個鬼叫多財鬼,他有福報,他不會受饑餓之苦。但是這一類的鬼並不多,絕大多數的鬼都有饑餓的果報,所以常常要求人,求人來幫助他。我們佛門對于餓鬼的照顧很周到,許許多多經忏佛事都是布施他們飲食,爲他們講經說法,讓他們減少痛苦,也幫助他們開悟,早一天能夠離開惡道。另一個現象就是他多畏、恐怯,怯是害怕,多畏,這叫鬼。諸位要知道鬼的性質,你就不怕鬼了,爲什麼?鬼怕人,是真的。你要是怕鬼的話,那你還不如鬼,這個就錯了。世間諺語有所謂「人有叁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如果遇到鬼,你大聲一叫,他馬上就嚇跑掉了,他不敢惹你。你愈懦弱,他愈欺負你,你比他強,比他還厲害,聲音比他還大,動作比他還快,他趕快就跑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遇到鬼不要害怕。如果學佛的人念阿彌陀佛、念觀世音菩薩,都很好,他聽到佛號就走了。

  「《婆沙論》雲:鬼者畏也。」這畏就是害怕,鬼的性情叫鬼頭鬼腦、鬼鬼祟祟,確實鬼是這種心行。他心不正,念頭是邪的,所以他怕正,所謂邪不勝正!所以說「虛怯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有些鬼,人就怕他,這些鬼是有福德,一般人怕他。但是一個人心正就不怕鬼,心虛、心邪,這種人怕鬼。「又希求名鬼,謂彼餓鬼恒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這是餓鬼普遍的一種情形,他希望別人布施飲食給他。佛門裏面的施食對象就是鬼神,佛門裏面的焰口是專對焰口鬼。焰口鬼是餓鬼的代表,他確實罪業深重,墮到這一類的鬼道,肚子很大,喉嚨像針尖一樣,你就知道這是業力變現的。食物到口裏面,他口一張開噴火,把這個食物就燒掉了,所以他得不到食物;他沒有辦法喝水,口裏面吐出來是火。所以佛以佛事來超拔,放焰口就是專門布施焰口這一類的鬼,他們非常可憐。施食,焰口施食,對象是這一類的鬼,這也是憐憫這些衆生,幫助他們。

  「又雲:有說饑渴增故,名鬼」。這個增,就是我們講很嚴重,饑渴是非常嚴重,這稱之爲鬼。「由彼積集,感饑渴業」,這是把他的因說出來了。他是什麼因?貪、吝啬,自己有的不肯幫助別人,有財不能用財布施,有糧食囤積,別人饑餓,他不肯來周濟、不肯救濟,這樣的業因就感得的餓鬼道。所以貪心重、悭吝,舍不得給人,叫積財,感得饑渴業。「經百千歲」,這是鬼的壽命,餓鬼道一天是人間的一個月,我們人間一年在鬼道裏頭是十二天,你就曉得日子多難過。他壽命多長?大概短命的都是一千歲,這個地方去不得,很苦!比地獄好一點,但是非常非常辛苦。「不得聞水名,豈能得見,況複得觸」。這就是可憐,聽不到漿水的名字,他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有說被驅役故,名鬼」。這些鬼常常被諸天的這些天神、鬼神驅役,這些餓鬼常常爲他工作,等于說是給他當差,聽他指使,這個也稱之爲鬼。

  「此道亦遍諸趣」。遍于許多處所,有所謂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鬼,人鬼雜居,空間維次不一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廟神」,山神、土地這一類的,這是有福報的,他有人祭祀、有人供養,這是在民間去看,很多很多。「無福德者,居不淨所,不得飲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無量」。沒有福德的,住的地方是不淨處,糞坑、茅坑、汙水溝,他常常住在這些地方,不容易得到飲食,而且還常常受鞭打。他怕,膽子很小,怕人家害他,怕人家打他,有的時候被這些鬼王抓去填河塞海,受苦無量。《輔宏記》裏面有記載,他們造的是「下品五逆十惡者感之」。地獄也是造五逆十惡,輕重不一樣,他們的罪輕,地獄的罪重,是惡逆中最輕的墮落到餓鬼道。

  再接著看下面畜生道。「畜生,新譯爲傍生,指傍行之生類。《新婆沙論》雲: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傍是橫的意思,所謂橫行霸道,起心動念…

《淨土大經科注 第一叁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